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2231发布日期:2018-08-14 20:2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动平台。



背景技术: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活动平台。

活动平台一般支撑在基坑等低洼地的上方,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平整的工作空间。在活动平台上一般要预留有开口供人下到基坑中工作。

但是这个预留口给基坑和活动平台上的工作人员都带来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平台,其具有控制防护预留口并降低了预留口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活动平台,包括平板,所述平板上开设有矩形预留口,所述预留口上设置有活动门组件,活动门组件包括设置在预留口内侧两个相对的侧面上的多组承接杆、放置在承接杆上且在承接杆上相对于预留口滑移的门板以及固定连接于预留口一侧的上方并覆盖部分预留口的盖板,所有所述承接杆都处于同一高度,所述门板滑移至预留口远离盖板的一侧时门板和盖板完全覆盖预留口,所述门板和盖板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盖板处于门板上方,所述门板滑移至盖板下方后开启预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完全覆盖预留口的门板和盖板,在门板关闭后可以降低预留口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门板在承接杆上滑移实现预留口的启闭。

门板和预留口的滑移连接,相比普通转动打开的门板而言,其打开时占用的空间更小,而且在开启或闭合状态下其状态都较为平整,使得人们在其上的行动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杆垂直设置于预留口内设置有承接杆的侧面,所述承接杆上设置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门板的滑移更加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板上方设置便于启闭的嵌入式扣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在平板上方启闭门板,不与盖板产生冲突。同时可以保证活动平台的平整,减少磕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板下方固定设置有便于推拉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在平板下方启闭门板。

由于门板下方没有障碍物,固定设置便于推拉的把手即可。把手可以是杆状或“U”形环状等凸出门板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板上方的远离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卡扣组件,卡扣组件包括开设于预留口的侧壁上的卡扣槽、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卡扣槽内的卡板、设置在卡板下方且远离卡扣槽的方向上的扣接棱以及设置在门板上的卡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卡接门板,防止门板的非自然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设置始终使卡板向门板方向转动的扭簧,所述卡接槽内设置延伸到卡板下方的限位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板虽然可以在重力作用下与卡棱自然卡接,但是由于卡板较小,自重不会太大,因此连接不会太牢固。扭簧的设置使卡板与卡棱可以连接的更加稳定紧密。

限位棱用以阻止卡板在自重及扭簧的作用下继续向下旋转,并使卡板在卡接前始终接近水平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棱与扣接棱卡接前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开设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卡板和卡棱可以快速卡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远离卡扣槽的一端设置有拉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方便拉起卡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扣组件卡接后的扣接棱下方设置顶起组件,所述顶起组件包括挡杆和顶板,顶杆贯穿门板并向门板下端延伸,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阻止顶杆掉落的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在门板下方推动顶杆后拉动门板下方的把手即可以在门板下方开启门板。顶起组件的设置使处于门板下方的人可以开启门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下方设置垂直于顶杆的推板,所述设置为两组相互平行的顶杆和顶板,同时两组顶杆和顶板具有共同的推板,所述顶杆上套有弹性件且弹性件设置在推板和门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板的设置便于推动顶杆。

设置两组顶杆和顶板是为了提高顶杆的推力的稳定性。

仅在重力作用下,顶杆容易在杂物或其他外来因素作用下无法向下归位,弹性件的设置使顶杆在使用后可以立马回弹到原有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完全覆盖预留口的门板和盖板,在门板关闭后可以降低预留口的安全隐患;

2、嵌入式扣板的设置,方便了在平板上方启闭门板,不与盖板产生冲突。同时可以保证活动平台的平整,减少磕绊;

3、顶起组件的设置使处于门板下方的人可以开启门板;

4、卡扣组件的设置方便卡接门板,防止门板的非自然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活动门组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活动平台下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为体现卡扣组件和顶起组件的结构所做的视图。

图中,1、平板;11、预留口;2、活动门组件;21、门板;211、扣板;212、把手;22、盖板;23、承接杆;231、滚轮;3、卡扣组件;31、卡板;32、转轴;33、扭簧;34、扣接棱;35、拉棱;36、限位棱;37、卡棱;38、卡扣槽;4、顶起组件;41、顶板;42、顶杆;43、弹簧;44、推板;5、扶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活动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平板1,平板1设置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基坑等低洼地的上方,平板1上开设有预留口11,预留口11上设置有活动门组件2。

结合图2、图3,活动门组件2,包括承接杆23、门板21以及盖板22。

承接杆23设置在预留口11内侧,且处于预留口11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每个侧面间隔分布有若干承接杆23,所有承接杆23都处于同一高度,承接杆23垂直于其所在的侧面。

门板21放置在若干承接杆23上且可以相对于承接杆23在预留口11内滑移,盖板22固定连接于预留口11一侧的上方,并覆盖部分预留口11,门板21和盖板22上下交错设置,且盖板22处于门板21上方,门板21可以滑移至盖板22下方并开启部分预留口11,当门板21滑移至预留口11内且远离盖板22的一侧时,门板21和盖板22完全覆盖预留口11。

预留口11下端设置有便于工作人员攀爬的扶梯5。

为了使门板21的滑移更加快捷,在承接杆23上设置有滚轮231,滚轮231可以采用轴承。

为了方便在平板1上方启闭门板21,同时不影响盖板22,在门板21上方设置便于启闭的嵌入式扣板211。

为了方便在平板1下方启闭门板21,在门板21下方设置把手212。由于门板21下方没有障碍物,固定设置便于推拉的把手212即可。把手212可以是杆状或“U”形环状的结构,本实施例设置的为“U”形环状的结构的把手212。

如图4所示,门板21上方的远离盖板22的一侧设置有卡扣组件3,卡扣组件3包括卡扣槽38、卡板31、转轴32、扣接棱34以及卡棱37。

卡扣槽38开设于预留口11的侧壁上,卡板31通过转轴32转动连接于卡扣槽38内,扣接棱34设置在卡板31下方且远离卡扣槽38的方向上。卡棱37设置在门板21上且可以和扣接棱34相互卡接。卡棱37设置在门板21上。

卡板31虽然可以在重力作用下与卡棱37自然卡接,但是由于卡板31较小,自重不会太大,因此连接不会太牢固。为了使卡板31与卡棱37可以连接的更加稳定紧密,在转轴32上设置始终使卡板31向门板21方向转动的扭簧33。

为了使卡板31和卡棱37可以快速卡接,在卡棱37与扣接棱34卡接前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开设倒角。

为了使卡棱37与扣接棱34的卡接更加方便快捷,并使卡板31在卡接前始终接近水平状态,在卡接槽内设置延伸到卡板31下方的限位棱36,用以阻止卡板31在自重及扭簧33的作用下继续向下旋转。

为了方便拉起卡板31,在卡板31远离卡扣槽38的一端设置有拉棱35。

为了使处于门板21下方的人可以开启门板21,在卡扣组件3卡接后的扣接棱34下方设置顶起组件4。

顶起组件4包括挡杆和顶板41,顶杆42贯穿门板21并向门板21下端延伸,顶杆4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阻止顶杆42掉落的顶板41。使用时在门板21下方推动顶杆42后拉动门板21下方的把手212即可以在门板21下方开启门板21。

为了便于推动顶杆42,在顶杆42下方设置垂直于顶杆42的推板44。

为了提高顶杆42的推力的稳定性,设置两组相互平行的顶杆42和顶板41,同时两组顶杆42和顶板41具有共同的推板44。

仅在重力作用下,顶杆42容易在杂物或其他外来因素作用下无法向下归位,为了使顶杆42在使用后立马回弹到原有位置,在顶杆42上套有弹簧43且弹簧43设置在推板44和门板21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式为:当工作人员处于平板1上方时,只需通过向上拉卡扣组件3上的拉棱35,以使卡板31远离卡棱37,使卡扣组件3的卡扣作用失效,之后拉动扣板211,使门板21向盖板22的方向运动,实现门板21的开启。

关闭时,只需拉动扣板211,使门板21向远离盖板22的方向运动,即可实现门板21的卡接。当卡棱37接触到扣接棱34时,继续施力在卡棱37与扣接棱34开设倒角的作用下自动卡接。

当工作人员处于平板1下方时,需要关闭门板21时,只需拉动把手212即可。

当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开启门板21时,向上推动推板44,使卡扣组件3失效后,拉动把手212即可开启门板21。

在推动推板44时,推板44会作用在顶杆42上并使顶杆42向上作用,处于顶杆42上端的顶板41会推动扣接棱34,使扣接棱34脱离卡棱37,使卡扣组件3失去卡扣效果,然后拉动把手212并使门板21向预留口11固定盖板22的一侧运动,开启门板2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