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防坠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8389发布日期:2018-07-31 20:4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口防护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井口防坠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道路的大量增设,给排水设施也相继增多,管道的维护的频率大大增加,有必要考虑维修人员的施工安全问题。尤其是维修人员对下水管道进行检修时,井口无相应保护措施,人很容易从井口跌落而发生意外,造成生命及经济损失,同时管道探测器对下水管道进行检测时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提高安全性的井口防坠保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井口防坠保护装置,包括防坠井盖,所述防坠井盖为交错型网状结构,所述防坠井盖位于网状结构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两端分别通过横轴与防坠井盖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坠井盖边缘等距离设有紧固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开设于防坠井盖边缘的卡槽和设于卡槽内的抵紧件;所述卡槽由第一凹部和用于限位的第二凹部重叠而成,第一凹部直径小于第二凹部,第一凹部底部设置第二弹性部件,第二凹部侧壁分别对称设有限位口;所述抵紧件包括安装块和设于安装块一侧的凸块,所述凸块具有空腔,安装块背离凸块一侧连接第二弹性部件,空腔内设置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两端分别连接侧置的限位块,限位块滑动设置在凸块的空腔内且两端穿出空腔外,限位时卡接于限位口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井口防坠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方便,能够防止维修工人在对下水道进行检测时不小心坠井,还可以很好地对管道探测器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井口防坠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井口防坠保护装置,包括防坠井盖,所述防坠井盖1为交错型网状结构,所述防坠井盖位于网状结构上设有滑轮8,所述滑轮8两端分别通过横轴与防坠井盖连接。

所述防坠井盖1边缘等距离设有紧固装置。

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开设于防坠井盖1边缘的卡槽和设于卡槽内的抵紧件;所述卡槽由第一凹部和用于限位的第二凹部重叠而成,第一凹部直径小于第二凹部,第一凹部底部设置第二弹性部件6,第二凹部侧壁分别对称设有限位口5;所述抵紧件包括安装块3和设于安装块3一侧的凸块9,所述凸块9具有空腔7,安装块3背离凸块9一侧连接第二弹性部件6,空腔7内设置第一弹性部件2,第一弹性部件2两端分别连接侧置的限位块4,限位块4滑动设置在凸块9的空腔7内且两端穿出空腔7外,限位时卡接于限位口5内。

打开井盖对下水道进行维修时,将防坠井盖放置在井口上,管道探测器通过拉索固定在防坠井盖的滑轮上,方便管道探测器的伸缩;防坠井盖若不能很好地和井口配合且松动时,可以将处于限位状态的限位块由两端向中间滑动,使限位块脱离限位口,此时紧固装置在第二弹性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伸出卡槽,抵紧井口侧壁,从而对防坠井盖进行固定,提高了防坠保护装置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