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设施工专用模块化箱式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3754发布日期:2018-08-31 20:4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设施工专用模块箱式泵站。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筑施工遍地开花。传统的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给水装置有吸水池、工频高压水泵、管网、回水等多个部分,单纯依靠高压水泵将地面蓄水池中的水按照不同的需要,经过一次或者多次接驳到需水区域,因施工用水在各工段并非总是需要最大用量,因此,需要在高压水泵旁边设“回水”装置,将多余水量排出,其“回水”量约为供水量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能量损失较大,不利于节能环保。而且,在实际施工时会不是发生水压不足和水量不够的现象,所以需要派专人负责回水阀门的开启度以满足用水要求,也浪费了人力成本,可靠性低,调节速度滞后。在操作过程中,水泵被频繁开启和关闭,工频运转不仅耗费大量电能,也因电机经常工频启动,满功率运行,水锤对管网和设备的冲击使设备的各部分容易损坏,故障点多,维修率高。

另外,目前的建筑工地供水系统包括生活用水系统,消防用水系统,高层养护用水系统,低区喷淋用水系统和高区喷淋用水系统,分别有不同的供水管道和供电、控制系统,也造成了设备的浪费和控制使用不便利。

目前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也造成城市建筑扬尘问题比较突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排放的无组织颗粒物污染,包括施工工地内部各种施工环节造成的一次扬尘,即施工现场因土方开挖、混凝土搅拌站水泥的飘洒,建筑垃圾清运等车辆频繁,加之裸露的地表,易造成大范围、大面积扬尘,工作面施工环境差,对作业人员身体造成危害;还包括因施工运输车辆粘带泥土以及建筑材料逸散在工地外部道路上所造成的二次交通扬尘。长期以来,对于建设工地扬尘带来的空气质量监管方面,由于不能得到实时的监测数据,或者收到举报不能及时作出应对处理,一直是令政府监管部门十分困扰的事情。

为优化城市空气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当前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施工养护,施工消防已成为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课题。根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告知书》的要求,建筑工地的大门内侧必须按要求设置车辆自动冲洗机等冲洗设施,并设专人进行管理。所有运输车出场前,要彻底清扫车体、冲刷车轮,避免污染城市道路。

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具有给工地供水、除尘、消防为一体的供水系统,为了满足供水、除尘和消防需求,需要建设多个不同的供水系统,不仅占用了较多的场地,而且增加了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设施工专用模块箱式泵站。用于解决工地中供水系统分散,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建设施工专用模块化箱式泵站,包括设备舱、控制器和进水总管,所述进水总管的一端伸入至设备舱内,所述设备舱内设有水泵和供水总管,所述水泵的进口与进水总管通过水泵进口管道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与供水总管通过水泵出口管道相连通,所述供水总管上并联有消防供水管、养护供水管和除尘供水管,所述消防供水管上依次设有第一电动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养护供水管上依次设有第二电动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除尘供水管上依次设有除尘电动阀和除尘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接触器控制水泵;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消防供水管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此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传递来的压力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第一电动阀;

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养护供水管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此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第二压力传感器传递来的压力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第二电动阀;

所述除尘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除尘供水管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此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除尘压力传感器传递来的压力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除尘电动阀。

优选的,所述供水总管上还并联有生活区供水管,所述生活区供水管上依次设有第三电动阀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生活区供水管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此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第三压力传感器传递来的压力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第三电动阀。

优选的,所述设备舱内还设有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串联在生活区供水管上。

优选的,所述除尘供水管包括高区除尘供水管和低区除尘供水管,所述高区除尘供水管和低区除尘供水管均并联在供水总管上,所述高区除尘供水管上依次设有第四电动阀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低区除尘供水管上依次设有第五电动阀和第五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高区除尘供水管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此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第四压力传感器传递来的压力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第四电动阀;

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低区除尘供水管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此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第五压力传感器传递来的压力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第五电动阀。

优选的,所述设备舱内还设有恒压罐,所述恒压罐与供水总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总管上设有无水传感器,所述无水传感器与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

优选的,该泵站还包括控制舱,所述控制舱和设备舱并列设置,所述控制舱和设备舱之间通过设备舱门相连通,所述控制舱的一侧设有用户控制室,所述控制器设在用户控制室内,所述控制舱的中部预留为检修区。

优选的,所述控制舱的另一侧设有厂家控制室,所述厂家控制室内设有空气监测系统,所述控制舱的顶部设有空气质量及环境监测塔,所述控制舱的侧面设有LED显示屏,所述空气质量及环境监测塔用于采集实时空气质量数据,并将此数据传递给空气监测系统,空气监测系统将该数据处理后在LED显示屏上显示。

优选的,该泵站还包括储水舱,所述储水舱和设备舱并列设置,所述储水舱内设有储水装置,所述进水总管和储水装置相连通,所述储水装置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有液位浮球阀,所述储水装置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储水装置的液位信号,并将该液位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优选的,该泵站还包括前置水处理舱,所述前置水处理舱与储水舱并列设置,所述前置水处理舱内设有前置过滤器、软水处理器和电子水处理仪,所述前置过滤器、软水处理器和电子水处理仪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前置过滤器与外界水源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电子水处理仪与储水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管道相连通。

所述消防供水管内和养护供水管内的压力均为1.1MPa至1.5MPa,所述生活区供水管内的压力为0.3MPa至0.5MPa,所述高区除尘供水管内的压力为1.5MPa至1.7MPa,所述低区除尘供水管内的压力为0.5MPa至0.7MPa。

所述设备舱、控制舱、储水舱和前置水处理舱均为箱式结构,特别是集装箱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依靠水泵向供水总管供水,供水总管通过消防供水管向消防系统供水,通过养护供水管向养护系统供水,通过生活区供水管向生活区供水系统供水,通过高区除尘供水管向建筑工地的高区除尘系统供水,通过低区除尘供水管向建筑工地的低区(特别是工地的进出口处)除尘系统供水,减少了水泵的使用量,便于集约化管理,同时也降低了泵站的建设成本。

2、生活区供水管上设置有净水装置,对供向生活区的水反渗透处理,除去水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有效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3、该装置的控制舱、设备舱、储水舱和前置水处理舱可以组合使用,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用户,灵活性较强。

4、进水总管上设有无水传感器,当进水总管内缺水时,控制器及时将水泵停下,从而避免水泵发生故障。

5、该泵站将空气质量的实时数据在LED显示屏上显示,可以使用户及时得知工地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建设施工专用模块化箱式泵站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建设施工专用模块化箱式泵站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建设施工专用模块化箱式泵站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建设施工专用模块化箱式泵站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建设施工专用模块化箱式泵站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建设施工专用模块化箱式泵站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建设施工专用模块化箱式泵站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7中:1为设备舱,2为进水总管,3为水泵,4为供水总管,5为消防供水管,51为第一电动阀,52为第一压力传感器,6为养护供水管,61为第二电动阀,62为第二压力传感器,7为生活区供水管,71为第三电动阀,72为第三压力传感器,8为净水装置,9为高区除尘供水管,91为第四电动阀,92为第四压力传感器,10为低区除尘供水管,101为第五电动阀,102为第五压力传感器,11为恒压罐,12为无水传感器,13为控制舱,14为控制舱门,15为设备舱门,16为用户控制室,17为检修区,18为厂家控制室,19为空气质量及环境监测塔,20为LED显示屏,21为储水舱,22为储水装置,23为液位浮球阀,24为液位传感器,25为前置水处理舱,26为前置过滤器,27为软水处理器,28为电子水处理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案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建设施工专用模块化箱式泵站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表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具体应用,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建设施工专用模块化箱式泵站,包括设备舱1、控制器和进水总管2,所述进水总管2的一端伸入至设备舱1内,所述设备舱1内设有水泵3和供水总管4,所述水泵3的进口与进水总管2通过水泵进口管道相连通,所述水泵3的出口与供水总管4通过水泵出口管道相连通,所述供水总管4上并联有消防供水管5、养护供水管6和除尘供水管,所述消防供水管5上依次设有第一电动阀51和第一压力传感器52,所述养护供水管6上依次设有第二电动阀6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62,所述除尘供水管上依次设有除尘电动阀和除尘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接触器控制水泵;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52用于采集消防供水管5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此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52传递来的压力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第一电动阀51;当第一压力传感器52检测到的消防供水管5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打开第一电动阀51;

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62用于采集养护供水管6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此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第二压力传感器62传递来的压力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第二电动阀61;当第二压力传感器62检测到的养护供水管6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打开第二电动阀61;

所述除尘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除尘供水管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此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除尘压力传感器传递来的压力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除尘电动阀。

所述供水总管4上还并联有生活区供水管7,所述生活区供水管7上依次设有第三电动阀71和第三压力传感器72,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72用于采集生活区供水管7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此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第三压力传感器72传递来的压力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第三电动阀71,当第三压力传感器72检测到的生活区供水管7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打开第三电动阀71。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尘供水管包括高区除尘供水管9和低区除尘供水管10,所述高区除尘供水管9和低区除尘供水管10均并联在供水总管4上,所述高区除尘供水管9上依次设有第四电动阀91和第四压力传感器92,所述低区除尘供水管10上依次设有第五电动阀101和第五压力传感器102;

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92用于采集高区除尘供水管9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此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第四压力传感器92传递来的压力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第四电动阀91;当第四压力传感器92检测到的高区除尘供水管9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打开第四电动阀91;

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102用于采集低区除尘供水管10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此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第五压力传感器102传递来的压力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第五电动阀101,当第五压力传感器102检测到的低区除尘供水管10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打开第五电动阀101;

所述设备舱内还设有恒压罐8,所述恒压罐8与供水总管4相连通;所述进水总管2上设有无水传感器12,所述无水传感器12与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当无水传感器12检测到进水总管2内缺水时,控制器控制水泵3停止运行;该泵站还包括控制舱13,所述控制舱13和设备舱1并列设置,所述控制舱13和设备舱1之间通过设备舱门15相连通,所述控制舱13的一侧设有用户控制室16,所述控制器设在用户控制室16内,所述控制舱13的中部预留为检修区17;所述控制舱13的另一侧设有厂家控制室16,所述厂家控制室16内设有空气监测系统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控制舱13的顶部设有空气质量及环境监测塔19,所述控制舱13的侧面设有LED显示屏20,所述空气质量及环境监测塔19能够实时采集周围空气质量数据,并将此数据传递给空气监测系统,空气监测系统将该数据处理后在LED显示屏20上显示,并且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该数据传输至数据控制中心。

所述水泵3有三个,所述水泵3的进口管道上均设有进口截止阀,所述水泵3的出口管道上均依次设有出口截止阀和单向阀,所述进水总管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进水总管2的压力,所述进水总管2上设有总截止阀,所述供水总管4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供水总管4的压力。所述恒压罐8和供水总管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截止阀。所述控制舱13上设有控制舱门14,所述控制舱门14正对检修区17。所述第一电动阀51、第二电动阀61、第三电动阀71、第四电动阀91和第五电动阀101均为电动恒压启闭阀。

所述消防供水管5内和养护供水管6内的压力均为1.3MPa,所述生活区供水管7内的压力为0.4MPa,所述高区除尘供水管9内的压力为1.6MPa,所述低区除尘供水管10内的压力为0.6MPa。

所述消防供水管5与消防系统供水管道连通,用于给消防系统供水;养护供水管6与养护系统的供水管道连通,用于给养护系统供水;所述生活区供水管7与生活区供水管道连通,用于给生活区供水;高区除尘供水管9与高区喷淋管道连通,用于给工地的高区喷淋除尘供水,所述高区指的工地的建筑物上;低区除尘供水管10与低区喷淋管道连通,用于给工地的低区喷淋除尘供水,所述低区指的是工地的地面,特别是工地的进出口处。

实施例2,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改进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设备舱1内还设有净水装置8,所述净水装置8串联在生活区供水管7上。所述净水装置8为反渗透过滤装置。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内设有RO膜,水经过反渗透过滤后,送入生活区供水系统。

实施例3,作为实施例1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如图4所示,该泵站还包括储水舱21,所述储水舱21和设备舱1并列设置,所述储水舱21内设有储水装置22,所述进水总管2和储水装置22相连通,所述储水装置22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有液位浮球阀23,所述储水装置2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24,所述液位传感器24用于采集储水装置22的液位信号,并将该液位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所述储水舱21的侧面设有储水舱门,便于进入到储水舱21内对储水舱21进行检修。

实施例4,作为实施例3的一种改进方案,如图5所示,所述设备舱1内还设有净水装置8,所述净水装置8串联在生活区供水管7上。所述净水装置8为反渗透过滤装置。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内设有RO膜,水经过反渗透过滤后,送入生活区供水系统。

实施例5,作为实施例3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如图6所示,该泵站还包括前置水处理舱25,所述前置水处理舱25与储水舱21并列设置,所述前置水处理舱25内设有前置过滤器26、软水处理器27和电子水处理仪28,所述前置过滤器26、软水处理器27和电子水处理仪28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前置过滤器26与外界水源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电子水处理仪28与储水装置22的进水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前置过滤器26内依次设有铺设有活性炭、粗砂和鹅卵石,外界水源进入到前置过滤器26内后,经过过滤,滤去水中的杂质,去除杂质的水经管道进入到软水处理器27中,将水中的钙镁离子等去除,降低水的硬度,将水软化;软化后的水进入到电子水处理仪28内,电子水处理仪28内设有臭氧发生装置,水在电子水处理仪28内被臭氧杀菌。

实施例6,作为实施例5的一种改进方案,如图7所示,所述设备舱1内还设有净水装置8,所述净水装置8串联在生活区供水管7上。所述净水装置8为反渗透过滤装置。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内设有RO膜,水经过反渗透过滤后,送入生活区供水系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