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油污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9484发布日期:2018-09-18 19:56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面油污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海上石油资源的日益开发,溢油事故不断增加。世界每年都会发生类似漏油事件,随着工业社会进程的加快,我国石油污染日渐严峻。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10点左右起火爆炸,造成7人重伤、至少11人失踪,直到2010年7月15日,英国石油公司才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为期近3个月的石油泄漏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更是持久且严重的,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人为干扰。目前溢油事故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其中生物方法较慢周期较长且效率低,化学方法会产生二次污染,物理吸附法是较好的处理海洋溢油的方法。

目前水面发生油类污染后,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围油栏围控,在围油栏内直接投放大块吸油毡或者吸油棉吸附。由于开放水体流动,油污容易向下游以及下风向随波转移,采用围油栏很难将大量油污稳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大块吸油毡或吸油棉只有边界与油污接触,界面接触小,吸附速度慢,无法快速清除涉油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油污收集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收集水面油污,效率高,重复使用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面油污收集装置,包括吸油收集区、导油管和储油箱,所述吸油收集区与所述导油管连接,所述导油管与所述储油箱连接,

所述吸油收集区包括侧围板、格栅板和吸油棉,所述侧围板的一端与所述导油管连接,其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导油管的方向呈喇叭状延伸,所述格栅板横向设置在所述侧围板远离所述导油管的一端部,所述吸油棉设置在所述格栅板靠近所述导油管的一侧,

所述储油箱的侧壁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导油管连接,所述储油箱的顶部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用于使得所述储油箱维持在负压的状态,

所述储油箱上还设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储油箱内的油污液位。

进一步地,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板上的孔径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箱内的真空度为-0.01~-0.1MPa。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棉包括无纺布层以及由所述无纺布层包覆的海藻纤维素气凝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棉的厚度为1~5c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面油污收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水面油污收集装置将吸油收集区、导油管和储油箱连通,储油箱维持在负压状态,吸油收集区呈喇叭状且喇叭状的内部设有格栅板和吸油棉,格栅板将油污中的大颗粒杂质隔离,吸油棉吸收油污,由于储油箱内为负压,当吸油棉趋于吸附饱和状态时,被吸收的油污由于储油箱的抽吸作用从导油管进入到储油箱内存储,如此,吸油棉可以重复吸收油污,保持整个装置大的吸油速度。

(2)储油箱上设有液位检测装置,可以随时检测储油箱内的液位,当液位达到高限时,可以清空储油箱内的油污,由于储油箱具有油污集中作用,从而可以减少后续对吸油棉的挤压收集油污的程序,简化了整个油污收集处理的工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面油污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油收集区,2-导油管,3-储油箱,11-侧围板,12-格栅板,13-吸油棉,31-进油口,32-真空泵,33-液位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面油污收集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收集水面油污,效率高,重复使用率高。

请参阅图1所示的水面油污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水面油污收集装置包括吸油收集区1、导油管2和储油箱3,所述吸油收集区1与所述导油管2连接,所述导油管2与所述储油箱3连接。

所述吸油收集区1包括侧围板11、格栅板12和吸油棉13,所述侧围板11的一端与所述导油管2连接,其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导油管2的方向呈喇叭状延伸,所述格栅板12横向设置在所述侧围板11远离所述导油管2的一端部,所述吸油棉13设置在所述格栅板12靠近所述导油管2的一侧。

所述储油箱3的侧壁设有进油口31,所述进油口31与所述导油管2连接,所述储油箱3的顶部设有真空泵32,所述真空泵32用于使得所述储油箱3维持在负压的状态。

当将本实施例的上述水面油污收集装置放置在具有油污的水面时,格栅板12将油污中的杂质阻挡在外,由于吸油棉13的亲油疏水性,去除杂质的油污被吸附在吸油棉13内,当开启真空泵32时,储油箱3内产生负压,从而吸附在吸油棉33内的油污通过导油管2输送至储油箱3的进油口31,并进一步存储在储油箱3内。真空泵32产生的负压还有助于加快吸油棉13的吸油速率。

真空泵32可以为水环真空泵或是罗茨真空泵,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真空泵,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将油污中的大颗粒杂质充分的进行阻挡,所述格栅板12上的孔径为1~5mm。

所述储油箱3内的真空度为-0.01~-0.1MPa。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储油箱3应为耐压容器。

所述储油箱3上还设有液位检测装置33,所述液位检测装置33用于检测所述储油箱3内的油污液位。该液位检测装置33可以为液位传感器也可以为差压式液位计。

为了在储油箱3的液位达到高限能够及时报警,本实施例的所述液位检测装置33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所述吸油棉13包括无纺布层以及由所述无纺布层包覆的海藻纤维素气凝胶层,所述吸油棉13的厚度为1~5c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面油污收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水面油污收集装置将吸油收集区、导油管和储油箱连通,储油箱维持在负压状态,吸油收集区呈喇叭状且喇叭状的内部设有格栅板和吸油棉,格栅板将油污中的大颗粒杂质隔离,吸油棉吸收油污,由于储油箱内为负压,当吸油棉趋于吸附饱和状态时,被吸收的油污由于储油箱的抽吸作用从导油管进入到储油箱内存储,如此,吸油棉可以重复吸收油污,保持整个装置大的吸油速度。

(2)储油箱上设有液位检测装置,可以随时检测储油箱内的液位,当液位达到高限时,可以清空储油箱内的油污,由于储油箱具有油污集中作用,从而可以减少后续对吸油棉的挤压收集油污的程序,简化了整个油污收集处理的工艺。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