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施工和监测模拟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2278发布日期:2018-08-14 20:27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检测模拟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深基坑工程施工和监测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全国各个主要城市地铁的规划建设以及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基础的不断加深,深基坑施工的安全问题及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扰动问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还没有用于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施工及监测的研究和教学的模拟试验装置,现有的基坑围护设计理论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也需要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补充验证,并且现有教学环节中学生缺乏对深基坑施工整体过程和基坑施工动态过程及其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直观认识。

目前,申请号为CN20102056768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工程施工和监测模拟试验装置,它包括一模型箱和设在模型箱内的若干个监测器,所述模型箱内为土体,所述土体内设有一地下连续墙,所述土体上设有模拟建筑物,所述模拟建筑物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一侧。。

这种深基坑工程施工和监测模拟试验装置虽然可以用于模拟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内力与变形规律,但是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需要将模型箱需要放置绝对水平面上,模型箱无法水平放置会导致测量数据出现误差,无法真正得出基坑施工过程中维护结构内力以及变形规律,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工程施工和监测模拟试验装置,具有提高模型箱水平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工程施工和监测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还包括与模型箱铰接的支撑架,所述模型箱悬空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模型箱的底部设有与模型箱垂直的重力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对模型箱进行悬空设置,由于重力部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并且重力部垂直于模型箱,则通过重力部来调整模型箱的水平度,是的模型箱能够始终保持水平的状态,从而提高了实验的精度以及准确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套设在模型箱外的第一支撑架以及套设在第一支撑架外的第二支撑架,所述模型箱的相对两侧与第一支撑架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垂直于与模型箱铰接的两侧的另外两侧与第二支撑架铰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模型箱的水平度需要根据重力部来进行调整,因此通过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的配合铰接,使得模型箱在得到充分支撑的情况下调整自己的角度,有利于模型箱自行调整自己的水平度。

优选的,所述模型箱与第一支撑架的铰接处设有固定模型箱与第一支撑架的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铰接处设有固定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第二锁紧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模型箱与第一支撑架为铰接,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为铰接,通过第一锁紧件固定模型箱与第一支撑架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第二锁紧件固定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相对位置,从而提高了支撑架支撑模型箱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模型箱与第一支撑架的第一铰链轴贯穿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固定设有套设在第一铰链轴外的第一套管,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贯穿第一套管抵紧第一铰链轴的第一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架绕着第一铰链轴摆动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架与模型箱的铰接,并且通过第一螺栓能够抵紧第一铰链轴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架与模型箱的相对固定,在调整第一支撑架与模型箱完毕后,加以第一螺栓抵紧,能够提高支撑架支撑模型箱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第二铰链轴贯穿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固定设有套设在第二铰链轴外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贯穿第二套管抵紧第二铰链轴的第二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架绕着第二铰链轴摆动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铰接,并且通过第二螺栓能够抵紧第二铰链轴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相对固定,在调整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完毕后加以第二螺栓抵紧,能够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重力部包括垂直于模型箱底壁的连接杆以及重力块,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模型箱的底壁的中心位置,所述重力块设置在连接杆远离模型箱的一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的刚性连接模型箱与重力块,并且由于连接杆垂直于模型箱的底部,从而保证模型箱的底壁垂直于重力块的重力方向,以保证模型箱的水平度。

优选的,所述重力块的重量远大于模型箱的重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重力块的重量远大于模型箱的重量,使得重力块与模型箱的重心靠近重力块,通过重力块来调节模型箱的水平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提高了模型箱的水平精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重力块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重力块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模型箱的重量更换不同重量的重力块,以适应于实验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重量大于模型箱的重力块来使调整模型箱的水平度,由于重力块的重力向下,模型箱垂直于重力块的重力方向,从而使得模型箱水平,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模型箱的水平精度,以提高了实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重力部的示意图。

图中:1、模型箱;11、第一铰链轴;2、支撑架;21、第一支撑架;211、第二铰链轴;22、第二支撑架;23、支撑杆;3、第一锁紧件;31、第一固定套;32、第一螺栓;4、第二锁紧件;41、第二固定套;42、第二螺栓;5、重力部;51、连接杆;52、重力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深基坑工程施工和监测模拟试验装置,参见图1,包括模型箱1以及用于支撑模型箱1的支撑架2,模型箱1呈矩形箱体设置,模型箱1通过支撑架2悬空设置,同时模型箱1的底部还设有垂直于模型箱1的重力部5。

参见图1,支撑架2包括支撑杆23、第一支撑架21以及第二支撑架22,第一支撑架21与第二支撑架22设置在支撑杆23的顶部,第一支撑架21与第二支撑架22呈矩形框设置,并且第二支撑架22的大小大于第一支撑架21的大小,第一支撑架21套设在模型箱1外,并且模型箱1与第一支撑架21铰接,第二支撑架22套设在第一支撑架21外,且第一支撑架21与第二支撑架22铰接,支撑杆23与第二支撑架2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3设置有四根,分别与第二支撑架22的四个角固定连接。

参见图1、图2和图3,模型箱1的平行相对面上均设有贯穿第一支撑架21的第一铰链轴11,第一支撑架21可以绕着两侧第一铰链轴11进行摆动,此外在第一支撑架21上垂直于于模型箱1铰接的两侧面的另外两平行侧面上设有贯穿第二支撑架22的第二铰链轴211,第二支撑架22绕着第一支撑架21两侧的第二铰链轴211进行摆动,通过第一支撑架21与第二支撑架22的调整可使得模型箱1水平设置,模型箱1与第一支撑架21的铰接处还设有固定模型箱1与第一支撑架21的第一锁紧件3,第一支撑架21与第二支撑架22的铰接处设有固定第一支撑架21与第二支撑架22的第二锁紧件4。

参见图1、图2和图3,第一支撑架21上固定设有套射在第一铰链轴11上的第一固定套31,第一锁紧件3包括贯穿第一固定套31并抵紧第一铰链轴11的第一螺栓32,同时在第二支撑架22上固定设有套设在第二铰链轴211上的第二固定套41,第二锁紧件4包括贯穿第二固定套41并抵紧第二铰链轴211的第二螺栓42。

参见图4,重力部5包括垂直于模型箱1的连接杆51,连接杆51固定于模型箱1底壁的中心位置,重力部5还包括螺纹连接于连接杆51远离模型箱1一端的重力块52,重力块52与连接杆51螺纹连接可实现重力块52与连接杆51的可拆卸连接,并且重力块52的重量远大于模型箱1的重力,使得装置的重心靠近重力块52,以保证连接杆51的垂直度。

综上所述,操作人员在操作该装置以模拟实验深基坑工程施工和监测的时候,可先通过重力部5调整模型箱1的水平位置,支撑架2的第一支撑架21以及第二支撑架22会根据模型箱1的位置调整各自的角度,之后操作人员可通过第一锁紧件3以及第二锁紧件4对第一支撑架21以及第二支撑架22进行锁紧固定,从而确保了模型箱1的水平度,之后操作人员再在模型箱1中搭建模型来进行深基坑工程施工和监测的模拟实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模型箱1的水平精度,从而降低了由于模型箱1水平度不过导致的实验误差出现,提高了测试的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