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滩涂区迎潮面砌石护面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90749发布日期:2018-08-04 13:2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滩涂区整治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滩涂区迎潮面砌石护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沿海地区投资建设的项目,经常涉及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将沿海滩涂适宜成陆的部分,通过工程措施促其脱离海水影响,扩展陆地资源以满足项目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对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滩涂围垦开发也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处理好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关注对海涂养殖地、芦苇地、红树林以及港口航道等方面的影响,以体现科学发展的政策导向。

现有技术采用护面结构对滩涂区进行人工加固,而护面结构采用铺设砌块进行施工,但是该护面结构在防御水流侵袭方面较差,整体性差,同时护面结构易出现积水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滩涂区迎潮面砌石护面结构的施工方法,提高防御水流侵袭能力,提高输水效率,防止护面结构出现积水现象,同时抗侵蚀性及耐久性好;由下往上依次进行挡水面结构施工、第一砌石层施工、第二砌石层施工、护面结构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水流冲刷的影响,而且能对护面砌块铺设进行定位施工,提高护面结构施工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滩涂区迎潮面砌石护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施工现场测量放样,再对基层开挖,并将基层表面整平;

b、挡水面结构施工:

1)将两块引水钢板平行设置,再在两块引水钢板之间焊接挡水板,同一块引水钢板上的左右相邻两块挡水板之间的距离相同,挡水板向上倾斜设置,接着对前后两块挡水板焊接固定,制作成挡水面结构支架;

2)将挡水面结构支架放到模板上,模板的顶面与挡水板的底面紧贴,再在左右相邻两块挡水板之间的区域中浇筑混凝土面板,浇筑的混凝土面板的顶面与挡水板的顶面齐平,制作成挡水面结构;

3)在基层横向拉出一根参考线,再以参考线为基准,将挡水面结构旋转15°-30°,再将两个挡水面结构相互紧靠,然后从中间向两侧依次接入挡水面结构,将相邻两个挡水面结构的挡水板焊接固定;

c、第一砌石层施工:

1)在中间两个挡水面结构之间的缝隙中填入第一碎石,再在第一碎石中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振捣,然后对第一砌石层固化养护;

2)在第一砌石层的侧面浇筑混凝土圆弧板;

d、第二砌石层施工:

1)在处于最外侧的挡水面结构的外端之间拉出水平线;

2)在水平线与挡水面结构的引水钢板之间的区域中填入第二碎石,再在第二碎石中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振捣,然后采用2m靠尺刮平,不平整度不大于5mm,确保第二砌石层表面平整,2-3h后采用人工配合自抹面机进行收面,对第二砌石层表面进行修整,使得第二砌石层表面平整度同样达到用2m靠尺检查不大于5mm的要求,再对第二砌石层固化养护,然后对第二砌石层、第一砌石层和挡水面结构进行洒水清洗;

e、护面结构施工:

1)在工厂加工制作护面砌块,护面砌块包括圆弧面板和连接板,连接板设置在圆弧面板的底部,圆弧面板的两侧均设有水平板;

2)在工厂加工制作定位板,定位板包括两块相互交叉设置的板体,两个板体内侧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定位板的顶端能抵住连接板的内侧面为准;

3)在工厂加工制作金属连接件,金属连接件包括卡接板和固定板,卡接板的弧度与圆弧面板的弧度相同,固定板的厚度是连接板的厚度的一半,固定板事先在机床上开设第一锚固孔;

4)对护面结构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出护面砌块铺设位置,再在护面砌块铺设位置处用石灰粉做上标记,然后在石灰粉标记处敲入垫木,垫木的顶面与基层的表面齐平,再将定位板放置到垫木上,前后相邻两块垫木紧贴,然后在定位板与垫木之间打入铁钉,前后相邻两块垫木的表面齐平;

5)将护面砌块放置到定位板上,定位板的顶端能抵住连接板的内侧面,一块定位板对应一块护面砌块,并将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的连接板相互作用;

6)在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的水平板之间嵌入金属垫板,金属垫板事先在机床上开设第二锚固孔,第二锚固孔的孔径与第一锚固孔的孔径相同,再在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之间嵌入金属连接件,卡接板紧贴在连接板的表面上,卡接板的外表面与圆弧面板的外表面齐平,固定板紧贴在金属垫板的表面上,固定板的顶面与水平板的顶面齐平,然后在第一锚固孔和第二锚固孔之间通入锚杆;

f、在护面结构上采用高压水枪进行喷洒清洗。

进一步,步骤b第2)部分中,在左右相邻两块挡水板之间的区域中浇筑混凝土之前,对钢筋的两端进行磨平,再将钢筋通入到挡水板的通孔中,然后对横向相邻两端钢筋的端部紧贴,并进行焊接,提高了浇筑混凝土的强度。

进一步,步骤d第5)部分中,将护面砌块放置到定位板上后,在护面砌块的底部和基层之间填入土壤,将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的圆弧面板调整到同一高度上。

进一步,步骤d第5)部分中,在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的连接板之间设置塑料板,将连接板的外侧面与定位板的外侧面齐平。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挡水面结构主要包括引水钢板、挡水板和混凝土面板,而前后两块挡水板向上倾斜焊接固定,当在左右相邻两块挡水板之间的区域中浇筑混凝土后,整个挡水面结构向上拱起,使得挡水面结构能对水流进行阻挡作用,减小水流的冲击力,同时水流能从引水钢板处排出。而且两段挡水面结构以参考线为基准旋转15°-30°,当在中间两个挡水面结构之间的缝隙中浇筑第一砌石层,再在第一砌石层的侧面浇筑混凝土圆弧板后,挡水面结构和圆弧板相互结合,对水流冲刷力进行分散,提高防御水流侵袭能力。

本发明中在挡水面结构和护面结构之间浇筑第二砌石层,第二砌石层起到一个过度衔接的过程,第二砌石层对挡水面结构的内凹面进行收边,使得挡水面结构的外侧为水平面,同时第二砌石层起到对护面结构施工时定位支撑的作用,使得护面结构施工后平整,减少施工误差。

本发明中护面结构主要包括护面砌块、定位板和金属连接件,定位板的顶端能抵住连接板的内侧面,定位板起到对护面砌块支撑定位的作用,使得一块定位板对应一块护面砌块,并将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的连接板相互作用。本发明在设置定位板前,在石灰粉标记处敲入垫木,垫木的顶面与基层的表面齐平,再将定位板放置到垫木上,然后在定位板与垫木之间打入铁钉,使得前后相邻两块垫木的表面齐平,在垫木的表面齐平下,才能将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减少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之间出现的落差,提高护面结构的施工质量。本发明采用金属连接件和金属垫板之间锚固连接,金属连接件嵌入到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之间,金属垫板嵌入到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的水平板之间,使得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之间相互产生作用力,并将护面砌块固定在基层上,提高护面结构的整体性;同时便于更换护面砌块,提高护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抗侵蚀性及耐久性好,能在护面结构上行走。

本发明中护面砌块包括圆弧面板和连接板,连接板设置在圆弧面板的底部,圆弧面板的两侧均设有水平板;定位板包括两块相互交叉设置的板体,两个板体内侧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这样护面结构施工完成后,圆弧面板对水进行导流作用,圆弧面板处的水能流到水平板处,再从水平板排入到引水钢板中,引水钢板进行输水作用,提高输水效率,防止护面结构出现积水现象。

本发明由下往上依次进行挡水面结构施工、第一砌石层施工、第二砌石层施工、护面结构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水流冲刷的影响,而且能对护面砌块铺设进行定位施工,提高护面结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挡水面结构支架制作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挡水面结构制作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处于定位板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护面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金属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水面结构;2-第一砌石层;3-混凝土圆弧板;4-第二砌石层;5-护面结构;6-引水钢板;7-挡水板;8-钢筋;9-混凝土面板;10-定位板;11-板体;12-护面砌块;13-圆弧面板;14-连接板;15-水平板;16-卡接板;17-固定板;18-第一锚固孔;19-金属垫板;20-第二锚固孔;21-金属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滩涂区迎潮面砌石护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施工现场测量放样,测量队采用全站仪放线,测量放线后,根据测量成果人工清理面层及周边杂物,再对基层开挖,并将基层表面整平。

b、挡水面结构1施工:

1)将两块引水钢板6平行设置,再在两块引水钢板6之间焊接挡水板7,同一块引水钢板6上的左右相邻两块挡水板7之间的距离相同,挡水板7向上倾斜设置,接着对前后两块挡水板7焊接固定,制作成挡水面结构支架。

2)将挡水面结构支架放到模板上,模板的顶面与挡水板7的底面紧贴。再在左右相邻两块挡水板7之间的区域中浇筑混凝土面板9,浇筑的混凝土面板9的顶面与挡水板7的顶面齐平,制作成挡水面结构1。

在左右相邻两块挡水板7之间的区域中浇筑混凝土之前,对钢筋8的两端进行磨平,再将钢筋8通入到挡水板7的通孔中,然后对横向相邻两端钢筋8的端部紧贴,并进行焊接,提高了浇筑混凝土的强度。

3)在基层横向拉出一根参考线,再以参考线为基准,将挡水面结构1旋转15°-30°,再将两个挡水面结构1相互紧靠。然后从中间向两侧依次接入挡水面结构1,将相邻两个挡水面结构1的挡水板7焊接固定。

c、第一砌石层2施工:

1)在中间两个挡水面结构1之间的缝隙中填入第一碎石,再在第一碎石中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振捣,然后对第一砌石层2固化养护。

2)在第一砌石层2的侧面浇筑混凝土圆弧板3。

d、第二砌石层4施工:

1)在处于最外侧的挡水面结构1的外端之间拉出水平线。

2)在水平线与挡水面结构1的引水钢板6之间的区域中填入第二碎石,再在第二碎石中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振捣。然后采用2m靠尺刮平,不平整度不大于5mm,确保第二砌石层4表面平整;2-3h后采用人工配合自抹面机进行收面,对第二砌石层4表面进行修整,使得第二砌石层4表面平整度同样达到用2m靠尺检查不大于5mm的要求。再对第二砌石层4固化养护,然后对第二砌石层4、第一砌石层2和挡水面结构1进行洒水清洗。

e、护面结构5施工:

1)在工厂加工制作护面砌块12,护面砌块12包括圆弧面板13和连接板14,连接板14设置在圆弧面板13的底部,圆弧面板13的两侧均设有水平板15。

2)在工厂加工制作定位板10,定位板10包括两块相互交叉设置的板体11,两个板体11内侧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定位板10的顶端能抵住连接板14的内侧面为准。

3)在工厂加工制作金属连接件21,金属连接件21包括卡接板16和固定板17,卡接板16的弧度与圆弧面板13的弧度相同,固定板17的厚度是连接板14的厚度的一半,固定板17事先在机床上开设第一锚固孔18。

4)对护面结构5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出护面砌块12铺设位置,再在护面砌块12铺设位置处用石灰粉做上标记。然后在石灰粉标记处敲入垫木,垫木的顶面与基层的表面齐平。再将定位板10放置到垫木上,前后相邻两块垫木紧贴,然后在定位板10与垫木之间打入铁钉,前后相邻两块垫木的表面齐平。

5)将护面砌块12放置到定位板10上,定位板10的顶端能抵住连接板14的内侧面,一块定位板10对应一块护面砌块12。将护面砌块12放置到定位板10上后,在护面砌块12的底部和基层之间填入土壤,将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12的圆弧面板13调整到同一高度上。再将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12的连接板14相互作用,可在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12的连接板14之间设置塑料板,将连接板14的外侧面与定位板10的外侧面齐平。

6)在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12的水平板15之间嵌入金属垫板19,金属垫板19事先在机床上开设第二锚固孔20,第二锚固孔20的孔径与第一锚固孔18的孔径相同。再在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12之间嵌入金属连接件21,卡接板16紧贴在连接板14的表面上,卡接板16的外表面与圆弧面板13的外表面齐平,固定板17紧贴在金属垫板19的表面上,固定板17的顶面与水平板15的顶面齐平,然后在第一锚固孔18和第二锚固孔20之间通入锚杆。

f、在护面结构5上采用高压水枪进行喷洒清洗。

本发明中挡水面结构1主要包括引水钢板6、挡水板7和混凝土面板9,而前后两块挡水板7向上倾斜焊接固定,当在左右相邻两块挡水板7之间的区域中浇筑混凝土后,整个挡水面结构1向上拱起,使得挡水面结构1能对水流进行阻挡作用,减小水流的冲击力,同时水流能从引水钢板6处排出。而且两段挡水面结构1以参考线为基准旋转15°-30°,当在中间两个挡水面结构1之间的缝隙中浇筑第一砌石层2,再在第一砌石层2的侧面浇筑混凝土圆弧板3后,挡水面结构1和圆弧板相互结合,对水流冲刷力进行分散,提高防御水流侵袭能力。

本发明中在挡水面结构1和护面结构5之间浇筑第二砌石层4,第二砌石层4起到一个过度衔接的过程,第二砌石层4对挡水面结构1的内凹面进行收边,使得挡水面结构1的外侧为水平面,同时第二砌石层4起到对护面结构5施工时定位支撑的作用,使得护面结构5施工后平整,减少施工误差。

本发明中护面结构5主要包括护面砌块12、定位板10和金属连接件21,定位板10的顶端能抵住连接板14的内侧面,定位板10起到对护面砌块12支撑定位的作用,使得一块定位板10对应一块护面砌块12,并将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12的连接板14相互作用。本发明在设置定位板10前,在石灰粉标记处敲入垫木,垫木的顶面与基层的表面齐平,再将定位板10放置到垫木上,然后在定位板10与垫木之间打入铁钉,使得前后相邻两块垫木的表面齐平,在垫木的表面齐平下,才能将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12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减少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12之间出现的落差,提高护面结构5的施工质量。本发明采用金属连接件21和金属垫板19之间锚固连接,金属连接件21嵌入到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12之间,金属垫板19嵌入到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12的水平板15之间,使得前后相邻两块护面砌块12之间相互产生作用力,并将护面砌块12固定在基层上,提高护面结构5的整体性;同时便于更换护面砌块12,提高护面结构5的使用寿命,同时抗侵蚀性及耐久性好,能在护面结构5上行走。

本发明中护面砌块12包括圆弧面板13和连接板14,连接板14设置在圆弧面板13的底部,圆弧面板13的两侧均设有水平板15;定位板10包括两块相互交叉设置的板体11,两个板体11内侧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这样护面结构5施工完成后,圆弧面板13对水进行导流作用,圆弧面板13处的水能流到水平板15处,再从水平板15排入到引水钢板6中,引水钢板6进行输水作用,提高输水效率,防止护面结构5出现积水现象。

本发明由下往上依次进行挡水面结构1施工、第一砌石层2施工、第二砌石层4施工、护面结构5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水流冲刷的影响,而且能对护面砌块12铺设进行定位施工,提高护面结构5施工质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