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面雨水蓄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4409发布日期:2018-09-11 18:37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面雨水蓄渗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理念注重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通过源头减排、中途转输和末端调蓄等措施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雨水收集利用则是源头减排最直接的手段,是实现雨水高效“蓄、滞、用”的重要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面雨水蓄渗系统,采用浮球控制装置控制初期雨水的弃流,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可实现对整个阶段降雨进行分流处理;通过卡口导轨、渗流渠以及浮块三者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做到对渗流的多方向、自动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面雨水蓄渗系统,包括屋面雨水弃流装置、三通管分流储水装置、滑槽渗流装置、自控制渗流渠;所述的屋面雨水弃流装置包括浮球控制装置、凸形槽和格栅集水器;所述的浮球控制装置包括圆角卡块、浮球、电控开合板、限位槽和弃流管;所述的格栅集水器包括细格栅。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屋面雨水弃流装置中雨水先通过凸形槽右侧的排水槽流入浮球控制装置,待浮球上浮堵住开口时雨越过凸形槽后填满凸形槽左侧的集水槽后即可流入格栅集水器。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浮球控制装置的蓄水容量由屋面上最长汇流时间乘以该地区年(月)平均降雨量决定;所述的电控开合板只会在降雨停止后达到设定的弃流时间后才会打开。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三通管分流储水装置包括弧形导流板、检查窗口、控制阀、供水槽、溢流挡板、储水箱、流量阀和储水箱出水管。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弧形导流板可通过调整其角度使雨水分为全部流入储水箱、部分流入滑槽渗流装置部分流入储水箱或全部进入滑槽渗流装置三种工作状态;而且,弧形导流板不仅可以用于后期雨水的分流也能对从弃流管汇入的初期雨水进行分流;当滑槽渗流装置中水量较少时,可打开流量阀通过储水箱出水管对其水量进行补充。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滑槽渗流装置包括滑槽、环形卡口导轨、渗流渠接口、卵石层、渗流孔和溢流管。其中,所述的卵石层具有较好的颗粒级配,且在雨水不断地润湿渗透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生物膜,对下渗的雨水起到净化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渗流渠接口可在环形卡口导轨上自由滑动;所述的滑槽和环形卡口导轨布置在整个滑槽渗流装置的一周。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自控制弃流渠包括承压板、承托块、溢流堰、弧形墩、溢流槽、渗流廊道、多孔渗流网、凹形砼墩、溢流槽出流管、长滑杆、穿孔固定支座、滑槽装置进水口和浮块。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上方浮块初始时处于滑槽装置进水口的下方,待渗流渠中水位漫过渗流廊道时,下方浮块上浮,向上推动上方浮块,使其正好将滑槽装置进水口堵住;待渗流廊道中雨水通过多孔渗流网向周围土壤渗出,随着水位下降,滑槽装置进水口又会逐步开启,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若水流过大,渗流渠内水位持续上升使滑槽装置进水口无法被堵住,过多的雨水可通过溢流堰进入溢流槽中,最终经溢流槽出流管汇入市政污水管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凸形槽和两侧浮球装置组合的方式,能较好地将初期雨水与后期雨水进行分离;三通管分流储水装置使系统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全蓄、全渗、蓄渗皆有);渗流装置动静结合,使渗流做到多角度的覆盖,渗流渠内加装浮块控制装置,使渗流做到自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面雨水蓄渗系统的正视图;

图2为屋面装置俯视图;

图3为屋面装置左视图;

图4为三通管分流储水装置的左视图;

图5为滑槽渗流装置的正视图;

图6为自控制渗流渠的类正视图;

图7为自控制渗流渠的右视图;

其中:

1.屋面雨水弃流装置;11.浮球控制装置;111.圆形卡块;112.浮球;113.电控开合板;114.限位槽;115.弃流管;12.凸形槽;13.格栅集水器;131.细格栅;

2.三通管分流储水装置;21.弧形导流板;22.检查窗口;23.控制阀;24.供水槽;25.溢流挡板;26.储水箱;27.流量阀;28.储水箱出水口。

3.滑槽渗流装置;31.滑槽;32.环形卡口导轨;33.渗流渠接口;34.卵石层;35.渗流孔;36.溢流管;

4.自控制弃流渠;41.承压板;42.承托块;43.溢流堰;44.弧形墩;45.溢流槽;46.渗流廊道;47.多孔渗流网;48.凹形砼墩;49.溢流槽出流管;410.长滑杆;411.穿孔固定支座;412.滑槽装置进水口;413.浮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凸形槽和两侧浮球装置组合的方式,能较好地将初期雨水与后期雨水进行分离;三通管分流储水装置使系统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全蓄、全渗、蓄渗皆有);渗流装置动静结合,使渗流做到多角度的覆盖,渗流渠内加装浮块控制装置,使渗流做到自控制。

如图1、2、3所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面雨水蓄渗系统,包括屋面雨水弃流装置(1)、三通管分流储水装置(2)、滑槽渗流装置(3)、自控制渗流渠(4);屋面雨水弃流装置(1)包括浮球控制装置(11)、凸形槽(12)和格栅集水器(13);其中,浮球控制装置(11)包括圆角卡块(111)、浮球(112)、电控开合板(113)、限位槽(114)和弃流管(115);所述的格栅集水器(13)包括细格栅(131)。雨水先通过凸形槽(12)右侧的排水槽流入浮球控制装置(11),待浮球(112)上浮堵住开口时雨越过凸形槽(12)后填满凸形槽(12)左侧的集水槽后即可流入格栅集水器(131),浮球控制装置(11)的蓄水容量由屋面上最长汇流时间乘以该地区年(月)平均降雨量决定;所述的电控开合板(113)只会在降雨停止后达到设定的弃流时间后才会打开。

如图4所示,三通管分流储水装置(2)包括弧形导流板(21)、检查窗口(22)、控制阀(23)、供水槽(24)、溢流挡板(25)、储水箱(26)、流量阀(27)和储水箱出水管(28)。其中,可通过调整弧形导流板(21)的角度使雨水分为全部流入储水箱(26)、部分流入滑槽渗流装置(3)部分流入储水箱(26)或全部进入滑槽渗流装置(3)三种工作状态;而且,弧形导流板(21)不仅可以用于后期雨水的分流也能对从弃流管(115)汇入的初期雨水进行分流;当滑槽渗流装置(3)中水量较少时,可打开流量阀(27)通过储水箱出水管(28)对其水量进行补充。

如图5所示,滑槽渗流装置(3)包括滑槽(31)、环形卡口导轨(32)、渗流渠接口(33)、卵石层(34)、渗流孔(35)和溢流管(36)。其中,卵石层(34)具有较好的颗粒级配,且在雨水不断地润湿渗透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生物膜,对下渗的雨水起到净化的作用。渗流渠接口(33)可在环形卡口导轨(32)上自由滑动;滑槽(31)和环形卡口导轨(32)布置在整个滑槽渗流装置(3)的一周。

如图6、7所示,自控制弃流渠(4)包括承压板(41)、承托块(42)、溢流堰(43)、弧形墩(44)、溢流槽(45)、渗流廊道(46)、多孔渗流网(47)、凹形砼墩(48)、溢流槽出流管(49)、长滑杆(410)、穿孔固定支座(411)、滑槽装置进水口(412)和浮块(413)。初始时上方浮块(413)处于滑槽装置进水口(412)的下方,待渗流渠中水位漫过渗流廊道(46)时,下方浮块上浮,向上推动上方浮块,使其正好将滑槽装置进水口(412)堵住;待渗流廊道(46)中雨水通过多孔渗流网(47)向周围土壤渗出,随着水位下降,滑槽装置进水口(412)又会逐步开启,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若水流过大,渗流渠内水位持续上升使滑槽装置进水口(412)无法被堵住,过多的雨水可通过溢流堰(43)进入溢流槽(45)中,最终经溢流槽出流管(49)汇入市政污水管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