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及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51850发布日期:2018-12-12 00:0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及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及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单桩基础作为海上风电工程领域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目前,在水深25m以内的风场,多以固定式单桩风机基础形式为主。但由于单桩基础桩径过大,基础防冲刷问题严重,在不设置防冲刷保护设施的基础上,严重降低单桩风机基础的安全性。

目前,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施工复杂,抵抗风浪能力弱,台风或者恶劣海况过后,防冲刷结构往往被破坏,需要重新敷设,后期维护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该结构能够稳固的固定在海床面上,尤其该结构可以抵抗台风和恶劣海况,提升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防冲刷能力;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方法能够实现防冲刷结构的安装。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包括:压载件,所述压载件设置于海床面上,所述压载件包括承压段及绕制段,所述承压段与单桩基础的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承压段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柱按第一预设间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柱按第二预设间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支撑柱,所述第二端靠近支撑柱设置,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绕制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绕制段按预设匝数以所述支撑柱为绕制中心叠加缠绕设置,使所述绕制段能够沿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方向覆盖所述第一端;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绕制段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海床面上。

上述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在使用时,将所述承压段与所述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柱按第一预设间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柱按第二预设间距间隔设置,将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支撑柱,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支撑柱设置,如此,形成一个承压结构;将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绕制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绕制段按预设匝数以所述支撑柱为绕制中心叠加缠绕设置,使所述绕制段能够沿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方向覆盖所述第一端,此时,所述绕制段依靠自身的自重将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海床面上,因此,作为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边缘端,在海水冲刷时,不容易发生移位;进一步,在使用时,通过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绕制段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海床面上,因此,作为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另一个边缘端在海水冲刷时,不容易发生移位;进一步,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呈圆形状,且只有两个边缘端,在海水冲刷时,稳固性较传统的方型的防冲刷结构更加稳固,防冲刷效果更佳。可见,该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边缘端能够稳固的固定在海床面上,提升了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防冲刷能力;同时,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只依赖压载件和固定件的自重实现防冲刷功能,成本较低。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压段包括起点段,所述起点段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起点段与所述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起点段与所述支撑柱的间距为10m-15m。如此,能够提升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防冲刷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填充件,所述起点段为第一柔性管,所述第一柔性管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分割件,所述第一分割件将所述第一柔性管分割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容纳格,所述第一填充件与所述第一容纳格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填充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格内。如此,通过第一分割件将第一柔性管分割成至少两个第一容纳格,将每个第一填充件设置于每个第一容纳格内,此时,避免第一填充件完全堆积在一处,降低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防冲刷效果;进一步,第一起始段为第一柔性管,第一柔性管因为自身的可变形能力,能够使第一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一柔性管内,第一填充件分布更加均匀,此时,避免第一柔性管出现局部隆起,若第一柔性管出现局部隆起,会导致承压段端和绕制端之间出现间隙,进而导致出现被保护砂土被掏空现象,影响整个单桩基础10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件的体积为所述第一容纳格的体积的25%-40%。如此,在此范围内,一方面,第一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一容纳格内;另一方面,在该范围内,当绕制段覆盖在起始段时,绕制段能够将起始段更加稳固的固定在海床面上,且绕制段与海床面的间距值较少,避免位于绕制段下面的及砂土被掏空,提升整个单桩基础10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填充件,所述承压段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为所述第二端,所述连接段为第二柔性管,所述第二柔性管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分割件,所述第二分割件将所述第二柔性管分割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容纳格,所述第二填充件与所述第二容纳格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填充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格内。如此,通过第二分割件将第二柔性管分割成至少两个第二容纳格,将每个第二填充件设置于每个第二容纳格内,此时,避免第二填充件完全堆积在一处,降低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防冲刷效果;进一步,连接段为第二柔性管,第二柔性管因为自身的可变形能力,能够使第二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二柔性管内,第二填充件分布更加均匀,此时,避免第二柔性管出现局部隆起,若第二柔性管出现局部隆起,会导致承压段端和绕制端之间出现间隙,进而导致出现被保护砂土被掏空现象,影响整个单桩基础10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填充件的体积为所述第二容纳格的体积的50%-75%。如此,在此范围内,一方面,第二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二容纳格内;另一方面,在该范围内,连接段的体积比起始段的大,因此,连接段的自重较大,此时,承压段的防冲刷能力较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填充件,所述绕制段为第三柔性管,所述第三柔性管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分割件,所述第三分割件将所述第三柔性管分割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容纳格,所述第三填充件与所述第三容纳格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填充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纳格内。如此,通过第三分割件将第三柔性管分割成至少两个第三容纳格,将每个第三填充件设置于每个第三容纳格内,此时,避免第三填充件完全堆积在一处,降低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防冲刷效果;进一步,绕制段为第三柔性管,第三柔性管因为自身的可变形能力,能够使第三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三柔性管内,第三填充件分布更加均匀,此时,避免第三柔性管出现局部隆起,若第三柔性管出现局部隆起,会导致承压段端和绕制端之间出现间隙,进而导致出现被保护砂土被掏空现象,影响整个单桩基础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填充件的体积为所述第三容纳格的体积的80%-90%。如此,在此范围内,一方面,第三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三容纳格内;另一方面,在该范围内,绕制段的体积大于承压段的体积,因此,绕制段的重量大于起始段的重量(承压段的重量),此时,绕制段能够依赖自身自重将起始段或整个承压段压实,使绕制段与海床面的间距值较少,避免位于绕制段下面的及砂土被掏空,提升整个单桩基础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四填充件,所述绕制段的另一端为呈锥形的第四柔性管,所述第四柔性管的大端直径为小端直径的1.3-2倍,所述第四柔性管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分割件,所述第四分割件将所述第四柔性管分割为至少两个所述第四容纳格,所述第四填充件与所述第四容纳格一一对应,所述第四填充件设置于所述第四容纳格内,所述第四填充件的体积为所述第四容纳格的体积的40%-60%。

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压载件的承压段与单桩基础的支撑柱间隔设置,且所述承压段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柱按第一预设间距间隔设置,所述承压段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柱按第二预设间距间隔设置,并将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支撑柱、将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支撑柱设置;

将所述压载件的绕制段按预设匝数以所述支撑柱为绕制中心叠加缠绕设置,使所述绕制段能够沿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方向覆盖所述第一端;

使用固定件将所述绕制段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海床面上。

上述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方法在使用时,将所述压载件的承压段与单桩基础的支撑柱间隔设置,如此便于后续绕制段有足够的空间完成缠绕步骤;根据单桩基础的支撑柱的位置,确定所述承压端的第一端和所述承压端的第二端的设置位置;随后将所述压载件的绕制段按预设匝数以所述支撑柱为绕制中心叠加缠绕设置,使所述绕制段能够沿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方向覆盖所述第一端,如此,通过所述绕制端的自重将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海床面上,因此,作为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边缘端,在海水冲刷时,不容易发生移位;最后,通过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绕制段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海床面上,因此,作为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另一个边缘端在海水冲刷时,不容易发生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单桩基础俯视图;

图2为图1中单桩基础的a-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单桩基础的b-b向视图;

图4为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单桩基础,100、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10、压载件,112、承压段,114、绕制段,120、固定件,200、支撑柱,300、电缆,400、海床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下”、“上”、“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包括:压载件110,压载件110设置于海床面400上,压载件110包括承压段112及绕制段114,承压段112与单桩基础10的支撑柱200间隔设置,承压段112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支撑柱200按第一预设间距间隔设置,第二端与支撑柱200按第二预设间距间隔设置,第一端远离支撑柱200,第二端靠近支撑柱200设置,第二端与绕制段114的一端连接,绕制段114按预设匝数以支撑柱200为绕制中心叠加缠绕设置,使绕制段114能够沿第二端至第一端方向覆盖承压段112;及固定件120,固定件120用于将绕制段114的另一端固定在海床面400上。

上述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在使用时,将承压段112与支撑柱200间隔设置,第一端与支撑柱200按第一预设间距间隔设置,第二端与支撑柱200按第二预设间距间隔设置,将第一端远离支撑柱200,第二端靠近支撑柱200设置,如此,形成一个承压结构;将第二端与绕制段114的一端连接,绕制段114按预设匝数以支撑柱200为绕制中心叠加缠绕设置,使绕制段114能够沿第二端至第一端方向覆盖承压段112,此时,绕制段114依靠自身的自重将承压端固定在海床面400上,且第一端也通过绕制段114固定在海床面400上,因此,作为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的边缘端,在海水冲刷时,不容易发生移位;进一步,在使用时,通过固定件120将绕制段114的另一端固定在海床面400上,因此,作为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的另一个边缘端在海水冲刷时,不容易发生移位;进一步,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呈圆形状,且只有两个边缘端,在海水冲刷时,稳固性较传统的方型的防冲刷结构更加稳固,防冲刷效果更佳。可见,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的边缘端能够稳固的固定在海床面400上,提升了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的防冲刷能力;同时,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只依赖压载件110和固定件120的自重实现防冲刷功能,成本较低。在本次实施例中,每匝绕制段114的侧壁贴合,此时,提升绕制端的抗冲击能力,进而提升了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的抗冲刷能力。在本次实施例中,固定件120为沙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承压段112包括起点段,起点段设置于第一端,起点段与支撑柱200间隔设置,起点段与支撑柱200的间距为10m-15m。如此,一方面,当起始段与支撑柱200的间距在10m-15m时,便于绕制段114以按预设匝数以支撑柱200为绕制中心叠加缠绕;另一方面,当起始段与支撑柱200的间距在10m-15m时,承压端有足够的长度供绕制段114覆盖,如此,能够提升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的防冲刷能力。在本次实施例中,,绕制段114按预设匝数以支撑柱200为绕制中心叠加缠绕设置,使绕制段114能够沿第二端至第一端方向覆盖承压段112,如此,整个承压段112在绕制段114的重力作用下,更加稳固的设置在海床面400上,进而,提升了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的防冲刷能力。具体地,起始段与支撑柱200的间距可以是10m,12m,14m或15m,在本次实施例中,起始段与支撑柱200的间距可以是12m,此时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的防冲刷能力最佳。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填充件,起点段为第一柔性管,第一柔性管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分割件,第一分割件将第一柔性管分割为至少两个第一容纳格,第一填充件与第一容纳格一一对应,第一填充件设置于第一容纳格内。如此,通过第一分割件将第一柔性管分割成至少两个第一容纳格,将每个第一填充件设置于每个第一容纳格内,此时,避免第一填充件完全堆积在一处,降低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的防冲刷效果;进一步,第一起始段为第一柔性管,第一柔性管因为自身的可变形能力,能够使第一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一柔性管内,第一填充件分布更加均匀,此时,避免第一柔性管出现局部隆起,若第一柔性管出现局部隆起,会导致承压段112端和绕制端之间出现间隙,进而导致出现被保护砂土被掏空现象,影响整个单桩基础10的稳定性。在该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填充件的体积为第一容纳格的体积的25%-40%。如此,在此范围内,一方面,第一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一容纳格内;另一方面,在该范围内,当绕制段114覆盖在起始段时,绕制段能够将起始段更加稳固的固定在海床面400上,且绕制段114与海床面400的间距值较少,避免位于绕制段114下面的及砂土被掏空,提升整个单桩基础10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一填充件的体积可以为第一容纳格的体积的25%、30%,35%或40%;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一填充件的体积为第一容纳格的体积的40%,此时,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10结构的防冲刷结构的防冲刷效果最佳。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填充件,承压段112还包括连接段,连接段的一端与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为第二端,连接段为第二柔性管,第二柔性管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分割件,第二分割件将第二柔性管分割为至少两个第二容纳格,所述第二填充件与所述第二容纳格一一对应,第二填充件设置于第二容纳格内。如此,通过第二分割件将第二柔性管分割成至少两个第二容纳格,将每个第二填充件设置于每个第二容纳格内,此时,避免第二填充件完全堆积在一处,降低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的防冲刷效果;进一步,连接段为第二柔性管,第二柔性管因为自身的可变形能力,能够使第二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二柔性管内,第二填充件分布更加均匀,此时,避免第二柔性管出现局部隆起,若第二柔性管出现局部隆起,会导致承压段112端和绕制端之间出现间隙,进而导致出现被保护砂土被掏空现象,影响整个单桩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在该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填充件的体积为第二容纳格的体积的50%-75%。如此,在此范围内,一方面,第二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二容纳格内;另一方面,在该范围内,连接段的体积比起始段的大,因此,连接段的自重较大,此时,承压段112的防冲刷能力较佳。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二填充件的体积为第二容纳格的体积的60%,此时,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防冲刷效果最佳。具体地,所述第二填充件的体积可以为所述第二容纳格的体积的50%,55%,60%,70%或者75%;在本次实施例中,连接段设置方向与海床面400下的埋设的电缆300的分布方向一致,此时,连接段能够保护电缆30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还包括第三填充件,绕制段114为第三柔性管,第三柔性管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分割件,第三分割件将第三柔性管分割为至少两个第三容纳格,第三填充件设置于第三容纳格内。如此,通过第三分割件将第三柔性管分割成至少两个第三容纳格,将每个第三填充件设置于每个第三容纳格内,此时,避免第三填充件完全堆积在一处,降低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的防冲刷效果;进一步,绕制段114为第三柔性管,第三柔性管因为自身的可变形能力,能够使第三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三柔性管内,第三填充件分布更加均匀,此时,避免第三柔性管出现局部隆起,若第三柔性管出现局部隆起,会导致承压段112端和绕制端之间出现间隙,进而导致出现被保护砂土被掏空现象,影响整个单桩基础10的稳定性。在该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三填充件的体积为第三容纳格的体积的80%-90%。如此,在此范围内,一方面,第三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三容纳格内;另一方面,在该范围内,绕制段的体积大于承压段112的体积,因此,绕制段的重量大于起始段的重量(承压段112的重量),此时,绕制段114能够依赖自身自重将起始段或整个承压段112压实,使绕制段114与海床面400的间距值较少,避免位于绕制段114下面的及砂土被掏空,提升整个单桩基础10结构的稳定性。具体地,所述第三填充件的体积可以为所述第三容纳格的体积的80%,85%或者是90%。在本次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填充件的体积为所述第三容纳格的体积的85%,此时,整个单桩基础的稳定性最佳,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防冲刷效果最佳。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100还包括第四填充件,绕制段114的另一端为呈锥形的第四柔性管,第四柔性管的大端直径为小端直径的1.3-2倍,第四柔性管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分割件,第四分割件将第四柔性管分割为至少两个第四容纳格,第四填充件设置于第四容纳格内,第四填充件的体积为第四容纳格的体积的40%-60%。如此,在此范围内,一方面,第四填充件能够平铺在第四容纳格内;另一方面,在该范围内,绕制端的末端重量较大,避免了绕制端的末端在海水的冲刷在发生移位,此时,承压段112的防冲刷能力较佳;进一步,绕制段114的另一端为呈锥形的第四柔性管,第四柔性管的大端直径为小端直径的1.3-2倍,此举是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提升绕制端末端的容积,进而能够尽可能的提升绕制段114末端的自重。具体地,所述第四柔性管的大端直径可以为小端直径的1.3倍,1.5倍,1.7倍或2倍,所述第四填充件的体积可以为所述第四容纳格的体积的40%,50%或60%。在本次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柔性管的大端直径为小端直径的1.5倍,所述第四填充件的体积为所述第四容纳格的体积的50%,此时,整个单桩基础的稳定性最佳,整个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防冲刷效果最佳。

具体地,第一柔性管,第二柔性管,第三柔性管和第四柔性管为砂管袋或者尼龙材质制成的砂袋。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管,第二柔性管,第三柔性管和第四柔性管为砂管袋。第一填充件、第二填充件、第三填充件和第四填充件为砂石。

如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的一种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压载件的承压段与单桩基础的支撑柱间隔设置,且承压段的第一端与支撑柱按第一预设间距间隔设置,承压段的第二端与支撑柱按第二预设间距间隔设置,并将第一端远离支撑柱、将第二端靠近支撑柱设置;

s200:将压载件的绕制段按预设匝数以支撑柱为绕制中心叠加缠绕设置,使绕制段能够沿第二端至第一端方向覆盖第一端;如此,通过绕制段的自重将第一端固定在海床面上,因此,作为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边缘端,在海水冲刷时,不容易发生移位;其中绕制段可以在船舶牵引下完成绕制;

s300:使用固定件将绕制段的另一端固定在海床面上。此时,作为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另一个边缘端在海水冲刷时,不容易发生移位。其中,固定件可以是砂袋或者是石块等。

上述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方法在使用时,将压载件的承压段与单桩基础的支撑柱间隔设置,如此便于后续绕制段有足够的空间完成缠绕步骤;根据单桩基础的支撑柱的位置,确定承压端的第一端和承压端的第二端的设置位置;随后将压载件的绕制段按预设匝数以支撑柱为绕制中心叠加缠绕设置,使绕制段能够沿第二端至第一端方向覆盖第一端,如此,通过绕制端的自重将第一端固定在海床面上,因此,作为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边缘端,在海水冲刷时,不容易发生移位;最后,通过固定件将绕制段的另一端固定在海床面上,因此,作为该用于海上单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的另一个边缘端在海水冲刷时,不容易发生移位。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方法在实施时,首先船上完成第一容纳格、第二容纳格、第三容纳格和第四容纳格的缝合,并将第一填充件、第二填充件、第三填充件和第四填充件对应填充在第一柔性管,第二柔性管,第三柔性管和第四柔性管内,根据电缆的布置方位,确定起始段的位置,然后布置连接段,当铺设到距离支撑柱的间距为第二柔性管的半径的一倍时,调整船舶运动轨迹,使绕制端围绕支撑柱做环形运动,完成铺设作业动作。此时,在铺设过程中,利用绕制端先将连接段压实固定,随后将起始段压实固定,最后在绕制端的另一端采用沙袋压实。安装过程中,保证船舶与支撑柱保持一定距离。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