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泵站用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74769发布日期:2019-03-08 23:37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泵站用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泵站用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常用的有:(1)钻孔灌注桩:用螺旋钻机、潜水钻机等就地成孔灌注混凝土而成桩,施工时无振动、不挤土,但桩的沉降量稍大。螺旋钻机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砂土及人工填土等,钻削下来的土块沿钻杆上的螺旋叶片上升排出孔外,孔径300mm左右,钻孔深度8~12m,根据土质和含水量选择钻杆。潜水钻机宜用于粘性土、砂土、淤泥和淤泥质土等,尤宜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层中成孔。钻孔时为防止坍孔用泥浆护壁。在粘土中用清水钻进,自造泥浆护壁;在砂土中应注入制备的泥浆钻进。利用泥浆循环排除钻削下的土屑,钻至要求深度后要清孔以排除沉在孔底的土屑,减少桩的沉降量。目前在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大型工程中推广应用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多用此法施工,桩径多在1m以上,桩底部还可扩孔,单桩承载能力可达数千吨。(2)沉管灌注桩:用锤击或振动将带有钢筋混凝土桩靴(桩尖)或活瓣式桩靴的钢管沉入土中,然后灌注混凝土同时拔管而成桩。用锤击沉管、拔管者称锤击灌注桩;用激振器的振动沉管、拔管者称振动灌注桩。此法成桩易发生断桩、缩颈、吊脚桩、桩靴进水和进泥等弊病,施工中注意检查并及时处理。此外,还有用炸药使桩孔底部形成扩大头以增大承载能力的爆扩灌注桩。

现有技术中,沉管灌注桩在实际施工时,对于钢管的埋入垂直度有较高的要求。而在实际操作中,钢管在埋入过程中,其垂直度经常发生偏差,导致实际的桩柱孔与桩位的中心处出现的偏差会大于设定的值,增大桩孔口处发生坍塌的概率,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钢管的垂直度偏差较大时,会导致钻头在钢护筒的引导下向下钻进,很可能对整个成孔的垂直度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形成废孔,增加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排水泵站用灌注桩的施工方法的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在钢护筒埋设之前,先在施工桩位上安装定位件,通过定位件的设计将钢护筒牢牢限定在限位导管内,确保后续钢护筒埋设的垂直度,有效避免钢护筒发生偏差,简化后续钢护筒的埋设步骤,提高钢护筒埋设位置的精准定位,并且定位件也可以对桩柱孔的周边的土壤进行压实定形,有效防止桩柱孔口的变形、坍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排水泵站用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

(2)测量放样:

选定测量基点,根据测量基点对待施工地进行闭合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地形测放桩位,并且在桩位中心位置处采用亮色标记标注;

(3)定位件的安装:

a、首先在桩位中心位置处插入一根40cm的定位杆,确保定位杆的垂直度,并且定位杆的底端插入到土壤中15-20cm;

b、接着进行定位钢板的安装,将定位钢板水平放置在桩位处,确保定位杆裸露在上端的杆段完全位于定位钢板中心的定位孔内,接着调整定位钢板的位置,直至定位孔的中心位置正对于定位杆的顶面,再采用地脚螺栓将定位钢板四周角与地面之间的安装固定,然后将定位杆从桩位拔出;

c、再进行限位导管的安装,将限位导管底部的插环完全卡入到定位孔内,接着转动限位导管,直至限位导管底部两侧的固定板分别与定位钢板上对称设置的两个调节槽正对相向,再通过螺钉将固定板与定位钢板安装固定;

d、然后进行限位架的安装:

①先进行l型折板的安装,以限位导管的一条直径为安装线,确保定位钢板上对称设置的两个插槽关于该安装线中心对称,接着将两个l型折板分别安装在安装线的两端,确保两个l型折板的垂直端面与限位导管的外侧壁触碰抵紧,再通过螺钉将l型折板与定位钢板安装固定;

②再将两个压杆组件分别安装在两个l型折板的外侧,将压杆组件中的两个竖向压杆的底部分别卡入到两个调节槽内,直至竖向压杆上的限位环与定位钢板的顶面碰触;

③然后进行巩固杆的安装,先将两个压杆组件分别移动到调节槽的两端,再在限位导管的两侧分别安装巩固杆,将两个巩固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横向压杆卡接,确保横向压杆卡接在巩固杆的卡槽内,接着调节与巩固杆卡接的横向压杆的位置,直至该横向压杆与对应的l型折板的端面碰触抵紧,同时l型折板上的限位柱贯穿横向压杆上的穿孔,然后用限位螺母将限位柱与横向压杆之间限位拧紧,再调节另一侧的压杆组件的位置,使得该压杆组件中的横向压杆卡入到巩固杆另一端的卡槽内,然后继续调节该横向压杆的位置,直至横向压杆与对应的l型折板的端面碰触抵紧,同时l型折板上的限位柱贯穿横向压杆上的穿孔,再用限位螺母将限位柱与横向压杆之间限位拧紧,最后通过螺钉将限位环与定位钢板之间安装固定;

e、最后在定位钢板上的两个插槽内插入插板,调整巩固杆的位置,确保巩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插板的端面贴合,并且将插板的底部插入到土壤中20-30cm,接着调节两个巩固杆在横向压杆上的位置,确保两个巩固杆对称设置在限位导管的两侧,再通过螺钉将巩固杆的端部与插板安装定位;

(4)钢护筒埋设:

通过吊车将钢护筒吊起,再将钢护筒往下放,使得钢护筒的底部完全位于限位导管顶部的锥形导斗内,接着继续将钢护筒往下吊放,钢护筒卡入到限位导管内,继续将钢护筒往下放,调整好钢护筒的位置,使得钢护筒正好卡入到插环内,接着施加垂直压力将钢护筒埋入土壤,直至钢护筒埋入到指定孔深,并采用冲击钻头和抓斗的配合将钢护筒中心处的土体清除,形成桩柱孔;

(5)混凝土浇筑:

先在桩柱孔内刚入制作好的钢筋笼,再在钢筋笼内下入导管,接着通过导管对桩柱孔内灌注混凝土,边灌注边将钢护筒往上拔,直至钢护筒完全拔出,灌注成桩。

进一步,在步骤(4)中,埋设钢护筒时,将钢护筒的埋入深度进行分段进行,每次埋入50-60cm后,先将冲击钻头垂直伸入到钢护筒中心处进行钻孔,再用抓斗伸入到钢护筒中心将钢护筒中心的土体往外挖,如此循环,直至将钢护筒埋入到指定孔深,将钢护筒每次埋入的深度进行限定,再确保施工效率的同时,又可以确保钢护筒的垂直度,设计巧妙合理,施工方便简单,使得成型后的桩柱孔的结构牢固,不易坍塌变形。

进一步,在步骤(3)的步骤d的步骤③中,巩固杆的总长度与定位钢板上两个插槽之间的最近距离相等,确保实际安装中,巩固杆正好卡接在插入到插槽内的两个插板之间,便于巩固杆的安装定位以便于水渠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安装定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施工安装方便简单。

进一步,在步骤(3)的步骤d的步骤③中,巩固杆两端的卡槽的高度与横向压杆的高度相等,确保安装时,横向压杆正好卡入到卡槽内,限定横向压杆的上下偏移。

进一步,在步骤(4)中,钢护筒的外径尺寸与插环的内径尺寸相等,钢护筒的外径尺寸小于限位导管的内径尺寸,通过限定钢护筒的外径尺寸,从而更符合实际的操作要求,设计巧妙合理,由于限位导管的内径尺寸大于钢护筒的外径尺寸,使得吊车很容易就将钢护筒的底部放置到限位导管内,从而通过限位导管对钢护筒进行初步限位,接着再将钢护筒沿着限位导管继续往下吊放,对钢护筒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得钢护筒正好卡入到插环内,通过插环对钢护筒进行进一步的精准的定位,使得钢护筒被牢牢限定在插环内,从而有效确保钢护筒的整体垂直度,而且在后续的施工中,无需经常对钢护筒进行垂直度的测量,有效简化了施工步骤。

进一步,在步骤(4)中,钢护筒埋入到土壤后,确保钢护筒的的顶端高度高于地面至少0.5m,将钢护筒的顶端设置成高于底面至少0.5m的设计,可以防止灌注施工时桩孔内的泥浆从桩孔内外溢对施工现场造成污染,同时又造成一定的资源损耗,安装结构设计合理,更便于实际的灌注施工。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整体设计巧妙合理,便于实际的操作施工,通过安装定位件的设计,可以确保钢护筒平面的圆心位置始终与桩柱设计中心保持一致,从而减少或避免钢筋笼安装到桩柱孔内时与桩柱孔孔壁之间发生碰撞,使得后续钢筋笼的吊放操作更简单,避免吊放过程中钢筋笼出现变形、碰撞而破坏了泥膜和桩柱孔的孔壁,降低孔壁发生坍塌的概率,又可以确保形成的桩柱孔的整体垂直度,避免钢护筒发生严重倾斜现象,对整个桩柱孔的垂直度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形成废孔,所以通过定位件可以有效确保成孔成桩的质量,使得灌注后的桩柱的载荷达到指定的设计标准,提高桩柱的结构强度和质量,延长桩柱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便于后续冲击钻头和抓斗对钢护筒内土体进行作业时,避免冲击钻头或转斗在钢护筒内作业时出现卡牢情况,从而更便于实际的操作作业,降低操作难度。

本发明中通过在钢护筒埋入之前先进行定位件的安装,可以确保整个安装过程中钢护筒的整体垂直度,同时确保钢护筒的圆心位置始终与桩柱的设计中心一直,实际操作中,由于钢护筒的自身重力较大,当确保钢护筒上部的垂直度时,钢护筒的下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保持垂直下降,本发明中通过定位件中限位导管的巧妙设计,使得钢护筒的上部始终牢牢卡箍在内,从而有效确保钢护筒上部的垂直度,进而保证钢护筒的整体垂直度,使得成型的桩柱孔的垂直度得到保证,同时在定位件安装时,通过定位杆的辅助测量保证定位钢板上的定位孔的中心位置始终与桩柱设计中心位置一致,从而确保后续的钢护筒的圆心位置与桩柱设计中心位置一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钢护筒的埋设过程中,多次对钢护筒的垂直度进行实际测量的设计,使得整体施工更加的方便,而且现有技术中由于钢护筒的上部没有束缚力,所以钢护筒在埋设过程中上部容易发生偏斜,而且钢护筒的自身重力较大,所以多次对钢护筒垂直度进行测量和纠正会增加施工成本和人工劳动强度,并且只是通过简单的水平尺或锤球进行垂直度的检测,人为测量误差率较大,导致成桩位置偏差不稳定。

本发明中定位件由多个组成部分进行拼装固定,安装时对多个组成部分进行逐步安装,有效确保定位件中定位钢板上的定位孔与设计桩孔之间的精准定位,相对于直接对钢护筒进行位置调整和操作,有效简化施工操作步骤,通过定位钢板对设计桩孔的周边土壤进行平整压实,提高周边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定位钢板中心处定位孔的设计可以预留出桩孔,便于后续钢护筒的定位卡接,同时通过地脚螺栓将定位钢板与地面之间固定,有效避免定位钢板的移动,通过限位导管的设计可以对钢护筒进行限定,使得钢护筒的圆心位置始终保持与设计桩孔的中心位置一致,提高成孔成桩质量,限位导管自身通过螺钉与定位钢板固定,再与限位架相配合进一步对限位导管的位置进行牢牢的限定夹紧,限位架中的l型折板对限位导管的两侧进行限定夹紧,再通过两侧的压杆组件对限位导管进一步压紧定位,两侧的横向压杆对l型折板进行压紧定位,间接对限位导管进行限位,同时l型折板上的限位柱再通过限位螺母与横向压杆进一步拧紧固定,进一步提高横向压杆与l型折板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能,而横向压杆的两端通过竖向压杆与定位钢板进一步的定位安装,从而有效确保限位架与定位钢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再通过插板对定位钢板进行再次固定,插板的底部插入到土壤中一定深度从而有效确保定位钢板与地面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进而提高整个定位件的结构稳定和牢固性,从而确保限位导管的中心与设计桩孔中心的一致,最后通过巩固件既可以对两个插板之间进行间接连接,同时又可以限制横向压杆的纵向偏移,有效确保整个定位件的结构强度,确保后续钢护筒进入到限位导管内时不会由于撞击等造成限位导管发生偏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水泵站用灌注桩的施工方法的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在钢护筒的埋设之前,先在施工桩位上安装定位件,通过定位件的设计将钢护筒牢牢限定在限位导管内,确保后续钢护筒埋设的垂直度,有效避免钢护筒发生偏差,简化后续钢护筒的埋设步骤,提高钢护筒埋设位置的精准定位,并且定位件也可以对桩柱孔的周边的土壤进行压实定形,有效防止桩柱孔口的变形、坍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定位杆与钢护筒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插板与定位钢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压杆组件与l型折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限位导管与定位钢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限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限位架与定位钢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压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件;2-定位钢板;3-定位孔;4-安装孔;5-限位导管;6-插环;7-调节槽;8-螺钉;9-l型折板;10-插槽;11-压杆组件;12-竖向压杆;13-限位环;14-巩固杆;15-横向压杆;16-限位柱;17-穿孔;18-限位螺母;19-插板;20-钢护筒;21-固定板;22-锥形导斗;23-限位架;2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排水泵站用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

(2)测量放样:

选定测量基点,根据测量基点对待施工地进行闭合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地形测放桩位,并且在桩位中心位置处采用亮色标记标注,便于后续对定位孔3中心位置的调整;

(3)定位件1的安装:

a、首先在桩位中心位置处插入一根40cm的定位杆,确保定位杆的垂直度,并且定位杆的底端插入到土壤中15-20cm;

b、接着进行定位钢板2的安装,将定位钢板2水平放置在桩位处,确保定位杆裸露在上端的杆段完全位于定位钢板2中心的定位孔3内,接着调整定位钢板2的位置,直至定位孔3的中心位置正对于定位杆的顶面,再采用地脚螺栓将定位钢板2四周角与地面之间的安装固定,地脚螺栓通过安装孔4与地面固定,然后将定位杆从桩位拔出;

c、再进行限位导管5的安装,将限位导管5底部的插环6完全卡入到定位孔3内,接着转动限位导管5,直至限位导管5底部两侧的固定板21分别与定位钢板2上对称设置的两个调节槽7正对相向,再通过螺钉8将固定板21与定位钢板2安装固定;

d、然后进行限位架23的安装:

①先进行l型折板9的安装,以限位导管5的一条直径为安装线,确保定位钢板2上对称设置的两个插槽10关于该安装线中心对称,接着将两个l型折板9分别安装在安装线的两端,确保两个l型折板9的垂直端面与限位导管5的外侧壁触碰抵紧,再通过螺钉8将l型折板9与定位钢板2安装固定;

②再将两个压杆组件11分别安装在两个l型折板9的外侧,将压杆组件11中的两个竖向压杆12的底部分别卡入到两个调节槽7内,直至竖向压杆12上的限位环13与定位钢板2的顶面碰触;

③然后进行巩固杆14的安装,先将两个压杆组件11分别移动到调节槽7的两端,再在限位导管5的两侧分别安装巩固杆14,将两个巩固杆14的一端与对应的横向压杆15卡接,确保横向压杆15卡接在巩固杆14的卡槽24内,接着调节与巩固杆14卡接的横向压杆15的位置,直至该横向压杆15与对应的l型折板9的端面碰触抵紧,同时l型折板9上的限位柱16贯穿横向压杆15上的穿孔17,然后用限位螺母18将限位柱16与横向压杆15之间限位拧紧,再调节另一侧的压杆组件11的位置,使得该压杆组件11中的横向压杆15卡入到巩固杆14另一端的卡槽24内,然后继续调节该横向压杆15的位置,直至横向压杆15与对应的l型折板9的端面碰触抵紧,同时l型折板9上的限位柱16贯穿横向压杆15上的穿孔17,再用限位螺母18将限位柱16与横向压杆15之间限位拧紧,最后通过螺钉8将限位环13与定位钢板2之间安装固定,巩固杆14的总长度与定位钢板2上两个插槽10之间的最近距离相等,确保实际安装中,巩固杆14正好卡接在插入到插槽10内的两个插板19之间,便于巩固杆14的安装定位以便于水渠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安装定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施工安装方便简单,巩固杆14两端的卡槽24的高度与横向压杆15的高度相等,确保安装时,横向压杆15正好卡入到卡槽24内,限定横向压杆15的上下偏移;

e、最后在定位钢板2上的两个插槽10内插入插板19,调整巩固杆14的位置,确保巩固杆1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插板19的端面贴合,并且将插板19的底部插入到土壤中20-30cm,接着调节两个巩固杆14在横向压杆15上的位置,确保两个巩固杆14对称设置在限位导管5的两侧,再通过螺钉8将巩固杆14的端部与插板19安装定位;

(4)钢护筒20埋设:

通过吊车将钢护筒20吊起,再将钢护筒20往下放,使得钢护筒20的底部完全位于限位导管5顶部的锥形导斗22内,接着继续将钢护筒20往下吊放,钢护筒20卡入到限位导管5内,继续将钢护筒20往下放,调整好钢护筒20的位置,使得钢护筒20正好卡入到插环6内,接着施加垂直压力将钢护筒20埋入土壤,直至钢护筒20埋入到指定孔深,并采用冲击钻头和抓斗的配合将钢护筒20中心处的土体清除,形成桩柱孔,埋设钢护筒20时,将钢护筒20的埋入深度进行分段进行,每次埋入50-60cm后,先将冲击钻头垂直伸入到钢护筒20中心处进行钻孔,再用抓斗伸入到钢护筒20中心将钢护筒20中心的土体往外挖,如此循环,直至将钢护筒20埋入到指定孔深,将钢护筒20每次埋入的深度进行限定,再确保施工效率的同时,又可以确保钢护筒20的垂直度,设计巧妙合理,施工方便简单,使得成型后的桩柱孔的结构牢固,不易坍塌变形,钢护筒20的外径尺寸与插环6的内径尺寸相等,钢护筒20的外径尺寸小于限位导管5的内径尺寸,通过限定钢护筒20的外径尺寸,从而更符合实际的操作要求,设计巧妙合理,由于限位导管5的内径尺寸大于钢护筒20的外径尺寸,使得吊车很容易就将钢护筒20的底部放置到限位导管5内,从而通过限位导管5对钢护筒20进行初步限位,接着再将钢护筒20沿着限位导管5继续往下吊放,对钢护筒20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得钢护筒20正好卡入到插环6内,通过插环6对钢护筒20进行进一步的精准的定位,使得钢护筒20被牢牢限定在插环6内,从而有效确保钢护筒20的整体垂直度,而且在后续的施工中,无需经常对钢护筒20进行垂直度的测量,有效简化了施工步骤,钢护筒20埋入到土壤后,确保钢护筒20的的顶端高度高于地面至少0.5m,将钢护筒20的顶端设置成高于底面至少0.5m的设计,可以防止灌注施工时桩孔内的泥浆从桩孔内外溢对施工现场造成污染,同时又造成一定的资源损耗,安装结构设计合理,更便于实际的灌注施工;

(5)混凝土浇筑:

先在桩柱孔内刚入制作好的钢筋笼,再在钢筋笼内下入导管,接着通过导管对桩柱孔内灌注混凝土,边灌注边将钢护筒20往上拔,直至钢护筒20完全拔出,灌注成桩。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整体设计巧妙合理,便于实际的操作施工,通过安装定位件1的设计,可以确保钢护筒20平面的圆心位置始终与桩柱设计中心保持一致,从而减少或避免钢筋笼安装到桩柱孔内时与桩柱孔孔壁之间发生碰撞,使得后续钢筋笼的吊放操作更简单,避免吊放过程中钢筋笼出现变形、碰撞而破坏了泥膜和桩柱孔的孔壁,降低孔壁发生坍塌的概率,又可以确保形成的桩柱孔的整体垂直度,避免钢护筒20发生严重倾斜现象,对整个桩柱孔的垂直度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形成废孔,所以通过定位件1可以有效确保成孔成桩的质量,使得灌注后的桩柱的载荷达到指定的设计标准,提高桩柱的结构强度和质量,延长桩柱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便于后续冲击钻头和抓斗对钢护筒20内土体进行作业时,避免冲击钻头或转斗在钢护筒20内作业时出现卡牢情况,从而更便于实际的操作作业,降低操作难度。

本发明中通过在钢护筒20埋入之前先进行定位件1的安装,可以确保整个安装过程中钢护筒20的整体垂直度,同时确保钢护筒20的圆心位置始终与桩柱的设计中心一直,实际操作中,由于钢护筒20的自身重力较大,当确保钢护筒20上部的垂直度时,钢护筒20的下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保持垂直下降,本发明中通过定位件1中限位导管5的巧妙设计,使得钢护筒20的上部始终牢牢卡箍在内,从而有效确保钢护筒20上部的垂直度,进而保证钢护筒20的整体垂直度,使得成型的桩柱孔的垂直度得到保证,同时在定位件1安装时,通过定位杆的辅助测量保证定位钢板2上的定位孔3的中心位置始终与桩柱设计中心位置一致,从而确保后续的钢护筒20的圆心位置与桩柱设计中心位置一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钢护筒20的埋设过程中,多次对钢护筒20的垂直度进行实际测量的设计,使得整体施工更加的方便,而且现有技术中由于钢护筒20的上部没有束缚力,所以钢护筒20在埋设过程中上部容易发生偏斜,而且钢护筒20的自身重力较大,所以多次对钢护筒20垂直度进行测量和纠正会增加施工成本和人工劳动强度,并且只是通过简单的水平尺或锤球进行垂直度的检测,人为测量误差率较大,导致成桩位置偏差不稳定。

本发明中定位件1由多个组成部分进行拼装固定,安装时对多个组成部分进行逐步安装,有效确保定位件1中定位钢板2上的定位孔3与设计桩孔之间的精准定位,相对于直接对钢护筒20进行位置调整和操作,有效简化施工操作步骤,通过定位钢板2对设计桩孔的周边土壤进行平整压实,提高周边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定位钢板2中心处定位孔3的设计可以预留出桩孔,便于后续钢护筒20的定位卡接,同时通过地脚螺栓将定位钢板2与地面之间固定,有效避免定位钢板2的移动,通过限位导管5的设计可以对钢护筒20进行限定,使得钢护筒20的圆心位置始终保持与设计桩孔的中心位置一致,提高成孔成桩质量,限位导管5自身通过螺钉8与定位钢板2固定,再与限位架23相配合进一步对限位导管5的位置进行牢牢的限定夹紧,限位架23中的l型折板9对限位导管5的两侧进行限定夹紧,再通过两侧的压杆组件11对限位导管5进一步压紧定位,两侧的横向压杆15对l型折板9进行压紧定位,间接对限位导管5进行限位,同时l型折板9上的限位柱16再通过限位螺母18与横向压杆15进一步拧紧固定,进一步提高横向压杆15与l型折板9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能,而横向压杆15的两端通过竖向压杆12与定位钢板2进一步的定位安装,从而有效确保限位架23与定位钢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再通过插板19对定位钢板2进行再次固定,插板19的底部插入到土壤中一定深度从而有效确保定位钢板2与地面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进而提高整个定位件1的结构稳定和牢固性,从而确保限位导管5的中心与设计桩孔中心的一致,最后通过巩固件既可以对两个插板19之间进行间接连接,同时又可以限制横向压杆15的纵向偏移,有效确保整个定位件1的结构强度,确保后续钢护筒20进入到限位导管5内时不会由于撞击等造成限位导管5发生偏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水泵站用灌注桩的施工方法的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在钢护筒20的埋设之前,先在施工桩位上安装定位件1,通过定位件1的设计将钢护筒20牢牢限定在限位导管5内,确保后续钢护筒20埋设的垂直度,有效避免钢护筒20发生偏差,简化后续钢护筒20的埋设步骤,提高钢护筒20埋设位置的精准定位,并且定位件1也可以对桩柱孔的周边的土壤进行压实定形,有效防止桩柱孔口的变形、坍塌。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