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旋动免触功能的引丝防卡台下盆洗脸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0316发布日期:2019-03-22 21:5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旋动免触功能的引丝防卡台下盆洗脸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旋动免触功能的引丝防卡台下盆洗脸池,属于卫浴领域。



背景技术:

洗脸池是生活中卫浴的必需品,其又称为洗脸台或是洗手池,在日常生活中材质为钢化玻璃的洗脸池最为显著,而常见的洗脸池中的盆体分为台下盆、柱盆与挂式面盆等等,其中台下盆因结构为一体式便于打理且台面上还可以放置较多物品被广泛使用,如今台下盆洗脸池通常配备有弹性下水阀盖进行排水。

1、然而市面上的台下盆洗脸池在按压下水阀盖排水或者堵水时时常会出现按不动的现象发生,因为池内排水口与下水阀盖的中间连接部位是塑胶片,使用时间长塑胶片与下端的管道极易被头发丝或者一些粘稠的污物残绕上,导致按下圆片时会被卡住或者黏住不能自动抬起,人员就必须拿螺丝刀或者细小的杆状物将其扣起来,扣动过程中由于该洗脸池材质为钢化玻璃,导致洗脸池排水口周围极易碎裂,这不仅破坏了洗脸池的密封性,还有可能出现盆体破裂造成整个台下盆卫浴台作废的后果。

2、并且人们在使用该洗脸池洗完沾满污渍的手后,由于台下盆大多采用半椭圆体结构,污渍易于下落沉积到中央的下水阀盖阀盖上,特别是对于较冷的天气,污渍容易冷凝产生絮状物而堆积,而人们洗完手后需要重新深入水中按压阀盖将水排出,导致使用人员刚洗好且擦干的手又被弄脏,造成使用该洗脸池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旋动免触功能的引丝防卡台下盆洗脸池,为了克服目前市面上的台下盆洗脸池在按压下水阀盖排水或者堵水时时常会出现按不动的现象发生,因为池内排水口与下水阀盖的中间连接部位是塑胶片,使用时间长塑胶片与下端的管道极易被头发丝或者一些粘稠的污物残绕上,导致按下圆片时会被卡住或者黏住不能自动抬起,人员就必须拿螺丝刀或者细小的杆状物将其扣起来,扣动过程中由于该洗脸池材质为钢化玻璃,导致洗脸池排水口周围极易碎裂,这不仅破坏了洗脸池的密封性,还有可能出现盆体破裂造成整个台下盆卫浴台作废的后果,并且人们在使用该洗脸池洗完沾满污渍的手后,由于台下盆大多采用半椭圆体结构,污渍易于下落沉积到中央的下水阀盖阀盖上,特别是对于较冷的天气,污渍容易冷凝产生絮状物而堆积,而人们洗完手后需要重新深入水中按压阀盖将水排出,导致使用人员刚洗好且擦干的手又被弄脏,造成使用该洗脸池极为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旋动免触功能的引丝防卡台下盆洗脸池,其结构包括:支撑底板、清洗平台、盆体、蓄水管、台下盆浴台,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与台下盆浴台的下端左侧相焊接,所述清洗平台的下端与支撑底板的上端相互平行,所述台下盆浴台的上端与清洗平台的下端通过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盆体的下端嵌入安装于清洗平台的内部右侧,所述蓄水管装设于清洗平台的上端左侧,所述台下盆浴台由脚踏板、紧力拉绳、拉动轮盘、过渡轮、下压垂杆、旋动免触装置、引丝防卡装置、下水阀盖组成,所述脚踏板与紧力拉绳机械连接,所述紧力拉绳通过过渡轮与拉动轮盘传动连接,所述下压垂杆的上端与旋动免触装置的下端相焊接,所述旋动免触装置的上端与丝防卡装置的下端相贴合,所述下水阀盖采用嵌套的方式连接于盆体的内部下端。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动免触装置由滑爪套、联动推杆、复位弹簧、焊板、顺滑条、外筒、转动柱体、转动弹簧、旋动轨槽、限位凸板组成,所述滑爪套与旋动轨槽为一体化结构图,所述转动柱体的下端与滑爪套的上端相焊接,所述转动柱体的上端贯穿于转动弹簧,所述顺滑条共设有两个并且安装于外筒的内部下端,所述联动推杆与限位凸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联动推杆的下端与焊板的上端通过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联动推杆的下端贯穿于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顺滑条与联动推杆的配合,具有在下压垂杆拉动联动推杆时尽可能顺着顺滑条下移的作用,使得限位凸板能够在位移一定距离后取消对滑爪套的限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丝防卡装置由长引丝杆、塞台板、塞杆、晃动球体、通水腔、短引丝杆组成,所述长引丝杆的右侧下端与短引丝杆的上端相互平行,所述晃动球体装设于塞杆的左侧上端,所述塞台板共设有两个并且安装于通水腔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晃动球体与长引丝杆的配合,具有在盆体排水时晃动球体经过水流的冲击迫使长引丝杆产生晃动的作用,使得盘在排水口的较长发丝能够尽可能缠绕到长引丝杆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引丝杆由阻物球、挂毛杆、承接透板组成,所述挂毛杆的左侧下端与阻物球螺纹连接,所述挂毛杆的右侧下端与承接透板相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物球与挂毛杆的配合,具有将所收集的毛发能够顺着挂毛杆,并且利用阻物球阻挡的作用,对后期的清理较为便捷。

使用方法:在相关人员使用该洗脸池时,通过旋转下水阀盖,盆体便得到封堵,接着打开蓄水管便可使用,在使用完成后,通过脚踩脚踏板,在过渡轮与拉动轮盘的作用下紧力拉绳便将下压垂杆下拉,复位弹簧便发生形变,焊板在顺滑条的作用下下滑,当限位凸板下滑到一定距离滑爪套便顺着旋动轨槽发生旋转,使得滑爪套便沿着联动推杆上的斜面向上移动,滑爪套便一边旋转一边上移,从而下水阀盖被迫使旋动上移直至取消对盆体的封堵,具有将盆体内的水排出的作用,排水过程中,通过水流由上至下冲击过长引丝杆,在晃动球体的作用下长引丝杆与短引丝杆便发生上下摆动,使得缠绕在下水阀盖与长引丝杆上的毛发能够引导到承接透板上,并且在挂毛杆的作用下将毛发引落到阻物球上,从而有效避免头发缠绕、漂浮在下水阀盖上。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具有旋动免触功能的引丝防卡台下盆洗脸池,实现了使用人员对该洗脸池排水过程中,通过长引丝杆与晃动球体的配合,具有将下水阀盖附近的毛发因为晃动引导到长引丝杆与短引丝杆上的作用,使得排水中的毛发能够井然有序的经挂毛杆滑落到阻物球上,从而将粘稠的细长物质聚集在杆一侧,有效避免该类物质卡在甚至缠绕在下水阀盖上而难以打开,对该洗脸池起到深度保护的作用。

2、并且通过脚踩控制焊板与下压垂杆相互配合,具有在焊板受到拉动时驱使联动推杆对滑爪套无法限位的作用,使得滑爪套能够带着下水阀盖旋转并且向上弹出进行排水,从而实现无需将手再次深入到充满脏水的盆体中进行排水,从而避免使用人员刚擦干的手又被弄湿甚至弄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旋动免触功能的引丝防卡台下盆洗脸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台下盆浴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引丝防卡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引丝防卡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长引丝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旋动免触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旋动免触装置的爆炸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旋动免触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支撑底板-1、清洗平台-2、盆体-3、蓄水管-4、台下盆浴台-5、脚踏板-501、紧力拉绳-502、拉动轮盘-503、过渡轮-504、下压垂杆-505、旋动免触装置-506、引丝防卡装置-507、下水阀盖-508、滑爪套-5061、联动推杆-5062、复位弹簧-5063、焊板-5064、顺滑条-5065、外筒-5066、转动柱体-5067、转动弹簧-5068、旋动轨槽-5069、限位凸板-50610、长引丝杆-5071、塞台板-5072、塞杆-5073、晃动球体-5074、通水腔-5075、短引丝杆-5076、阻物球-50711、挂毛杆-50712、承接透板-507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旋动免触功能的引丝防卡台下盆洗脸池:其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清洗平台2、盆体3、蓄水管4、台下盆浴台5,所述支撑底板1的两侧与台下盆浴台5的下端左侧相焊接,所述清洗平台2的下端与支撑底板1的上端相互平行,所述台下盆浴台5的上端与清洗平台2的下端通过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盆体3的下端嵌入安装于清洗平台2的内部右侧,所述蓄水管4装设于清洗平台2的上端左侧,所述台下盆浴台5由脚踏板501、紧力拉绳502、拉动轮盘503、过渡轮504、下压垂杆505、旋动免触装置506、引丝防卡装置507、下水阀盖508组成,所述脚踏板501与紧力拉绳502机械连接,所述紧力拉绳502通过过渡轮504与拉动轮盘503传动连接,所述下压垂杆505的上端与旋动免触装置506的下端相焊接,所述旋动免触装置506的上端与丝防卡装置507的下端相贴合,所述下水阀盖508采用嵌套的方式连接于盆体3的内部下端,所述旋动免触装置506由滑爪套5061、联动推杆5062、复位弹簧5063、焊板5064、顺滑条5065、外筒5066、转动柱体5067、转动弹簧5068、旋动轨槽5069、限位凸板50610组成,所述滑爪套5061与旋动轨槽5069为一体化结构图,所述转动柱体5067的下端与滑爪套5061的上端相焊接,所述转动柱体5067的上端贯穿于转动弹簧5068,所述顺滑条5065共设有两个并且安装于外筒5066的内部下端,所述联动推杆5062与限位凸板506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联动推杆5062的下端与焊板5064的上端通过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联动推杆5062的下端贯穿于复位弹簧5063,通过顺滑条5065与联动推杆5062的配合,具有在下压垂杆505拉动联动推杆5062时尽可能顺着顺滑条5065下移的作用,使得限位凸板50610能够在位移一定距离后取消对滑爪套5061的限位,所述引丝防卡装置507由长引丝杆5071、塞台板5072、塞杆5073、晃动球体5074、通水腔5075、短引丝杆5076组成,所述长引丝杆5071的右侧下端与短引丝杆5076的上端相互平行,所述晃动球体5074装设于塞杆5073的左侧上端,所述塞台板5072共设有两个并且安装于通水腔5075的两侧,通过晃动球体5074与长引丝杆5071的配合,具有在盆体3排水时晃动球体5074经过水流的冲击迫使长引丝杆5071产生晃动的作用,使得盘在排水口的较长发丝能够尽可能缠绕到长引丝杆5071上,所述长引丝杆5071由阻物球50711、挂毛杆50712、承接透板50713组成,所述挂毛杆50712的左侧下端与阻物球50711螺纹连接,所述挂毛杆50712的右侧下端与承接透板50713相焊接,通过阻物球50711与挂毛杆50712的配合,具有将所收集的毛发能够顺着挂毛杆50712,并且利用阻物球50711阻挡的作用,对后期的清理较为便捷。

请参阅图4,所述长引丝杆5071采用的是右侧长方形、左侧球体的火柴状结构,并且与短引丝杆5076以交错的形式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结构具有防止头发等杂物从长引丝杆5071的外端掉出的作用,并且通过交错安装有利于减缓水流与阻拦流过的水中杂物。

请参阅图5,所述挂毛杆50712采用的是环状锥形的弹簧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结构具有在阻拦毛发时通过挂毛杆50712的半径逐渐减小将驱使毛发慢慢下移直至收集在阻物球50711上的作用,有效避免毛发在排水管内四处飘散。

请参阅图7,所述旋动轨槽5069采用的是左侧笔直、右侧弯弧的镰刀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结构具有在限位凸板50610无工作状态下得以卡入旋动轨槽5069的轨迹的作用,通过其配合实现了当限位凸板50610下移时能够驱动滑爪套5061旋转并且上移。

使用方法:在相关人员使用该洗脸池时,通过旋转下水阀盖508,盆体3便得到封堵,接着打开蓄水管4便可使用,在使用完成后,通过脚踩脚踏板501,在过渡轮504与拉动轮盘503的作用下紧力拉绳502便将下压垂杆505下拉,复位弹簧5063便发生形变,焊板5064在顺滑条5065的作用下下滑,当限位凸板50610下滑到一定距离滑爪套5061便顺着旋动轨槽5069发生旋转,使得滑爪套5061便沿着联动推杆5062上的斜面向上移动,滑爪套5061便一边旋转一边上移,从而下水阀盖508被迫使旋动上移直至取消对盆体3的封堵,具有将盆体3内的水排出的作用,排水过程中,通过水流由上至下冲击过长引丝杆5071,在晃动球体5074的作用下长引丝杆5071与短引丝杆5076便发生上下摆动,使得缠绕在下水阀盖508与长引丝杆5071上的毛发能够引导到承接透板50713上,并且在挂毛杆50712的作用下将毛发引落到阻物球50711上,从而有效避免头发缠绕、漂浮在下水阀盖508上。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目前市面上的台下盆洗脸池在按压下水阀盖排水或者堵水时时常会出现按不动的现象发生,因为池内排水口与下水阀盖的中间连接部位是塑胶片,使用时间长塑胶片与下端的管道极易被头发丝或者一些粘稠的污物残绕上,导致按下圆片时会被卡住或者黏住不能自动抬起,人员就必须拿螺丝刀或者细小的杆状物将其扣起来,扣动过程中由于该洗脸池材质为钢化玻璃,导致洗脸池排水口周围极易碎裂,这不仅破坏了洗脸池的密封性,还有可能出现盆体破裂造成整个台下盆卫浴台作废的后果,并且人们在使用该洗脸池洗完沾满污渍的手后,由于台下盆大多采用半椭圆体结构,污渍易于下落沉积到中央的下水阀盖阀盖上,特别是对于较冷的天气,污渍容易冷凝产生絮状物而堆积,而人们洗完手后需要重新深入水中按压阀盖将水排出,导致使用人员刚洗好且擦干的手又被弄脏,造成使用该洗脸池极为不便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实现了使用人员对该洗脸池排水过程中,通过长引丝杆5071与晃动球体5074的配合,具有将下水阀盖508附近的毛发因为晃动引导到长引丝杆5071与短引丝杆5076上的作用,使得排水中的毛发能够井然有序的经挂毛杆50712滑落到阻物球50711上,从而将粘稠的细长物质聚集在杆一侧,有效避免该类物质卡在甚至缠绕在下水阀盖508上而难以打开,对该洗脸池起到深度保护的作用,并且通过脚踩控制焊板5064与下压垂杆505相互配合,具有在焊板5064受到拉动时驱使联动推杆5062对滑爪套5061无法限位的作用,使得滑爪套5061能够带着下水阀盖508旋转并且向上弹出进行排水,从而实现无需将手再次深入到充满脏水的盆体3中进行排水,从而避免使用人员刚擦干的手又被弄湿甚至弄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