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6571发布日期:2018-12-05 20:2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现场缠绕制作的大型(DN≥4500)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社会的发展,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近年来雨季城市内涝的情况时有发生,传统的小型一体化泵站已不能满足目前城市发展的需求。为降低内涝给居民带来的影响,保障居民财产不受侵害,大型一体化预制泵站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城镇建设中。

大型一体化预制泵站具有污水容量大,排污效率高,实用性强,可根据需求进行设计定制,设备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但现有的大型一体化预制泵站由于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不便于运输等缺点,大大影响了大型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大型一体化预制泵站由于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不便于运输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其包括:筒体、盖体、封头、筒体底座和污水泵;

所述筒体为现场缠绕制成的玻璃钢筒状体;

所述盖体与所述筒体上方口沿密封连接,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连接筒体内外的出入口;

所述封头为玻璃钢端盖,用于封堵所述盖体上的所述出入口;

所述筒体安装在所述筒体底座上,所述筒体、封头和筒体底座组成密封空间,所述污水泵设置在该密封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大部分部件在现场制作,不受道路运输方面的限制,可以依据需求进行设计定制,现场生产制作,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使用寿命长,筒体不渗漏,防水防潮防虫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还包括混凝土基础,所述筒体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混凝土基础上。

其中,优选地,筒体底座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基础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还包括筒体底座模具,所述筒体底座模具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础上,用于成型所述筒体底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底座模具为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模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还包括污水泵耦合基座,所述污水泵耦合基座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以及所述筒体底座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污水泵耦合基座内埋设有加强筋,污水泵耦合基座上预埋有用于连接所述污水泵的螺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和所述盖体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筒体和所述盖体为现场缠绕制成的倒扣的玻璃钢桶状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直径≥450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底座的直径至少大于所述筒体的直径100mm。

更为优选地,筒体的直径≥6500mm,所述筒体底座的直径≥ 750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管路的过孔,所述管路与所述污水泵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攀爬的梯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多台所述污水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人工成本低,施工安全,防渗性能好,安全性高,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解决了大型一体化预制泵站运输难题。

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可以容纳多台大型污水泵,污水容量大,排污效率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污水泵耦合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筒体;2-封头;3-筒体底座;4-污水泵耦合基座;5-污水泵; 6-混凝土基础;7-盖体;7a-出入口;a-加强筋;b-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其包括:筒体、盖体、封头、筒体底座和污水泵;所述筒体为现场缠绕制成的玻璃钢筒状体;

所述盖体与所述筒体上方口沿密封连接,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连接筒体内外的出入口;所述封头为玻璃钢端盖,用于封堵所述盖体上的所述出入口;

所述筒体安装在所述筒体底座上,所述筒体、封头和筒体底座组成密封空间,所述污水泵设置在该密封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大部分部件在现场制作,不受道路运输方面的限制,可以依据需求进行设计定制,现场生产制作,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使用寿命长,筒体不渗漏,防水防潮防虫蛀。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污水泵耦合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其包括:筒体1、盖体7、封头2、筒体底座3和污水泵5;

所述筒体1为现场缠绕制成的玻璃钢筒状体;

所述盖体与所述筒体1上方口沿密封连接,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连接筒体1内外的出入口7a;

所述封头2为玻璃钢端盖,用于封堵所述盖体上的所述出入口;

所述筒体1安装在所述筒体底座3上,所述筒体底座3密封住所述筒体1的下方开口;所述筒体1、封头2和筒体底座3组成密封空间,所述污水泵5设置在该密封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大部分部件在现场制作,不受道路运输方面的限制,可以依据需求进行设计定制,现场生产制作,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使用寿命长,筒体1不渗漏,防水防潮防虫蛀。

封头的形式很多,例如半球型、球形、椭圆形、碟形、球冠形、锥壳和平盖等。

其中,所述出入口处设置有向上凸出设置的环形凸台,所述封头2与环形凸台密封连接。环形凸台至少凸出盖体的顶面20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还包括混凝土基础6,所述筒体底座3固定连接在所述混凝土基础 6上。

其中,优选地,筒体底座3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基础6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还包括筒体底座模具,所述筒体底座模具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础6 上,用于成型所述筒体底座3。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底座模具为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模具。在完成筒体底座3的手糊工作之后可以拆除,也可继续保留使用;当继续保留使用时,混凝土模具自身也起到了巩固筒体底座,以及加强密封的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还包括污水泵耦合基座4,所述污水泵耦合基座4设置在所述筒体 1内以及所述筒体底座3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污水泵耦合基座4内埋设有加强筋a,污水泵耦合基座4上预埋有用于连接所述污水泵5的螺杆b。

其中,加强筋a呈网状布设,用于加强污水泵耦合基座4的连接强度和韧性。

另外,若干个所述螺杆的布设位置与污水泵5底部的连接孔对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1和所述盖体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筒体1和所述盖体为现场缠绕制成的倒扣的玻璃钢桶状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1的直径≥450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底座的直径至少大于所述筒体的直径100mm。

更为优选地,筒体的直径≥6500mm,所述筒体底座的直径≥ 750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管路的过孔,所述管路与所述污水泵5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用于攀爬的梯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多台所述污水泵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人工成本低,施工安全,防渗性能好,安全性高,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解决了大型一体化预制泵站运输难题。

污水泵5的数量可根据排水量的需要而设置。大型污水处理用泵站可以容纳多台大型污水泵5,污水容量大,排污效率高,实用性强。

其中,制备筒体、盖体以及封头的原料包括树脂、玻璃纤维、玻璃布、表面毡、促进剂、固化剂,所述的树脂为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筒体模具为现场组装,封头、耦合底座模具在现场混凝土预制。筒体采用喷射,缠绕成型工艺制作,封头和耦合底座采用手糊工艺制作。筒体制作前将封头吊至筒体模具上端,采用手糊和缠绕工艺将封头与筒体进行连接,耦合底座在筒体吊装后采用手糊工艺进行连接,封头开孔后采用手糊工艺对封头与筒体内缝进行密封加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