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结构梁自平衡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1147发布日期:2018-09-25 21:2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井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沉井上部结构梁施工的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沉井施工是将设计中位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基础,先在地表制作成一个沉井,然后在井壁的围护下,通过从井内不断挖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达到预定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封底的一种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挖土量少、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比较小、沉井基础埋置较深、稳定性好,以及能支承较大的荷载等施工优点。

在沉井上部结构分阶段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在结构接长阶段时,常规施工方法为:停止结构下沉,并从结构内部及外部基础部分搭设施工脚手架,待结构接长部分完成后,再拆除外施工脚手架,最后才可继续挖土下沉,整个过程费时费力。

经过对现场施工实际操作总结,以及对沉井接长施工过程中如何减少外架搭设次数、缩短施工时间,以及加快沉井进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施工外架与地基和墙体的联系上,因常规外架以土体为基础,并将连墙件设置在沉井外壁结构上,为了避免沉井以及土体下沉过程中位移不同造成外架破坏,沉井必须暂停下沉,并且要在外架拆除后才可继续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依附于已成型结构梁,无需拆除的沉井结构梁自平衡施工平台,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沉井结构梁自平衡施工平台,包括沿已完成沉井结构梁的长度方向搭建的支撑架和铺设在支撑架上的操作平台;

所述支撑架为从结构梁刃脚位置搭建至待施工沉井结构梁处的脚手架结构,其由若干榀架体连接组成,每榀所述架体包括多根纵横交错的立杆和横杆;所述架体最上层横杆的长度大于其下方的横杆,该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一加固斜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加固斜撑杆的另一端与下层的已完成沉井结构梁或结构梁刃脚处的横杆连接,在最上层横杆的底部两侧形成两三角支撑结构;

所述操作平台为铺设在支撑架最上一层横杆的顶部的脚手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为,与所述加固斜撑杆连接的上、下两横杆,以及其之间的若干中间横杆由下至上长度逐渐增长,每根横杆的两端均分别与两加固斜撑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固斜撑杆的下端固定在间隔一已完成沉井结构梁的另一沉井结构梁或结构梁刃脚处的横杆端部。

优选地,相邻的两榀架体之间通过若干根固定于架体的立杆和横杆连接节点处的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架体的相邻两立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1200 mm。

优选地,相邻的两榀架体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1800 mm。

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的外围铺设有安全网。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在已完成沉井结构梁的基础上搭建支撑架,沉井结构梁施工平台完全依附于已成型结构梁,在当前施工位置的沉井结构梁完成后,无需拆除脚手架和施工平台,在施工上部结构梁时,对脚手架进行接长处理即可,结构稳定,两侧受力均衡,避免了反复安拆,节省大量安拆时间及人工,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沉井梁施工平台,有效结合沉井下沉特点,解决了操作平台与沉井相对位移发生,有效保证沉井上部结构接长施工质量的同时,避免了操作架重复搭拆、沉井暂停下沉等不必要的工序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工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沉井结构梁自平衡施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待施工沉井结构梁、2-立杆、3-横杆、4-连接杆、5-加固斜撑杆、6-已完成沉井结构梁、7-结构梁刃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沉井结构梁自平衡施工平台,包括沿已完成沉井结构梁6的长度方向搭建的支撑架和铺设在支撑架上的操作平台。

支撑架为从结构梁刃脚位置搭建至待施工沉井结构梁处的脚手架结构,其由若干榀架体连接组成,每榀架体包括多根纵横交错的立杆2和横杆3,相邻的两榀架体之间通过若干根固定于架体的立杆2和横杆3连接节点处的连接杆4相连接。

架体最上层横杆3的长度大于其下方的横杆3,该横杆3的两端分别与一加固斜撑杆5的一端连接,加固斜撑杆5的另一端固定在间隔一已完成沉井结构梁的另一沉井结构梁6或结构梁刃脚7处的横杆3端部,在最上层横杆3的底部两侧形成两三角支撑结构;与加固斜撑杆5连接的上、下两横杆3,以及其之间的若干中间横杆3由下至上长度逐渐增长,每根横杆3的两端均分别与两加固斜撑杆5连接。

操作平台为铺设在支撑架最上一层横杆的顶部的脚手板,操作平台的外围铺设有安全网。

架体的相邻两立杆2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1200 mm,相邻的两榀架体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1800 mm。

上述的沉井梁自平衡施工平台的搭设和施工步骤如下。

(1)杆件选择及结构安全计算:

操作平台所有杆件选择48.3*3.6的普通钢管,与底部现有结构梁连接处的节点采用双扣件连接,其余节点采用单扣件连接,所有杆件受力情况通过品茗及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结构安全计算,通过计算,操作平台体系安全富余量充足。

(2)支撑架搭设:

支撑架沿结构梁长方向搭设,榀距不大于1800mm,所有杆件搭设结束后,在顶部放置脚手板,外围铺设安全网。

(3)结构梁内支撑架搭设:

支撑架搭设的过程中,穿插施工内支撑架,内支撑架按照相应模板支撑方案实施,但不得与外操作架相连。

(4)结构梁施工:

结构梁支设模板、钢筋下料与绑扎,浇筑混凝土与养护。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