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中村窄巷雨污分流改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4780发布日期:2018-11-09 20:5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中村窄巷雨污分流改造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是人民群众强烈反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居住环境、生活品质以及城市生态等精神层次的需求。近几年,人民群众对治理存在于生活周边黑臭水体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现有的城中村污水系统普遍采用如图1所示的简单结构,即将安装在建筑物上的污水收集立管02和路面雨水下水池05分别通过污水连接管03汇集至平面井04中,然后通过污水排水管01排出,在此系统中,雨水和污水一起通过污水收集立管02收集后排入至平面井04,没有进行分开处理,一旦出现雨量较大时,由于污水和雨水混合,容易出现排水不畅,造成内涝。另外由于污水和雨水不能独立收集,增加了雨水回收利用的难度。

另外国务院颁布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河涌水体的责任主体。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环境保护部出台《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为黑臭水体治理指明方向。

“水十条”提出治理目标:2017年底前,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问题总体得到消除。

城中村的治污工作将是重中之重,城中村的治污工作要求:新建城中村进村入户污水独立收集管网,确保污水不进入雨水管,雨水尽量不进入污水管,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有效控制溢流污染,村域内水体基本消除黑臭。因此,急需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在城中村原有的污水排放系统中实现雨水和污水的独立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城中村窄巷雨污分流改造系统,适用于城中村巷道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特别是房屋布置错乱,巷道比较狭窄区域。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中村窄巷雨污分流改造系统,包括安装在建筑物上的污水收集立管和路面雨水下水池,还包括:双层共用检查井、污水排水合流管、雨水排水合流管和雨水收集立管,所述雨水排水合流管和污水排水合流管上下并排安装在双层共用检查井内,污水收集立管和路面雨水下水池分别通过污水收集连接管与污水排水合流管连接,所述雨水收集立管通过雨水收集连接管与雨水排水合流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改造过程中,只需增加雨水收集立管和雨水排水合流管,可以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管道布置,而且双层共用检查井也可以在原有的平面井上进行改造,只需使用隔层将原有的平面井隔断,将雨水排水合流管安装在污水排水合流管的上方即可,然后将各个加雨水收集立管通过雨水收集连接管与雨水排水合流管连接即可,整个雨污分流改造的成本最为节省,改造工程花费的时间也是最为节省,可以极大的节省整个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并且采用雨水排水合流管和污水排水合流管上下并排设置,可以节省管道布置的横向空间,尤其适用于城中村巷道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特别是房屋布置错乱,巷道比较狭窄区域。

优选的,所述双层共用检查井包括井盖、顶部混凝土座、第一砖砌体、中部混凝土座、第二砖砌体、井座和井底板,所述井底板安装在夯实底面上,第二砖砌体砌筑在井底板上,中部混凝土座浇筑在第二砖砌体顶部,污水排水合流管安装第二砖砌体砌筑的空间内,井座盖覆在第二砖砌体的顶部,第一砖砌体砌筑在中部混凝土座上,雨水排水合流管安装在第一砖砌体砌筑的空间内,顶部混凝土座浇筑在第一砖砌体的顶部并且与路面平齐,井盖盖覆在第一砖砌体的顶部。井底板的作用是保持第二砌砖体砌筑时的平稳性,通过第一砖砌体和井底板围蔽形成安放污水排水合流管的空间,并且通过井座隔断,可以将污水排水合流管和雨水排水合流管独立分开,雨水排水合流管安放在污水排水合流管的上方,可以节省改造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整个双层共用检查井通过井盖封闭并且与路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第一砖砌体和第二砖砌体内壁上均粉刷有防水粉刷面,防止因为雨量过大时,路面向污水排水合流管或者雨水排水合流管渗水。

优选的,所述井底板表面浇筑有厚5mm的座浆面,可以有效防止地面因为下沉而对井底板的平衡性造成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城中村窄巷雨污分流改造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城中村窄巷雨污分流改造系统通过独立设置雨水收集管道和污水收集管道,可以有效实现雨水和污水的独立分流,有利于水资源的回收利用,而且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管道,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投入,并且采用雨水排水合流管和污水排水合流管上下并排设置,可以节省管道布置的横向空间,尤其适用于城中村巷道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特别是房屋布置错乱,巷道比较狭窄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城中村排水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层共用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层共用检查井的侧视图。

图中:1、双层共用检查井;2、雨水排水合流管;3、污水排水合流管;4、污水收集立管;5、污水收集连接管;6、路面雨水下水池;7、雨水收集立管;8、雨水收集连接管;11、路面;12、井盖;13、顶部混凝土座;14、粉刷面;15、第一砖砌体;16、中部混凝土座;17、井座;18、第二砖砌体;19、井底板;20、夯实底面;21、座浆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城中村窄巷雨污分流改造系统。

参照图2至图4所示,一种城中村窄巷雨污分流改造系统,包括安装在建筑物上的污水收集立管4和路面雨水下水池6,还包括:双层共用检查井1、污水排水合流管3、雨水排水合流管2和雨水收集立管7,所述雨水排水合流管2和污水排水合流管3上下并排安装在双层共用检查井1内,污水收集立管4和路面雨水下水池6分别通过污水收集连接管5与污水排水合流管3连接,所述雨水收集立管7通过雨水收集连接管8与雨水排水合流管2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只需增加雨水收集立管7和雨水排水合流管2,可以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管道布置,而且双层共用检查井1也可以在原有的平面井上进行改造,只需使用隔层将原有的平面井隔断,将雨水排水合流管2安装在污水排水合流管3的上方即可,然后将各个加雨水收集立管7通过雨水收集连接管8与雨水排水合流管2连接即可,整个雨污分流改造的成本最为节省,改造工程花费的时间也是最为节省,可以极大的节省整个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并且采用雨水排水合流管2和污水排水合流管3上下并排设置,可以节省管道布置的横向空间,尤其适用于城中村巷道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特别是房屋布置错乱,巷道比较狭窄区域。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双层共用检查井1包括井盖12、顶部混凝土座13、第一砖砌体15、中部混凝土座16、第二砖砌体18、井座17和井底板19,所述井底板19安装在夯实底面20上,第二砖砌体18砌筑在井底板19上,中部混凝土座16浇筑在第二砖砌体18顶部,污水排水合流管3安装第二砖砌体18砌筑的空间内,井座17盖覆在第二砖砌体18的顶部,第一砖砌体15砌筑在中部混凝土座16上,雨水排水合流管2安装在第一砖砌体15砌筑的空间内,顶部混凝土座13浇筑在第一砖砌体15的顶部并且与路面11平齐,井盖12盖覆在第一砖砌体15的顶部。井底板19的作用是保持第二砖砌体18砌筑时的平稳性,通过第二砖砌体18和井底板19围蔽形成安放污水排水合流管3的空间,并且通过井座17隔断,可以将污水排水合流管3和雨水排水合流管2独立分开,雨水排水合流管2安放在污水排水合流管3的上方,可以节省改造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整个双层共用检查井1通过井盖12封闭并且与路面11平齐。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砖砌体15和第二砖砌体18内壁上均粉刷有防水粉刷面14,防止因为雨量过大时,路面11向污水排水合流管3或者雨水排水合流管2渗水。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井底板19表面浇筑有厚5mm的座浆面21,可以有效防止地面因为下沉而对井底板19的平衡性造成不利影响。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