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0726发布日期:2018-11-20 22:4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打桩机。



背景技术:

打桩机是一种利用冲击力将桩贯入地层的桩工机械。

公告号为CN20542125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打桩机,包括运输车、液压伸缩吊臂、桩锤及设置在所述运输车上的第一卷扬机,所述液压伸缩吊臂底端铰接在所述运输车上,所述液压伸缩吊臂设有导向滑轮,所述第一卷扬机的钢丝绳端部绕过所述导向滑轮与所述桩锤连接;所述桩锤上靠近所述液压伸缩吊臂的一侧连接滑板,所述液压伸缩吊臂上纵向设有滑道,所述滑板远离所述桩锤的一端卡接在所述滑道内并可沿着所述滑道上下滑动。桩锤在第一卷扬机和自身重力的驱使下沿滑道上下滑动,从而对桩进行冲击,实现打桩的过程。

但是在打桩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灰尘,当灰尘附着在滑道内或者滑板上时,会增大滑道与滑板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桩锤对桩的冲击力,降低了打桩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桩机,通过输油机构向导油孔内输送润滑油,润滑油沿着导油孔流到竖向导柱的滑移槽内,对滑移槽进行润滑,减小了灰尘对升降块的阻碍作用,从而使升降块在滑移槽内上下移动的时候阻力较小,使桩锤保持均匀的冲击力,从而提高了打桩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桩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安装有竖向导柱、连接所述竖向导柱且用于驱动所述竖向导柱转动的伸缩油缸,所述竖向导柱背离所述伸缩油缸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滑移设置有升降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块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竖向导柱靠近滑轮一端设置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竖向导柱内且连通滑移槽和竖向导柱外部的导油孔、安装在所述竖向导柱上的输油机构,所述输油机构连接所述导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油机构向导油孔内输送润滑油,润滑油沿着导油孔流到竖向导柱的滑移槽内,对滑移槽进行润滑,减小了灰尘对升降块的阻碍作用,从而使升降块在滑移槽内上下移动的时候阻力较小,使桩锤保持均匀的冲击力,从而提高了打桩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输油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竖向导柱上的油箱、安装在所述竖向导柱和所述机架上且用于升降所述邮箱的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油箱上且用于将油箱内的润滑油输到所述导油孔的输油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油组件将油箱内的润滑油出送到导油孔内,且当油箱内的润滑油用完后,可以通过升降组件下降油箱,并进行添加,添加完成后在上升油箱,继续进行运作,提高了添加润滑油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竖向导柱一侧上的竖向导轨、滑移设置在所述竖向导轨上且与所述油箱连接的滑移块、安装在与所述竖向导轨同侧的竖向导柱上的第二滑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二卷扬机的绳索绕过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滑移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卷扬机拉动绳索,绳索绕过第二滑轮拉动滑移块,滑移块沿滑轨上下运动,滑移块带动油箱一起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油箱的升降。

优选的,所述竖向导柱上且位于所述竖向导轨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阻挡滑移块的限位块,所述滑移块抵住所述限位块时,所述输油组件连通所述导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一方面限制了滑移块的上升高度,可以避免滑移块脱离竖向导轨;另一方面当滑移块抵住所述限位块时,输油组件连通导油孔,提高了输油组件对准导油孔的效率,节约了时间。

优选的,所述输油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油箱内的滑移道、滑移安装在所述滑移道内的导油管、安装所述导油管远离所述油箱的限位环、套设在所述导油管上且位于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油箱之间的弹性复位件,所述限位环抵接所述导油孔的端口呈斜面设置,所述弹性复位件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

当所述导油管对接所述导油孔时,导油管在油箱内一端与所述油箱连通;当所述导油管与所述导油孔不对接时,所述导油管在油箱内一端与所述油箱内壁紧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块抵住所述限位块时,限位环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使导油管沿滑移道运动,并插入到导油孔内,从而连通油箱和导油孔。当导油管端部插入导油孔后,位于油箱内的导油管的一端与油箱内壁分开,润滑油可以流到导油管内,从而流入导油孔内;当导油孔不与导油管对接时,导油管在油箱内的一端紧贴油箱内壁,使润滑油不会进入到导油管内。

优选的,所述导油管在所述油箱内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密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箱和导油管抵紧时是刚性接触,会存在空隙,润滑油会外漏。通过弹性密封环的设置,提高油箱内壁和导油管抵紧时的密封性,有效的避免了润滑油外漏。

优选的,所述导油孔连通所述滑移槽的开口均匀分布在滑移槽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从导油孔流入滑移槽内壁的润滑油分布均匀,使滑移槽内壁的各个位置都能被润滑油覆盖,避免局部区域未被润滑油覆盖而影响升降块的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竖向导柱内靠近导油孔一端开设有储油槽,所述导油孔穿过所述储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只设置了导油孔,可能会存在流入滑移槽的润滑油的量的不同,过多则会造成浪费,过少则润滑速度慢。通过储油槽的设置,先将润滑油储存在储油槽内,当需要对滑移槽进行润滑时,向储油槽内通入润滑油,储油槽内的润滑油再流入导油孔中,因为平面相同,所以流入每个导油孔的润滑油的量相同,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提高润滑效率。

优选的,所述导油孔连通外部的开口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圆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油管插入导油孔内时,可能会由于导油管与导油孔之间存在空隙而使润滑油外漏,导致润滑油的浪费。通过圆环的设置,当导油管插入导油孔时,圆环与导油管外壁紧贴,从而避免了润滑油的外漏,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输油机构向导油孔内输送润滑油,润滑油沿着导油孔流到竖向导柱的滑移槽内,对滑移槽进行润滑,减小了灰尘对升降块的阻碍作用,从而使升降块在滑移槽内上下移动的时候阻力较小,使桩锤保持均匀的冲击力,从而提高了打桩的效率;

2、通过输油组件将油箱内的润滑油出送到导油孔内,且当油箱内的润滑油用完后,可以通过升降组件下降油箱,并进行添加,添加完成后在上升油箱,继续进行运作,提高了添加润滑油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竖向立柱中导油孔和导油槽位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油箱和输油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伸缩油缸;2、竖向导柱;21、滑移槽;22、升降块;23、桩锤;24、限位块;25、支撑座;31、第一滑轮;32、第一卷扬机;4、导油孔;41、储油槽;51、油箱;511、滑移道;521、竖向导轨;522、第二滑轮;523、第二卷扬机;524、滑移块;525;连通孔;53、输油组件;531、导油管;532、限位环;533、弹性复位件;534、弹性密封环;535、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打桩机,参照图1,包括机架1,机架1上铰接有竖向导柱2、连接竖向导柱2且用于驱动竖向导柱2转动的伸缩油缸11和驱动机构,竖向导柱2背离伸缩油缸11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21,滑移槽21内滑移连接有升降块22,升降块22上固定有桩锤23。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块22运动。竖向导柱2上设置有用于润滑滑移槽21和升降块22的润滑装置。驱动机构带动升降块22沿滑移槽21内上下运动,并通过润滑装置对滑移槽21进行润滑,避免升降块22由于滑移槽21的灰尘而降低下降速度,影响桩锤23对桩的冲击力。

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轮31、第一卷扬机32。竖向导柱2顶端固定有支撑座25,第一滑轮3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支撑座25上,第一卷扬机32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卷扬机32的绳索绕过第一滑轮31固定连接升降块22。

参照图1和图2,润滑装置包括导油孔4、输油机构。导油孔4开设在竖向导柱2靠近第一滑轮31一端,并且连通到滑移槽21内和竖向导柱2背离滑移槽21一侧的外部。导油孔4连通滑移槽21的开口均匀分布在滑移槽21周面,使滑移槽21被润滑油覆盖得均匀。竖向导柱2内靠近导油孔4一端开设有储油槽41,导油孔4穿过储油槽41,且储油槽41与竖向导柱2外部之间的导油孔4的高度大于储油槽41与滑移槽21之间的导油孔4的高度,避免润滑油通过导油孔4流到竖向导柱2外部。

参照图3和图4,输油机构包括油箱51、升降组件和输油组件53。升降组件包括竖向导轨521、滑移块524、第二滑轮522和第二卷扬机523(见图1)。竖向导轨521固定安装在竖向导柱2的一侧,滑移块524滑移连接在竖向导轨521上,第二滑轮522安装在与竖向导轨521同侧的竖向导柱2上,第二卷扬机523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卷扬机523的绳索绕过第二滑轮522连接滑移块524,滑移块524与油箱51固定连接。竖向导柱2上且位于导轨的上方固定有限位块24,当滑移块524抵住限位块24时,输油组件53连通导油孔4。

参照图4,滑移块524开设有连通孔525。输油组件53包括滑移道511、导油管531、限位环532和弹性复位件533。滑移道511固定设置在油箱51内,且滑移道511与连通孔525同轴。导油管531一端在油箱51外部并通过连通孔525穿过滑移块524,另一端通入到滑移道511内部,且导油管531在油箱51内的一端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弹性密封环534。限位环532固定安装导油管531上,弹性复位件533套设在导油管531上且位于限位环532与油箱51之间,且弹性复位件533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弹性复位件533选用弹簧。导油管531连接导油孔4的端口呈斜面设置,使导油管531在油箱51上下滑动的带动下可插入或者离开导油孔4。当导油管531对接所述导油孔4时,导油管531在油箱51内一端与油箱51内壁不紧贴,处于连通状态;当导油管531与所述导油孔4不对接时,导油管531在油箱51内一端与油箱51内壁紧贴,处于隔断状态。

导油孔4连通竖向导柱2远离滑移槽21一侧的外部的开口固定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圆环535。导油管531与油箱51内壁是刚性接触,密封性不好。同圆环535的设置,当导油管531插入导油孔4时,圆环535与导油管531紧贴,避免了润滑油从导油管531与导油孔4之间的缝隙漏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启动伸缩油缸11,带动竖向导柱2转动至竖向位置,停止伸缩油缸11。

启动第二卷扬机523,带动滑移块524沿竖向导轨521下降,油箱51跟随滑移块524下降,导油管531在油箱51内一端保持抵紧油箱51内壁的状态,弹性复位件533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油箱51下降到方便工作人员添加润滑油的高度后,停止第二卷扬机523,工作人员添加润滑油到油箱51中。反向启动第二卷扬机523,油箱51在滑移块524的带动下上升,当滑移块524抵住限位块24后,停止第二卷扬机523。导油管531在弹性复位件533的弹性作用下插入导油孔4中,圆环535与导油管531外壁紧贴,导油管531在油箱51的一端与油箱51内壁分开,润滑油流入导油管531中,接着流入导油孔4中,再汇入储油槽41中,最后从储油槽41再次流到靠近滑移槽21的导油孔4中,并流入滑移槽21,对滑移槽21进行润滑。

启动第一卷扬机32带动升降块22沿滑移槽21竖向运动,升降块22带动桩锤23竖向运动,桩锤23对桩进行冲击,实现打桩的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