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2372发布日期:2019-02-10 22:54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沉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沉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道路管道施工需开挖路面,造成道路拥挤,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为尽可能地减少施工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保证道路尽量不开挖,而改用挖深井,传统沉井制作先在地面或基坑内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井身,待其达到规定强度后,在井身内部分层挖土运出,随着挖土和土面的降低,沉井井身在其自重或在其他措施协助下克服土壁间的摩阻力和刃脚反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就位,然后进行封底。沉井在施工现场浇筑占用大幅的路面,此工艺施工工艺较多,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难,且施工工期较长,带来粉尘、噪音等,不仅污染环境,制造噪音,而且往往容易造成城市道路的拥堵,给城市交通及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目前沉井下沉一定深度后,由于泥土的握裹力比较大,导致沉井很难继续下沉,必须通过向上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能够继续下沉,目前这种方式需要动用较大的设备,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沉井,便于沉井下沉。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沉井,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式沉井结构以及下沉机构,所述下沉机构包括带有刃脚的底座、若干个圆环以及伸缩布,相邻的圆环之间通过所述伸缩布连接在一起,最底部的圆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装配式沉井结构位于所述圆环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装配式沉井结构包括由内凸板和外凸板组合围城的圆形沉井,所述内凸板由内凸块和位于内凸块两侧的内侧凸板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外凸板由外凸块和位于外凸块两侧的外侧凸板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内凸块的厚度与所述外侧凸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外凸块的厚度与所述内侧凸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内凸板和外凸板的上部和下部环周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凹槽和凸起。

优选地,所述内凸板和外凸板之间设有防水胶带。

优选地,在凹槽和凸起的部分通过螺栓将内凸板和外凸板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内侧凸板和外侧凸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内侧凸板和外凸块的背面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内凸块和外侧凸板的内侧面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装配式沉井结构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套在所述内套筒的外部,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分别由若干块的弧形板组成,在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带有凹槽和凸起,在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留有预应力孔,预应力孔内装有预应力钢丝绳。

优选地,所述内套筒上的凹槽和凸起的位置与外套筒上凹槽和凸起的位置相错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装置利用申请人之前的中小型地下室下沉工艺,将底座下沉,这样底座下沉非常容易,并且设置一个类似伸缩管结构的伸缩布,伸缩布围在圆环的外部,底座下沉带动伸缩布和圆环展开,形成一个孔洞,再将装配式沉井结构下放到孔洞中。由于装配式沉井结构不直接与泥土接触,因而不存在泥土的握裹力,只与伸缩布的内侧有一些摩擦力,这些摩擦力远远小于握裹力,从而可以下沉到非常深的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种装配式沉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装配式沉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所示,一种沉井,包括装配式沉井结构以及下沉机构1,所述下沉机构包括带有刃脚的底座11、若干个圆环12以及伸缩布13,相邻的圆环之间通过所述伸缩布连接在一起,最底部的圆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装配式沉井结构位于所述圆环的内部。通过下沉机构可以将底座先下沉预定的深度,在下沉过程中带动圆环依次展开,从而将伸缩布也展开,伸缩布的最上部固定在地面以上,这样伸缩布的内部就是一个孔的区域,通过再在这个区域下沉井,将避免沉井与泥土的握裹力,从而便于沉井下沉。

如图2和3所示,所述装配式沉井结构包括由内凸板21和外凸板22组合围城的圆形沉井,所述内凸板由内凸块211和位于内凸块两侧的内侧凸板212 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外凸板由外凸块221和位于外凸块两侧的外侧凸板222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内凸块的厚度与所述外侧凸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外凸块的厚度与所述内侧凸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内侧凸板和外凸块的背面为弧形。所述内凸块和外侧凸板的内侧面为弧形。所述内凸板和外凸板的上部和下部环周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凹槽23和凸起24。每个内凸板的内凸板和外凸板的最上部和最下部都设置一个凸起,该凸起的宽度和凹槽的宽度是相同的,同样位于凸起的内侧位置设置一个凹槽,凹槽的深度和凸起的厚度是相同的,这样所有的凸起都可以插入到下一块沉井中对应的凹槽中,从而将沉井组装成一定的长度。为了对组装的沉井进行密封,所述内凸板和外凸板之间设有防水胶带。为了对上下两部分沉井固定在一起,在凹槽和凸起的部分通过螺栓25将内凸板和外凸板固定在一起。为了对圆形部分的结构进行固定,所述内侧凸板和外侧凸板之间通过螺栓26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装配式沉井结构包括内套筒31和外套筒32,所述外套筒套在所述内套筒的外部,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分别由若干块的弧形板组成,弧形板在工厂通过钢筋水泥预制成型,在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带有凹槽33和凸起34,在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留有预应力孔35,预应力孔内装有预应力钢丝绳36。本装置中组成内套筒和外套筒的弧形板都事先在工厂上预制,通过两侧的凸起和凹槽可以非常快速的组装,上下层之间的内套筒和外套筒通过预应力钢丝绳连接在一起,本装置中不会因钢筋骨架焊接以及等待混凝土强度而拖延总体工期,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道路交通及居民生活的影响,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具备极大的应用价值。

为了提高内套筒和外套筒的密封效果,所述内套筒上的凹槽和凸起的位置与外套筒上凹槽和凸起的位置相错开。所述凹槽和凸起的位置设有防水胶带。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设有防水胶带。

一种沉井的下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伸缩布固定在圆环上,圆环的数量以及伸缩布的长度根据下沉的深度设定,圆环之间留有距离,最底部的圆环固定在底座上;

步骤二、按照中小型地下室下沉的方式将底座下沉一定的深度,随着底座向下沉入,圆环带动伸缩布展开,在地面形成一个孔洞;

步骤三、将装配式沉井结构放入到孔洞中,完成沉井的下沉。

本装置利用申请人之前的中小型地下室下沉工艺,专利号: 201510929200.X,利用该技术先将底座下沉,这样底座下沉非常容易,并且设置一个类似伸缩管结构的伸缩布,伸缩布围在圆环的外部,底座下沉带动伸缩布和圆环展开,形成一个孔洞,再将装配式沉井结构下放到孔洞中。由于装配式沉井结构不直接与泥土接触,因而不存在泥土的握裹力,只与伸缩布的内侧有一些摩擦力,这些摩擦力远远小于握裹力,从而可以下沉到非常深的深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