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1991发布日期:2018-11-23 18:2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排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给排水、工农业、城市海绵工程和景观工程领域储液设施是一种常用的中转和储备设施。如屋顶水箱、浇灌水池、调蓄水箱(池/塘)等。随着设施内储液的不断使用和补充,来自于外部的杂质或内部的沉淀物会积累在设施底部,影响储液的浓度、纯度,甚至形成污染源,产生安全和健康隐患。针对此问题,一般处理办法是对储液设施进行定期的放空,将污染物排出。目前使用的常规排污方式分为两种:一是人工手动排污,储液设施设手动或电控阀,由专人定期手动开启阀门进行排空;二是电控自动排污,储液设施设电控阀、时间控制器或液位控制器,以时间或液位为依据,通过电力驱动阀门进行排污。但以上方式有如下不足或缺点:

第一是人工手动排污需要人工操作,耗费人工。当储液设施安置在建筑顶部、地下或偏远位置时,手动排污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工;

第二是当储液设施安置在建筑顶部、地下或偏远位置时很难对液位进行观测,因此人工手动排污操作一般以时间为依据。但储液使用量一般很难做到匀速匀量,当排污时间到达时,储液剩余量可能很大,手动排污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储液浪费;

第三是电控自动排污虽然能够避免人工手动排污的不足,但是需要设置传感器和电控阀门,并使用电力驱动,因此具有外部动力消耗,需要一定的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排污装置,在不消耗人力、不浪费储液、不需外部动力驱动、无运行费用的情况,可以实现自动排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排污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污口和进液口,所述壳体内铰接有拨片,所述拨片通过软链连接有拍盖;所述拍盖铰接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拍盖的位置与所述排污口相对应;所述壳体内还铰接有转板,所述转板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上约束安装有浮体,所述浮体的底部连接有配重块,所述转板上铰接有勾板,所述转板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勾板压设于所述定位销上,所述勾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拨片相适配的勾爪。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污口和进液口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连接储液设备排污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拨片通过第一轴杆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拨片旋转带动拍盖开启和闭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拍盖的底部设有密封垫和浮块,所述拍盖通过第二轴杆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勾板通过第三轴杆安装于所述转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浮体沿拉杆上下滑动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浮体全部浸液时产生的浮力大于浮体、配重块、拉杆的重力和驱动转板、勾板运动的推动力之和;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拨片、勾板、转板、拉杆和配重块的密度大于储液设施储存液体的密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人工控制和操作、不需要外部动力驱动,不需要传感器及电动电池阀门的介入控制、没有运行费用,依据储液设施液位变化将设施底部可设定量的残余沉积污物混合液自动排放,排污量可调,并在排放动作结束后自动关闭排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1、壳体;2、拨片;3、软链;4、拍盖;5、密封垫;6、浮块;7、排污管;8、勾板;9、定位销;10、转板;11、拉杆;12、浮体;13、配重块;14、进液口;15、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一种自动排污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排污口和进液口14,壳体1内铰接有拨片2,拨片2通过软链3连接有拍盖4;拍盖4铰接安装于壳体1上,且拍盖4的位置与排污口相对应;壳体1内还铰接有转板10,转板10连接有拉杆11,拉杆11上约束安装有浮体12,浮体12的底部连接有配重块13,转板10上铰接有勾板8,转板10上设有定位销9,勾板8压设于定位销9上,勾板8的端部设有与拨片2相适配的勾爪。

排污口和进液口14均设置于壳体1的底部,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7,排污管7连接储液设备。拨片2通过第一轴杆(未标出)安装于壳体1上,拨片2旋转带动拍盖4开启和闭合。拍盖4的底部设有密封垫5和浮块6,拍盖4通过第二轴杆(未标出)安装于壳体1上。勾板8通过第三轴杆(未标出)安装于转板10上。浮体12沿拉杆上下滑动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浮体12全部浸液时产生的浮力大于浮体12、配重块13、拉杆11的重力和驱动转板10、勾板8运动的推动力之和。壳体1、拨片2、勾板8、转板10、拉杆11和配重块13的密度大于储液设施储存液体的密度。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螺栓。

自动排污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其步骤为:

步骤一

将自动排污装置安装在储液设施底部,排污管7与储液设施排污口连接。

步骤二

当储液设施进液时,液位上升,浮体12受浮力作用上浮,带动配重块13和拉杆11向上运动,拉杆11驱动转板10和勾板8逆时针转动;转动至勾板8前端弧面与拨片2接触后,勾板8与定位销9脱离,其运动状态由逆时针转动变为沿拨片2背侧向斜上方滑动;当液位高度上升至触发液位H1时,勾板8的勾尖滑动至超过拨片2上顶角时勾板8受重力作用下落,此时勾板8钩锁住拨片(2),同时转板10被限位销15止停;装置处于排污触发状态。

步骤三

当储液设施向外排液或储液被消耗时,液位下降,浮体12所受浮力减小,配重块13带动浮体12和拉杆11向下运动;拉杆11驱动转板10顺时针转动,勾板8向后运动,拨动拨片2顺时针转动,软链3被拉紧,拍盖4受到向上拉力;当液位高度下降至开启液位H2时,拍盖4所受的上部液体压力小于软链3的拉力时拍盖4被打开,污染物随残余储液由进液口14进入装置,通过排污管7排出设施;转板10继续顺时针转动,定位销9顶托勾板8顺时针转动使其与拨片2脱离;拍盖4打开后浮块6浸没在储液中,受浮力作用顶托拍盖4保持开启;剩余储液携带底部沉积杂质由排污管7排出储液设施;装置处于排污启动状态。

步骤四

随储液排出,液位持续下降,浮块6逐步浮出液面,所受浮力减小,拍盖4受重力作用顺时针转动,最终封闭排污管7上端管口;装置恢复排污停止状态;通过调整所述配重块13的重量可以调整开启液位H2的高度,可以调整排污量,避浪费;通过调整所述浮体12在拉杆11上的位置可以调整触发液位H1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