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段深基坑混凝土泵送的工程架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2389发布日期:2019-01-15 23:56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多段深基坑混凝土泵送的工程架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多段深基坑混凝土泵送的工程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越来越多,如航站楼、车站等,两侧通常设有多条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一般长度长,跨度大,开挖深度深,并且与航站楼、车站等主体结构同时施工,造成泵车、混凝土运输车等无法进入航站楼、车站等施工区域,混凝土浇筑困难,人员需要绕行轨道交通才能进入等问题,常规做法为将轨道交通留出一块区域后施工,作为车辆及人员进出通道,但会造成无法整体施工,施工连续性不强,工期延误,施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多段深基坑混凝土泵送的工程架构。该工程架构解决了多段大跨度深基坑间无法连续泵送混凝土,造成无法整体施工,施工连续性不强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工期,降低了浇筑混凝土的措施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多段深基坑混凝土泵送的工程架构,所述架构包括至少跨越相邻两个深基坑的钢栈桥;所述钢栈桥包括至少架设在相邻两个深基坑上的桥身,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桥身的桥墩;

所述架构还包括混凝土泵管;所述混凝土泵管包括:

位于所述桥身桥面上的沿所述桥身方向延伸设置的输送段;

位于所述输送段一端的与混凝土地泵连接的输入段;以及

位于所述输送段另一端的输出段;

定义在水平面上与混凝土泵管输送段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水平面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架构还包括有用于限制所述混凝土泵管输送段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的第一限位件;以及

至少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输送段两端部位置的用于限制混凝土泵管输送段端部沿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限位件。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

位于所述桥面上的且与所述桥身结合固定的第一本体部;以及

由第一本体部的靠近混凝土泵管输送段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本体部;

所述第二本体部的靠近所述混凝土泵管输送段的表面至少包括有与所述混凝土泵管输送段表面贴合固定的部分。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两端部与所述桥身结合固定的U形件;所述混凝土泵管输送段的端部穿设在所述U形件内壁所形成的限位空间内。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混凝土泵管输送段与所述桥身桥面之间垫设有枕木,沿混凝土泵管输送段轴向方向,所述枕木的顶面上包括有匹配容纳所述混凝土泵管输送段管身的凹槽。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混凝土泵管还包括与所述输出段的远离输送段的一端连接的输出连接段。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输出段与输送段之间通过连接弯管连接固定。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沿混凝土泵管输送段轴向方向,所述架构包括有若干第一限位件,相邻两个第一限位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两米。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混凝土泵管输送段位于所述桥面的边缘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程架构,既可以满足施工人员的正常通行,又能满足混凝土泵管的架设及混凝土输送。可有效解决施工人员在多段深基坑施工中横向穿过深基坑的通行问题,同时还解决了跨大跨度多段深基坑泵送混凝土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工期,降低了浇筑混凝土的措施费。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程架构中,钢栈桥可根据工程需要在工厂分段模块化加工,现场组装后分段吊装进行安装,钢栈桥各部件之间可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可拆卸后多次周转使用,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中钢栈桥与深基坑间的配置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钢栈桥与深基坑间的配置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段与桥身及第一限位件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段端部与桥身及第二限位件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泵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述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方式。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解决多段大跨度深基坑间无法连续泵送混凝土,造成无法整体施工,施工连续性不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多段深基坑混凝土泵送的工程架构,该工程架构既可以满足施工人员的正常通行,又能满足混凝土泵管的架设及混凝土输送。具体地,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以相邻两个深基坑1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架构包括至少跨越相邻两个深基坑1的钢栈桥2;所述钢栈桥2包括至少架设在相邻两个深基坑1上的桥身2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桥身21的桥墩22。其中,在具体实施中,钢栈桥2桥身21两端的桥墩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桥身21中部的桥墩可采用标准节支撑架,位置可根据工程需要自由设置,以适用于多段大高差长距离深基坑使用。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钢栈桥2与两侧地面有高差时,钢栈桥2的两端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设置钢梯23,钢梯23通常由梯段、踏步、扶手栏杆组成,与钢栈桥2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此外钢栈桥2两端还可根据工程需要设置可拆卸的防护门,钢栈桥2不使用时,可将防护门关闭,禁止人员通行。

对于钢栈桥2桥身21的设计,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采用上承式钢桁架,桥身21的桥面211可采用花纹钢板,且桥身上可设置扶手栏24,扶手栏24可采用方钢管。此外钢栈桥2整体可采用装配式结构,钢栈桥2各部件均可根据工程需要在工厂分段模块化加工,现场组装后分段吊装进行安装,钢栈桥桥身各段之间通常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可拆卸后多次周转使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架构还包括混凝土泵管3;所述混凝土泵管3包括:位于所述桥身21桥面211上的沿所述桥身21方向延伸设置的输送段31;位于所述输送段31一端的与混凝土地泵4连接的输入段32;以及位于所述输送段31另一端的输出段33;所述输出段33与输送段31之间通过连接弯管连接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泵管3还包括与所述输出段33的远离输送段31的一端连接的输出连接段。其中输出连接段位于实际施工作业面水平,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实现使用地泵将混凝土泵送到施工作业面。

进一步地,定义在水平面上与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水平面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架构还包括有用于限制所述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的第一限位件5;以及至少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输送段31两端部位置的用于限制混凝土泵管2输送段31端部沿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限位件6。优选地方案是,沿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轴向方向,所述架构包括有若干第一限位件5,相邻两个第一限位件5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两米。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5可保证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对泵管在第一方向进行限位,即限制泵管横向晃动。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示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位于桥面211的边缘位置,第一限位件5与扶手栏24一并构成对泵管3输送段31在第一方向上的限位作用,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泵管输送段位于桥面的非边缘位置时,可在泵管输送段两侧设置第一限位件以实现利用第一限位件对泵管输送段在第一方向上的限位,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制。

在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两端部位置设置第二限位件6用于防止泵送混凝土时泵管3输送段31两端部震动翘起,影响泵送效果。结合图5所示,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更好的防止输送段31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也可在所述输送段31的区段位置处增加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6,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具体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所述的第一限位件5及第二限位件6的具体结构样式,结合图示结构所示,所述第一限位件5包括:位于所述桥面211上的且与所述桥身21结合固定的第一本体部51;以及由第一本体部51的靠近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本体部52;所述第二本体部52的靠近所述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的表面至少包括有与所述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表面贴合固定的部分。

所述第二限位件6包括两端部与所述桥身21结合固定的U形件;所述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的端部穿设在所述U形件内壁所形成的限位空间内。优选地所述U形件可通过采用钢丝绳弯折形成,且U形件与泵管表面之间可增设缓冲隔垫,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为了避免混凝土泵管3与桥身21桥面211之间刚性硬接触,防止对混凝土泵管3的损伤,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与所述桥身21桥面211之间垫设有枕木7,沿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轴向方向,所述枕木7的顶面上包括有匹配容纳所述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管身的凹槽,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枕木包括有在泵管连接处留出的管卡拆卸操作空间。此外,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混凝土泵管3输送段31位于所述桥面211的边缘位置,桥面211中间位置可留为人行通道。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