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9343发布日期:2019-03-02 02:10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连续墙的导墙混凝土施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木模板和方木支撑来实现,另一种利用木模板,支撑系统则有钢管和方木的混合使用来实现,这两种施工方式速度慢、人为因素影响大,并且对于导墙顶面轴心与高程、内墙面垂直度与平整度等要求很难保证。

对于模板而言,若采用木模板,由于木模板刚度小、稳定性较差导致导墙容易发生变形,对于导墙的内墙面的精度要求难以保证。也有部分施工企业采用组合模板,当导墙深度较大时,组合模板的拼装操作较繁琐复杂,也会影响导墙内墙面的精度。对于导墙模板支撑而言,目前导墙模板支撑主要以方木支撑或钢管支撑为主,支撑间距的设置不规范,难以保证导墙模板的稳定性。

因此,需要一种解决模板操作难度大、安全稳定性差和不符合导墙各种精度要求等问题的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木模板刚度小、稳定性较差导致容易变形,对于导墙的内墙面的精度要求难以保证以及支撑间距的设置不规范,难以保证导墙模板的稳定性甚至出现坍塌以及木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块模板和至少一个支撑支架,所述至少两块模板的一面用于分别贴合设置于所述导墙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每个所述模板的另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凹槽,所述支撑支架桶过所述支撑凹槽与相对的至少两块所述模板连接,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模板配合用于对所述导墙进行支撑。

可选的,所述支撑支架包括两根梯架和至少一根踏棍,所述踏棍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平行的两根所述梯架上;相对设置于所述导墙的两个侧壁上的所述两块模板上设置的所述支撑凹槽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于相对的所述两个模板上的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凹槽之间的连接线垂直于所述导墙的侧壁;所述支撑支架的两根梯架形状与所述支撑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支架的两根梯架分别插入所述相对的两个模板上的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凹槽中。

可选的,所述支撑支架包括两根梯架和至少两根踏棍,所述至少两根踏棍有一个共同端固定在所述梯架中的一根上,所述踏棍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另一个所述梯架上的不同位置,所述至少两根踏棍与所述梯架呈三角状;所述支撑支架的两根梯架形状与所述支撑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支架的两根梯架分别插入所述相对的两个模板的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凹槽中。

可选的,所述支撑支架包括两根梯架和至少两根踏棍,所述至少两根踏棍两两沿中心点交叉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固定在所述梯架上;所述支撑支架的两根梯架形状与所述支撑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支架的两根梯架分别插入所述相对的两个模板的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凹槽中。

可选的,所述支撑支架包括三根梯架和至少两根踏棍,所述至少两根踏棍有一个共同端固定在所述梯架的其中一根上,两根所述踏棍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另外两根所述梯架上;所述两个模板中,其中一个模板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凹槽,另一个模板连接至少有两个支撑凹槽;所述其中一根梯架插入所述其中一个模板上的支撑凹槽中,所述另外两根梯架分别插入所述另外一个模板上的两个支撑凹槽中;并且,所述两根踏棍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于所述导墙的侧壁。

可选的,所述支撑支架包括四根梯架和至少两根踏棍,所述至少两根踏棍在其中点处交叉固定,具有有四个自由端,所述四个自由端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四根梯架上;所述两个模板中,每个模板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沿平行于水平面间隔设置的支撑凹槽;其中两根所述梯架分别插入所述其中一个模板上的两个支撑凹槽中,另外两根所述梯架分别插入所述另外一个模板的两个支撑凹槽中;并且所述两根踏棍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于所述导墙的侧壁。

可选的,所述支撑支架由无缝钢管焊接而成。

可选的,所述模板为钢模板,所述钢模板由钢板和角钢焊接而成。

可选的,所述模板数量为多个,相对设置于所述导墙两个侧壁上的模板数量相等,所述导墙同一侧壁上的多个模板之间相互连接。

可选的,所述模板的相对两个侧边上,一边设置有凹槽,另一边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凸槽,所述凹槽与凸槽的尺寸吻合,所述凹槽与凸槽构成榫槽结构,所述导墙同一侧壁上的多个模板之间通过所述榫槽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中,包括至少两块模板和至少一个支撑支架,所述至少两块模板用于分别贴合设置于所述导墙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每个所述模板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凹槽,所述支撑支架用过所述支撑凹槽与相对的至少两块所述模板连接,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模板配合用于对所述导墙进行支撑。

本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稳定性好、能保证导墙各项精度要求和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特点。由于本装置采用定型大模板及导墙模板支撑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而成,解决了导墙内墙面各项精度不达标,导墙混凝土坍塌变形,木材浪费(本装置的模板和钢管支撑可几十次乃至上百次重复使用,木模板、木方的施工成本降低至0),辅助钢管使用量过多等问题。还节省了人工成本,通过实践应用发现,每10m导墙的人工使用量节省3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支撑支架的俯视图;

图5为支撑支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钢支撑中踏棍与梯架组成三角形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钢支撑中踏棍与梯架交叉放置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钢支撑中踏棍与梯架米字型交叉放置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支撑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支撑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10-模板,100-模板凸槽,101-模板凹槽,102-钢板,103-角钢,104-模板螺栓,105-模板螺口,20-支撑支架,201-钢支撑凹槽,202-梯架,203-踏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的侧视图,图4支撑支架的俯视图,图5为支撑支架的侧视图。如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所述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多块模板10和支撑支架20两部组成,所述模板10由钢板102与角钢103焊接组成,所述钢板102一侧焊接有钢支撑凹槽201,所述支撑支架20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而成,所述支撑支架20作为凸槽与所述模板10通过钢支撑凹槽20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采用定型大模板,该模板由2mm厚钢板与3.6#角钢焊接而成,其高度与导墙高度相同或比导墙稍高,每块模板之间通过密封榫槽结构直接连接,可选的,所述密封榫槽结构由模板凹槽101与模板凸槽100组成。因为采用了定型大模板结构,因此当导墙深度较大时,模板的拼装操作较为简化,同时可满足导墙内墙面的精度要求。本装置中支撑系统部分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成梯状,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无缝钢管有两种尺寸,一种为φ45×3mm的无缝钢管作为梯架202,一种为φ38×3mm的无缝钢管作为踏棍203,所述踏棍203平行放置。同时在模板的内侧焊接有钢支撑凹槽201,所述钢支撑凹槽201由尺寸为φ50×4.6mm的无缝钢管制作而成。可将支撑支架中的梯架202作为凸槽直接插入连接钢支撑凹槽201,从而使得模板10和支撑支架20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本实施例中,所有钢管及钢板的尺寸均已给出具体数值,发明人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钢管及钢板的厚度越大,该装置的稳定性越好。但伴随着钢管及钢板厚度的提升,成本也有大幅度上升,应认识到,这些钢管及钢板的尺寸并不做限制,在实际应用时需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及成本来调整钢管及钢板的厚度,例如需要根据导墙具体精度要求及工程大小来调整钢管的厚度、直径以及钢板的厚度。需要注意的是,所述钢支撑凹槽的尺寸要接近但不能小于所述支撑支架中的梯架202的尺寸。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榫槽结构由模板凹槽101与模板凸槽100组成。为了更好适应工程实际需要,各个模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榫槽结构,还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如图3所示,各模板之间通过模板螺栓104和模板螺口105连接。或者,在有些特殊工程实践中,可能会对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各个模板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当然,连接方式不止列举的这几种,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模板外侧采用36#角钢加筋固定,对于角钢的尺寸可根据具体施工需要作出相应调整,另外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等边角钢,同样也可以使用不等边角钢,在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每两根踏棍有一个共同端固定在所述梯架中的一根上,踏棍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另一个所述梯架上的不同位置,如图6所示两根踏棍203与梯架202呈三角状;支撑支架的两根梯架形状与支撑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支撑支架的两根梯架分别插入所述相对的两个模板的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凹槽中,需要注意的是梯架插入的凹槽数量可为多个。

可选地,如图7所示支撑支架中踏棍没有采用平行放置而是采用交叉方式放置,其他具体结构与实施一中相同。踏棍两两沿中心点交叉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固定在所述梯架上;所述支撑支架的两根梯架形状与所述支撑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支架的两根梯架分别插入所述相对的两个模板的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凹槽中。本实施例中支撑支架内踏棍采用交叉方式放置,支撑支架的稳定性强,两根踏棍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制成一体或者后期焊接而成在此不做限制。

除了上述提及的踏棍放置方式之外,还可以此采用其他方式放置踏棍,比如,如图8所示,踏棍可采用米字型结构,此种结构的稳定性较强。

可选地,如图9所示,可以将两根踏棍在其中一端作为公共端固定连接在同一个梯架上,另外两个自有端分别固定在不同的踏棍上,然后将两个自由端所连接的两个梯架插入模板同一侧面上对应的支撑凹槽内,公共端连接的梯架插入模板的另一个相对的侧面上的支撑凹槽内。这样支撑支架与模板的一个侧面构成一个类似立体三棱柱形状。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可以将两根踏棍沿在其中点处交叉固定,具有有四个自由端,所述四个自由端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四根梯架上;所述两个模板中,每个模板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沿平行于水平面间隔设置的支撑凹槽;其中两根所述梯架分别插入所述其中一个模板上的两个支撑凹槽中,另外两根所述梯架分别插入所述另外一个模板的两个支撑凹槽中;并且所述两根踏棍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于所述导墙的侧壁。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导墙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中,包括多块模板和支撑支架两部组成,所述模板由钢板与角钢焊接组成,所述模板钢板一侧焊接有钢支撑凹槽,所述支撑支架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而成,所述支撑支架作为凸槽与所述模板通过凹槽连接。

本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稳定性好、能保证导墙各项精度要求和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特点。由于本装置采用定型大模板及导墙模板支撑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而成,解决了导墙内墙面各项精度不达标,导墙混凝土坍塌变形,木材浪费(本装置的模板和钢管支撑可几十次乃至上百次重复使用,木模板、木方的施工成本降低至0),辅助钢管使用量过多等问题。还节省了人工成本,通过实践应用发现,每10m导墙的人工使用量节省3倍。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