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9288发布日期:2019-04-09 21:0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我国水土流失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它是造成土地资源平衡失调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河道的护坡工程影响到河道畅通,植物的生长需要相对松软的空间,在松软的空间中才会有足够的水和空气保证植物存活。天然土质河岸带由于受坡内的渗流作用和坡前水流的冲刷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容易崩塌。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7498895 U)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它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斜坡面上从内至外依次铺设有砂垫层、碎石砂层、块石层以及泥土层,所述泥土层由斜向布置的砌砖铺设而成,所述的砌砖包括六边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底托,所述外壳的每个侧壁中心设置有内外贯通的侧孔,所述底托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多个底孔,所述底托的下表面设置有均布的多个防滑凸点,所述坡体的顶部设置有花池。所述护坡上还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河水水位,并且将相关信息通过GPRS无线终端实时发送至远程计算机,这样,水利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计算机实时监控河水水位,在河水水位超过警戒线时及时进行防御措施,避免造成人生财产损失。

上述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砌砖的稳定性差,抗风浪能力并不高,防止水土流失效果不理想,且不利于植被种植,整个护坡的结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顶部设置有花池,花池的顶部安装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一个探照灯,所述坡体的斜坡面上从内至外依次铺设有砂垫层、碎石砂层、块石层和泥土层,泥土层由斜向布置的砌砖铺设而成,所述砌砖包括椭圆环板、连接板和圆环板,所述椭圆环板的长轴和短轴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连接有圆环板,相邻两行之间的椭圆环板均匀交错设置,所述椭圆环板内侧为第一种植区,圆环板内侧为用于安装加强桩的加强桩区,第一种植区和加强桩区之外的区域为第二种植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坡体的斜坡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砂垫层、碎石砂层、块石层和泥土层与坡体的斜坡面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桩与坡体的斜坡面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桩包括凸条、锥形钻头和钢筋混凝土桩,所述钢筋混凝土桩能够与加强桩区相配合设置,钢筋混凝土桩的上端位于加强桩区内,钢筋混凝土桩的下端延伸至坡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桩位于坡体内的部分表面设置有凸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桩的下端还安装有锥形钻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稳定性好,不仅抗风浪能力较高,防止水土流失,利于植被种植,通过砌砖和加强桩的特殊结构设置,大大提升了整个护坡的结构安全性,适应性较广,生态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砌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坡体,2-花池,3-探照灯,4-砂垫层,5-碎石砂层,6-块石层,7-泥土层,8-加强桩,81-凸条,82-锥形钻头,83-钢筋混凝土桩,9-砌砖,91-椭圆环板,92-连接板,93-圆环板,94-第一种植区,95-第二种植区,96-加强桩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所述坡体1的顶部设置有花池2,花池2的顶部安装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一个探照灯3,所述坡体1的斜坡面上从内至外依次铺设有砂垫层4、碎石砂层5、块石层6和泥土层7,泥土层7由斜向布置的砌砖9铺设而成,所述坡体1的斜坡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0°,砂垫层4、碎石砂层5、块石层6和泥土层7与坡体1的斜坡面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砌砖9包括椭圆环板91、连接板92和圆环板93,所述椭圆环板91的长轴和短轴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92连接有圆环板93,相邻两行之间的椭圆环板91均匀交错设置,所述椭圆环板91内侧为第一种植区94,圆环板93内侧为加强桩区96,第一种植区94和加强桩区96之外的区域为第二种植区95,通过第一种植区94和第二种植区95的设置可种植不同类的护坡植物,通过加强桩区96利于加强桩8的安装,提升整体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桩8与坡体1的斜坡面垂直设置,所述加强桩8包括凸条81、锥形钻头82和钢筋混凝土桩83,所述钢筋混凝土桩83能够与加强桩区96相配合设置,钢筋混凝土桩83的上端位于加强桩区96内,钢筋混凝土桩83的下端延伸至坡体1内,如图3所示,所述钢筋混凝土桩83位于坡体1内的部分表面设置有凸条81,凸条81可以增加桩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脱落,所述钢筋混凝土桩83的下端还安装有锥形钻头82,锥形钻头82便于桩基的浇筑。

该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稳定性好,不仅抗风浪能力较高,防止水土流失,利于植被种植,通过砌砖9和加强桩8的特殊结构设置,大大提升了整个护坡的结构安全性,适应性较广,生态环保。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