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动开关的平板夯洒水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7696发布日期:2019-07-13 08:1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手动开关的平板夯洒水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洒水控制机构,具体为一种用于平板夯的可远距离手动开关的洒水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平板夯在振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振动底板进行洒水湿润,主要目的一是防止被压实材料(沥青或泥土)粘连到底板上影响压实效果,二是避免振动引起尘土飞扬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平板夯振动设备上普遍设置有洒水箱,当振动工作需要时对底板进行洒水。目前平板夯的洒水机构通常是在前方水箱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手动球阀,需要开启或关闭洒水时,操作人员到设备前方下蹲打开或关闭球阀开关,而在平板夯运行过程中往往需要频繁开关水,就需反复重复此动作,操作极其不便,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不使用手动球阀开关而可以直接在操纵位置实现水箱开关的洒水控制机构,以实现远距离控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手动开关的平板夯洒水控制机构,包括水箱、连接在水箱底部的导管、与导管连接的喷头,在所述水箱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位置上下相对的导向套和螺纹座,所述导向套和螺纹座之间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端与所述导向套之间套接,所述调节杆与导向套套接的顶端连接有可带动调节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手轮;所述螺纹座为至少三通的内螺纹座,其中至少一个通口为与水箱相连的进水口,至少一个通口为出水口,而上下竖直相对的两个通口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座中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的末端环套有起配合密封作用的橡胶垫;所述螺纹座的出水口连接有水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导管和喷头依次连接以实现喷水的功能。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调节杆与导向套之间还套接有其防松作用的弹簧。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导向套、螺纹座、调节杆均设置于水箱的内部,所述螺纹座中的进水口与水箱相通。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导向套、螺纹座、调节杆均设置于水箱的外部,所述螺纹座中的进水口与水箱通过导管连通。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螺纹座为四通的内螺纹座,上下两个通口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杆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其中下通口为出水口,左右两个通口均为进水口。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螺纹座为四通的内螺纹座,上下两个通口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杆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其中下通口为出水口,左右两个通口中有一个为进水口、一个为出水口。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螺纹座为T型三通的内螺纹座,上下两个通口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杆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其中下通口为出水口,左通口或右通口为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特殊的结构设计,整个洒水过程的开关在操作位置手动旋转手轮即可实现,同时可通过控制调节杆的高度调节单位时间内洒水量的大小,避免了操作人员围绕设备的反复操作,减轻劳动量的同时,节约水资源;同时可根据平板夯的实际结构及使用场景自由选择控制机构的安装位置和进出水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一种新型手动开关的平板夯洒水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螺纹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中螺纹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箱;2-手轮;3-弹簧;4-导向套;5-调节杆;6-螺纹座;7-橡胶垫;8-水管接头;9-喷头;10-导管;11-进水口;1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手动开关的平板夯洒水控制机构,包括水箱1、连接在水箱底部的导管10、与导管连接的喷头9,在所述水箱1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位置上下相对的导向套4和螺纹座6,所述导向套4和螺纹座6之间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上端与所述导向套4之间套接,所述调节杆5与导向套4套接的顶端连接有可带动调节杆5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手轮2;所述调节杆5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纹座6为四通的内螺纹座,上下两个通口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杆5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其中下通口为出水口12,左右两个通口均为进水口11,与水箱1相连;所述调节杆5的末端环套有起配合密封作用的橡胶垫7;所述螺纹座6底部的出水口12连接有水管接头8,所述水管接头8、导管10和喷头9依次连接以实现喷水的功能。

所述调节杆5与导向套4之间还套接有起防松作用的弹簧3。

所述导向套4、螺纹座6、调节杆5均设置于水箱1的内部,所述进水口11与水箱1保持相通;所述导向套4、螺纹座6、调节杆5也可均设置于水箱1的外部,所述进水口11与水箱1通过导管连通。

其工作原理为:调节杆5与螺纹座6的上通口保持螺纹连接,转动手轮2使调节杆5下降,当调节杆5进入螺纹座6的水流通道时,随着调节杆5的不断下降,水流量不断减小,可以由此控制洒水量的大小;当调节杆5继续下降,调节杆5末端的橡胶垫7堵住螺纹座6的出水通口时,出水关闭,此时水箱1不洒水;当调节杆5上升时带动橡胶垫7上升,此时螺纹座的出水口连通,水流通过水管接头8、导管10、从喷头9流出水箱。

实施例2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除了螺纹座的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螺纹座6为四通的内螺纹座,上下两个通口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杆5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其中下通口为出水口12,左右两个通口中有一个为进水口11、一个为出水口12。

实施例3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除了螺纹座的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螺纹座6为T型三通的内螺纹座,上下两个通口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杆5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其中下通口为出水口12,左通口或右通口为进水口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