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门锁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7544发布日期:2019-08-31 02:0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闸门锁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电站闸门配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闸门锁锭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电站闸门一般采用卷扬机起吊,现有的闸门锁锭是人工投退预先存放的工字钢,工字钢贴在基面上,支撑在闸门两侧,将闸门托起,以减少卷扬机长期满负荷运行时间,延长卷扬机使用寿命同时提高闸门常开的可靠性。

由于河流域汛期来水主要受降雨影响,因此来水流量涨落幅度变化较大,在汛期需要随时做好停机避峰的准备。停机避峰一般出现在大到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值班人员在闸门启闭机室配合闸门起落操作的同时还要完成闸门锁锭的投退。

天气恶劣情况下工作人员室外劳动危险性较大;工作人员频繁上下启闭机室危险性较大、劳动强度大;操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闸门锁锭装置,拟解决现有投退闸门锁锭不安全、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闸门锁锭装置,包括锁锭机构1和控制机构2;所述锁锭机构1包括工字钢11、导向杆12、弹簧13、连接架14、滑轮15、滑轨16和两个滑动支架17;所述工字钢11两侧设有向外凸起的孔耳18;所述孔耳18可上下移动地穿过竖直固定在滑动支架17上的导向杆12,且其下部压在穿设在导向杆12上的弹簧13上,将工字钢11脱离基面;所述滑动支架17下部设有可沿滑轨16左右移动地滑轮15;所述两个滑动支架17通过连接架14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构2用于推拉连接架14使其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支架17为三角支架,所述导向杆12与三角支架的底边上的高相重叠。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16两端设有限位板19。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2采用液压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2包括与连接架14固定连接的推杆21、与推杆21铰接的拉杆22、与拉杆22铰接的曲轴23、固定在曲轴23上的大齿轮24、与大齿轮24啮合的小齿轮25以及驱动小齿轮25转动的控制电机26;所述曲轴23包括中心轴27和曲拐28;所述中心轴27与大齿轮24同轴心;所述拉杆22铰接在曲轴23的曲拐28上。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2还包括上挡板3和下挡板4;所述上挡板3和下挡板4上均设有使其旋转后自动复位的扭簧5和重块6,且其外侧设有斜面7;所述曲轴23的曲拐28旋转至最左侧水平位置后再继续旋转时,将压缩上挡板3或下挡板4上的扭簧5。

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冲机构8,所述缓冲机构8设于工字钢11位于最右侧时的下方基面内;所述缓冲机构8包括壳体81、承载部82、导向部83和复位弹簧84;所述承载部82下方固定有导向部83,所述导向部83插合于壳体81内,所述壳体81上方边缘可支撑承载部82;所述壳体81内设有支撑承载部82的复位弹簧84,且壳体上设有排气小孔85;所述承载部82在不受压力的情况下,复位弹簧84使承载部82与基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闸门锁锭装置,可实现自动投退锁锭,保障人员安全,更可靠,延长卷扬机使用寿命,提高闸门常开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锁锭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下挡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1-锁锭机构、11-工字钢、12-导向杆、13-弹簧、14-连接架、15-滑轮、16-滑轨、17-滑动支架、18-孔耳、19-限位板、2-控制机构、21-推杆、22-拉杆、23-曲轴、24-大齿轮、25-小齿轮、26-控制电机、27-中心轴、28-曲拐、3-上挡板、4-下挡板、5-扭簧、6-重块、7-斜面、8-缓冲机构、81-壳体、82-承载部、83-导向部、84-复位弹簧、85-排气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一种闸门锁锭装置,包括锁锭机构1和控制机构2;所述锁锭机构1包括工字钢11、导向杆12、弹簧13、连接架14、滑轮15、滑轨16和两个滑动支架17;所述工字钢11两侧设有向外凸起的孔耳18;所述孔耳18可上下移动地穿过竖直固定在滑动支架17上的导向杆12,且其下部压在穿设在导向杆12上的弹簧13上,将工字钢11脱离基面;所述滑动支架17下部设有可沿滑轨16左右移动地滑轮15;所述两个滑动支架17通过连接架14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构2用于推拉连接架14使其左右移动。所述滑动支架17为三角支架,所述导向杆12与三角支架的底边上的高相重叠。所述滑轨16两端设有限位板19,限制滑动支架17移动时脱离滑轨16;所述控制机构2采用液压控制。工字钢11的每一侧上下各有一个孔耳18;使工字钢11沿着导向杆12下压弹簧13时更稳定;孔耳18向外凸起,使得工字钢11在支撑闸门向下移动时,工字钢11最终落在两个滑轨16之间的基面上来支撑闸门;此时弹簧13被压缩,但不至于过压失效;弹簧13使工字钢11在不承受闸门压力时脱离基面,工字钢11悬空,自身重量通过弹簧13传递给两侧的滑动支架17;滑动支架17下部设有可沿滑轨16左右移动地滑轮15,每个滑动支架17下方可设有两个滑轮15,使得投退工字钢11摩擦力更小;滑动支架17为三角支架,所述导向杆12与三角支架的底边上的高相重叠,在保证结构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了锁锭机构的整体重量。

另外,通过控制机构2进行液压控制,推拉连接架14,轻易实现工字钢11的自动投退,不需要人员亲自去投退,保证人员安全,提高效率。

实施例二:

如附图1所示。一种闸门锁锭装置,包括锁锭机构1和控制机构2;所述锁锭机构1包括工字钢11、导向杆12、弹簧13、连接架14、滑轮15、滑轨16和两个滑动支架17;所述工字钢11两侧设有向外凸起的孔耳18;所述孔耳18可上下移动地穿过竖直固定在滑动支架17上的导向杆12,且其下部压在穿设在导向杆12上的弹簧13上,将工字钢11脱离基面;所述滑动支架17下部设有可沿滑轨16左右移动地滑轮15;所述两个滑动支架17通过连接架14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构2用于推拉连接架14使其左右移动。所述滑动支架17为三角支架,所述导向杆12与三角支架的底边上的高相重叠。所述滑轨16两端设有限位板19,限制滑动支架17移动时脱离滑轨16;工字钢11的每一侧上下各有一个孔耳18;使工字钢11沿着导向杆12下压弹簧13时更稳定;孔耳18向外凸起,使得工字钢11在支撑闸门向下移动时,工字钢11最终落在两个滑轨16之间的基面上来支撑闸门;此时弹簧13被压缩,但不至于过压失效;弹簧13使工字钢11在不承受闸门压力时脱离基面,工字钢11悬空,自身重量通过弹簧13传递给两侧的滑动支架17;滑动支架17下部设有可沿滑轨16左右移动地滑轮15,每个滑动支架17下方可设有两个滑轮15,使得投退工字钢11摩擦力更小;滑动支架17为三角支架,所述导向杆12与三角支架的底边上的高相重叠,在保证结构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了锁锭机构的整体重量。

如附图2所示。所述控制机构2包括与连接架14固定连接的推杆21、与推杆21铰接的拉杆22、与拉杆22铰接的曲轴23、固定在曲轴23上的大齿轮24、与大齿轮24啮合的小齿轮25以及驱动小齿轮25转动的控制电机26;所述曲轴23包括中心轴27和曲拐28;所述中心轴27与大齿轮24同轴心;所述拉杆22铰接在曲轴23的曲拐28上。控制电机26可采用公知的有线电连接控制或者无线控制,控制电机26驱动小齿轮25带动大齿轮24旋转,实现精确角度旋转;大齿轮24旋转带动曲轴23转动;当曲拐28转动至最左侧时,推杆21和拉杆22在同一水平线,此时为退锁锭完全状态;当曲拐28转动至最右侧时,推杆21和拉杆22又回到同一水平线,此时为投锁锭完全状态;当在退锁锭完全状态和投锁锭完全状态时,由于推杆21和拉杆22在同一水平线,所以滑动支架17受外部干扰很难左右移动,因为推拉力过中心轴27,最终承受在曲轴23两侧的支撑外壳上。

如附图3所示。所述控制机构2还包括上挡板3和下挡板4;所述上挡板3和下挡板4上均设有使其旋转后自动复位的扭簧5和重块6,且其外侧设有斜面7;所述曲轴23的曲拐28旋转至最左侧水平位置后再继续旋转时,将压缩上挡板3或下挡板4上的扭簧5。当曲拐28旋转至最左侧水平位置后,处于退锁锭完全状态,控制电机26无需施加力进行保持对抗外界干扰,曲拐28就能稳定处于上挡板3和下挡板4之间,保持退锁锭完全状态的稳定性。曲拐28从上往下旋转至上挡板3或从下往上旋转至下挡板4时,会压在斜面7上,使上挡板3或下挡板4绕固定点旋转,此时曲拐28仅需克服重块6产生的扭矩即可轻松转动到上挡板3和下挡板4之间,但是曲拐28要从上挡板3和下挡板4之间离开时,必须克服扭簧5的扭力,由于推杆21和拉杆22在同一水平线,靠滑动支架17受外力左右移动而使曲拐28转动是很难完成的,因此保证了退锁锭完全状态的稳定性。

如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缓冲机构8,所述缓冲机构8设于工字钢11位于最右侧时的下方基面内;所述缓冲机构8包括壳体81、承载部82、导向部83和复位弹簧84;所述承载部82下方固定有导向部83,所述导向部83插合于壳体81内,所述壳体81上方边缘可支撑承载部82;所述壳体81内设有支撑承载部82的复位弹簧84,且壳体上设有排气小孔85;所述承载部82在不受压力的情况下,复位弹簧84使承载部82与基面平齐。当工字钢11位于最右侧时,闸门下落压在工字钢11,工字钢11下落压在承载部82,承载部82从与基面一个平面开始往下沉,最终承载部82支撑在壳体81上方边缘。壳体上设有排气小孔85,使得承载部82下沉过程中,对工字钢11有一个缓冲,工字钢11最终在受闸门压力时,下沉在基面的下凹的一部分,该下凹的一部分使得工字钢11不能左右移动,稳定得承载闸门。当工字钢11不受压力时,弹簧13使工字钢11脱离基面,工字钢11悬空,此时承载部82在复位弹簧84的作用下,恢复到与基面同一平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