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及检修门的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8341发布日期:2019-11-12 23:0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基于水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及检修门的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机组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及检修门的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某水电站有6台机组,即有6个机组进水口,所以设置6个拦污拦污栅或检修门槽和1个检修门过渡门槽、1个拦污栅过渡门槽,总共有8个门槽。由于紧水滩电站属于双曲拱坝,导致每个门槽的尺寸、角度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提落拦污栅及检修门时,进槽困难,造成卡滞现象。平时通过门式起重机提落拦污栅及检修门,门式起重机简称为门机,用两只3吨手拉葫芦挂在检修门或拦污栅上钩拉以及用撬棍校正进槽角度。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1、需要工作人员站在盖板被打开的门槽边上工作,拦污栅或检修门落下时,工作人员站在拦污栅或检修门边上,通过撬棍校正拦污栅和检修门,存在被砸伤的安全隐患;2、拉动手拉葫芦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体力,操作不便,影响了工作效率,及设备安全性能。

因此设计一种操作安全的能方便拦污栅和检修门调整入槽角度的导向装置就很有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技术中拦污栅和检修门提落时需要勾拉和用撬棍校正、操作人员位于拦污栅或检修门的下方,存在安全隐患等的不足,提供了基于水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及检修门的导向装置,能够辅助校正拦污栅和检修门落下时的角度,操作人员可以远离拦污栅或检修门进行操作,减小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水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及检修门的导向装置,位于机组进水口,机组进水口处采用门机提落拦污栅或检修门,包括导向杆、壳体和托座,托座固定在门机上,壳体固定在托座上,导向杆位于壳体内可在导向杆轴线方向上移动,导向杆的一端可与拦污栅或检修门接触,壳体内设有能带动导向杆运动的传动机构。

拦污栅或检修门的底部设有门槽,门槽用于拦污栅或检修门在机组进水口的限位,在拦污栅或检修门缓缓落下时,拦污栅或检修门由于从上向下落下方向难控制问题,无法和门槽对准。在拦污栅或检修门距离门槽约5厘米时,检修门被挡住无法进槽,在门槽的两侧分别设置导向装置,通过导向杆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导向杆的一端顶住拦污栅或检修门,导向杆移动时可以调节校准拦污栅或检修门的位置和入槽的角度,辅助校正拦污栅或检修门落下时的位置,操作人员只要站在传动机构的操作处就可以进行校准,可以离下落的拦污栅或检修门位置较远,减小拦污栅或检修门下落操作时的安全隐患,提高拦污栅或检修门下降的操作效率。

作为优选,导向杆为圆柱形,导向杆的外周侧设有传动螺纹,传动机构包括配合的蜗轮和蜗杆,蜗轮为圆环形,蜗轮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蜗轮的内螺纹与导向杆上的传动螺纹配合,蜗杆一端伸出到壳体外侧,蜗杆连接一动力机构。蜗轮与蜗杆组成一级传动。导向杆与蜗轮同轴,由蜗轮的内螺纹与导向杆的传动螺纹组成二级传动。蜗轮和蜗杆配合传动,将动力机构传递的运动转化为蜗轮的转动,蜗轮和导向杆组成螺纹传动副,蜗杆转动时蜗轮转动,蜗轮转动时带动导向杆前后移动,传动机构稳定;通过蜗轮和蜗杆配合可以完成导向杆的自锁,防止导向杆受拦污栅或检修门的压力回退,提高导向杆导向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导向杆靠近拦污栅或检修门的一端设有导向圆面。在拦污栅或检修门下落时,导向杆会受到拦污栅或检修门下落时摩擦所产生的扭矩和剪切力,通过导向圆面可以减小导向杆在导向时受到拦污栅或检修门的摩擦,提高导向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导向圆面为半球形。减小导向杆受到拦污栅或检修门的摩擦,增强导向圆面的抗摩擦性能。

作为优选,导向圆面的直径大于导向杆的直径,导向圆面和导向杆形成蘑菇头结构。提高导向杆和拦污栅或检修门连接的导向圆面处的结构强度,提高导向圆面的抗变形能力。

作为优选,蜗轮的内螺纹中设有若干个润滑滚珠。通过润滑滚珠方便导向杆和蜗轮的螺纹传动,提高导向杆和蜗轮的传动效率,降低摩擦阻力,检测导向杆和蜗轮之间干摩擦造成的损耗,提高导向杆传动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壳体上设有包覆在导向杆外的保护筒,保护筒位于壳体远离拦污栅或检修门的一侧。通过保护筒保护导向杆的表面安全,防止石头等的碰撞使导向杆表面变形,影响传动;保护筒还能作为导向杆的导向通道,通过保护筒辅助对导向杆的限位,提高导向杆移动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动力机构包括摇盘,蜗杆与摇盘固定连接,摇盘包括与蜗杆同轴线的转盘,转盘上设有与转盘轴线平行的转轴。通过摇盘带动蜗杆转动,操作人员可以在摇动摇盘的同时观察导向杆是否对拦污栅或检修门的位置调节到位,方便操作,提高导向效率。

作为优选,动力机构包括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电机轴与蜗杆连接固定。在人员不方便一直站立的位置,可以通过设置四周密封的传动电机,通过传动电机可以遥控导向杆为拦污栅或检修门导向,操作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操作人员只要站在传动机构的操作处就可以进行校准,可以离下落的拦污栅或检修门位置较远,减小拦污栅或检修门下落操作时的安全隐患,以及减小站在打开盖板的孔洞边沿发生坠落的风险,提高拦污栅或检修门下降的操作效率;通过蜗轮和蜗杆配合可以完成导向杆的自锁,防止导向杆受拦污栅或检修门的压力回退,提高导向杆导向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导向杆1 传动螺纹11 导向圆面12 壳体2 方板21 保护筒22 托座3 门机4 蜗轮5 润滑滚珠51 蜗杆6 摇盘7 转盘71 转轴72 传动电机8 联轴器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和图2中,基于水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及检修门的导向装置,位于机组进水口,机组进水口处采用门机4提落拦污栅或检修门,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1、壳体2和托座3,托座3为三个互相垂直的长方形平板组成的墙角结构,托座3固定在门机4上,门机4通常包括门机平衡梁,门机平衡梁的左右两侧设有支撑腿,托座3优选固定在支撑腿的下方,方便导向装置的安装固定,无需混凝土浇筑其他固定位置,距离机组进水口位置近。壳体2远离拦污栅或检修门的一侧设有固定用的方板21,壳体2通过方板21螺钉固定在托座3上,导向杆1位于壳体2内可在导向杆1轴线方向上移动,导向杆1的一端可与拦污栅或检修门接触,壳体2内设有能带动导向杆1运动的传动机构。导向杆1为圆柱形,导向杆1的外周侧设有传动螺纹11,传动机构包括配合的蜗轮5和蜗杆6,蜗轮5为圆环形,蜗轮5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蜗轮5的内螺纹与导向杆1上的传动螺纹11配合,蜗杆6一端伸出到壳体2外侧,蜗杆6伸出壳体2外侧的一端连接一动力机构。蜗轮6的内螺纹中设有若干个润滑滚珠51,蜗轮6和导向杆1形成滚珠丝杆结构,降低蜗轮6和导向杆1之间的摩擦。动力机构包括摇盘7,蜗杆6与摇盘7固定连接,摇盘7包括与蜗杆6同轴线的转盘71,转盘71上设有与转盘71轴线平行的转轴72。转轴72位于转盘71端面与转盘71周侧相邻的位置。导向杆1靠近拦污栅或检修门的一端设有导向圆面12。导向圆面12为半球形。导向圆面12的直径大于导向杆1的直径,导向圆面12和导向杆1形成蘑菇头结构。壳体2上设有包覆在导向杆1外的保护筒22,保护筒22的内壁光滑,保护筒22位于壳体2远离拦污栅或检修门的一侧。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实施例与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是动力机构包括传动电机8,传动电机8的电机轴与蜗杆6通过联轴器81连接固定。

拦污栅或检修门的底部通常设有门槽,门槽用于拦污栅或检修门在机组进水口的限位,在拦污栅或检修门缓缓落下时,拦污栅或检修门由于从上向下落下方向难控制的问题,无法和门槽对准,在拦污栅或检修门距离门槽约5厘米时,检修门被挡住无法进槽,在门槽的两侧分别设置导向装置,蜗杆6转动带动蜗轮5转动,蜗轮5转动又带动位于其内部的导向杆1移动,通过导向杆1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导向杆1的一端向外延伸可顶住拦污栅或检修门,可以调节校准拦污栅或检修门的位置和入槽的角度,辅助校正拦污栅或检修门落下时的位置,操作人员只要站在传动机构的操作处就可以进行校准,可以离下落的拦污栅或检修门位置较远,减小拦污栅或检修门下落操作时的安全隐患,提高拦污栅或检修门下降的操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