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流补偿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6666发布日期:2020-08-21 14:47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流补偿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流补偿罐,属于供水领域。



背景技术:

稳流补偿罐是一种二次供水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的核心部件,其内部压力的激增或骤减会对管网寿命以及周边管网供水方面会有很大影响。为此现有的稳流补偿罐内会设置真空抑制器。真空抑制器有时会产生安装口跑漏水的问题,因此稳流补偿罐的效果并不理想。例如cn201520574777.9提供了一种l型管,在液面升降过程中控制进气口的开闭,但是其没有明确进气口的开闭原理和方法,无法实现。故而市场上尚无稳流补偿罐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稳流补偿罐,能有效将罐体内部压力稳定在一个合适范围内。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流补偿罐,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罐体,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器,罐体上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位于罐体的顶部,通气管的一端伸入至罐体内,通气管的另一端连通至大气,通气管为直管,通气管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块,通气管内活动设置有浮升板,浮升板的边缘开设有导向槽,导向块位于导向槽中,浮升板的边缘与通气管的内壁密封,通气管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止浮升板从通气管中脱离的挡位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过滤器首先对进入罐体内部的水进行过滤,当进水口流量大于出水口流量,罐体内部液面上升,当液面上升至浮升板处,由于罐体内气体体积被压缩,因此压强上升,使得浮升板处液面压强上升,由于浮升板周侧密封,因此液压会带动浮生板上升,从而使一部分水进入通气管,使得罐体内空气体积获得提升,压强下降,反之亦然,从而达到稳压的目的。同时导向块配合导向槽,在确保浮升板升降方向过程中还能保证通气管和浮升板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处安装有密封阀。

本实用新所述罐体形状为圆柱形,通气管轴线平行与罐体轴线,罐体和通气管均竖直设置,通气管的横截面积不大于罐体横截面积的一半。

本实用新所述通气管的下端与罐体的底壁之间留有不低于罐体高度一半的空隙。

本实用新所述进水口设置在罐体的侧壁上,进水口与通气管下端处在同一竖直高度上。

本实用新所述过滤器水平设置,过滤器的侧部设置有观测口。

本实用新所述导向块数量由多个,通气管为圆管,任一导向块沿均沿通气管的轴向设置,所有导向块沿通气管的周向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稳流补偿罐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展示的一种稳流补偿罐,包括支架1以及设置在支架1上的罐体2,罐体2上设置有进水口3以及出水口9。进水口3处设置有过滤器(图中未画出),过滤器首先对从进水口3进入罐体2内部的水进行过滤,之后一部分水从出水口9处流出。当进水口3流量大于出水口9流量,则罐体2内液面升高,罐体2内空气被压缩体积下降,罐体2内空气压强增大。当罐体2内存有一定水量,进水口3流量小于出水口9流量时,液面下降,罐体2内空气体积上升,罐体2内空气压强减小。

为了防止罐体2内空气的过快上升或下降,本实施例中罐体2的顶部设置有通气管4。通气管4为直管,通气管4竖直设置,通气管4的下端伸入至罐体2内,通气管4的上端连通至大气,通气管4内设置有浮升板6,浮升板6沿通气管4轴向活动,改变罐体2内液面高度,从而调节罐体2内空气体积,从而调节罐体2内空气压强。

为使得浮升板6的调节功能,需要保证浮升板6的边缘与通气管4的内壁密封,使得浮升板6下方的水不会漫过浮升板6,浮升板6上方的空气不会到浮升板6的下方。

为此,本实施例中通气管4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块5,浮升板6的边缘开设有导向槽,导向块5位于导向槽中,导向块5配合导向槽对导向槽的升降过程进行导向。此外导向块5和导向槽之间相互挤压,增加浮升板6和通气管4内壁之间摩擦力,从而提升浮升板6和通气管4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的,导向块5数量由多个,通气管4为圆管,任一导向块5沿均沿通气管4的轴向设置,所有导向块5沿通气管4的周向均匀设置。以此提升浮升板6的移动稳定性,提升浮升板6和通气管4之间的密闭性。

此外,通气管4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止浮升板6从通气管4中脱离的挡位板,以避免浮升板6从通气管4中脱离后浮升板6的调节作用失效。

优选的,挡位板分为上挡位板11和下挡位板8,上挡位板11设置在通气管4的上端,下挡位板8设置在通气管4的下端。上挡位板11决定了浮升板6移动的上止点,下挡位板8决定了浮升板6移动的下止点。上挡位板11的中间和下挡位板8的中间均为开孔7,开孔7使得通气管4位于浮升板6上方的部分与大气连通,通气管4位于浮升板6下方的部分和罐体2内的水连通。

为了对浮升板6进行拆装,上挡位板11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柱12,螺纹柱12中间开孔并与上挡位板11中间的开孔7连通,螺纹柱12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通气管4顶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螺纹柱12与通气管4顶部螺纹配合,实现上挡位板11与通气管4之间的可拆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下,浮升板6位于下挡位板8上,使得通气管4下端密封,罐体2内外空气压强相同,进水口3流量大于出水口9流量,罐体2内液面会逐渐上升,相应的罐体2内空气体积会被压缩。罐体2内液面持续上升,直至位于下挡位板8上的浮升板6与液面相接触。由于液面无法漫过浮升板6,浮升板6的重量较大,若水口3流量依旧大于出水口9流量,则浮升板6不动,通气管4外的液面继续上升,罐体2内空气进一步被压缩压强增大,使得浮升板6处液面压强持续增大,浮升板6受到液面的压力大于浮升板6上方的大气压力、浮升板6重力和浮升板6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三者之和,浮升板6上升,相应的罐体2内的水一部分进入通气管4中,通气管4外的液面会有一定程度下降,通气管4外空气压强便获得一定程度降低,起到稳压作用。由于通气管4外空气压强的减少以及通气管4内水的自重影响,浮升板6上升一段距离后浮升板6受到液面的压力降低,因此浮升板6上升一段距离后即可停止。若水口3流量小于出水口9流量,罐体2内液面下降,通气管4内的水减少,补偿通气管4外的液面减小,减少罐体2内空气压力改变。

优选的,罐体2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处安装有密封阀10。通过开闭通过开闭,对罐体2内空气与外界大气进行连通,紧急调整罐体2内气压。

本实施例中罐体2形状为圆柱形,通气管4轴线平行与罐体2轴线,罐体2竖直设置。通气管4竖直设置使得浮升板6升降过程中不易与通气管4内壁挤压翻转,导致浮升板6和通气管4之间密闭性下降。通气管4的最大调节能力是由通气管4在竖直方向上投影高度决定的,因此竖直设置的通气管4对气压的最大调节能力最大。

优选的,通气管4的横截面积不大于罐体2横截面积的一半。否则通气管4内液面高度上升量会小于通气管4外液面高度下降量,通气管4的调节灵敏度不高。

此外通气管4的下端与罐体2的底壁之间留有不低于罐体2高度一半的空隙,以保证液面和浮升板6刚接触时,罐体2内空气已经被压缩至一定程度,确保一个基本压强。

本实施例中进水口3设置在罐体2的侧壁上,进水口3与通气管4下端处在同一竖直高度上。与现有设置在罐体2顶部的进水口3不同,当罐体2内液面高于通气管4下端,则罐体2内的水压能些许减缓进水口3流量,同时减缓水流冲击对液压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中过滤器水平设置,过滤器的侧部设置有观测口,本实施例的过滤器的高度低于现有位于罐体2顶部的过滤器的高度,便于用户对过滤器进行观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