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雨水综合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8785发布日期:2020-04-03 18:4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智能楼宇雨水综合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雨水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楼宇雨水综合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道路、建筑群等不透水面积的增大。大雨时径流迅速汇集造成地面积水,导致城市局部洪灾。这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城市排水压力。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可收集、储存雨水,从而有效防止城市性洪水,城市的建筑屋顶、大型广场、小区庭院、城市的不透水地面都可大面积地汇集雨水,是良好的雨水收集面,降雨产生的地面径流,只要修建一些简单的雨水收集和贮存工程,就可将城市雨水资源化,用于城市清洁、绿地灌溉、维持城市水体景观等,由于雨水污染并不严重,可经过简单的处理用于生活洗涤用水、工业用水等,因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楼宇越来越注重雨水的综合利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雨水综合利用装置集成性不高,占地面积较大,且对于屋顶雨水收集、利用方式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智能楼宇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当处于阴天情况下,由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对清水池内部的雨水进行加热后可供用日常生活使用,在天晴情况下利用太阳热能对清水池内的清水进行加热后供用户使用,当处于干旱的情况下,由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补给管的一端连接自来水管后对清水池实现水源的补给,保证特殊状况下的正常持续使用,整体的雨水综合利用装置集成于处理室中,集成性高,占地面积较小,可针对不同的天气情况实现屋顶雨水的充分利用,使用灵活性较高,以解决现有的雨水综合利用装置集成性不高,占地面积较大,且对于屋顶雨水收集、利用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楼宇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处理室,所述处理室的顶端开设有集水槽,且处理室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集水槽的内底壁等距设有吸水件,且吸水件伸入空腔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路,且输送管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弃流装置,所述处理室的内部自弃流装置处依次设有蓄水箱、处理箱和清水池,且蓄水箱、处理箱和清水池之间依次设有连接管,所述处理室的内侧壁远离弃流装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处理箱和清水池的一侧分别设有加药装置和电加热器,且加药装置和电加热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清水池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水位传感器;

所述处理室的内部焊接有隔层,且隔层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工作站,所述处理室的屋顶处固定设有与太阳能工作站通过管路连接的集热器,所述集热器的上表面固定设有集热管件,所述太阳能工作站通过管路与清水池固定连接,且太阳能工作站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弃流装置的内部结构设置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且上腔和下腔之间开设有贯穿孔,所述上腔的内部设有弃流桶,所述下腔的一侧固定设有回流管,且弃流装置的正下方设置有与回流管相连接的沉降室。

进一步地,所述上腔和弃流桶沿横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弃流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锥形漏斗,且弃流桶与锥形漏斗的连接处设有与锥形漏斗顶端形状相适应的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球座。

进一步地,所述球座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柱,且弹簧柱的顶端与弃流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包括外箱体,且外箱体沿横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外箱体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通过连接管连接弃流桶的出水口和处理箱。

进一步地,所述外箱体的内部设有滤板,且滤板的横截面呈蜂窝孔状。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靠近控制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补给管,且补给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基座,且集热器通过基座与处理室的屋顶平面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器沿横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插接在集热器一端上的立轴,所述立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基板,且基板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立轴相套接的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抵接件,且抵接件与立轴的外表面相套接,所述抵接件远离铰接座的一端与集热管件的外表面相抵接。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当处于阴天情况下,由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对清水池内部的雨水进行加热后可供用日常生活使用,在天晴情况下利用太阳热能对清水池内的清水进行加热后供用户使用,当处于干旱的情况下,由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补给管的一端连接自来水管后对清水池实现水源的补给,保证特殊状况下的正常持续使用,整体的雨水综合利用装置集成于处理室中,集成性高,占地面积较小,可针对不同的天气情况实现屋顶雨水的充分利用,使用灵活性较高;

2、通过设置的夹紧机构,集热管件插设在基板与集热器之间的空隙中,由于基板与立轴相插接,且基板的外表面与集热器的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进而使得基板与集热器之间的空隙可适应集热管件的厚度,随后,使得通过铰接座固定安装的抵接件的一端与集热管件的外表面进行抵接即可,整体结构稳固性好且可进行拆分,使用灵活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弃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弃流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蓄水箱的横剖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图1中b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集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图6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处理室;2、集水槽;3、空腔;4、吸水件;5、输送管路;6、输水管;7、弃流装置;701、上腔;702、下腔;703、弃流桶;704、弹簧柱;705、球座;706、隔板;707、进水口;708、出水口;709、贯穿孔;710、锥形漏斗;8、连接管;9、蓄水箱;901、外箱体;902、进水管;903、出水管;904、滤板;10、处理箱;11、清水池;12、控制器;13、太阳能工作站;14、隔层;15、集热器;16、补给管;17、电磁阀;18、水位传感器;19、电加热器;20、加药装置;21、沉降室;22、回流管;23、基座;24、夹紧机构;2401、立轴;2402、弹簧;2403、基板;2404、铰接座;2405、抵接件;25、集热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智能楼宇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处理室1,所述处理室1的顶端开设有集水槽2,且处理室1的内部设有空腔3,所述集水槽2的内底壁等距设有吸水件4,且吸水件4伸入空腔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路5,且输送管路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6,所述输水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弃流装置7,所述处理室1的内部自弃流装置7处依次设有蓄水箱9、处理箱10和清水池11,且蓄水箱9、处理箱10和清水池11之间依次设有连接管8,所述处理室1的内侧壁远离弃流装置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2,所述处理箱10和清水池11的一侧分别设有加药装置20和电加热器19,且加药装置20和电加热器19分别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所述清水池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的水位传感器18;

所述处理室1的内部焊接有隔层14,且隔层1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工作站13,所述处理室1的屋顶处固定设有与太阳能工作站13通过管路连接的集热器15,所述集热器15的上表面固定设有集热管件25,所述太阳能工作站13通过管路与清水池11固定连接,且太阳能工作站13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

所述弃流装置7的内部结构设置为上腔701和下腔702两部分,且上腔701和下腔702之间开设有贯穿孔709,所述上腔701的内部设有弃流桶703,所述下腔702的一侧固定设有回流管22,且弃流装置7的正下方设置有与回流管22相连接的沉降室21。

进一步地,所述上腔701和弃流桶703沿横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贯通的进水口707和出水口708。

进一步地,所述弃流桶7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锥形漏斗710,且弃流桶703与锥形漏斗710的连接处设有与锥形漏斗710顶端形状相适应的隔板706,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70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球座705。

进一步地,所述球座705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柱704,且弹簧柱704的顶端与弃流桶703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9包括外箱体901,且外箱体901沿横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902和出水管903,所述外箱体901的进水管902和出水管903分别通过连接管8连接弃流桶703的出水口708和处理箱10。

进一步地,所述外箱体901的内部设有滤板904,且滤板904的横截面呈蜂窝孔状。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11靠近控制器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补给管16,且补给管1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7,所述电磁阀17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

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处理室1顶端开设的集水槽2在雨天收集降雨,并通过输送管路5经由连接管8注入弃流装置7内部,雨水的流量从小到大,刚开始的雨水流量较小夹杂着泥土进入弃流装置7内的弃流桶703内部,此时弹簧柱704处于未拉伸状态,球座705底端连接的隔板706与弃流桶703之间处于未关闭状态,雨水顺着弃流桶703往锥形漏斗710处流动,并通过贯穿孔709注入下腔702中并将回流管22注入沉降室21内沉降,随着雨水流量的增加,雨水对隔板706的冲击力增加,此时球座705位置下移拉动弹簧柱704被拉伸,隔板706与弃流桶703之间相封闭,雨水通过出水口708进入蓄水箱9内部蓄积,雨水通过进水管902注入外箱体901的内部,并通过滤板904过滤后通过出水管903进入处理箱10中,控制器12控制加药装置20向处理箱10内部加入雨水处理使用到的药品,雨水在处理箱10中进行消毒处理后通过连接管8注入清水池11中,当处于阴天情况下,由控制器12控制电加热器19对清水池11内部的雨水进行加热后可供用日常生活使用,当处于晴天情况下,有控制器12控制太阳能工作站13工作并使得清水池11内的雨水管路输送至集热器15中循环,在太阳能工作站13的驱动下,集热器15上的集热管件25吸收太阳热能并与雨水进行换热后,加热后的雨水进管路重回清水池11中,清水池11与集热器15之间通过管路形成封闭的回路,在天晴情况下利用太阳热能对清水池11内的清水进行加热后供用户使用,当处于干旱的情况下,由水位传感器18监控清水池11内水位,当水位低于最低值时,水位传感器18经信息传输至控制器12处,由控制器12控制电磁阀17的开启,补给管16的一端连接自来水管后对清水池11实现水源的补给,保证特殊状况下的正常持续使用,整体的雨水综合利用装置集成于处理室1中,集成性高,占地面积较小,可针对不同的天气情况实现屋顶雨水的充分利用,使用灵活性较高。

参照说明书附图6-7,该实施例的智能楼宇雨水综合利用装置,所述集热器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基座23,且集热器15通过基座23与处理室1的屋顶平面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器15沿横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夹紧机构24,所述夹紧机构24包括插接在集热器15一端上的立轴2401,所述立轴2401的外表面套设有基板2403,且基板2403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立轴2401相套接的弹簧2402。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240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铰接座2404,所述铰接座24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抵接件2405,且抵接件2405与立轴2401的外表面相套接,所述抵接件2405远离铰接座2404的一端与集热管件25的外表面相抵接。

实施场景具体为:集热器15通过基座23与处理室1的屋顶平面固定安装好时,将集热管件25插设在基板2403与集热器15之间的空隙中,由于基板2403与立轴2401相插接,且基板2403的外表面与集热器15的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进而使得基板2403与集热器15之间的空隙可适应集热管件25的厚度,随后,使得通过铰接座2404固定安装的抵接件2405的一端与集热管件25的外表面进行抵接后,即完成集热管件25与集热器15的安装过程,整体结构稳固性好且可进行拆分,使用灵活性高。

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当处于阴天情况下,由控制器12控制电加热器19对清水池11内部的雨水进行加热后可供用日常生活使用,当处于晴天情况下,有控制器12控制太阳能工作站13工作并使得清水池11内的雨水管路输送至集热器15中循环,在太阳能工作站13的驱动下,集热器15上的集热管件25吸收太阳热能并与雨水进行换热后,加热后的雨水进管路重回清水池11中,清水池11与集热器15之间通过管路形成封闭的回路,在天晴情况下利用太阳热能对清水池11内的清水进行加热后供用户使用,当处于干旱的情况下,由水位传感器18监控清水池11内水位,当水位低于最低值时,水位传感器18经信息传输至控制器12处,由控制器12控制电磁阀17的开启,补给管16的一端连接自来水管后对清水池11实现水源的补给,保证特殊状况下的正常持续使用,整体的雨水综合利用装置集成于处理室1中,集成性高,占地面积较小,可针对不同的天气情况实现屋顶雨水的充分利用,使用灵活性较高。

参照说明书附图6-7,集热器15通过基座23与处理室1的屋顶平面固定安装好时,将集热管件25插设在基板2403与集热器15之间的空隙中,由于基板2403与立轴2401相插接,且基板2403的外表面与集热器15的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进而使得基板2403与集热器15之间的空隙可适应集热管件25的厚度,随后,使得通过铰接座2404固定安装的抵接件2405的一端与集热管件25的外表面进行抵接后,即完成集热管件25与集热器15的安装过程,整体结构稳固性好且可进行拆分,使用灵活性高。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