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节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8709发布日期:2019-12-03 19:2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节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节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节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资源问题的认识的提高,节水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目前在家庭中,大量用过但尚较为干净的生活用水未得到有效的利用,被白白排放。另一方面,已经普及千家万户的抽水马桶使用的全部是自来水,且耗用量惊人,约占使用量的30%。

洗衣机目前也是现代生活中的必备家用电器,普通的波轮洗衣机洗一次衣服耗水大约150升,按照一周洗衣2次来计算,就需要约300升水,但相对比较来言,马桶的使用水质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用洗衣后的水用来冲马桶是可行的,如果因为洗涤水较脏,对水的要求有所提高的话,用漂洗后的水经过过滤、杀毒抗菌处理后进行冲洗马桶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通过上述分析,如果使用洗衣机和马桶结合的方式节约用水,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更加重要的是可以为解决国家、地球淡水资源日渐缺乏的问题贡献一份力量,在实际生活中倡导环保、节水的理念。

有鉴于此,提出一种能够将洗衣机的排出水收集在一起用于给马桶自动上水的全自动节水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节水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将洗衣机的排出水充分利用至马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节水装置,包括依次通过水管连接的洗衣机、缓存池、第一水泵、储水箱、第二水泵以及马桶,所述缓存池内设置有第一浮球开关,所述第一浮球开关能够检测所述缓存池内的水位以实现所述第一水泵的工作或者停止工作;所述马桶的马桶水箱内设置有第二浮球开关,所述第二浮球开关能够检测所述马桶水箱内的水位以实现所述第二水泵的工作或者停止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存池内设置有过滤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均设置在所述储水箱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浮球开关设置在所述马桶水箱内的水面下方3-5cm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浮球开关和所述第二浮球开关均采用鸭嘴式浮球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洗衣机的排水口通过第一水管和所述缓存池连通,所述缓存池通过第二水管和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排水端通过第三水管和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储水箱通过第四水管和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排水端通过第五水管和所述马桶的马桶水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节水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将洗衣机的排出水供给至马桶水箱。当洗衣机排水时,缓存池内的水位上升,第一浮球开关接通第一水泵的电源,第一水泵开始工作,从缓存池向储水箱进行抽水;当洗衣机不排水时,缓存池内的水位下降,缓存池内的第一浮球开关断开第一水泵的电源,第一水泵停止工作;当马桶水箱内的第二浮球开关检测到马桶水箱内的水位下降时,第二浮球开关接通第二水泵的电源,第二水泵开始工作,从储水箱向马桶水箱进行补水;当马桶水箱内的水上升至马桶所需的水位高度时,马桶水箱内的第二浮球开关断开第二水泵的电源,第二水泵停止工作。由此,采用第一浮球开关和第二浮球开关分别控制缓存池内的水位以及马桶水箱内的水位,保证了缓存池内的水不溢出以及马桶水箱的自动补水,能够实现自动将洗衣机的排出水供给至马桶水箱,并且通过储水箱存储水资源,能够实现自动为马桶水箱供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洗衣机;2、缓存池;3、储水箱;4、马桶;5、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第一浮球开关;8、第二浮球开关;9、过滤棉;10、第一水管;11、第二水管;12、第三水管;13、第四水管;14、第五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节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通过水管连接的洗衣机1、缓存池2、第一水泵5、储水箱3、第二水泵6以及马桶4,缓存池2内设置有第一浮球开关7,第一浮球开关7能够检测缓存池2内的水位以实现第一水泵5的工作或者停止工作;马桶4的马桶水箱内设置有第二浮球开关8,第二浮球开关8能够检测马桶水箱内的水位以实现第二水泵6的工作或者停止工作。

具体地,洗衣机1的排水口通过第一水管10和缓存池2连通,洗衣机1的排水泵将洗衣水通过第一水管10排入缓存池2内进行暂存。缓存池2通过第二水管11和第一水泵5的进水端连通,第一水泵5的排水端通过第三水管12和储水箱3连通。储水箱3通过第四水管13和第二水泵6的进水端连通,第二水泵6的排水端通过第五水管14和马桶4的马桶水箱连通。当洗衣机1排水时,缓存池2内的水位上升,第一浮球开关7接通第一水泵5的电源,第一水泵5开始工作,从缓存池2向储水箱3进行抽水;当洗衣机1不排水时,缓存池2内的水位下降,缓存池2内的第一浮球开关7断开第一水泵5的电源,第一水泵5停止工作;当马桶水箱内的第二浮球开关8检测到马桶水箱内的水位下降时,第二浮球开关8接通第二水泵6的电源,第二水泵6开始工作,从储水箱3向马桶水箱进行补水;当马桶水箱内的水上升至马桶4所需的水位高度时,马桶水箱内的第二浮球开关8断开第二水泵6的电源,第二水泵6停止工作。由此,采用第一浮球开关7和第二浮球开关8分别控制缓存池2内的水位以及马桶水箱内的水位,保证了缓存池2内的水不溢出以及马桶水箱的自动补水,能够实现自动将洗衣机1的排出水供给至马桶水箱,并且通过储水箱3存储水资源,能够实现自动为马桶水箱供水。

为了过滤洗衣机1的排出水,防止杂物进入第一水泵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缓存池2内设置有过滤棉9。过滤棉9将缓存池2分隔成左右两部分,洗衣机1的排出水被排入缓存池2的左侧,经过过滤棉9的过滤后流动至缓存池2的右侧。第一水管10的一端伸入缓存池2的右侧,另一端和第一水泵5的进水端连通,由此,第一水泵5可以从缓存池2内向储水箱3内进行抽水,抽的水是经过过滤棉9过滤后的,从而可以防止杂物进入第一水泵5。

为了便于第一水泵5和第二水泵6的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水泵5和第二水泵6均设置在储水箱3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浮球开关8设置在马桶水箱内的水面下方3-5cm位置处,当马桶水箱不需要补水(马桶水箱内的水位上升至一定高度)时,第二浮球开关8断开第二水泵6的电源,第二水泵6停止工作;当马桶水箱需要补水(马桶水箱内的水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时,第二浮球开关8接通第二水泵6的电源,第二水泵6开始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浮球开关7和第二浮球开关8均采用鸭嘴式浮球开关。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动节水装置能够合理布置在卫生间等生活场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浮球开关7和第二浮球开关8选用鸭嘴式浮球开关;第一水泵5和第二水泵6选用12v隔膜泵(喷雾器水泵);储水箱3的大小为长60cm、宽60cm、高80cm;缓存池2和储水箱3相邻设置(减少占地面积,便于摆放),具体地,缓存池2的右侧壁和储水箱3的左侧壁相连呈一体,缓存池2的大小为长30cm、宽10cm、高20cm;另外,采用变压器(ac220v转dc12v)可以为两组12v隔膜泵提供12v的电源电压,不会危及人体安全。由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动节水装置仅仅需要采用变压器(ac220v转dc12v)、两个鸭嘴式浮球开关、两组12v隔膜泵、水管3m、电线5m、长60cm、宽60cm、高80cm的储水箱3、长30cm、宽10cm、高20cm的缓存池2即可,其成本低,应用简单,实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节水装置并非替代马桶水箱的自来水供水,而是为马桶水箱另增加一种供水方式;当马桶水箱内的水位下降时,也可以由自来水和洗衣机排出水混合供给至马桶水箱。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