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9794发布日期:2019-12-31 15:5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洁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水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清洁水箱。



背景技术:

消防水箱是指在灭火救援活动中为消防队提供水源的消防设施,其一方面使得消防给水管道充满水,节省了消防水泵开启后充满管道的时间,为扑灭火灾赢得了时间;另一个方面,屋顶设置的增压、稳压系统和水箱能保证消防水枪的充实水柱,对于扑灭初期火灾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

目前,公告号为cn20443548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防水箱,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水箱存在的一些问题,该消防水箱包括带有进、出水口的水箱本体、供水循环管路及供电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水箱本体顶部内设超声波水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进水口设置由超声波水位传感器输出信号控制启闭的电磁阀,出水口设置有过滤器,水箱本体底部出水口下方设置截面呈梯面或锥面的沉降池,沉降池内布置电加热器,沉降池底部设置排泄口,上述超声波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磁阀、电加热器均与供电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操作容易,但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该消防水箱外接水源中不可避免的含有霉菌以及各种杂质,导致该消防水箱的内壁在长久使用后积蓄大块的杂质,如若长期不清理,容易导致消防管道的堵塞,影响救援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亟需一种自清洁水箱,该水箱能够清理箱体的内壁,避免该水箱在长期使用后积蓄大块的杂质,防止消防管道的堵塞,保证救援活动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清洁水箱,该水箱清理了箱体的内壁,避免该水箱在长期使用后积蓄大块的杂质,防止消防管道的堵塞,保证救援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清洁水箱,包括设置于建筑顶部的箱体、设置于箱体顶部并与箱体内部连通的第一电磁阀、一端与外界水源连通一端与第一电磁阀固定并连通的进水管、设置于箱体底部并与箱体内连通的第二电磁阀以及一端与第二电磁阀固定并连通另一端与消防管路连通的出水管;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清洗箱体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箱体顶部的水泵、一端与所述水泵连通另一端与外界水源连通的供水管、设置于所述供水管上的消毒器、与所述箱体上部固定并与箱体内连通的第三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顶壁上的安装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下侧的伸缩杆、固定于所述伸缩杆下端的喷淋头、固定于所述箱体顶部的控制器以及固定于所述箱体顶部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定时器;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三电磁阀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水泵以及第三电磁阀连通的连接管,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喷淋头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第三电磁阀以及喷淋头连通的软管;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以及水泵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清理箱体时,定时器触发控制器,使得控制器发送信号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以及水泵,从而使得第一电磁阀关闭,此时,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以及水泵开启,水泵工作,使得供水管内的水通过连接管以及软管进入到喷淋头内,最终喷淋头内的水喷洒至箱体内侧壁上,冲刷了箱体内侧壁上积蓄的杂质,使得杂质在未结成大块时混入水中通过出水管排出箱体,进而避免了消防管道的堵塞,保证救援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上设有与箱体上表面固定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轴竖直穿过所述箱体上表面并与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固定;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步进电机输出轴的转动角度小于36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喷淋头喷水时,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工作,使得安装板转动,带动伸缩杆以及喷淋头转动,从而使得喷淋头冲刷了箱体的各处内侧壁,清理效果好,而步进电机输出轴转动角度小于360度,防止软管缠绕上伸缩杆,避免软管弯折后影响到水流的通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下侧并与安装板底面固定的伸缩管、上端设置于所述伸缩管内并与之滑动连接的伸缩套以及设置于所述伸缩管内的用于驱动伸缩套滑动的驱动部,所述伸缩套下端与所述喷淋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部驱动伸缩套移动时,固定于伸缩套下端的喷淋头竖直移动,使得箱体内侧壁顶部与底部均受到喷淋头的冲刷,从而全面清洗了箱体的内侧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伸缩管内并与所述安装板底面固定的驱动电机、竖直穿过所述伸缩套上表面并与之螺纹连接的丝杆以及设置于所述伸缩套内并与所述丝杆下端的限位块,所述丝杆的轴线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轴线重合,且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丝杆上端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工作时,其输出轴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从而驱动块与之螺纹连接的伸缩套移动,而丝杆下端固定有限位块,限制了伸缩套的移动行程,防止丝杆与伸缩套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与所述限位块上表面固定的橡胶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伸缩套内顶壁靠近限位块时,伸缩套内顶壁与橡胶垫圈抵触,此时橡胶垫圈变形,缓冲了伸缩套的冲击,防止限位块与伸缩套内顶壁触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管连接所述喷淋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伸缩管上端外侧壁以及所述伸缩套内顶壁,且所述软管保持松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穿过伸缩管上端外侧壁以及伸缩套内顶壁而与喷淋头连通,使得软管设置于伸缩管与伸缩套内,加上软管保持松弛,防止伸缩杆的移动与转动而导致软管与伸缩杆缠绕打结,避免软管弯折,防止软管弯折后影响到水流的通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头包括与所述伸缩套下端固定的喷淋盒、固定于所述喷淋盒外侧壁上并与喷淋盒内部连通的喇叭管以及固定于所述喇叭管内的喷淋板,所述喇叭管侧壁上开设有轴线倾斜的喷淋孔;所述喷淋孔设有多个,多个喷淋孔的轴线的倾斜角度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内的水通过喷淋盒以及喷淋板上的喷淋孔喷射出喷淋头,冲刷了水箱内侧壁,而喷淋板上的喷淋孔的倾斜角度各不相同,使得喷淋头喷射出的水流冲刷到箱体内侧壁上各处,使得箱体内侧壁的清洗更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毒器包括与所述供水管上部固定并与所述供水管内部连通的第四电磁阀以及瓶口与所述第四电磁阀固定并连通的消毒瓶,所述消毒瓶内设有消毒水,且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箱体进行消毒时,控制器控制第四电磁阀开启,使得消毒瓶内的消毒水进入供水管内与水混合,从而使得从喷淋头内喷出的水具有消毒效果,有助于防止箱体内侧壁上霉菌的滋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清理箱体时,定时器触发控制器,使得控制器发送信号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以及水泵,使得第一电磁阀关闭,此时,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以及水泵开启,水泵工作,使得供水管内的水通过连接管以及软管进入到喷淋头内,最终喷淋头内的水喷洒至箱体内侧壁上,冲刷了箱体的内侧壁,使得杂质在未结成大块时混入水中通过出水管排出箱体,进而避免了消防管道的堵塞,保证救援活动的顺利进行;

2.当驱动部驱动伸缩套移动时,固定于伸缩套下端的喷淋头竖直移动,使得箱体内侧壁顶部与底部均受到喷淋头的冲刷,从而全面清洗了箱体的内侧壁;

3.当箱体进行消毒时,控制器控制第四电磁阀开启,使得消毒瓶内的消毒水进入供水管内与水混合,从而使得从喷淋头内喷出的水具有消毒效果,有助于防止箱体内侧壁上霉菌的滋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第一电磁阀;3、进水管;4、第二电磁阀;5、出水管;6、清洁装置;61、水泵;62、供水管;63、消毒器;631、消毒瓶;632、第四电磁阀;64、第三电磁阀;641、软管;642、连接管;65、步进电机;66、安装板;67、伸缩杆;671、伸缩管;672、伸缩套;673、驱动部;6731、驱动电机;6732、丝杆;6733、限位块;6734、橡胶垫圈;68、喷淋头;681、喷淋盒;682、喇叭管;683、喷淋板;684、喷淋孔;69、控制器;60、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清洁水箱,包括箱体1、第一电磁阀2、进水管3、第二电磁阀4、出水管5以及清洁装置6。箱体1为长方体内部中空结构,其设置于建筑屋面上并与之固定,且箱体1底面与建筑屋面具有一定间隙。第一电磁阀2设置于箱体1顶部并与箱体1上表面固定,且第一电磁阀2与箱体1内部连通。进水管3为圆管状,其一端与外界水源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电磁阀2固定并连通。第二电磁阀4设置于箱体1底部,其与箱体1底面固定并与箱体1内部连通。出水管5为圆管状,其一端与第二电磁阀4固定并连通,另一端与消防管路连通。

如图1所示,清洁装置6包括水泵61、供水管62、消毒器63、第三电磁阀64、步进电机65、安装板66、伸缩杆67、喷淋头68、控制器69以及定时器60,水泵61设置于箱体1上部并与箱体1上表面固定。供水管62为圆管状,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其一端与外界水源连通,另一端与水泵61进水口连通。第三电磁阀64与箱体1上表面固定,其与上表面固定并与箱体1内部连通。第三电磁阀64与水泵61之间连接有连接管642,连接管642为圆管状,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步进电机65设置于箱体1顶部,其与箱体1上表面固定,且其输出轴穿过箱体1上表面并延伸至箱体1内。此外,步进电机65的转动角度为180度。安装板66为方形板状,其水平设置于箱体1内,且其上表面与步进电机65输出轴固定。结合图2所示,伸缩杆67包括伸缩管671、伸缩套672以及驱动部673。伸缩管671为截面呈方形的管状结构,其竖直设置于安装板66下侧,且其上端与安装板66底面固定。伸缩套672为截面呈方形的套装结构,其开口朝下,且其上端设置于伸缩管671内并与伸缩管671内侧壁滑动连接。驱动部673包括驱动电机6731、丝杆6732以及限位块6733,驱动电机6731设置于伸缩管671内,其与安装板66底面固定,且其输出轴竖直朝下。丝杆6732竖直设置于伸缩管671内,其轴线与驱动电机6731输出轴轴线重合,丝杆6732上端与驱动电机6731输出轴固定,且其下端穿过伸缩套672上表面延伸至其内并与伸缩套672螺纹连接。限位块6733为圆形块状,其轴线与丝杆6732的轴线重合,且其上表面与丝杆6732下端固定。限位块6733上还设有橡胶垫圈6734,橡胶垫圈6734套设于丝杆6732上,且橡胶垫圈6734底面与限位块6733上表面固定。

如图2所示,喷淋头68包括喷淋盒681、喇叭管682以及喷淋板683,喷淋盒681为圆形盒状,其内部中空,且其上表面与伸缩套672下端固定。结合图3所示,喇叭管682的截面呈圆形,其设置于喷淋盒681外侧,且其较小的开口与喷淋盒681的外侧壁固定并与喷淋盒681内连通。喷淋板683为圆形板状,其轴线与喇叭管682的轴线重合,喷淋板683与喇叭管682内壁固定,且其设置于喇叭管682较大的开口处。喷淋板683侧壁上设有多个喷淋孔684,喷淋孔684的截面呈圆形,且其轴线倾斜,使得从喷淋板683喷射出的水柱呈放射状。此外,喇叭管682设有四只,四只喇叭管682环绕喷淋盒681的轴线均匀分布。结合图1所示,喷淋头68与第三电磁阀64之间设有软管641,软管641为圆管状,由耐腐蚀柔性橡胶材料制成,其一端与第三电磁阀64固定并连通,另一端依次穿过伸缩管671上部外侧壁以及伸缩套672上表面并与喷淋盒681上表面固定并与喷淋盒681内部连通,且软管641保持松弛。

如图1所示,消毒器63设置于供水管62上,其包括消毒瓶631以及第四电磁阀632,消毒瓶631为截面呈圆形的瓶装结构,其开口朝下设置,且消毒瓶631内充满消毒水。第四电磁阀632设置于供水管62顶部,其与供水管62底部固定并与其内连通,且消毒瓶631瓶口与第四电磁阀632固定并连通。控制器69设置于箱体1上部并与箱体1上表面固定,其分别与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4、第三电磁阀64、第四电磁阀632以及水泵61电连接,而定时器60设置于箱体1顶部并与箱体1上表面固定,定时器60与控制器69电连接,且定时器60定时出发控制器69,使得当消毒箱体1时,控制器69控制第一电磁阀2关闭,而第二电磁阀4、第三电磁阀64、第四电磁阀632以及水泵61开启,从而使得消毒水混合在供水管62内的水流内,最终冲刷了箱体1的内侧壁。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清理箱体1时,定时器60触发控制器69,控制器69发送信号至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4、第三电磁阀64以及水泵61,使得第一电磁阀2关闭,此时,第二电磁阀4、第三电磁阀64以及水泵61开启,水泵61工作,使得供水管62内的水通过连接管642以及软管641进入到喷淋头68内,最终喷淋头68内的水喷洒至箱体1内侧壁上,冲刷了箱体1内侧壁上积蓄的杂质,使得杂质在未结成大块时混入水中通过出水管5排出箱体1,进而避免了消防管道的堵塞,保证救援活动的顺利进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