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井盖双层防护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6895发布日期:2020-01-21 23:3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井盖双层防护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建设工具领域,涉及一种排水井盖双层防护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在城市中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市政排水这方面,尤其是到了下雨天,短时间的降水量会很大,需要在城市的地下建设大量的排水管道网,这就需要大量铺设管道,与之伴随而来的是要在城市的地面上大街上安装大量的井盖,其广泛应用于公路、小区、公园、广场等场所,给排水井盖上方的盖板,会经常出现被盗现象,在盖板丢失后,敞开的井口就会给行人带来很大的危险,稍不小心,就会掉入井内,并且给排水井盖也非常容易被汽车压碎,同样给行人和车辆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于敞开的井口进行防护的问题,提供一种排水井盖双层防护网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排水井盖双层防护网装置,其包括通过锁紧件设置在井盖外圈内侧的第一层防护网和第二层防护网,所述的井盖外圈是由平沿围、下沿围以及若干三角支撑板组成,所述下沿围上贯通设置有四个螺纹孔,并且其中分别设置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带帽螺杆和配套的螺母,并且其中的螺母位下沿围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层防护网包括第一铁丝网以及从第一铁丝网外围向上竖直设置一圈的上沿围,所述上沿围上贯通设置有四个间隔均匀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上沿围的高度小于所述下沿围的高度,并且上沿围的外径小于所述下沿围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层防护网包括第二铁丝网,以及从第二铁丝网外围向上延伸出的四根均匀间隔设置的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顶端还分别焊接有锁紧环。

进一步,所述第二铁丝网和第一铁丝网的结构相同,但第二铁丝网的直径略大于第一铁丝网的直径,但小于下沿围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两层防护网结构,均通过对应的锁紧件同时进行锁紧设置,从而形成了双层防护的作用,避免了井盖破碎后,人员或者物品掉落井中的事件发生,同时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安装,方便了防护网装置的设置,利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层防护网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层防护网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层防护网的正视示意图;

图中,1为井盖外圈,11为三角支撑板,12为下沿围,13为平沿围,2为第一层防护网,21为上沿围,22为第一铁丝网,23为通孔,3为第二层防护网,31为第二铁丝网,32为牵引杆,33为锁紧环,4为锁紧件,41为带帽螺杆,42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5所示,一种排水井盖双层防护网装置,其包括通过锁紧件4设置在井盖外圈1内侧的第一层防护网2和第二层防护网3,所述的井盖外圈1是由平沿围13、下沿围12以及若干三角支撑板11组成,所述平沿围13为具有一定宽度的圆环形金属结构,其内径竖直向下就形成了所述的下沿围12,所述三角支撑板11垂直焊接在下沿围12外壁以及平沿围13下表面之间,并且相互之间均匀间隔的设置4个,所述下沿围12上贯通设置有4个螺纹孔,并且其中分别设置锁紧件4,所述锁紧件4包括带帽螺杆41和配套的螺母42,并且其中的螺母42位下沿围的内侧。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层防护网2包括第一铁丝网22以及从第一铁丝网22外围向上竖直设置一圈的上沿围21,所述上沿围21上贯通设置有四个通孔23,这四个通孔23均匀间隔设置在上沿围21的中部位置上,所述上沿围21的高度小于所述下沿围12的高度,并且上沿围21的外径小于所述下沿围12的内径,所述的带帽螺杆41分别穿过所述通孔23并通过配套的螺母42锁紧。

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二层防护网3包括第二铁丝网31,以及从第二铁丝网31外围向上延伸出的四根均匀间隔设置的牵引杆32,所述牵引杆32的顶端还分别焊接有锁紧环33,所述第二铁丝网31和第一铁丝网22的结构相同,但第二铁丝网的直径略大于第一铁丝网的直径,但小于下沿围13的内径,从而使得牵引杆32的上端可穿套在对应的带帽螺杆41上,然后通过配套的螺母42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1和图2所示,首先将锁紧件上的螺母取掉,然后将第二层防护网3向下放入井中,然后将其牵引杆32顶端的锁紧环33穿套在锁紧件的带帽螺杆上,接着将第一层防护网放入井内,然后将其通孔23对应的套在锁紧件的带帽螺杆上,然后将每个带帽螺杆所对应的螺母42旋紧在带帽螺杆上,从而使得第一层防护网和第二层防护网的位置被限定,并且锁紧不会掉落井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更动或修饰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