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面墙体洒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8439发布日期:2020-05-22 22:0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面墙体洒水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建设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面墙体洒水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地铁工程的不断建设,地铁车站内墙体二次砌筑工程也越来越多。其中墙体抹灰之前需对墙体进行浇水处理,现有技术中墙体抹灰之前的浇水基本为人工浇水,较为浪费劳动力,并且不能很好的控制洒水量,这样将浪费水资源,并且有一些立面墙体较高,不采用辅助用具的情况下人工浇水不容易洒到高位置处,并且也不能确保对高位置处进行均匀的洒水。因此,为节约劳动力和节约水资源提供一个洒水装置成为施工过程当中的必然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面墙体洒水车,确保便于工作人员对立面墙体进行洒水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面墙体洒水车,包括手推车,所述手推车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依次与阀门和水泵连接,所述水泵通过软管与手持喷水管连接,所述手持喷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喷淋部。

可选的,所述手推车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手持喷水管配合的卡箍。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手推车的前端连接的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立板,所述卡箍与所述立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卡箍为与手持喷水管外周身配合的半圆弧状组件,所述卡箍的外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立板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立板平行设置有两个,所述转轴与两个所述立板垂直布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处于所述两个立板的外侧,处于所述转轴同一端的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立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螺栓。

可选的,所述手推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板的后端延伸有把手,所述水箱呈横置圆筒状布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板与底板的前端垂直连接。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向上延伸有围板。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后端向下延伸有支腿。

可选的,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前端底部,所述出水口通过过渡水管依次与所述阀门和所述水泵连接。

可选的,所述喷淋部包括与所述手持喷水管的出水端垂直连接的喷头,所述喷头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手推车运输水箱结构简单,布置也较为方便,与传统的人工洒水不同的是,本申请洒水车打开阀门之后通过水泵即可控制水流量,再通过手持喷水管的喷淋部进行均匀喷淋,确保能有效利用水资源对立面墙体进行均匀的洒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未显示支撑架);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支撑架的主视图;

图4为支撑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手推车;11、底板;12、行走轮;13、把手;14、围板;15、支腿;2、水箱;21、进水口;3、过渡水管;4、阀门;5、水泵;6、软管;7、手持喷水管;8、喷头;9、支撑架;91、卡箍;92、支撑板;93、立板;94、转轴;9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面墙体洒水车,包括手推车1,手推车1上设置有水箱2,水箱2的上端设有进水口21,出水口可以设置在水箱2的下部位置,水箱2的出水口依次与阀门4和水泵5连接,水泵5通过软管6与手持喷水管7连接,手持喷水管7的出水端设置有喷淋部。

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手推车1移动至立面墙体的旁侧,设置软管6增加了手持喷水管7的活动自由度,其中手持喷水管7可采用金属管、硬质塑料管或具有一定硬度的管材,只要能够便于人手握持,能够通过手持将喷水管的喷淋部送至各个待喷淋位置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手持喷水管7的硬度应大于软管6段的硬度,通过喷淋部从高位置至低位置对立面墙体进行喷淋,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手推车1运输水箱2结构简单,布置也较为方便,与传统的人工洒水不同的是,本申请洒水车打开阀门4之后通过水泵5即可控制水流量,再通过手持喷水管7的喷淋部进行均匀喷淋,确保能有效利用水资源对立面墙体进行均匀的洒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手推车1上设置有支撑架9,支撑架9上设置有与手持喷水管7配合的卡箍91。喷洒立面墙体时,通过支撑架9上的卡箍91将手持喷水管7固定在立面墙体的旁侧固定的高度,使得喷淋部对准立面墙体,这时无需工作人员进行手持洒水操作,工作人员仅需沿立面墙体的长度方向推动手推车即可完成洒水,刚开始可以通过卡箍91将手持喷水管7固定在高位,然后逐渐调低手持喷水管7,这样来回推动手推车即可自上而下完成对立面墙体洒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支撑架9包括与手推车1的前端连接的支撑板92和与支撑板92连接的立板93,卡箍91与立板93连接。支撑架9在本申请的布置形式中,是布置在手推车1的前端位置处,支撑架9可以在手推车1的前端两侧各布置一个,支撑板92相对手推车1的前端伸出用于固定立板93,卡箍91设置在立板93的顶端用于固定手持喷水管7,当然本申请中所述的支撑架9并不止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形式,还可以选用多种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结构形式,只要实现对手持喷水管7的固定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卡箍91为与手持喷水管7外周身配合的半圆弧状组件,卡箍91的外侧设置有转轴94,转轴94与立板93转动连接。卡箍91可以采用刚性材料构成的半圆弧状组件,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从而实现对手持喷水管7的包围固定,卡箍91的布置形式只要实现与手持喷水管7连接即可,但是需要设置转轴94实现卡箍91与立板93的转动连接,从而实现手持喷水管7的角度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立板93平行设置有两个,转轴94与两个立板93垂直布置,转轴94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95,两个限位板95分别处于两个立板93的外侧,处于转轴94同一端的限位板95和立板93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螺栓。卡箍91通过转轴94转动连接在两个立板93的上端,设置限位板95防止转轴94轴向窜动,具体的在调节手持喷水管7的角度之后,需要对当前调节位置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限位板95和立板93上皆开设环形孔,螺栓穿过环形孔将限位板95相对立板93固定,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结构形式实现固定限位板95,比如设置固定夹具将限位板95与立板93夹持固定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手推车1采用常规的布置形式,其包括底板11,底板11的两侧设置有行走轮12,底板11的后端延伸有把手13,水箱2呈横置圆筒状布置于底板11上,支撑板92与底板11的前端垂直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板11的两侧向上延伸有围板14。为了增加手推车1的结构稳定性设置围板14,同时围板14可以更好地安装固定水箱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板11的后端向下延伸有支腿15。无需推动手推车1时,通过支腿15实现手推车1的驻停,从而使洒水作业可由单人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出水口设置于水箱2的前端底部,出水口通过过渡水管3依次与阀门4和水泵5连接。如此布置,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手推车1前端的空间,且不会造成各个部件的相互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喷淋部包括与手持喷水管7的出水端垂直连接的喷头8,喷头8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水孔。喷头8可采用生活中常用的花洒,或者采用长筒状结构与手持喷水管7连接,在其外周均匀开设喷水孔,从而使得手持喷水管7的出水端喷淋效果更加均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