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胀的管桩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5344发布日期:2020-03-27 13:15阅读:814来源:国知局
防冻胀的管桩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基础工程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防冻胀的管桩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大规模开发水库集中式光伏发电工程占地面积大,因此,需要在水中建设箱式变压器或集中式逆变器基础等小型水下建筑物,然而,建筑物基础体积不像桥墩等大型建筑物可以自身抵抗水面冰冻对建筑物的冻害影响。因此,如何在不增加建筑物基础体积的基础上减少或消除冰冻害对基础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冻胀的管桩基础结构,以在不增加建筑物基础体积的基础上减少或消除冰冻害对基础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冻胀的管桩基础结构,包括:管桩基础和泡沫漂浮板,其中,所述泡沫漂浮板配合套设于管桩基础的外周,泡沫漂浮板的直径为管桩基础的直径的3~6倍。

优选,所述泡沫漂浮板的外周设置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配合包裹所述泡沫漂浮板。

进一步优选,所述泡沫漂浮板由两块半环形的泡沫漂浮板组成,对接后由钢丝网包裹。

进一步优选,所述钢丝网的外周设置有开口,用于放入或取出泡沫漂浮板,放入或取出泡沫漂浮板后,所述开口通过钢丝锁紧。

进一步优选,所述钢丝网的内周呈开口状,所述泡沫漂浮板的内周露出于钢丝网的内周。

进一步优选,所述泡沫漂浮板为聚氨酯泡沫塑料板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进一步优选,所述管桩基础的上部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部,用于限制泡沫漂浮板的最大上升高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部为与管桩基础固定连接的环形板或沿管桩基础的周向间隔水平设置的限位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冻胀的管桩基础结构,在管桩基础的外周配合套设泡沫漂浮板,该泡沫漂浮板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且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因此可以漂浮在水面之上,进而可以使其下方的结冰厚度大大减小,从而减小冰对管桩基础的冻胀挤压,减小严寒地区冬季结冰对水中重要建筑物或设备基础产生的影响,其中,所述泡沫漂浮板的宽度及厚度可根据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及冰冻厚度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冻胀的管桩基础结构,造价成本低、简单易制作,能够减小冰对管桩基础的水平冻胀力,使水下建筑物不受冰的外部作用力影响,提高水下建筑物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同时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冻胀的管桩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冻胀的管桩基础结构,包括:管桩基础1和泡沫漂浮板2,其中,所述泡沫漂浮板2配合套设于管桩基础1的外周,泡沫漂浮板2的直径为管桩基础1的直径的3~6倍,所述泡沫漂浮板2优选为聚氨酯泡沫塑料板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该防冻胀的管桩基础结构,在管桩基础的外周配合套设泡沫漂浮板,该泡沫漂浮板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且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因此可以漂浮在水面之上,进而可以使其下方的结冰厚度大大减小,从而减小冰对管桩基础的冻胀挤压,减小严寒地区冬季结冰对水中重要建筑物或设备基础产生的影响,其中,所述泡沫漂浮板的宽度及厚度可根据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及冰冻厚度进行调整。

如图1所示,当水面结冰时,泡沫漂浮板的周围形成冰盖3,而泡沫漂浮板下方的结冰厚度会大大减小,进而减小冰盖3对管桩基础1的冰冻胀力,图中序号4表示未结冰的水。

为了保护泡沫漂浮板,避免其过快损坏,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泡沫漂浮板2的外周设置有钢丝网(图中未示出),所述钢丝网配合包裹所述泡沫漂浮板2。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泡沫漂浮板2由两块半环形的泡沫漂浮板组成,对接后由钢丝网包裹。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钢丝网的外周设置有开口,用于放入或取出泡沫漂浮板,放入或取出泡沫漂浮板后,所述开口通过钢丝锁紧。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钢丝网的内周呈开口状,所述泡沫漂浮板2的内周露出于钢丝网的内周,可防止钢丝网的内周直接与管桩基础的外壁刚性相抵。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管桩基础1的上部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部(图中未示出),用于限制泡沫漂浮板2的最大上升高度,其中,所述限位部为与管桩基础1固定连接的环形板或沿管桩基础1的周向间隔水平设置的限位杆,其中,所述环形板可以为分体式环形板,对接后通过连接件固定设置于管桩基础沿周向设置的凹槽内,所述限位杆可通过螺纹与管桩基础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