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地基建设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7991发布日期:2020-05-01 17: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下固定螺纹杆(2),所述下固定螺纹杆(2)底端螺装穿过底板(1)上表面,下固定螺纹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下转动块(3),所述下转动块(3)底端与底板(1)上表面接触,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装置(4),所述第一缓冲装置(4)包括铅芯(401),所述铅芯(401)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组钢板(402)和三组橡胶垫(403),四组所述钢板(402)和三组橡胶垫(403)交替固定连接,所述铅芯(401)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下表面与位于最顶端的钢板(402)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5)上表面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装置(6),所述第二缓冲装置(6)包括伸缩管(601),所述伸缩管(601)底端设置有光滑管(602),伸缩管(601)底端和光滑管(602)顶端均开设有通口(603),伸缩管(601)内顶侧壁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604),所述上固定板(604)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605),所述第一缓冲弹簧(60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606),所述下固定板(606)下表面与光滑管(602)内底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5)上表面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装置(7),所述第三缓冲装置(7)包括凹型放置块(701),所述凹型放置块(701)上开设有多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702),所述凹型放置块(701)上方设置有半圆形块(703),所述半圆形块(703)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04),所述支撑杆(704)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顶板(8)下表面与伸缩管(601)顶端固定连接,顶板(8)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上固定螺纹杆(9),所述上固定螺纹杆(9)顶端螺装穿过顶板(8)下表面,上固定螺纹杆(9)底端固定连接有上转动块(10),上转动块(10)顶端与顶板(8)下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04)左侧壁中间部位、右侧壁中间部位、前侧壁中间部位和后侧壁中间部位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杆(705),所述加强杆(705)顶端均与顶板(8)下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内底侧壁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706),所述下连接板(706)上表面与第二缓冲弹簧(70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70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707),所述上连接板(707)上表面与半圆形块(70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601)左侧底端和右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607),所述t型滑块(607)外端滑动连接有凹型滑轨(608),所述凹型滑轨(608)外端与光滑管(602)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螺纹杆(9)顶端和下固定螺纹杆(2)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锥形头(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动块(10)外侧壁上和下转动块(3)外侧壁上均设置有转动凸条(12),所述转动凸条(12)的材质为橡胶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震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下固定螺纹杆,所述下固定螺纹杆底端螺装穿过底板上表面,下固定螺纹杆顶端固定连接有下转动块,所述下转动块底端与底板上表面接触。该建筑用地基建设隔震装置,通过铅芯、钢板和橡胶垫的相互配合作用,能够使隔震装置更稳固,同时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通过光滑管、伸缩管、第一缓冲弹簧、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相互配合作用,能够使隔震装置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通过半圆形块、第二缓冲弹簧和支撑杆的配合作用,能够使装置对建筑物具有缓冲作用,使减震结构不再单一。

技术研发人员:卢世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卢世辉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