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屋顶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5770发布日期:2020-06-09 21:42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坡屋顶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坡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且由于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导致终年降雨量较少,又受西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导致西北地区的风沙较大,所以西北地区的人名群众普遍会在下雨的时候,收集屋顶的雨水,将雨水储存起来以供少雨季节使用。

现有的坡屋顶雨水收集装置是在房檐下放置水桶或者水盆,房檐是指房顶伸出墙外的部分,外延用水泥或者砖块砌起来,等到水桶或者水盆中的水接满之后,再倒入到储水罐中进行保存,以供少雨季节使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说通或者水盆之间有空隙,不能将从房檐滴落下的水全部收集完,接水方式效率不高,会有很大一部分的雨水滴落到地面上而浪费掉,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坡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安装方便,雨水收集效果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坡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房檐上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一端设置有与房檐相互卡接安装的第一安装套,所述集水槽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房檐相互卡接安装的第二安装套;

所述第一安装套与第二安装套上均设置有用于拉紧集水槽的拉力索,所述房檐上靠近第一安装套与第二安装套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拉力索相互连接的连接柱,所述拉力索靠近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柱连接的连接环;

所述第二安装套上设置有与集水槽相互连通的金属水管,所述金属水管远离集水槽的一端设置有储水罐,所述第二安装套上设置有供金属水管安装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槽的设置,使得雨水顺着房檐留下的时候全部被集水槽收集,相比水盆和水桶,收集水的效果更好,不易有水流落到地面上,提高雨水的收集效果;第一安装套与第二安装套相互配合,使得集水槽收集的水不易流落,进一步加强了雨水的收集效果;拉力索与连接柱相互配合,使得集水槽安装在房檐上不易掉落,加强了装置的稳定性;连接环的设置,使得拉力索能够更加简单的固定在连接柱上,提高安装效率;金属水管与出水管相互配合,使得雨水能够通过金属水管收集到储水罐中,提高雨水的储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水管上靠近安装孔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上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房顶上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树叶或者其他较大的物体杂质,过滤网的设置,阻止了树叶等物体与水一起流入到储水罐中,使得储存的水更加干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管上靠近过滤筒的一端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房顶上会有灰尘和一些较小的杂质,活性炭具有过滤杂质的特性,活性炭过滤器的设置,使得流入到储水罐中的水更加清澈,长时间的保存液不易变质,提高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包括;

上安装环,与金属水管靠近过滤筒的一端相互螺纹配合且用于压紧过滤器本体至金属水管上;

下安装环,与金属水管靠近储水罐的一端相互螺纹配合且用于压紧过滤器本体至金属水管上;

过滤器本体,设置于上安装环与下安装环之间,且与上安装环与下安装环相互连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安装环与下安装环相互配合,将过滤器本体固定在金属水管上,不易松动脱落,提高装=装置的稳定性,且安装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过滤器本体的设置,将活性炭安装在过滤器本体上,过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

第一卡接环,设置于安装筒上靠近上安装环的一端且与上安装环相互配合;

第二卡接环,设置于安装筒上靠近下安装环的一端且与下安装环相互配合。

安装筒,用于连接第一卡接环与第二卡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接环与上安装环相互配合,在上安装环与金属水管相互螺纹配合时,能将第一卡接环固定在上安装环与第一卡接环之间,连接稳定;第二卡接环与下安装环相互配合,在下安装环与金属水管相互螺纹配合时,能将第二卡接环固定在下安装环与金属水管之间,连接稳定,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安装筒的设置使得活性炭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接件与金属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卡接件与金属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相互配合,使得过滤器本体与金属管之间密封性更好,不易有水漏出,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供连接环安装套设的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的设置,使得连接环安装在连接柱上不易脱落,提高安装柱的连接效果,且在安装的时候更加方便,只需要将连接环套设在连接柱上即可,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槽上靠近房檐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与房檐相互抵触的抵触杆,所述集水槽上设置有供抵触杆安装的安装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杆的设置,使得安装槽安装在房檐上时候不易晃动,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安装座的设置,方便抵触杆的安装,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杆上远离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房檐相互抵触的抵触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环的设置,使得抵触杆与房檐的抵触效果更好,抵触环与集水槽相互配合,将房檐夹紧在抵触环与集水槽之间,进一步提高了集水槽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罐上设置有覆盖在水面上且防止水分蒸发的泡沫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泡沫该的设置,使得储水罐中的水不易受到外部杂质的污染,提高水的纯净度,且在少于季节减少水分的蒸发,使得雨水的利用率最大化,保存时间更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集水槽的设置,使水的收集效果更好,不易掉落,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2.过滤网的设置,使得树叶等杂志不能流入到储水罐中,提高水的质量;

3.活性炭过滤器的设置使得较小的泥沙也不易流入到储水罐中,进一步提高了储水罐中水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坡屋顶雨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连接柱与拉力索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集水槽与储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连接柱拉力索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c部抵触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活性炭过滤器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7是活性炭过滤器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8是活性炭过滤器剖面示意图。

图9是储水罐与泡沫盖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房檐;2、集水槽;3、第一安装套;4、第二安装套;5、拉力索;6、连接柱;7、连接环;8、金属水管;9、储水罐;10、安装孔;11、过滤筒;12、过滤网;13、活性炭过滤器;14、上安装环;15、下安装环;16、过滤器本体;17、第一卡接环;18、第二卡接环;19、安装筒;20、第一密封圈;21、第二密封圈;22、安装槽;23、抵触杆;24、安装座;25、抵触环;26、泡沫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坡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安装在房檐1上的集水槽2,在集水槽2的两端一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套3与第二安装套4,集水槽2为塑料材质制成,面积较大的同时质量较轻,在第二安装套4上连接有金属水管8,在金属水管8的另一端设置有储水罐9,储水罐9可预埋的地底下或者在室内,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参照图2、3、4所示,在第二安装套4上螺纹配合有过滤筒11,过滤筒上安装有过滤网12,过滤筒11与金属水管8螺纹配合,在第二安装套4上连接有拉力索5,拉力索5为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拉力索5远离第二安装套4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环7,连接环7为金属材质制成,房檐1上设置有连接柱6,连接环7套设在连接柱6上,从而将集水槽2固定在房檐1上。

参照图3、5所示,在集水槽2的中部安装有两个抵触杆23,抵触杆23与一体设置在集水槽2上的安装座24螺纹配合,抵触杆23与集水槽2相互配合将房檐1夹在中间,使得集水槽2不易脱落,在抵触杆23远离安装座24的一端通过环氧树脂黏贴有抵触环25,抵触环25为橡胶材质制成,使得抵触杆23能够更紧的夹持在房檐1上。

参照图6、7所示,过滤器本体16包括第一卡接环17、第二卡接环18、安装筒19,第一卡接环17与第二卡接环18通过环氧树脂黏贴在安装筒19上,安装筒19为塑料材质制成,第一卡接环17与第二卡接环18为橡胶材质制成,安装筒19内安装有活性炭;

活性炭过滤器13包括爱上安装环14、下安装环15、过滤器本体16,上安装环14与下安装环15分别与金属水管8螺纹配合,上连接环7与下连接环7分别设置有包边,在实际安装时,将第一卡接环17夹紧在上安装环14与金属水管8之间,第二卡接环18夹紧在下安装环15与金属水管8之间,且在第一卡接环17与金属水管8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0,第二卡接环18与金属水管8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21,进一步加强了装置的密封性。

参照图8所示,第一密封圈20安装在第一卡接环17与金属水管8之间,第二密封圈21安装在第二卡接环18与金属水管8之间,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在密封圈上涂有环氧树脂,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

参照图9所示,在储水罐9内安装有泡沫盖26,将整个储水罐9里面的水覆盖着住,减少储水罐9中水分的蒸发以及阻挡杂质掉落在储水罐9内。

装配过程:

1、将集水槽2安装到房檐1上,拉紧拉力索5,将集水槽2固定柱;

2、将过滤筒11安装到第二卡解套上,并将金属水管8与过滤筒11和活性炭过滤器13连接;

3、将金属管一端连接到储水罐9内,完成安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