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2073发布日期:2020-04-07 22:02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纠偏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



背景技术:

修建在软土或其他不良地质地区的建筑物由于勘察、设计、施工或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容易发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由此会造成建筑物倾斜、挠曲或开裂,同时随着既有建筑物投入使用时间的增长,会因基础不同位置的不同沉降的发生倾斜情况,造成既有建筑物的不稳定引起安全隐患。倾斜一般都是自沉降较小一侧向沉降较大一侧发生,对该类建筑特别是不均匀沉降快速发展中的建筑物,需及时采取止倾措施,防止倾斜进一步增大,同时还应采取纠倾措施。

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就是用于消除现有倾斜对建筑物结构或地基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结构或地基发生破坏,达到恢复建筑物正常使用,但是传统的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多为直接通过建筑物进行支撑,或者对地基进行沉降处理的单一方式进行纠偏,这种传统的纠偏方式无法实现迅速制止沉降和倾斜,纠偏方式单一,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包括:锚杆静压桩、封桩端帽和支撑件;

所述锚杆静压桩的顶部连接有防沉降侧架;

所述封桩端帽通过连接架连接在防沉降侧架的顶部,且封桩端帽的底部外侧通过螺旋接头垂直连接有地锚杆;

所述支撑件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封桩端帽的顶部,且支撑件的顶部通过连接头连接有建筑支撑顶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建筑支撑顶架的顶部两侧对称连接有限位膨胀螺钉套,所述建筑支撑顶架的底部两侧对称连接有调节螺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螺杆的位置与限位膨胀螺钉套的位置上下相互对应,其中,调节螺杆贯穿于建筑支撑顶架并与限位膨胀螺钉套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地锚杆共连接有多个,且多个地锚杆位于封桩端帽的底部呈环形等角度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环形固定架;

所述环形固定架的两侧对称倾斜焊接有两个支撑托架,且两个所述支撑托架的顶端与建筑支撑顶架的底部两侧螺旋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支撑托架的中段位置处内侧均倾斜焊接有支撑侧架,其中,两个支撑侧架通过连接螺柱分别与连接头两侧螺旋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通过将锚杆静压桩和建筑支撑顶架相互结合,通过锚杆静压桩对建筑物发生沉降的一侧提高地基承载力,实现控制建筑物沉降,同时通过建筑支撑顶架配合支撑件对建筑物倾斜一侧进行支撑,实现双重方式对建筑进行加固纠偏,实现迅速制止沉降和倾斜,同时实现车间不停产或居民不搬迁的情况下,对沉裂建筑物的进行纠偏,易于操作,传荷过程和受力性能明确,施工简便,质量可靠。

(2):该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通过环形固定架连接有支撑侧架和支撑托架,可以通过支撑托架和支撑侧架对连接头和建筑支撑顶架进行限位支撑,增强建筑支撑顶架的稳定性,提高该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对建筑物支撑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该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锚杆静压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建筑支撑顶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锚杆静压桩;2、封桩端帽;3、螺旋接头;4、地锚杆;5、连接杆;6、支撑件;7、建筑支撑顶架;71、连接头;72、限位膨胀螺钉套;73、调节螺杆;8、环形固定架;81、支撑托架;82、支撑侧架;83、连接螺柱;9、防沉降侧架;10、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包括:锚杆静压桩1、封桩端帽2和支撑件6;

锚杆静压桩1的顶部连接有防沉降侧架9;

封桩端帽2通过连接架10连接在防沉降侧架9的顶部,且封桩端帽2的底部外侧通过螺旋接头3垂直连接有地锚杆4,防沉降侧架9增强锚杆静压桩1的支撑作用,防止锚杆静压桩1在地基中发生沉降。

支撑件6通过连接杆5固定连接在封桩端帽2的顶部,且支撑件6的顶部通过连接头71连接有建筑支撑顶架7。

建筑支撑顶架7的顶部两侧对称连接有限位膨胀螺钉套72,建筑支撑顶架7的底部两侧对称连接有调节螺杆73。

调节螺杆73的位置与限位膨胀螺钉套72的位置上下相互对应,其中,调节螺杆73贯穿于建筑支撑顶架7并与限位膨胀螺钉套72连接。

在通过建筑支撑顶架7对建筑物进行支撑时,可以通过在建筑物上打孔然后将建筑支撑顶架7上的限位膨胀螺钉套72嵌入到孔中,然后通过调节螺杆73螺旋拧入到限位膨胀螺钉套72中,对限位膨胀螺钉套72进行膨胀对孔嵌入连接,从而实现对建筑支撑顶架7与建筑物限位连接,增强建筑支撑顶架7支撑的稳定性。

地锚杆4共连接有多个,且多个地锚杆4位于封桩端帽2的底部呈环形等角度分布,多个地锚杆4可以对锚杆静压桩1进行限位,防止锚杆静压桩1发生偏斜。

工作原理:该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使用时,首先在建筑物地基沉降较大一侧通过压装机将锚杆静压桩1压入地基中,在沉桩过程中,桩尖直接使土体产生冲切破坏,伴随或先发生沿桩身土体的直接剪切破坏,孔隙水受此冲剪挤压作用形成不均匀水头,产生超孔隙水压力,扰动了土体结构,使桩周约一倍桩径的一部分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发生严重软化,出现土重塑现象,从而可容易地连续将静压桩送入很深的地基土层中,压桩完成后,孔隙水压力会消失,锚杆静压桩1周围土会发生径向固结现象,使土体密实度增加,提高地基承载力,实现控制建筑物沉降,同时建筑支撑顶架7配合支撑件6对建筑物进行支撑,实现双重方式同时对建筑物进行加固纠偏,实现迅速制止沉降和倾斜。

参照图4,还包括环形固定架8;

环形固定架8的两侧对称倾斜焊接有两个支撑托架81,且两个支撑托架81的顶端与建筑支撑顶架7的底部两侧螺旋连接。

两个支撑托架81的中段位置处内侧均倾斜焊接有支撑侧架82,其中,两个支撑侧架82通过连接螺柱83分别与连接头71两侧螺旋连接。

环形固定架8上得的支撑托架81和支撑侧架82对连接头71和建筑支撑顶架7进行限位支撑,增强建筑支撑顶架7的稳定性,提高该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对建筑物支撑的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