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18602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盾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地铁盾构中,由于盾构上方建筑物重力的原因,盾构部位的上方常常会出现沉降,从而使建筑物的下方受力不均匀,建筑物出现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弹力板和盾构管道,所述盾构管道的内部底面设有电车轨道,在电车轨道的侧面设有行人通道,在电车轨道靠近行人通道的一侧等距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表面四角均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抗压板,所述抗压板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底板,所述缓冲底板的两端均设有挡板,两个挡板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板固定连接,且滑杆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弹力板为U形,且弹力板的两端设有套环,套环套接在滑杆的侧面,且套环与第一弹簧远离挡板的一端接触,两个弹力板相对的侧面通过压力板连接,所述压力板的顶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与盾构管道的内部顶面连接,所述压力板的底面中心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对应缓冲底板的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压力传感器的顶部连接,且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在缓冲底板的表面,且控制器电连接液压缸。
[0005]优选的,所述抗压板的底部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对应支撑底座的表面设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顶部设在套管的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套管为四个,且四个套管均匀分布在抗压板的底面上。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有与盾构管道顶部弧度相同的弧面,且支撑块顶端与盾构管道内部顶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抗压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内部设有纵加强筋和横加强筋,且纵加强筋和横加强筋纵横交错排列。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两个弹力板相对的侧面通过压力板连接,压力板受到盾构管道上方的压力从而使弹力板产生弹性形变,压力板底部的支杆对第二弹簧产生压力,从而使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产生变化,通过控制器分析压力变化,得出沉降的高度,并且通过液压缸使伸缩杆伸长,保证地铁盾构管道基本尺寸不发生变化,可以防止建筑物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危险。
【附图说明】
[00?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盾构管道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抗压板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I支撑底座、2支撑柱、3支撑块、4液压缸、5伸缩杆、6抗压板、7缓冲底板、8挡板、9滑杆、10第一弹簧、11弹力板、12压力板、13支杆、14第二弹簧、15压力传感器、16控制器、17套管、18定位杆、19行人通道、20电车轨道、21盾构管道、61板体、62纵加强筋、63横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弹力板11和盾构管道21,盾构管道21的内部底面设有电车轨道20,在电车轨道20的侧面设有行人通道19,在电车轨道20靠近行人通道19的一侧等距设有多个支撑柱2,保证支撑的牢固性,支撑柱2的顶端设有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I的表面四角均设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顶部设有伸缩杆5,伸缩杆5的顶部连接抗压板6,抗压板6包括板体61,板体61的内部设有纵加强筋62和横加强筋63,且纵加强筋62和横加强筋63纵横交错排列,抗压板6较为结实,抗压板6的底部设有套管17,套管17对应支撑底座I的表面设有定位杆18,且定位杆18的顶部设在套管17的内部,套管17为四个,且四个套管17均匀分布在抗压板6的底面上,定位杆18的设置可以使抗压板6和支撑底座I的连接更稳定,抗压板6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底板7,缓冲底板7的两端均设有挡板8,两个挡板8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杆9,滑杆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板8固定连接,且滑杆9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一弹簧10,弹力板11为U形,且弹力板11的两端设有套环,套环套接在滑杆9的侧面,且套环与第一弹簧10远离挡板8的一端接触,两个弹力板11相对的侧面通过压力板12连接,压力板12的顶部设有支撑块3,支撑块3的顶部与盾构管道21的内部顶面连接,支撑块3的顶部设有与盾构管道21顶部弧度相同的弧面,且支撑块3顶端与盾构管道21内部顶面固定连接,压力板12的底面中心设有支杆13,支杆1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弹簧14对应缓冲底板7的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15,第二弹簧14的底部与压力传感器15的顶部连接,且压力传感器15电连接有控制器16,控制器16设在缓冲底板7的表面,且控制器16电连接液压缸4。该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两个弹力板11相对的侧面通过压力板12连接,压力板12受到盾构管道21上方的压力从而使弹力板11产生弹性形变,压力板12底部的支杆13对第二弹簧14产生压力,从而使压力传感器15受到的压力产生变化,通过控制器16分析压力变化,得出沉降的高度,并且通过液压缸4使伸缩杆5伸长,保证地铁盾构管道21基本尺寸不发生变化,可以防止建筑物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危险。
[001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I)、弹力板(11)和盾构管道(21),所述盾构管道(21)的内部底面设有电车轨道(20),在电车轨道(20)的侧面设有行人通道(19),在电车轨道(20)靠近行人通道(19)的一侧等距设有多个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设有支撑底座(I),所述支撑底座(I)的表面四角均设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的顶部设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的顶部连接抗压板(6),所述抗压板(6)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底板(7),所述缓冲底板(7)的两端均设有挡板(8),两个挡板(8)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杆(9),所述滑杆(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板(8)固定连接,且滑杆(9)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弹力板(11)为U形,且弹力板(11)的两端设有套环,套环套接在滑杆(9)的侧面,且套环与第一弹簧(10)远离挡板(8)的一端接触,两个弹力板(11)相对的侧面通过压力板(12)连接,所述压力板(12)的顶部设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与盾构管道(21)的内部顶面连接,所述压力板(12)的底面中心设有支杆(13),所述支杆(1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弹簧(14)对应缓冲底板(7)的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15),所述第二弹簧(14)的底部与压力传感器(15)的顶部连接,且压力传感器(15)电连接有控制器(16),所述控制器(16)设在缓冲底板(7)的表面,且控制器(16)电连接液压缸(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板(6)的底部设有套管(17),所述套管(17)对应支撑底座(I)的表面设有定位杆(18),且定位杆(18)的顶部设在套管(17)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7)为四个,且四个套管(17)均匀分布在抗压板(6)的底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设有与盾构管道(21)顶部弧度相同的弧面,且支撑块(3)顶端与盾构管道(21)内部顶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板(6)包括板体(61),所述板体(61)的内部设有纵加强筋(62)和横加强筋(63),且纵加强筋(62)和横加强筋(63)纵横交错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弹力板和盾构管道,所述盾构管道的内部底面设有电车轨道,在电车轨道的侧面设有行人通道,在电车轨道靠近行人通道的一侧等距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支撑底座。该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两个弹力板相对的侧面通过压力板连接,压力板受到盾构管道上方的压力从而使弹力板产生弹性形变,压力板底部的支杆对第二弹簧产生压力,从而使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产生变化,通过控制器分析压力变化,得出沉降的高度,并且通过液压缸使伸缩杆伸长,保证地铁盾构管道基本尺寸不发生变化,可以防止建筑物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危险。
【IPC分类】E21D15/44, E21D15/46, E21D9/06
【公开号】CN205330699
【申请号】CN201620088771
【发明人】段红海, 方诗涛, 徐平, 郭晓帅, 赵东华, 万维燕, 廖剑平, 潘勇波, 梁通, 聂辰江
【申请人】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