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823发布日期:2020-05-26 18:3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筑岛围堰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



背景技术:

海上架桥施工需要再海上建立地连墙施工基础,地连墙基础由于刚度高、埋深大、施工精度高、对复杂地层的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国内外大型悬索桥锚碇基础建设中,而海中锚碇基础由于海上作业时间长、施工组织难度大、海底地质条件复杂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多选择为沉箱或沉井基础,因此对于大体积海中锚碇地下连续墙基础的建设只能采取筑岛施工的方法,现有技术中,对于大跨径海中悬索桥锚碇基础一般为重力式锚碇,其中包括浅埋式扩大基础、沉箱、沉井基础、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施工难度大,且施工周期较长,并且在桩基础的施工中,将各桩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完全的刚性围堰,针对自围堰内部向外的应力没有良好的防护和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施工周期短、能够针对围堰在施工时自内至外产生的的应力防护的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其用于在海上搭建陆地施工平台,其包括,由多根竖向间隔设置的锁口钢管桩首尾相接形成环状的围堰结构,以及套设在围堰外围的平行钢丝索,其用于箍套在围堰外围对其内形成周向防护及应力支撑。

优选地,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所述锁口钢管桩均包括一竖直的钢圆筒以及沿其外侧壁长度方向对称固定设置一对c型锁扣,其中,一对c型锁扣的开口处朝向钢圆筒外侧方向;

若干工字型钢板桩,其均包括竖板以及垂直于其两端的一对侧板,所述一对侧板分别竖直插打在相邻两个所述锁口钢管桩相互靠近的两个c型锁扣内,实现工字型钢板桩与相邻两个锁口钢管桩的连接。

优选地,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所述平行钢丝索为多根,且其沿所述围堰的高度方向上下间隔箍设。

优选地,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所述平行钢丝索首尾通过锚索张拉机具进行连接固定。

优选地,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还包括张拉平台,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围堰的外侧壁上,用于在张拉平行钢丝索时的操作平台支撑。

优选地,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还包括,若干挂索平台,其均焊接固定在所述围堰的外侧壁上,且均匀支撑分布在每一圈平行钢丝索的底部。

优选地,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还包括,聚四氟乙烯滑板,其包括粘贴面和支撑面,所述粘贴面粘贴在所述锁口钢管桩外侧壁,所述支撑面紧贴平行钢丝索朝向所述围堰侧的侧壁上。

优选地,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每一根所述锁口钢管桩的内壁都周向间隔设置一圈环形加劲板。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稳定,采用锁口钢管桩的c-t型锁口形式,张拉形成半刚性围堰,通过张拉力来适应筑岛的回填土受力,该围堰结构的连接施工也更加灵活。

2、通过加固装置进一步限定了围堰结构的周向防护力,包括从围堰外围箍设多层上下间隔设置的平行钢丝索以及每个锁口钢管桩内都设置有环形加劲板等,以增强整体结构的坚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锚定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口钢管桩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字型钢板桩与一对c型锁扣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为局部锁口钢管桩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挂索平台、张拉平台与锁口钢管桩的位置关系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聚四氟乙烯滑板与锁口钢管桩外侧壁以及平行钢丝索的连接结构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锁口钢管桩,2、工字型钢板,3、平行钢丝索,4、“8”字形地连墙,5、钢圆筒,6、c型锁扣,7、环形加劲板,8、锚索张拉机具,9、挂索平台,10、张拉平台,11、聚四氟乙烯滑板,201、竖板,202、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海中锚碇施工组合式围堰结构,其用于在海上搭建陆地施工平台,其包括,由多根竖向间隔设置的锁口钢管桩1首尾相接形成环状的围堰结构,以及套设在围堰外围的平行钢丝索3,其用于箍套在围堰外围对其内形成周向防护及应力支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先将多根锁口钢管桩1利用导向架逐一插打至海床深处,形成首尾相接的环状围堰结构,然后在围堰外围箍设平行钢丝索3,以形成由外到内的周向防护层。

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口钢管桩1均包括一竖直的钢圆筒5以及沿其外侧壁长度方向对称固定设置一对c型锁扣6,其中,一对c型锁扣6的开口处朝向钢圆筒5外侧方向;

若干工字型钢板桩2,其均包括竖板201以及垂直于其两端的一对侧板202,所述一对侧板202分别竖直插打在相邻两个所述锁口钢管桩1相互靠近的两个c型锁扣6内,实现工字型钢板桩2与相邻两个锁口钢管桩1的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锁口钢管桩1的c-t型锁口形式,张拉形成半刚性围堰,通过张拉力来适应来自于围堰由内至外的回填土受力;

其中,锁口钢管桩1的截面尺寸和壁厚不宜过小,宜取直径2000~3000mm,壁厚18~27mm;

同时,围堰合拢阶段可以通过调整工字型板桩的宽度来适应施工过程中的累计误差,可操作性大,减小合拢难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平行钢丝索3为多根,且其沿所述围堰的高度方向上下间隔箍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多根平行钢丝索3于围堰外围以增强其围堰由内至外的张拉力,钢丝索的层间距宜为25~30cm,层数7~10层,根据围堰内回填高度和应力监测数据,间距、层数及张拉力可以适当调整,结构受力更合理;

平行钢丝索3应该进行防腐、防锈保护,避免长时间海洋环境下产生预应力损失和防护失效,可采用双pe套管。

如图4所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平行钢丝索3首尾通过锚索张拉机具8进行连接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锚索张拉机具8能有效根据围堰内部的张拉力在一定范围内使平行钢丝索3向外扩张。

如图5所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张拉平台10,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围堰的外侧壁上,用于在张拉平行钢丝索3时的操作平台支撑。

如图5所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若干挂索平台9,其均焊接固定在所述围堰的外侧壁上,且均匀支撑分布在每一圈平行钢丝索3的底部。

如图6所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聚四氟乙烯滑板11,其包括粘贴面和支撑面,所述粘贴面粘贴在所述锁口钢管桩1外侧壁,所述支撑面紧贴平行钢丝索3朝向所述围堰侧的侧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聚四氟乙烯滑板11主要起到局部固定平行钢丝索3于围堰外侧壁,避免摩擦力过大导致平行钢丝索3受力不均匀,同时加大接触面积,避免钢管桩上局部应力过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每一根所述锁口钢管桩1的内壁都周向间隔设置一圈环形加劲板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防止筑岛过程中回填土产生的巨大土压力和平行钢丝索3的张拉力使锁口钢管桩1产生局部变形和凹陷,锁口钢管桩1内应沿高度方向设置环形加劲板7,以增加局部刚度,在平行钢丝索3张拉区域进行加密,环形加劲板7的厚度宜为14~20mm。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