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输送施工现场污泥清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3311发布日期:2020-05-29 12:1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污泥输送施工现场污泥清理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现场污泥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输送施工现场污泥清理车。



背景技术:

河道清淤过程或者对收集污泥进行各种形式的减量化处理过程中,施工现场地面会堆积大量残余污泥需要进一步清理,现有处理方式是通过人工使用铁锨清理,对于堆积量大的区域通过铲车清理。在污泥和污水分离处理的过程中通常用于存储污泥的沉降池中沉积大量的污垢,为了更好的使用污水处理池,需要对污水处理池进行定期的清理,对沉降池抽排后的池底需要进一步清理,现有通过冲水清理的方式会在沉降池内引入水量,需要操作排干,引水水被池底污染形成污水需要再进行污水处理,增加工作量和成本,而且池底污泥不能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采用器械或人工清理过程中,因为开挖时用力过大导致污水处理池的壁体受到损坏,增加了污水处理池的维修成本。

现有通过铲斗式的清理机械设备中,需要地表面平整且坚硬才能正常使用,当地面不平整时,铲斗不能完全与地面接触,铲斗经过后仍然留有残余污泥,导致清理不彻底。实际上,利用铲斗式清理机械设备始终不能达到充分清理污泥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应用于污泥施工现场的清理设备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输送施工现场污泥清理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污泥输送施工现场污泥清理车,包括车体、污泥箱、污泥泵、抽吸管、行走轮和驱动机构,在车体前端设置有接泥斗,接泥斗包括两侧壁和后壁,接泥斗前侧底部有斗体,斗体上侧为敞口,抽吸管的端部位于斗体底部,又在车体前端固定或铰接有悬臂,悬臂末端安装有风刀,风刀的风口向后倾斜,与地面存在夹角,风刀面反射方向与接泥斗的敞口范围对应。

其中,还可以将接泥斗的两侧壁自后向前间距逐渐扩大,在车体上设置有高压风机,高压风机输出的高压风管与所述风刀组件的入口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悬臂上设置有风刀调节机构,为手动机构。该风刀调节机构包括一个铰接在悬臂中部的摆杆,在悬臂末端设置有孔并贯穿安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安装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位于通孔的两侧,调节螺杆的端部铰接在摆杆中部,摆杆末端安装有所述风刀组件。

进一步地,在所述悬臂上设置有风刀调节机构,为电动机构。该风刀调节机构包括一个铰接在悬臂中部的摆杆,在悬臂末端固定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推杆体端部铰接在摆杆中部,摆杆末端安装有所述风刀组件。

其中,所述风刀为圆柱管装,其侧壁沿轴向开有扁孔作为出风口,其端部或侧壁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风刀入口接头。

另外,还可以将悬臂与车体铰接在一起,并在车体与悬臂之间连接有张紧调节机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污泥施工现场对残余污泥进行有效清理,清理过程不需要铲斗类与地面接触的部件,通过风刀清扫和接泥,快速高效。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因地面不平整而不能使用铲斗清理的区域,无论清理任何区域都能确保清理充分彻底。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风刀组件多种角度,从而能够改变吹射和反射角度,达到对平面或各种斜面清理。通过高压风作用还有利于对含水量高的污泥具有风干作用,达到对污泥减量化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清理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风刀摆动控制机构。

图3是接泥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接泥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标号:1为车体,2为污泥箱,3为污泥泵,4为抽吸管,5为接泥斗,6为悬臂,7为摆杆,8为风刀组件,81为风刀底座,82为风刀,83为入口接头,9为调节螺杆,10为调节螺母,11为电动推杆,12为推杆体,13为电源线,14为上销轴,15为中销轴,16为行走电机及蓄电池室,17为高压风机室,18为高压风机,19为高压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污泥施工现场会出现污泥喷溅或漏卸等因素造成地面有残余污泥需要清理,以及池底污泥清理,运输设备污泥清理等,本实施例采用如图1所示的污泥清理车,主要应用于施工现场紧贴地面的污泥清理。车体1包括行走轮和驱动机构,优选电机驱动,可选用现有普通电车,或者三轮车等。至少需在车体后端设置有行走电机及蓄电池室,其内部安装有驱动行走轮转动的电机和传动机构及蓄电池,驾驶车辆或者车体自动运行或设置有控制行驶或转向的手持操作端或控制器。

车体上侧设置有封闭或半封闭的污泥箱2,其内部安装有污泥泵3,又在车体前端设置有如图3所示的接泥斗5,接泥斗5包括两侧壁和后壁,接泥斗5前侧底部有斗体,斗体上侧为敞口,抽吸管4的端部位于斗体底部。

在车体前端固定或铰接有悬臂6,悬臂6末端安装有风刀,风刀的风口向后倾斜,与地面存在夹角,风刀面反射方向与接泥斗5的敞口范围对应。其中,风刀为圆柱管装,其侧壁沿轴向开有扁孔作为出风口,其端部或侧壁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风刀入口接头。从而,本实施例在污泥施工现场对残余污泥进行清理过程不需要铲斗类与地面接触的部件,仅通过风刀清扫和通过接泥斗5接泥,快速高效。本实施例尤其适合因地面不平整而不能使用铲斗清理的区域,无论清理任何区域都能确保清理充分彻底。

实施例2:在实施例1基础上,在悬臂6上设置有手动风刀调节机构,该手动风刀调节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铰接在悬臂6中部的摆杆7,在悬臂6末端设置有孔并贯穿安装有调节螺杆9,调节螺杆9上安装有调节螺母10,调节螺母位于通孔的两侧,调节螺杆的端部铰接在摆杆7中部,摆杆7末端安装有所述风刀组件8。

实施例3:在实施例1基础上,在悬臂6上设置有电动风刀调节机构,该电动风刀调节机构包括一个铰接在悬臂6中部的摆杆7,在悬臂6末端固定有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的推杆体12端部铰接在摆杆中部,摆杆末端安装有所述风刀组件8。

实施例2和实施例3都能够调节风刀组件多种角度,从而能够改变吹射和反射角度,达到对平面或各种斜面清理。通过高压风作用还有利于对含水量高的污泥具有风干作用,达到对污泥减量化目的。

实施例4:在实施例1基础上,接泥斗的两侧壁自后向前间距逐渐扩大,如图4所示,在车体上设置有高压风机18,高压风机18输出的高压风管19与所述风刀组件的入口连通。

实施例5:在实施例1基础上,悬臂与车体铰接在一起,并在车体与悬臂之间连接有张紧调节机构,例如螺纹张紧机构或者牵引绳,牵引绳缠绕在牵引轮上,并设置有对牵引轮锁紧的挡栓。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泥输送施工现场污泥清理车,包括车体、污泥箱、污泥泵、抽吸管、行走轮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车体前端设置有接泥斗,接泥斗包括两侧壁和后壁,接泥斗前侧底部有斗体,斗体上侧为敞口,抽吸管的端部位于斗体底部,又在车体前端固定或铰接有悬臂,悬臂末端安装有风刀,风刀的风口向后倾斜,与地面存在夹角,风刀面反射方向与接泥斗的敞口范围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施工现场污泥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泥斗的两侧壁自后向前间距逐渐扩大,在车体上设置有高压风机,高压风机输出的高压风管与风刀组件的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输送施工现场污泥清理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臂上设置有风刀调节机构,该风刀调节机构包括一个铰接在悬臂中部的摆杆,在悬臂末端设置有孔并贯穿安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安装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位于通孔的两侧,调节螺杆的端部铰接在摆杆中部,摆杆末端安装有所述风刀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输送施工现场污泥清理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臂上设置有风刀调节机构,该风刀调节机构包括一个铰接在悬臂中部的摆杆,在悬臂末端固定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推杆体端部铰接在摆杆中部,摆杆末端安装有所述风刀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施工现场污泥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刀为圆柱管装,其侧壁沿轴向开有扁孔作为出风口,其端部或侧壁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风刀入口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施工现场污泥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与车体铰接在一起,并在车体与悬臂之间连接有张紧调节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输送施工现场污泥清理车,包括车体、污泥箱、污泥泵、抽吸管、行走轮和驱动机构,在车体前端设置有接泥斗,又在车体前端固定或铰接有悬臂,悬臂末端安装有风刀,风刀的风口向后倾斜,与地面存在夹角,风刀面反射方向与接泥斗的敞口范围对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污泥施工现场对残余污泥进行有效清理,清理过程不需要铲斗类与地面接触的部件,通过风刀清扫和接泥,快速高效,尤其适合因地面不平整而不能使用铲斗清理的区域,无论清理任何区域都能确保清理充分彻底。

技术研发人员:牛明军;李林;李启飞;胡玉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4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