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狭窄河道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4237发布日期:2020-09-23 00:1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狭窄河道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整治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狭窄河道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中河道整治主要以防洪、排涝、改善河道水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为主,进一步与生态绿化相结合建设和谐生态城市,让河流成为城市的风景线。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6127973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城市狭窄河道护岸结构,包括工字型方桩,以及插入工字型方桩凹槽内的挡土板,工字型方桩与挡土板结合部设置临时钢管,钢杆内装有沙袋,安装完成沙袋后在工字型方桩顶部采用滑槽压顶;原本城市河道两岸是斜坡面,现将斜坡面从斜面的中间部分采用工字桩隔开,将工字桩靠近河道一侧填满,从而增加了河道两岸平行地段的面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增加了平行地面面积后,可以进行绿化处理,但是进行绿化后,没有对河道两岸进行防护措施,城市河道周围的人口相对密集,因此需要对城市河道两岸进行防护措施,且在下雨时,城市河道两岸是处理城市积水的主要途径,雨水不仅会冲刷泥土还会将垃圾带进盒带中,进而垃圾流进河道内,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狭窄河道护岸结构,其优点是具有加快路面积水流向河道,并阻挡垃圾进入河道内,同时增加城市绿化,达到减少河道污染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城市狭窄河道护岸结构,包括承载墙,所述承载墙包括河道一侧的河道墙、与河道墙一体成型道路面,所述承载墙上设有所述承载墙上设有护栏杆,所述河道墙包括斜坡与斜坡一体的河道底墙,所述河道墙与道路面连接处设有多个平台,所述斜坡上设有多个种植槽,所述多个相邻的平台间设有地面引流槽,所述斜坡上设有与地面引流槽对应连通的斜坡引流槽;

所述承载墙内设有承重层与水管层,所述水管层内装有水管,所述道路面上设有与水管层对应连接的水管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承载墙分为河道墙与道路面,且为一体成型设计的方式,保证了河道路面的牢固性,承载墙上装有护栏杆,护栏杆用来保证河道两岸的安全性,河道墙包括斜坡与与河道底墙,两侧的河道底墙形成河道,斜坡用来适应河道内河水高度变化用的,同时在斜坡上设有种植槽,在种植槽内添加植被,增加城市道路的绿色面积,河道墙与的道路面的关联处设有多个平面,平面延长整个道路面积,延长了护栏杆外向河道中心的距离进而避免了城市人员在护栏杆内的道路上时,脚从护栏杆底部伸向河道内情况,相邻的两个平台上设有地面引流槽,地面引流槽用来加快阴雨天气雨水流速,斜坡上设有与地面引流槽对应连通的斜坡引流槽,进一步的加快与雨水流向河道的速度,减少雨水在城市中的挤压,承载墙内设有承重层与水管层,承重层用来增加整个河道的牢固性,水管层用来增加连通河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斜坡上与河道底墙交接处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底部设有支撑过滤网的支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装置的作用是用来过滤河道中可能存在垃圾进行收集,河道中的河水天气与时间影响,会存在涨潮与退潮或者由于天气原因存在水位的上涨与下沉,河道中垃圾会由于风向原因中在河道两侧,这样在退潮时就会收集在过滤网中,达到收集河道垃圾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平台向河道中心延伸,所述平台上设有平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台向河道中心处延伸,增加行人在护栏周围逗留时,避免物品从护栏杆底部掉落到河道中,进而造成水污染,同时平台上还设有平面凹槽,平面凹槽内可种植绿化植物,增加城市绿色植被,绿色植物也能减缓物品掉落到河道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护栏杆包括护栏柱与护栏支架,所述护栏支架底部设有拦截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栏支架的底部设有的拦截墙的作用是减少由于平台处较为脆弱,避免人类对平台边角的破坏,连接墙的另一个作用是阻挡由于大雨天气时,大量雨水流向河道时,从拦截墙处向河道中流入大量垃圾,进而造成对河道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斜坡上的斜坡引流槽设有多个,所述斜坡与承载墙的横截面呈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坡上设有多个斜坡引流槽的作用是增加雨水天气等情况下,加快对的水流流速,加快对路面积水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斜坡上还设有缓冲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台是供河道清理人员清理用的,对过滤装置内垃圾的进行定时清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管外装有防冻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管外层套有一层防冻棉,减少在冷天气以及地面施工震动情况下对水管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斜坡上种植相应的绿化植物,增加城市绿化效果,通过引流槽的设计加快城市雨水积压的排放速度,并通过多层承重层的设计,增加城市河道的牢固性;

2.通过过滤装置设计,利用河道内水位的高度变化,在设定位置增加过滤网,在水位下降后,垃圾将自动集中在过滤网内,加快城市河道内垃圾的收集;

3.通过水管层的设计,利用水管层连通河道底部,在长时间的旱季,利用水管箱对城市道路上绿化带进行喷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示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示出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示出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示出的俯视图。

图中,1、承载墙;11、河道墙;12、道路面;13、护栏杆;14、河道底墙;15、平台;16、斜坡;17、种植槽;18、地面引流槽;19、斜坡引流槽;2、承重层;21、水管层;22、水管;23、水管箱;24、碎石层;25、钢筋层;26、水泥层;27、河道管口;28、过滤装置;29、过滤网;3、支架;31、平面凹槽;32、护栏柱;33、护栏支架;34、拦截墙;35、缓冲平台;36、防冻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城市狭窄河道护岸结构,包括承载墙1,承载墙1包括河道墙11、与河道墙11一体成型的道路面12,承载墙1上固定装有用于防护作用防护栏。河道墙11包括垂直河道的河道底墙14、以及与河道底墙14一体成型的斜坡16,斜坡16用来适应河道由于水位上涨与下降。

参考图2和图3,道路面12与河道墙11的交接处设有平台15,平台15是从道路面12向河道中心侧的延伸,增加了整个道路面12的可见路面的面积,同时在平台15上设有平面凹槽31,可以平面凹槽31内种植对应的绿化植物,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同时平面还具有降低物品从平面上掉落进河道内的可能,降低对河道的污染。斜坡16上设有种植槽17,种植槽17与平面凹槽31的作用相似,可种植相应绿化植物,减少雨水对斜坡16的冲击,延长斜坡16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3,承载墙1还可以包括承重层2与水管层21,承重层2包括紧贴土壤的碎石层24、位于碎石层24上的钢筋层25,以及位于钢筋上与河道直接接触的水泥层26,采用多层结构构承载墙1,确保承载墙1的质量问题。水管层21内装有水管22,水管22贯穿承重层2连通河道底部,水管层21的外壁上套有一层防冻棉36,防冻棉36确保水管22在冬天不会被冻坏,延长水管22使用的使用寿命,水管层21在河道底内设有河道管口27,防止河道内杂物进行到水管22内。道路面12上设有与水管22连接的水管箱23,水管箱23内的水管22能够连接河水,利用水管箱23在干旱季节用来浇灌城市道路上花坛,减少了利用城市道路水车浇灌的成本。

参考图1,护栏杆13包括护栏柱32和护栏支架33,护栏支架33将两个相邻护栏柱32间的平面分为三个三角状结构,进而增加整个护栏杆13的牢固性。护栏杆13的底部设有拦截墙34,在较大阴雨天气能够阻拦一定量垃圾,减少大量垃圾槽从拦截墙34处流进河道内,进而减少对河道的污染。

参考图3和图4,道路面12上设有地面引流槽18,地面引流槽18能够增加水流流进河道的速度,斜坡16上设有斜坡引流槽19,斜坡引流槽19进一步增加水流汇集,降低雨水在城市道路的堆积。斜坡16与河道底墙14的连接处设有过滤装置28,过滤装置28包括过滤网29与支撑过滤网29的支架3,河道内的河水每天都在变化,河道内河水在下降过程中,由于风向的原因,垃圾会集中的河道两岸,在水位下降的过程中,垃圾将自动收集在过滤网29内,斜坡16上还设有缓冲平台35,清洁人员在缓冲平台35上将过滤网29内垃圾进行收集,减少了清洁人员在河道内清理过程。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承载墙1分为人行道上道路面12与河道墙11两个面构成,但是两个面是一体成型的,进而保证承载墙1的牢固性。由于河道水面风向的原因,垃圾大多数会集中在河道两岸,因此河道内的水位在逐渐下降到过滤网29一下后,垃圾的将会自动集中在过滤网29内,进而方便清洁人员在缓冲平台35上进行垃圾收集。斜坡16上设有种植槽17,在种植草内种植一些绿化植物,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相邻两个种植槽17间设有斜坡16引流槽,增加路面积水排放速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