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控制溢流污染的截流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9927发布日期:2020-09-01 16:4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控制溢流污染的截流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截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效控制溢流污染的截流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城市排水工程中的进水口系统中,截流井用在雨污合流系统中,目的是为了将雨污水分离;旱季时因管中只有污水,截流井可以将污截住,流往污水管中,雨季时将部分雨水与污水截住并流入污水管中,其余雨水溢流通过井中堰,继续向下游流行。对于城市排水系统,超过排水总管节流能力的初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由于初期雨水中携带了大量漂浮物及悬浮物,未经任何处理的初期雨水直接进入自然水体时,将对自然水体的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6370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水平格栅拦截装置的截流井,包括截流井体,截流井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截流井体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溢流堰,溢流堰将截流井体分隔为截流区和溢流区,溢流堰的顶端设置有与之平行的水平格栅,截流区的侧壁底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污水管道;上述截流井通过溢流堰设置水平格栅拦截,可以实现对漂浮物即悬浮物的拦截,从而防止漂浮物及悬浮物进入自然水体,减小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但是上述水平格栅的高度有限,当进入截流井内部的水位高度高于水平格栅的顶端高度时,漂浮物及悬浮物就会从水平格栅的上端面溢出,水平格栅就失去了对漂浮物的拦截作用,从而无法对溢流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控制溢流污染的截流井,其具有能够在截流井内有效拦截溢流污染物的优势。

一种有效控制溢流污染的截流井,包括井体、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井体两内侧壁之间共同设置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将井体分隔为截流区和溢流区;所述溢流堰的上端设置有与之平行的水平格栅,所述截流区的侧壁底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污水管道;所述水平格栅的上端面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井体的两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的上表面向下凹陷设置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的两端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侧壁固定套接有拦截滤网,所述井体内侧壁设置有便于拦截滤网转动的让位弧面;所述井体的上端面且位于水平格栅的正上方设置有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入井体的雨污水水位低于溢流堰时,漂浮物随雨污水直接流入污水管道;当进入井体的雨污水水位低于水平格栅的顶部时,漂浮物被水平格栅阻挡并进入污水管道;当进入井体的雨污水水位高于水平格栅的顶端高度时,拦截滤网会受到雨污水的挤推而沿着转动轴周向转动,初始状态时,拦截滤网垂直与水平格栅,当拦截滤网转动至与水平滤网相平行时,其会受到限位块的阻挡而停止转动,此时雨水会从拦截滤网的网口进入溢流区,而漂浮物会受到拦截滤网的阻挡而留在截流区,当水位下降时,拦截滤网会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转动至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拦截滤网朝向让位弧面方向的端壁上设置有两个弧形对接块,所述让位弧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供两个弧形对接块嵌置的弧形对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弧形对接块插入到弧形对接槽内,以增大拦截滤网与让位弧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拦截滤网在让位弧面上滑移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弧形对接槽靠近进水口位置的端壁上分别设置有弹簧,每一所述弹簧远离弧形对接槽底壁方向的一端分别与弧形对接块的下表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拦截滤网重新回到与水平格栅相垂直的初始状态时,弧形对接块受重力作用撞击弹簧,弹簧形变,拦截滤网在弹性作用下上下抖动,从而抖落附着在拦截滤网上的漂浮物。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弧形对接槽靠近进水口位置的端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每一所述限位凸起分别插设在对应位置的弹簧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设限位凸起来固定弹簧的收缩路径,以使得弹簧能够沿着竖直方向稳定伸缩,以将其作用在拦截滤网上的弹性作用力的力度发挥到最大。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弧形对接块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供弹簧和限位凸起嵌置的嵌置槽,所述嵌置槽槽口靠近拦截滤网的一端设置有让位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弹簧与对接块的接触面积,提高弹簧与对接块之间连接的稳定;另外,让位缺口的设定能够避免限位凸起和弹簧阻碍对接块的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朝向拦截滤网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设置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由质地柔软的橡胶材料制成,以减小拦截滤网的网面受雨污水的压力作用而冲撞在限位板的侧壁,从而导致磨损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板与水平格栅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竖向支撑板和若干个横向支撑板,全部所述横向支撑板分别垂直固定在两个竖向支撑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量较大时,拦截滤网的网面在雨污水的挤推力作用下易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因此通过加设支撑架来对拦截滤网起到支撑作用,延长拦截滤网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井体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供两个竖向支撑板嵌固的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竖向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嵌置在固定槽内部,以提高支撑架与井体连接的稳固性,实现支撑架对拦截滤网的稳固支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进入井体的雨污水水位低于溢流堰时,漂浮物随雨污水直接流入污水管道;当进入井体的雨污水水位低于水平格栅的顶部时,漂浮物被水平格栅阻挡并进入污水管道;当进入井体的雨污水水位高于水平格栅的顶端高度时,拦截滤网会受到雨污水的挤推而沿着转动轴周向转动,初始状态时,拦截滤网垂直与水平格栅,当拦截滤网转动至与水平滤网相平行时,其会受到限位块的阻挡而停止转动,此时雨水会从拦截滤网的网口进入溢流区,而漂浮物会受到拦截滤网的阻挡而留在截流区,当水位下降时,拦截滤网会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转动至初始状态;

2、当拦截滤网重新回到与水平格栅相垂直的初始状态时,弧形对接块受重力作用撞击弹簧,弹簧形变,拦截滤网在弹性作用下上下抖动,从而抖落附着在拦截滤网上的漂浮物。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有效控制溢流污染的截流井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用于体现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用于体现b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1、井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13、污水管道;2、溢流堰;21、水平格栅;211、承接板;2111、承接槽;2112、转动轴;22、截流区;23、溢流区;3、拦截滤网;31、弧形对接块;311、嵌置槽;3111、让位缺口;4、让位弧面;41、弧形对接槽;411、弹簧;4111、限位凸起;5、限位板;51、安装槽;511、缓冲垫;6、支撑架;61、竖向支撑板;611、固定槽;62、横向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有效控制溢流污染的截流井,包括井体1,井体1两端分别贯穿设置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井体1的内部底壁垂直浇筑有溢流堰2,溢流堰2的两端分别与井体1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溢流堰2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水平格栅21;水平格栅21的两端分别与井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水平格栅21将井体1分隔为截流区22和溢流区23,截流区22为进水口11与水平格栅21之间的区域,溢流区23为水平格栅21与出水口12之间的区域。

参照图1和图2,井体1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污水管道13,污水管道13位于截流区22;在雨污水从进入口进入井体1之后,当雨污水的水位低于水平格栅21的下端面时,雨污水可直接从污水管道13排出,并排入污水处理厂;当雨污水的水位高于水平格栅21的下端面时,雨水从水平格栅21处溢出到溢流区23并从出水口12排出,而雨污水中的漂浮物会被水平格栅21阻挡在截流区22,本实施例中水平格栅21为水平溢流格栅水平格栅21,其可通过电控液压系统控制栅条间隙清洗刷(图中未示出)来回运动实现自动清除粘附在水平格栅21上的漂浮物,水平溢流格栅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1和图2,水平格栅2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承接板211,承接板211的两端分别与井体1的两侧壁固定相连;承接板211的上表面沿其厚度方向向下凹陷开设有承接槽2111,承接槽2111沿承接板2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承接槽2111内部端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112,转动轴2112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拦截滤网3,井体1内侧壁设置有便于拦截滤网3转动的让位弧面4;井体1的上表面且位于水平格栅21的正上方焊接有限位板5,限位板5沿井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初始状态下,拦截滤网3垂直放置在水平栅格的上端,当雨污水的水位高度高于水平格栅21的上端面时,拦截滤网3受雨污水的压力作用而被顶起,并沿着转动轴2112的周向转动,当拦截滤网3的侧壁与限位板5侧壁相抵接时,停止转动,雨污水中的漂浮物被拦截滤网3拦截在截流区22,而雨水穿过拦截滤网3流入溢流区23,从而解决了因水平格栅21高度受限而对漂浮物拦截效果不佳的问题,有效控制了溢流污染。

参照图1和图2,限位板5朝向拦截滤网3方向的侧壁上沿其厚度方向凹陷开设有安装槽51,安装槽51沿限位板5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槽51内部粘固有缓冲垫511,本实施例中缓冲垫511为质地柔软的橡胶垫,以减小拦截滤网3受雨污水挤推力而冲撞限位板5,继而导致磨损的情况。

参照图1和图2,限位板5与水平格栅21之间设置有支撑架6,以用于支撑拦截滤网3,减小拦截滤网3的网面受雨污水冲击而出现弯曲的情况,延长拦截滤网3的使用寿命;支撑架6包括两个竖向支撑板61和若干个横向支撑板62,全部横向支撑板62分别垂直焊接在两个竖向支撑板61之间;井体1两内侧壁分别沿其厚度方向凹陷开设有固定槽611,两个竖向支撑板61的一侧分别粘固在对应位置的固定槽611内。

参照图1和图3,让位弧面4且位于其两侧分别沿其厚度方向凹陷开设有弧形对接槽41,拦截滤网3靠近让位弧面4方向的端面上设置有分别插设在弧形对接槽41内的两个弧形对接块31;每一弧形对接槽41靠近进水口11方向的端壁上分别粘附有弹簧411,每一弹簧411远离弧形对接槽41端壁处的一端分别与水平转态的拦截滤网3的下表面相贴合;当水位降低之后,拦截滤网3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重新转回到水平状态,此时弧形对接块31与对应位置的弹簧411相碰触,导致弹簧411发生形变,继而使拦截滤网3在弹力作用下上下抖动,从而抖落粘附在拦截滤网3下表面的漂浮物。

参照图1和图3,每一弹簧411内部分别插设有限位凸起4111,每一限位凸起4111的底部分别焊接在弧形对接槽41的端壁上,以用于限定弹簧411的伸缩路径,使弹簧411能够沿着竖直方向稳定伸缩;每一弧形对接块31的下端面分别凹陷设置有供弹簧411和限位凸起4111插设的嵌置槽311,以实现弧形对接块31与弹簧411的稳定连接;每一嵌置槽311的槽口处且位于其靠近拦截滤网3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让位缺口3111,以避免弹簧411和限位凸起4111阻碍弧形对接块31的滑移。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雨污水从进水口11进入井体1内部之后,当水位低于水平格栅21时,雨污水直接从污水管道13排出;当水位低于水平格栅21的上端面时,漂浮物被水平格栅21阻挡在截流区22,并通过水平格栅21自动清除,而雨水会从水平格栅21处溢出到溢流区23,并从出水口12排出;当水位高于水平格栅21的上端面时,拦截滤网3受雨污水的冲击而转动,雨水从拦截滤网3的网口溢出到溢流区23流出,漂浮物被拦截滤网3拦截在截流区22;当水位下降时,拦截滤网3受自身重力作用重新回到水平状态,此时弧形对接板与弹簧411想触碰,弹簧411发生形变,拦截滤网3受弹性作用力而将其下表面的漂浮物抖落,最终实现对溢流污染物的有效拦截。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