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回流侧进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1342发布日期:2021-01-23 05:2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回流侧进水阀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水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回流侧进水阀。


背景技术:

[0002]
马桶进水阀是用来控制马桶水箱自动进水的装置,当水箱水位低于一定水位时,进水阀进水流入水箱中直至水箱中水位上升到一定水位时,进水阀止水。传统进水阀进水和出水都是直接连接的,导致出水口与水箱的水会直接接触,存在水回流的风险,会导致水管的水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防回流侧进水阀,通过使出水口与本体之间具有间距,避免出水口与水箱的水直接接触从而有效防止水箱的水回流到进水管内。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防回流侧进水阀,包括本体、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本体内设有用于向水箱进水的补水通道,所述进水管安装在本体的侧上方,进水管内设有进水通道,所述出水管安装在本体上侧,出水管内设有与进水通道连通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端位于补水通道的正上方且出水通道的出水端与补水通道上端面之间形成有与外部相通的开放式间隙以防止水箱的水回流至进水通道内。
[0005]
进一步地,为了将进水通道内的水向上引流,以保证出水通道出水口与补水通道上端具有一定高度差,将两者间隔开,不构成连接结构;所述本体内的上侧设有用于连接进水通道出水端与出水通道进水端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呈l形,所述出水通道呈倒u形。
[0006]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水高速流下,本体内的空气无法及时排出去,滞留在本体内,造成水无法顺畅流下;所述本体为中空管以形成本体内的补水通道,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在水流过快时及时排出补水通道内空气的排气孔。
[0007]
进一步地,为了将水分成两路,并防止在高水位时,水高速下冲撞击在水面上,引起水流上涌或四处飞溅;所述本体的上侧设有与补水通道连通的分水腔,所述本体上设有位于分水腔上方用于防止水流上溅的挡流盖。
[0008]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下冲的水直接撞击在水面上,通过将下冲的水分散开,防止水流上溅,并及时排出滞留在挡流盖上的水;所述挡流盖上设有位于出水通道出水端下方的通孔和位于通孔外周的排水腔,所述通孔上设有防溅网,所述排水腔腔底所在的水平面低于通孔的上端面,所述挡流盖上位于排水腔的腔壁上设有若干个排水孔。
[0009]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出水口与最高水面不会直接接触,以免水箱内的水回流到管道内,污染水源;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端与补水通道上端面之间的间距为20mm。
[0010]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出水口设置在出水通道上方,且两者之间具有开放式间距,从而保持出水口与最高水面不会直接接触,保持20mm的间距,使水箱内的水不会回流到管道内,从而不会污染水源,并且,自上而下的出
水结构,水在自身重力和势能作用下,具有初速度,从而无需像传统进水阀另外设置储压腔保持水压,即使低压时也能保证供水稳定,出水顺畅,为了进一步保证出水顺畅,在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排气孔,及时排出空气,避免高速水流下时本体内的空气无法及时排出去,造成出水的拥堵,并且,本体的上侧设置有挡流盖,避免在高水位时,水高速下冲撞击水面后上涌,水四处飞溅。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0015]
图中:1-本体;101-补水通道;102-连接通道;103-排气孔;104-分水腔;2-进水管;201-进水通道;3-出水管;301-出水通道;4-挡流盖;401-排水腔;402-防溅网;403-排水孔;5-浮筒;6-调节螺杆;7-抬杆;8-止水座;9-止水胶垫;10-止水盖;11-泄压垫;12-螺母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0017]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回流侧进水阀,包括本体1、进水管2以及出水管3,本体1内设有用于向水箱进水的补水通道101,所述进水管2安装在本体1的侧上方,进水管2内设有进水通道201,所述出水管3安装在本体1上侧,出水管3内设有与进水通道201连通的出水通道301,所述出水通道301的出水端位于补水通道101的正上方且出水通道301的出水端与补水通道101上端面之间形成有与外部相通的开放式间隙以防止水箱的水回流至进水通道201内。
[0018]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进水通道201内的水向上引流,以保证出水通道301出水口与补水通道101上端具有一定高度差,将两者间隔开,不构成连接结构;所述本体1内的上侧设有用于连接进水通道201出水端与出水通道301进水端的连接通道102,所述连接通道102呈l形,所述出水通道301呈倒u形。
[0019]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水高速流下,本体1内的空气无法及时排出去,滞留在本体1内,造成水无法顺畅流下;所述本体1为中空管以形成本体1内的补水通道101,所述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在水流过快时及时排出补水通道101内空气的排气孔103。
[002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水分成两路,并防止在高水位时,水高速下冲撞击在水面上,引起水流上涌或四处飞溅;所述本体1的上侧设有与补水通道101连通的分水腔104,所述本体1上设有位于分水腔104上方用于防止水流上溅的挡流盖4。
[002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下冲的水直接撞击在水面上,通过将下冲的水分散开,防止水流上溅,并及时排出滞留在挡流盖4上的水;所述挡流盖4上设有位于出水通道301出水端下方的通孔和位于通孔外周的排水腔401,所述通孔上设有防溅网402,所述排水腔401腔底所在的水平面低于通孔的上端面,所述挡流盖4上位于排水腔401的腔壁上设有若干个排水孔403。
[002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出水口与最高水面不会直接接触,以免水箱内的水回流
到管道内,污染水源;所述出水通道301的出水端与补水通道101上端面之间的间距为20mm。
[0023]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2的出水端设有止水组件,所述止水组件包括浮筒5、调节螺杆6、抬杆7、止水座8、止水胶垫9、止水盖10以及泄压垫11,浮筒5活动套设在本体1上,所述调节螺杆6的下端与浮筒5连接,调节螺杆6的上端与抬杆7连接,所述抬杆7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止水盖10上,所述止水盖10扣装在本体1上,所述止水座8安装在进水管2的出水端处,止水座8上设有止水口,所述止水胶垫9设于止水盖10与止水座8之间用于封堵在止水口上,所述止水盖10上设有位于止水胶垫9背向止水口一侧的泄压腔,止水胶垫9上设有用于使进水管2内的水进入泄压腔内的增压孔,止水盖10上设有用于连通泄压腔与外部大气压的泄压孔,所述泄压垫11安装在抬杆7上并封堵在泄压孔上;止水盖10上设有向止水胶垫9一侧延伸的安装柱,所述止水胶垫9插装在安装柱上且止水胶垫9与安装柱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增压孔,进水管2通过螺母盖12安装在止水盖10上,所述进水通道201经止水口与连接通道102连通,进水管2与螺母盖12之间设有密封圈,抬杆7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调节螺杆6连接的连接孔,抬杆7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转动安装在止水盖10上的转动凸柱,所述止水盖10上设有用于扣入转动凸柱的安装孔,所述抬杆7的中部设有用于避让安装出水管3的避让孔。
[0024]
具体实施过程:水从进水管2进入侧进阀,由于泄压孔处于打开状态,故止水胶垫9与止水盖10组成的泄压腔无法保持高压,止水胶垫9在进水管2水流冲击下处于打开状态,水经止水胶垫9进入到连接通道102进而进入出水通道301,水从出水管3出来后,在自身重力和势能下,一路流向浮筒5作为配重水,另外一路经补水通道101直接进入到水箱;水箱内持续进水,水位上升至浮筒5浮起,浮筒5与调节螺杆6上移带动抬杆7上抬,抬杆7的另外一端的泄压垫11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堵住了泄压孔,进水管2的水由增压孔进入泄压腔,泄压腔内压力急剧升高,使止水胶垫9下压堵住止水口,从而起到了止水效果。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