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76337发布日期:2020-08-07 19: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包括:路面(1)以及开设于所述路面(1)的底部、呈矩形状结构的井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槽(11)的槽底设置有基座(21),所述基座(21)与所述井槽(11)槽底的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基座(21)进行稳固的第一加固机构,所述井槽(11)内设置有与所述基座(21)相配合的井箱(2),呈对称开设于所述井箱(2)的两侧上、与排水管道相连通的管口(22);所述井箱(2)上盖合有井盖(3),所述井箱(2)的四周外侧壁与所述井槽(11)的四周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井箱(2)进行加固的第二加固机构,所述井盖(3)与所述井箱(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井盖(3)进行固定限位的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箱(2)包括:设置于所述井槽(11)的一侧、侧壁设有管口(22)的第一井体(23);设置于所述井槽(11)另一侧、与所述第一井体(23)相抵接、侧壁设有管口(22)的第二井体(24);同时设置于所述第一井体(23)朝向所述第二井体(24)一侧上的密封条板(231);同时开设于所述第二井体(24)的一侧上、与所述密封条板(231)相配合的密封槽口(241);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口(241)的槽壁上、与所述密封条板(231)相抵接的防水胶条(242);设置于所述第一井体(23)与所述第二井体(24)之间处的第一连接组件以及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井体(23)和第二井体(24)的底部上用于对所述基座(21)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多块呈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一井体(23)两侧上的第一连接块(25);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5)上的限位块(251);多块呈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二井体(24)的两侧上、与所述第一连接块(25)相抵接的第二连接块(26);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26)上、与所述限位块(251)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261);多个同时贯穿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5)和所述第二连接块(26)上的第一圆孔(27);多根穿过所述第一圆孔(27)上的第一沉头螺栓(271)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沉头螺栓(271)上、与所述第一沉头螺栓(271)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27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多个均连接于所述第一井体(23)和第二井体(24)靠近所述基座(21)一侧外侧壁上的横杆(28),连接于所述横杆(28)上、与所横杆(28)相垂直的竖杆(281);连接于所述竖杆(281)远离所述横杆(28)一端上的第一连接板(282);多个贯穿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82)上的第二圆孔(2821);多块设置于所述基座(21)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82)相抵接的第二连接板(211);多根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11)上、与所述第二圆孔(2821)相配合的螺杆(2111);多个与所述螺杆(2111)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2112);设置于所述第一井体(23)朝向所述基座(21)一侧上的第一定位块(232);设置于所述第二井体(24)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块(232)相抵接的第二定位块(243)以及开设于所述基座(21)上、同时与所述第一定位块(232)和第二定位块(243)相配合的定位槽(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21)与所述井槽(11)之间处的垫层(4);多根一端伸进所述垫层(4)内、另一端伸进所述井槽(11)槽底的加固套管(5);多个连接于所述加固套管(5)内侧壁上的连接杆(51);多根焊接于所述连接杆(51)上、呈梅花形布置的锚筋(52)以及多块焊接于所述加固套管(5)外侧壁上的加固块(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组件包括:多个贯穿于所述基座(21)上的加固孔(213);多根竖向穿过所述加固孔(213)上的第一加固杆(214);多根焊接于所述第一加固杆(214)上、与所第一加固杆(214)相垂直的第二加固杆(215);多根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加固杆(214)和第二加固杆(215)的相交处、另一端焊接于所述井箱(2)外侧壁上的第三加固杆(216)以及多根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加固杆(214)和第二加固杆(215)的相交处、另一端朝向所述井槽(11)侧壁上的第四加固杆(2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井箱(2)箱口处的承载边框(29);设置于所述井盖(3)的四周侧壁上、与所述承载边框(29)相配合的延伸板(31);多个滑动连接于所述延伸板(31)背离所述井箱(2)一侧上的滑块(32);多个开设于所述延伸板(31)上、与所述滑块(32)相配合的滑槽(33);贯穿于所述滑槽(33)槽底的第二限位槽(311);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32)朝向所述井箱(2)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311)的限位杆(331);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杆(331)远离所述滑块(32)的一侧上、另一端与所承载边框(29)底部相抵接的限位板(332);多个设置于所述延伸板(31)和所述承载边框(29)之间处用于对所述滑块(32)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井盖(3)朝向所述井箱(2)一侧的过滤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滑块(32)背离所述限位杆(331)一侧上的移动槽(333);多个同时贯穿于所述滑块(32)和所述延伸板(31)上、与所述滑槽(33)相连通的第三圆孔(334);多个开设于所述承载边框(29)上、与所述第三圆孔(334)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291)以及穿过所述第三圆孔(334)、与所第一螺纹孔(291)螺纹连接的第二沉头螺栓(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井盖(3)底部的过滤盘(7);多个贯穿于所述过滤盘(7)上的过滤孔(71);设置于所述过滤盘(7)盘口边缘处的延伸边沿(72);设置于所述井盖(3)的底部边缘处、与所述延伸边沿(72)相配合的滑轨(34);多个贯穿于所述滑轨(34)背离所述井盖(3)一侧上的第四圆孔(341);多个开设于所述延伸边沿(72)上、与所述第四圆孔(341)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721)以及多根穿过所述第四圆孔(341)、与所述第二螺纹孔(721)螺纹连接的第三沉头螺栓(8)。

10.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的施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按照道路设计边线及排水管道的位置来确定雨水口的位置,定出雨水口中心线桩,使雨水口必须重合道路边线,并放出雨水口开挖边线;

步骤二:确定好雨水口的位置后,利用人工开挖或者机械开挖的方式来开挖雨水井槽(11),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开挖边线进行开挖;

步骤三:井槽(11)开挖后,对井槽(11)的槽底进行钻孔,同时,将第一加固组件中的加固套管(5)、连接杆(51)、锚筋(52)以及加固块(53)进行相互焊接、以焊接形成加固桩柱,加固桩柱的一端伸进钻孔内、另一端伸出井槽(11)内,然后再朝井槽(11)的槽底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覆盖加固桩柱即可,然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待混凝土凝结后,形成垫层(4);

步骤四:在垫层(4)凝结过程中,可以先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对井箱(2)进行装配,井箱(2)装配完成后,再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将井箱(2)固定安装在基座(21)上;

步骤五:然后将第二加固组件上的第一加固杆(214)竖向插入到基座(21)上的加固孔(213)内,然后依次将第二加固杆(215)、第三加固杆(216)以及第四加固杆(217)相互焊接到第一加固杆(214)上,而第三加固杆(216)的一端也焊接在井箱(2)的外侧壁;

步骤六:待垫层(4)凝结成型后,再通过吊机等设备将井箱(2)和基座(21)一起起吊进井槽(11)内,基座(21)稳固放置在成型后的垫层(4)上,然后再从井槽(11)的侧壁与井箱(2)之间处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表面抹平,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层;

步骤七:在混凝土层上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混凝土层上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9)与路面(1)平齐;

步骤八:最后将井盖(3)固定盖合在井箱(2)的雨水口处,井盖(3)顶部与路面(1)齐平,不得凸出路面(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口,包括:路面以及开设于路面的底部、呈矩形状结构的井槽,井槽的槽底设置有基座,基座与井槽槽底的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基座进行稳固的第一加固机构,井槽内设置有与基座相配合的井箱,呈对称开设于井箱的两侧上、与排水管道相连通的管口;井箱上盖合有井盖,井箱的四周外侧壁与井槽的四周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对井箱进行加固的第二加固机构,井盖与井箱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对井盖进行固定限位的限位机构。本发明不但施工便捷,能够缩短施工时间,从而提高路面施工的质量;而且还可以便于对雨水起到有效快速的排水效果,从而可以减少路面出现积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楚标;陈赐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帆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