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33900发布日期:2020-08-21 15:04阅读:8571来源:国知局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田建设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方法。



背景技术: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现有一项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法(公开号:cn201810945958.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农田建设方法,它包括s1:土地平整:合理划分和归并田块,平整土地,并对平整后的土地进行测量,确定田块的长度和宽度;s2:土壤检测改良:对s1中所述的平整后的土地的土壤进行检测,确定土壤改良方案,进行土壤改良、地力培肥,通过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翻埋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推广保护性耕作,治理污染土壤,改善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s3:灌溉与排水:根据地理环境合理建设灌溉与排水设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高标准农田主要是针对如何提高农田的土壤肥沃程度进行改进,对于高标准农田需要考虑到的如何提高农田的结构稳定性、防汛抗灾能力,则没有提及,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方法,具有结构稳定性强、排水能力强、渡汛能力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测量放样,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会同现场监理人共同校测基准点的测量精度,并复核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确定工程施工控制边线,并按国家测绘标准,测设用于工程施工的控制网,并埋设永久控制点以便工程施工效正;

s2:修筑围堰,

在地面平整的地段施作围堰,围堰地基土质及填筑围堰用土应尽量选择粘性土,围堰填筑应从最低处开始,分层压实,围堰高程差应小于15cm;

s3:布置排水措施和渡汛措施,

在布置排水措施时,需要建设雨水拦截措施、渗水拦截措施和基坑排水措施;在布置渡汛措施时,应当落实防汛安全措施和抢险设备,并根据渡汛工程过程中的沉降,及时对围堰进行加高,保证堰顶标高不低于设计标高;

s4:砼工程施工,

在砼施工前,先进行施工放样并清理用于安装砼的位置处的地基;在砼施工时,采用钢模板架设钢筋,在钢筋架设好并经过检验后,再进行砼浇筑和砼养护;

s5:砌体工程施工,

采用石砌体进行施工,挡土墙基础底部应砌成1:5的底坡,形成与受力方向相反的倾斜坡,挡墙的基础或底层应选用较大的精选石块铺垫;石料应分层错缝砌筑,砌层应大致水平,但不得用小石块塞垫找平;

s6:渠道工程施工,

先清理渠道工程地面上的表层土,然后对开挖面中的植物根茎、枝叶、杂草、垃圾、废渣及监理工程师指明的障碍物进行清除;接着采用2台1m3挖掘机配合2台推土机开挖渠道旧土,并清除渠底淤泥;最后修理坡面,并严格施工放样,防止土方刷亏;

s7:涵管工程施工,

先再次对需要进行施作涵管的位置进行测量放样;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在管槽开挖时采用反铲挖掘机挖沟,人工结合修整的方式进行开挖;接着再采用砼垫层作为涵管工程的工作面,并在砼垫层上进行涵管安装;再然后对相邻涵管的接口处采用砖带接缝进行连接,并在管口对正以后再在空隙内塞以砂浆,以使接头部位紧密吻合,并将涵管内壁表面抹平;最后再次对涵管工程的土方进行回填,并检验涵管工程的施工质量;

s8:涵闸工程施工,

先对涵闸工程的基坑进行开挖,然后进行基础垫层施工,最后进行闸身施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严格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并设置控制网和埋设永久控制点,使本发明不仅能够精准的测量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而且能够及时准确的监测施工质量;通过修筑围堰、排水措施和渡汛措施,从而使本发明所述的高标准农田的排水、防水、渡汛能力更好,有利于对农田的保护,提高农田的使用寿命;通过砼工程、砌体工程和渠道工程的施工,使本发明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杂草等对农田的影响;通过涵管工程和涵闸工程的施工,使本发明的结构更加合理和紧凑,从而不仅使本发明的排水、防水、渡汛能力更好,而且更加美观。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上述步骤s1中,在施工测量时,所述控制网包括现场建立的平面控制系统和高程控制系统,在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时,采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控制,并设置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置应在未来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在建立高程控制系统时,测量仪器采用ds3型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将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距离不得大于500m且前后通视,临时水准点和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允许闭合差为±12√lmm,其中,l为水准点长度公里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现了控制网的布设,控制网能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准确的把握本发明的建设进度和施工情况。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上述步骤s1中还包括平面放线、纵断面水准测量、复测及定位三个步骤;

其中,在平面放线时,先需要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设计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吧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底面上;接着在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再然后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固定距离打一中心桩,中心庄的间距应统一,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最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

在纵断面水准测量时,应先沿工程的施工线每隔20m的距离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进度要求闭合差在平坦地区不得超过1mm;依所述临时水准点测出中心各桩位底面的高程,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和实际高程是否相同,并依此临时水准点来确定沟槽开挖的深度或管道架空的高度;

在复测及定位时,根据监理现场交桩和书面资料,对主要原始基准点进行认真复测,在交桩7天后,将结果报甲方认定,作为永久保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平面放线、纵断面水准测量、复测及定位实现了进一步增强了本发明在施工测量放样时的准确度,从而帮助人们更加清楚的把握建筑高标准农田的进度和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s3中,在修筑雨水拦截措施时,在雨水拦截措施的基坑周围开挖线外2m处开挖截水沟以拦截雨水,截水沟顶宽1.0m,底宽0.5m,深0.6m,并设深1.0m的集水井,用泥浆泵将沟内的水排入引水渠引入渠道内;

在修筑渗水拦截措施时,在拦污栅桥两侧距基坑开口线约1.5m处各布置4口φ50cm的标准管井,考虑到拦截外来渗水的同时不引起基坑基岩含水率变化大太,井底高程取▽-2.0m左右;同时,管井井水抽排入进水渠引河及抽引闸围堰外;

在修筑基坑排水措施时,由于排污栅桥及防洪墙建筑物的主要持力层为中风化或强风化红砂岩,具有一定的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殊物理力学特性,基坑排水时必须控制一定的水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对排水措施的布设,这样,在本发明所述的排水措施的作用下,本发明的排水、防汛能力更强。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雨水拦截措施的基坑采用明沟排水,基坑开挖过程中先开挖排水沟,排水沟宽0.5m,深0.8m,并布设1.5×1.5×1.5m的集水井,用潜水泵抽排积水至围堰外,抽水时保持沟内的水面距土面0.5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对雨水拦截措施的基坑的布设,这样,通过排水沟和集水使本发明的排水能力更强。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s4中,钢模板安装时,钢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安装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砼浇筑时采用现浇法进行浇筑,且钢筋砼梁板的跨度应大于4m;同时,钢模板起拱高度为跨长的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模板的结构稳定性设置得更强,从而使钢模板能够防止重量更重的钢筋笼,进而使本发明的防水、渡汛能力更强;通过现浇砼桩,并控制砼桩上高筋砼梁板的跨度,从而使本发明在包装加工进度和钢筋笼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加工更加简单方便,这样,本发明就实现了钢模板的安装与布设。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s5中,在步骤s5中,砌体工程在砌筑前应当将石表面的泥垢、杂物洗刷干净,并用水湿润;同时,在砌筑时,石砌筑层的砌块应当大面向下、斜面向内,在砌筑上层砌块时,不得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在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石砌法进行砌体工程施作,这样,人们只需要按照要求堆砌石块即可,这种砌体方式能够减少施工时间,增加施工效率;同时,通过对石砌体表面的清洗,能够增强砌体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增加使用寿命;最后,本发明通过限制砌筑时的具体施工要求,从而使本发明能够在砌筑时能够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s9中,在涵闸工程的基坑开挖时,主体闸身基坑与出入口基坑开挖分步进行,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理;机械开挖时,基底预留0.2m的开挖高度,人工进行清理,防止超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现了涵闸工程的施工。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涵闸工程的基坑四周应根据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放坡,防止坍塌;同时,基坑内还应挖好排水沟和集水井,并施作临时设施;若基坑内有积水,在基础混凝土施工前应及时抽水,保持基底干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放坡能够防止涵闸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坍塌,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能;通过及时抽水、设置排水沟和设置集水井能够进一步的增强本申请的排水性能和渡汛能力。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s7和s8,土方开挖前,对施工区原始地形进行复核测量,应绘制原始地形平面、断面图,并报经监理人审核,作为工程计量依据;土方开挖时采用u型渠灌开挖断面,土方开挖时的拟分段在按设计高程放样后采用人工开挖,并一次性开挖到底,同时及时验槽进入下一工序施工,每个施工作业段为48~52m;基础开挖施工前,先由专业测量工程师按设计图纸要求放出基础开挖边线,打上控制桩,对于已设的测量样标,须妥善保护,防止移位、缺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土方开挖时不仅成果美观,而且提高了开挖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结构稳定性强、排水能力强、渡汛能力好,通过严格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并设置控制网和埋设永久控制点,使本发明不仅能够精准的测量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而且能够及时准确的监测施工质量;同时,本发明通过修筑围堰、排水措施和渡汛措施,从而使本发明所述的高标准农田的排水、防水、渡汛能力更好,有利于对农田的保护,提高农田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通过砼工程、砌体工程和渠道工程的施工,使本发明的结构更加紧凑、美观,减少了杂草等对农田的影响;同时,本发明通过涵管工程和涵闸工程的施工使本发明的排水、防水、渡汛能力更好,更加美观。

3.本发明通过放坡能够防止涵闸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坍塌,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能;通过及时抽水、设置排水沟和设置集水井能够进一步的增强涵闸工程的排水、渡汛能力,从而提高了本申请的排水性能和渡汛能力。

4.本发明通过石砌法进行砌体工程施作,这样,人们只需要按照要求堆砌石块即可,这种砌体方式能够减少施工时间,增加施工效率;同时,通过对石砌体表面的清洗,能够增强砌体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增加使用寿命;最后,本发明通过限制砌筑时的具体施工要求,从而使本发明能够在砌筑时能够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方法,它包括施工测量放样、修筑围堰、布置排水措施和渡汛措施、砼工程施工、砌体工程施工、渠道工程施工、涵管工程施工、涵闸工程施工等步骤,实际工作时,上述各个步骤可以按照顺序依次执行,也可以根据需要先执行可以完成的步骤,但是,最优方案还是上述各个步骤依次执行。同时,在实际工作时,在砼工程施工、砌体工程施工、渠道工程施工、涵管工程施工和涵闸工程施工的施工过程中,若需要开发土方和回填土方,则可以按照现有的方式执行,也可以安装本申请在下文中记载的方式执行,采用本申请所记载的开发土方和回填土方不仅施工完成后工程效果好、整体美观,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土壤流失。

实际工作时,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各个步骤具体如下:

s1:施工测量放样,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会同现场监理人共同校测基准点的测量精度,并复核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确定工程施工控制边线,并按国家测绘标准,测设用于工程施工的控制网,并埋设永久控制点以便工程施工效正;

s2:修筑围堰,

在地面平整的地段施作围堰,实际工作时,有条件时应充分利用土埂、老堤等自然高地,围堰地基土质及填筑围堰用土应尽量选择粘性土,围堰填筑应从最低处开始,分层压实,围堰高程差应小于15cm;实际工作时,修筑的围堰在分层、分期吹填时,围堰必须相应分层、分期填筑,不应边吹填边加高围堰。

实际工作时,围堰地基上的杂草、树根、腐殖土层等必须清除干净;围堰填筑前,应将围堰基层表土翻松,然后填覆新土并予以压实;当围堰基础为砂性土时,应先在围堰基础中间挖槽,再回填粘性土。

s3:布置排水措施和渡汛措施,

在布置排水措施时,需要建设雨水拦截措施、渗水拦截措施和基坑排水措施;在布置渡汛措施时,应当落实防汛安全措施和抢险设备,并根据渡汛工程过程中的沉降,及时对围堰进行加高,保证堰顶标高不低于设计标高;

实际工作时,所述防汛安全措施包括备足土料、块石、编织袋、草包、土工布等防汛物资,所述抢险设备包括装载机、推土机等抢险设备;

s4:砼工程施工,

在砼施工前,先进行施工放样并清理用于安装砼的位置处的地基;在砼施工时,采用钢模板架设钢筋,在钢筋架设好并经过检验后,再进行砼浇筑和砼养护;

s5:砌体工程施工,

采用石砌体进行施工,挡土墙基础底部应砌成1:5的底坡,形成与受力方向相反的倾斜坡,挡墙的基础或底层应选用较大的精选石块铺垫;石料应分层错缝砌筑,砌层应大致水平,但不得用小石块塞垫找平;

实际工作时,石块应铺砌稳定,相互锁结。当砌体高度超过6m时,应沿砌体高度方向每隔3~4m设置厚度不小于500㎜的水平肋带,并用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砌筑固牢。

s6:渠道工程施工,

先清理渠道工程地面上的表层土,然后对开挖面中的植物根茎、枝叶、杂草、垃圾、废渣及监理工程师指明的障碍物进行清除;接着采用2台1m3挖掘机配合2台推土机开挖渠道旧土,并清除渠底淤泥;最后修理坡面,并严格施工放样,防止土方刷亏;

实际工作时,植被清理范围延伸至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外侧3m距离。同时,在清理表层土时,应当根据测定的控制线,按每20m测设一断面(在渐变段和踏步处加密),进行施工放线,确定挖填高度。在渠道开挖过程中,时刻注意不能松动边坡及影响边坡稳定,同时注意整个施工期间工作面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建基面用压路机或夯机夯实,在经过验收后进行下道工序。坡面整理时,开挖过程中予留30cm边坡,根据机械性能,开挖3~4m深度后,采用挖掘机刷坡,机械刷坡予留5~10cm左右,以防止土方刷亏。

s7:涵管工程施工,

先再次对需要进行施作涵管的位置进行测量放样;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在管槽开挖时采用反铲挖掘机挖沟,人工结合修整的方式进行开挖;接着再采用砼垫层作为涵管工程的工作面,并在砼垫层上进行涵管安装;再然后对相邻涵管的接口处采用砖带接缝进行连接,并在管口对正以后再在空隙内塞以砂浆,以使接头部位紧密吻合,并将涵管内壁表面抹平;最后再次对涵管工程的土方进行回填,并检验涵管工程的施工质量;

具体的,在涵管的土方开挖时,用反铲挖掘机一次性开挖至距设计标高0.3m处,再由人工进行修底修坡。

s8:涵闸工程施工,

先对涵闸工程的基坑进行开挖,然后进行基础垫层施工,最后进行闸身施工。

本发明通过严格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并设置控制网和埋设永久控制点,使本发明不仅能够精准的测量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而且能够及时准确的监测施工质量;通过修筑围堰、排水措施和渡汛措施,从而使本发明所述的高标准农田的排水、防水、渡汛能力更好,有利于对农田的保护,提高农田的使用寿命;通过砼工程、砌体工程和渠道工程的施工,使本发明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杂草等对农田的影响;通过涵管工程和涵闸工程的施工,使本发明的结构更加合理和紧凑,从而不仅使本发明的排水、防水、渡汛能力更好,而且更加美观。

在上述步骤s1中,在施工测量时,所述控制网包括现场建立的平面控制系统和高程控制系统,在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时,采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控制,并设置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置应在未来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在建立高程控制系统时,测量仪器采用ds3型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将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距离不得大于500m且前后通视,临时水准点和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允许闭合差为±12√lmm,其中,l为水准点长度公里数。

实际工作时,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gst602全站仪,j2-1\±2"经纬仪及50m钢尺。

本发明实现了控制网的布设,控制网能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准确的把握本发明的建设进度和施工情况。

上述步骤s1中还包括平面放线、纵断面水准测量、复测及定位三个步骤;

其中,在平面放线时,先需要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设计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吧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底面上;实际工作时,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在接到监理的交点后都要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于监理。接着在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再然后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固定距离打一中心桩,中心庄的间距应统一,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最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

在纵断面水准测量时,应先沿工程的施工线每隔20m的距离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进度要求闭合差在平坦地区不得超过1mm;依所述临时水准点测出中心各桩位底面的高程,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和实际高程是否相同,并依此临时水准点来确定沟槽开挖的深度或管道架空的高度;

在复测及定位时,根据监理现场交桩和书面资料,对主要原始基准点(包括导线桩、水标准点)进行认真复测,在交桩7天后,将结果报甲方认定,作为永久保护;实际工作时,复测中必须未发现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

通过设置平面放线、纵断面水准测量、复测及定位实现了进一步增强了本发明在施工测量放样时的准确度,从而帮助人们更加清楚的把握建筑高标准农田的进度和质量。

在步骤s3中,在修筑雨水拦截措施时,在雨水拦截措施的基坑周围开挖线外2m处开挖截水沟以拦截雨水,截水沟顶宽1.0m,底宽0.5m,深0.6m,并设深1.0m的集水井,用泥浆泵将沟内的水排入引水渠引入渠道内;

在修筑渗水拦截措施时,在拦污栅桥两侧距基坑开口线约1.5m处各布置4口φ50cm的标准管井,考虑到拦截外来渗水的同时不引起基坑基岩含水率变化大太,井底高程取▽-2.0m左右;同时,管井井水抽排入进水渠引河及抽引闸围堰外;

在修筑基坑排水措施时,由于排污栅桥及防洪墙建筑物的主要持力层为中风化或强风化红砂岩,具有一定的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殊物理力学特性,基坑排水时必须控制一定的水位。

本发明实现了对排水措施的布设,这样,在本发明所述的排水措施的作用下,本发明的排水、防汛能力更强。

雨水拦截措施的基坑采用明沟排水,基坑开挖过程中先开挖排水沟,排水沟宽0.5m,深0.8m,并布设1.5×1.5×1.5m的集水井,用潜水泵抽排积水至围堰外,抽水时保持沟内的水面距土面0.5m。

本发明实现了对雨水拦截措施的基坑的布设。本发明通过排水沟和集水井使本发明的排水能力更强。

实际工作时,在修筑基坑排水措施时,如遭遇超出围堰设计标准的洪水,将及时向建设处、监理处汇报汛情,报批抢险应急方案,并根据汛情和应急方案组织调动抢险物资、设备,进行抢险。必要时为保证参建人员生命安全,经建设处、监理处同意后,及时撤出基坑内的人员和设备。

在步骤s4中,钢模板安装时,钢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模板的表面须光洁平整、接缝严密,模板安装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砼浇筑时采用现浇法进行浇筑,且钢筋砼梁板的跨度应大于4m;同时,钢模板起拱高度为跨长的2‰;在钢模板的非承重侧,应在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拆卸钢模板。

将钢模板的结构稳定性设置得更强,从而使钢模板能够防止重量更重的钢筋笼,进而使本发明的防水、渡汛能力更强;通过现浇砼桩,并控制砼桩上高筋砼梁板的跨度,从而使本发明在包装加工进度和钢筋笼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加工更加简单方便,这样,本发明就实现了钢模板的安装与布设。

实际工作时,在步骤s4中,钢筋安装时,应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应用时应进行防腐除锈处理;

砼所用的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骨料粒径、纯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配合比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塌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部位、钢筋含量、运输、建筑方法和气候条件决定,钢筋砼为7~9cm;

砼浇筑前应详细进行仓内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永久缝及浇筑准备工作等,并做好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浇筑砼应连续进行。

在步骤s5中,在步骤s5中,砌体工程在砌筑前应当将石表面的泥垢、杂物洗刷干净,并用水湿润;同时,在砌筑时,石砌筑层的砌块应当大面向下、斜面向内,实际工作时,先砌里外石,后砌中间时,上下错缝,内外搭接;各砌层的砌块安防稳固,砌块见砂浆饱满,粘接牢固,不得直接粘靠或脱空,填塞打的砌缝先埋入1/2左右砂浆,再用大小适当石块塞填,并用手锤敲实;在砌筑上层砌块时,不得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在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通过石砌法进行砌体工程施作,这样,人们只需要按照要求堆砌石块即可,这种砌体方式能够减少施工时间,增加施工效率;同时,通过对石砌体表面的清洗,能够增强砌体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增加使用寿命;最后,本发明通过限制砌筑时的具体施工要求,从而使本发明能够在砌筑时能够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

在步骤s9中,在涵闸工程的基坑开挖时,主体闸身基坑与出入口基坑开挖分步进行,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理;机械开挖时,基底预留0.2m的开挖高度,人工进行清理,防止超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现了涵闸工程的施工。

实际工作时,基础开挖到位后由实验室检测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设计要求则要请建设、设计、监理单位现场进行地基处理。

涵闸工程的基坑四周应根据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放坡(坡度一般为1:1),防止坍塌;同时,基坑内还应挖好排水沟和集水井,并施作临时设施;若基坑内有积水,在基础混凝土施工前应及时抽水,保持基底干燥。

本发明通过放坡能够防止涵闸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坍塌,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能;通过及时抽水、设置排水沟和设置集水井能够进一步的增强本申请的排水性能和渡汛能力。

在涵闸工程的基础垫层施工时,闸身基础垫层设计为c20素混凝土,厚度为20cm。垫层混凝土施工一次性满灌。混凝土拌合、捣固按规范要求进行。

在涵闸工程的闸身施工时,主体闸身设计为c20钢筋混凝土,洞身钢筋混凝土施工按照有关规范施工,闸身沉降缝在立模时采用3cm厚沥青木板隔断。

在步骤s7和s8,土方开挖前,对施工区原始地形进行复核测量,应绘制原始地形平面、断面图,并报经监理人审核,作为工程计量依据;土方开挖时采用u型渠灌开挖断面,土方开挖时的拟分段在按设计高程放样后采用人工开挖,并一次性开挖到底,同时及时验槽进入下一工序施工,每个施工作业段为48~52m;基础开挖施工前,先由专业测量工程师按设计图纸要求放出基础开挖边线,打上控制桩,对于已设的测量样标,须妥善保护,防止移位、缺失。

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土方开挖时能够满足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际工作时,各放样点的测量精度须满足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实际开挖轮廓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和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开挖线、水平尺寸和高程的要求;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经常性对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进行校核测量,避免超挖现象发生。在边坡土方开挖过程中,按照招标文件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需适当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进行修整,以保证边坡坡度和平整度满足施工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如发现边坡因地下渗水产生不稳定时,在边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在边坡上开挖导渗沟,以疏导渗水,防止边坡因渗水而生产破坏。

所有边坡清基土方开挖均应在旱地施工,为防止修整后的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护面和加固工作在雨季前按施工图纸完成;施工中,如遇雨大,立即停止土方施工,并对开挖好的边坡进行保护,避免开挖边坡遭雨水冲刷而造成边坡失稳。

边坡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立即暂停施工并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人。

实际开挖轮廓必须符合设计文件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现场指定的开口线、水平尺寸和高程的要求。施工期间加强对地下水和施工用水的截、排水措施,确保清基施工在旱地上进行。

在步骤s7和s8,开挖土方后均需要进行土方回填,

在土方回填时,在u型渠安装后,u型渠的两侧需回填培肩土,填土设计高程平现浇压顶面兵预留沉陷高10cm;土方回填时,采用人工运土木夯实,较厚的端面需分层夯实;

具体的步骤为:施工测量放样→清除表层腐植土→原坡面压实→填筑土料→分层铺平、洒水、碾压→修坡成型;

坡面填筑、压实施工方法如下:

(1)对所需填筑坡面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填筑范围及坡脚线。

(2)清除填筑基面或接触面的表层腐植土、草皮、树根、杂物、垃圾;有水的基面,先排干坑内积水,并清除坑内淤泥或采用导排水措施,以确保填土固结;回填横断面的坡度陡于1:3时,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3使之满足填筑基面设计要求。

(3)坡面填筑前,选取典型坡面进行现场生产性试验,以便取得最终的施工参数,对铺料方式、铺料层厚、碾压机具类型及重量、碾压遍数、行进速度、填料最优含水量、压实后的干容重及渗透系数等提出试验成果,包括检查压实各层之间的结合状况以及本层的结构状况,如发现疏松层,结合不良等情况,则分析原因,提出改善措施。

(4)采用分层摊铺、分层碾压的方式压实,填筑体应留有适当的削坡余量,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现场生产性试验并报监理批准后的最终施工参数,填筑从坡面低层开始,逐层进料,下一层填料按规定参数施工完毕,经检查合格并报请监理批准后才能继续铺筑新料。在继续铺筑新料之前,对压实层表面进行刨毛、洒水等处理,以免形成各层结合不良的现象。

(5)采用机械碾压,碾压前要及时平料,若因施工或气候原因造成停歇,复工前要对表土洒水湿润,方可继续铺料,碾压上升。

(6)压实土体不应出现漏压虚土层,干松土、弹簧土、剪力破坏和光面等不良现象。

(7)在接合的坡面上,配合填筑上升将表面松料铲除,达到压实合格的料层为止。坡面采取刨毛处理,并保持含水率在控制范围内,然后继续铺新料进行压实,并根据天气变化和设计要求或监理人的指示调整。

(8)填筑料运输采用削坡土方开挖出渣5t自卸汽车,将经过复核论证且物理力学特性符合填料要求的土料运至填筑地点。

(9)由于本次填筑料选用削坡土料,一般情况下压实土料为砂壤土和粉质粘土,碾压设备按此考虑主要选用推土机回填。

(10)坡面填筑压实,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夯迹重叠的原则施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