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城市的下埋升降旋转引导式自动化排水控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6656发布日期:2020-12-04 13:5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基于智慧城市的下埋升降旋转引导式自动化排水控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城市排水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下埋升降旋转引导式自动化排水控污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城市化建设日益发展,城市内涝问题也日渐突出。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诸多效应中,有许多因素加剧了汛期街道积涝的情况。城市积水造成公用设施受损,使交通、电力、通讯、网络传输、水源等受到了严重影响或损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另外随着城市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同等淹没情况下损失增加。且城市的中枢作用使得次生影响和间接损失加大,严重时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与我国现在海绵城市建设还不是特别完善有关,各种雨水收集设施都不完备,也不能在短期内做到完全改变这一现状,因此,在向海绵城市过渡的这一阶段,应该对现有城市的水情加大监测、预警以及防护,帮助人们主度过这一段时间。

然,如何将城市排水与智能化相结合,当出现城市积水或内涝时,将下水道自动开启并将镂空金属罩升起且进行旋转,以实时将积水引导排放至下水道并将积水的垃圾进行粉碎引导避免下水道堵塞,同时也提供人体站立于镂空金属罩上方等待救援,从而为人体提供防护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下埋升降旋转引导式自动化排水控污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基于智慧城市的下埋升降旋转引导式自动化排水控污系统,包括城市排水装置、下埋旋转装置、引导防护装置、分区控制器以及处理中心;

所述城市排水装置包括漂浮式井盖、伸缩放置机构、防水粉碎机构、充气元件以及漂浮气囊组,所述漂浮式井盖设置于城市街道区域的下水道口位置并采用硅胶包裹设计;所述伸缩放置机构设置于城市街道区域的下水道口凹槽位置并与漂浮式井盖抵触对应;所述防水粉碎机构设置于城市街道区域的下水道口内部位置并采用物体粉碎研磨设计;所述充气元件设置于漂浮式井盖下端位置并与漂浮气囊组连接;所述漂浮气囊组外置于漂浮式井盖底端位置并采用防割裂材料;

所述下埋旋转装置包括下埋式升降轨道、镂空金属罩、轨道升降机构、旋转环体、旋转机构以及螺旋引导溜槽,所述下埋式升降轨道设置于城市街道区域的下水道内壁位置;所述镂空金属罩采用金属镂空设计并通过底端移动区域的轨道升降机构在下埋式升降轨道位置升降移动;所述轨道升降机构设置于镂空金属罩底端移动区域位置并与下埋式升降轨道对应;所述旋转环体设置于镂空金属罩的移动区域上方并内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移动区域上方的镂空金属罩连接并与旋转环体对应,且采用匀速旋转设计驱动移动区域上方镂空金属罩旋转;所述螺旋引导溜槽设置于镂空金属罩外壁位置并采用螺旋引导设计;

所述引导防护装置包括内旋凹槽、滑动滚珠组、防护站立平台、区间伸缩槽、积水引导口、区间防护标识板以及区间排水口,所述内旋凹槽设置于镂空金属罩外部顶端位置;所述滑动滚珠组位于内旋凹槽位置并与防护站立平台对应;所述防护站立平台位于内旋凹槽位置并通过滑动滚珠组在旋转的镂空金属罩顶端保持停置;所述区间伸缩槽设置于城市街道区域的下水道口外周地面内部并分别与积水引导口以及区间排水口连接;所述积水引导口设置于区间伸缩槽外侧地面位置并分别与区间伸缩槽以及地面上方连通,且采用电动开关设计;所述区间标识板设置于区间伸缩槽内部位置并采用水中漂浮材质;所述区间排水口分别与区间伸缩槽底端以及城市排水系统连接,且内置有单向阀;

所述分区控制器设置于城市各个街道管理部门区域并分别与所在街道区域的漂浮式井盖、伸缩放置机构、防水粉碎机构、充气元件、轨道升降机构、旋转机构、积水引导口以及处理中心连接;

所述处理中心设置于城市排水管理部门位置并分别与城市各个街道管理部门的分区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引导防护装置还包括内涝激光发射器,所述内涝激光发射器设置于防护站立平台上表面位置并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连接,且采用光柱发射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漂浮式井盖包括识别摄像头以及水中推进器,所述识别摄像头设置于漂浮井盖外侧壁设置并采用运动摄像防抖设计,且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连接;所述水中推进器设置于漂浮式井盖底端侧方位置并采用水中推进设计,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漂浮式井盖还包括翻转槽、翻转机构以及固定防护板,所述翻转槽设置于漂浮式井盖顶端位置并采用对称挖槽设计;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翻转槽内壁位置并与固定防护板连接,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连接;所述固定防护板通过翻转机构与翻转槽连接并采用抓取扶手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防护板内侧设置有安全带机构,所述安全带机构分别固定漂浮式井盖上方物体前端以及后端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引导防护装置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镂空金属罩内部顶端位置并与下水道口对应,且采用生命体识别设计并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引导防护装置还包括弹出机构、阻断板以及垂直翻转机构,所述弹出机构设置于防水粉碎机构上方下水道内壁位置并与阻断板连接,且采用快速弹出设计并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连接;所述阻断板与弹出机构连接并在弹出后将防水粉碎机构封闭,且采用流线型设计;所述垂直翻转机构分别与防水粉碎机构外壁以及下水道内壁连接,且采用快速垂直翻转设计并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自动化排水控污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若处理中心接收到城市排水管理部门发送的积水防护指令则向提取防护指令包含的城市街道编号信息并向与所述城市街道编号信息一致的分区控制器发送积水防护信号;

所述分区控制器根据积水防护信号向连接的伸缩放置机构发送上升信号,所述伸缩放置机构根据上升信号驱动抵触的漂浮式井盖上升并在上升完成后向所述分区控制器反馈上升完成信号;

所述分区控制器根据上升完成信号向连接的充气元件发送膨胀漂浮信号并向连接积水引导口发送开启信号,所述充气元件根据膨胀漂浮信号启动将连接的漂浮气囊组充气膨胀并在膨胀完成后向所述分区控制器反馈膨胀完成信号,所述积水引导口根据开启信号进入开启状态;

所述分区控制器根据膨胀完成信号向连接的轨道升降机构发送罩体上升信号并向连接的旋转机构发送旋转引导信号,所述轨道升降机构根据罩体上升信号在下埋式升降轨道位置带动镂空金属罩完全上升,所述旋转机构根据旋转引导信号驱动连接的镂空金属罩旋转通过螺旋引导溜槽将积水中的小型垃圾引导至下水道内并在向分区控制器反馈引导开始信号;

所述分区控制器根据引导开始信号向连接的防水粉碎机构发送粉碎输送信号,所述防水粉碎机构根据粉碎输送信号启动将积水引导的垃圾粉碎排放至下水道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充气元件向分区控制器反馈膨胀完成信号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处理中心接收到城市排水管理部门发送的积水升级信号则提取所述积水升级信号包含的城市街道编号信息并向与所述城市街道编号信息一致的分区控制器发送内涝防护信号;

所述分区控制器根据内涝防护信号向连接的识别摄像头发送影像摄取信号并向连接的内涝激光发射器发送激光引导信号,所述识别摄像头根据影像摄取信号启动实时摄取漂浮影像并实时将漂浮影像反馈给所述分区控制器,所述内涝激光发射器根据激光引导信号启动实时发射激光柱进行引导;

所述分区控制器根据漂浮影像向连接的水中推进器发送漂浮救援信号以及向连接的翻转机构发送人体固定信号,所述水中推进器根据漂浮救援信号以及所在漂浮式井盖识别摄像头摄取的漂浮影像驱动所述漂浮式井盖实时救援城市内涝中的人体,所述翻转机构根据人体固定信号驱动连接的固定防护板旋转形成人体就坐固定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防水粉碎机构启动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分区控制器向连接的红外线传感器发送生命体识别信号,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根据生命体识别信号启动实时获取镂空金属罩内部下端是否有生命体存在;

若有则向所述分区控制器反馈生命体信息,所述分区控制器根据生命体信息向所述生命体信息对应的下水道的防水粉碎机构发送停止信号、弹出机构发送弹出阻隔信号以及垂直翻转机构发送旋转垂直信号;

所述防水粉碎机构根据停止信号立即停止,所述弹出机构根据阻隔信号驱动连接的组断板快速弹出将防水粉碎机构封闭,所述垂直翻转机构根据旋转垂直信号驱动连接的防水粉碎机构快速垂直翻转。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自动化排水控污系统启动后,若接收到城市排水管理部门发送的积水防护指令则通过对应街道的分区控制器控制漂浮式井盖升起,以加速积水通过下水道排放,然后控制升起的漂浮式井盖通过充气气囊组在积水上进行漂浮并通过轨道升降机构将下水道内的镂空金属罩从下埋式升降轨道位置完全升起,以阻隔积水垃圾并引导积水进入下水道,在镂空金属罩升起的同时,控制所述镂空金属罩通过旋转机构进入旋转状态,以通过外置的螺旋引导溜槽将镂空金属罩阻隔的垃圾引导输送至下水道内并放置动物以及人体被积水冲击至下水道内,然后控制下水道内的防水粉碎机构启动实时将引导进入下水道的垃圾进行粉碎,从而方便下水道排放并避免下水道出现堵塞。

2.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若接收到城市排水管理部门发送的积水升级信号后,通过对应街道的分区控制器控制对应街道区域的漂浮式井盖通过水中推进器在内涝区域提供救援功能,并将救援的人体固定就坐于漂浮式井盖顶部的翻转槽区域。

3.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当防水粉碎机构启动时,控制镂空金属罩内部下端的红外线传感器实时识别生命体信息,当识别出出现生命体时,控制对应下水道内的弹出机构启动将阻断板弹出封闭下水道并控制防水粉碎机构通过垂直翻转机构翻转,防止镂空金属罩被破坏后下水道卷入动物或人体造成伤亡。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排水控污系统的第一连接关系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排水控污系统的第二连接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下水道区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水粉碎机构所在区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漂浮式井盖升起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镂空金属罩升起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区间防护标识板升起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镂空金属罩的第一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镂空金属罩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漂浮式井盖的第一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漂浮式井盖的第二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镂空金属罩的第二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断板弹出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水粉碎机构垂直翻转的示意图。

其中,1.城市排水装置,2.下埋旋转装置,3.引导防护装置,4.分区控制器,5.处理中心,10.漂浮式井盖,11.伸缩放置机构,12.防水粉碎机构,13.充气元件,14.漂浮气囊组,20.下埋式升降轨道,21.镂空金属罩,22.轨道升降机构,23.旋转环体,24.旋转机构,25.螺旋引导溜槽,30.内旋凹槽,31.滑动滚珠组,32.防护站立平台,33.区间伸缩槽,34.积水引导口,35.区间防护标识板,36.区间排水口,37.内涝激光发射器,38.红外线传感器,39.弹出机构,40.阻断板,41.垂直翻转机构,100.识别摄像头,101.水中推进器,102.翻转槽,103.翻转机构,104.固定防护板,105.安全带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不可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设置于……之上”、“设置于……上方”、“设置于……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设置于……上方”可以包括“设置于……上方”和“设置于……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实施例一

参考图1-9,图12-13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基于智慧城市的下埋升降旋转引导式自动化排水控污系统,包括城市排水装置1、下埋旋转装置2、引导防护装置3、分区控制器4以及处理中心5。

所述城市排水装置1包括漂浮式井盖10、伸缩放置机构11、防水粉碎机构12、充气元件13以及漂浮气囊组14,所述漂浮式井盖10设置于城市街道区域的下水道口位置并采用硅胶包裹设计;所述伸缩放置机构11设置于城市街道区域的下水道口凹槽位置并与漂浮式井盖10抵触对应;所述防水粉碎机构12设置于城市街道区域的下水道口内部位置并采用物体粉碎研磨设计;所述充气元件13设置于漂浮式井盖10下端位置并与漂浮气囊组14连接;所述漂浮气囊组14外置于漂浮式井盖10底端位置并采用防割裂材料。

其中,所述伸缩放置机构11包括垂直液压泵、分别与垂直液压泵以及放置环连接的液压杆以及位于液压杆上端的放置环;所述漂浮式井盖10外部包裹有硅胶层,以防止在漂浮时碰撞人体造成伤害;所述防水粉碎机构12采用防水式粉碎研磨机,以将下水道口区域积水中携带的垃圾进行粉碎研磨成不易堵塞下水道的碎块;所述充气元件13采用小型充气放气泵并通过进出口以及出气口与漂浮气囊组14充气;所述漂浮气囊组14充气膨胀后提供的浮力能够支撑漂浮式井盖10以及两个成人的体重,且所述漂浮气囊组14采用耐割裂、耐腐蚀、耐碰撞以及防进水设计;当充气元件13将漂浮气囊组14充气膨胀后,所述漂浮式井盖10浮于积水的空置区域,且所述漂浮式井盖10的水中推进器101实时保持漂浮式井盖10停置于空置区域,其中所述空置区域为安全、位于下水道口临近以及未有障碍物存在的区域。

所述下埋旋转装置2包括下埋式升降轨道20、镂空金属罩21、轨道升降机构22、旋转环体23、旋转机构24以及螺旋引导溜槽25,所述下埋式升降轨道20设置于城市街道区域的下水道内壁位置;所述镂空金属罩21采用金属镂空设计并通过底端移动区域的轨道升降机构22在下埋式升降轨道20位置升降移动;所述轨道升降机构22设置于镂空金属罩21底端移动区域位置并与下埋式升降轨道20对应;所述旋转环体23设置于镂空金属罩21的移动区域上方并内置有旋转机构24;所述旋转机构24与移动区域上方的镂空金属罩21连接并与旋转环体23对应,且采用匀速旋转设计驱动移动区域上方镂空金属罩21旋转;所述螺旋引导溜槽25设置于镂空金属罩21外壁位置并采用螺旋引导设计。

其中,所述镂空金属罩21采用镂空设计,以阻隔垃圾并提供地面积水进入下水道,从而让螺旋引导溜槽25将阻隔的垃圾引导至下水道位置的防水粉碎机构12进行粉碎,放置下水道由于垃圾过多造成堵塞加重城市积水;所述轨道升降机构22采用轨道移动式电机,其采用升降移动设计,从而驱动镂空金属罩21在下埋式升降轨道20位置进行升降操作;所述旋转机构24采用原地旋转设计,用于驱动镂空金属罩21在原地进行旋转操作;所述螺旋引导溜槽25槽深为3厘米,以防止有动物或人体被引导至下水道内造成伤亡。

所述引导防护装置3包括内旋凹槽30、滑动滚珠组31、防护站立平台32、区间伸缩槽33、积水引导口34、区间防护标识板35以及区间排水口36,所述内旋凹槽30设置于镂空金属罩21外部顶端位置;所述滑动滚珠组31位于内旋凹槽30位置并与防护站立平台32对应;所述防护站立平台32位于内旋凹槽30位置并通过滑动滚珠组31在旋转的镂空金属罩21顶端保持停置;所述区间伸缩槽33设置于城市街道区域的下水道口外周地面内部并分别与积水引导口34以及区间排水口36连接;所述积水引导口34设置于区间伸缩槽33外侧地面位置并分别与区间伸缩槽33以及地面上方连通,且采用电动开关设计;所述区间标识板设置于区间伸缩槽33内部位置并采用水中漂浮材质;所述区间排水口36分别与区间伸缩槽33底端以及城市排水系统连接,且内置有单向阀。

其中,所述内旋凹槽30提供站立有人体或放置有物体的防护站立平台32通过滑动滚珠组31保持停置状态,即当镂空金属罩21在进行旋转时,通过站立的人体或放置的物体存在的重量将防护站立平台32通过滑动滚珠组31保持原地停置,避免被镂空金属罩21携带旋转影像人体站立或物体放置;所述积水引导口34开启后,积水通过积水引导口34进入区间伸缩槽33,然后通过积水将区间伸缩槽33内的区间防护标识板35顶起,同时区间伸缩槽33内的区间排水口36实时引导积水排放;所述区间防护标识板35设置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在区间防护标识板35升起后,自动点亮,通过防水线与所在街道供电系统连接;当城市积水排放完成后,由于区间伸缩槽33内的积水被区间排水口36排出,因此区间伸缩槽33内的区间防护标识板35下降收回区间伸缩槽33内;其中,所述区间排水口36内的单向阀用于防止积水回流至区间伸缩槽33内。

其中,所述区间防护标识板35喷涂有反光层并在顶端外周区域内嵌有荧光软管以及细玻璃管,所述细玻璃管内置于荧光软管,所述荧光软管内置有双氧水溶液,所述细玻璃管内置有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的溶液,所述细玻璃管位于区间防护标识板35外侧,当区间防护标识板35被顶起时,顶端与区间伸缩槽33内壁摩擦将细玻璃管破碎,使得细玻璃管内的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的溶液流出,与荧光软管内的双氧水溶液混合发出荧光进行警示;当区间防护标识板35下降后,街道管理人员能够将荧光软管及其内的细玻璃管进行更换;当区间防护标识板35下降后,荧光软管及其内的细玻璃管水平放置于区间防护标识板35顶端且水平与区间伸缩槽33内壁抵触。

所述分区控制器4设置于城市各个街道管理部门区域并分别与所在街道区域的漂浮式井盖10、伸缩放置机构11、防水粉碎机构12、充气元件13、轨道升降机构22、旋转机构24、积水引导口34以及处理中心5连接;

所述处理中心5设置于城市排水管理部门位置并分别与城市各个街道管理部门的分区控制器4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自动化排水控污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若处理中心5接收到城市排水管理部门发送的积水防护指令则向提取防护指令包含的城市街道编号信息并向与所述城市街道编号信息一致的分区控制器4发送积水防护信号。

其中,所述城市各个街道设置有独立的编号信息,每个编号信息对应一个街道以及街道内的各个电子器件。

s2、所述分区控制器4根据积水防护信号向连接的伸缩放置机构11发送上升信号,所述伸缩放置机构11根据上升信号驱动抵触的漂浮式井盖10上升并在上升完成后向所述分区控制器4反馈上升完成信号。

s3、所述分区控制器4根据上升完成信号向连接的充气元件13发送膨胀漂浮信号并向连接积水引导口34发送开启信号,所述充气元件13根据膨胀漂浮信号启动将连接的漂浮气囊组14充气膨胀并在膨胀完成后向所述分区控制器4反馈膨胀完成信号,所述积水引导口34根据开启信号进入开启状态。

其中,在所述漂浮气囊组14充气膨胀后,所述伸缩放置机构11自动收缩复位。

s4、所述分区控制器4根据膨胀完成信号向连接的轨道升降机构22发送罩体上升信号并向连接的旋转机构24发送旋转引导信号,所述轨道升降机构22根据罩体上升信号在下埋式升降轨道20位置带动镂空金属罩21完全上升,所述旋转机构24根据旋转引导信号驱动连接的镂空金属罩21旋转通过螺旋引导溜槽25将积水中的小型垃圾引导至下水道内并在向分区控制器4反馈引导开始信号。

其中,所述镂空金属罩21在升起后,提供行人站立等待救援,或,提供内涝时被积水冲走的人体临时逃生。

s5、所述分区控制器4根据引导开始信号向连接的防水粉碎机构12发送粉碎输送信号,所述防水粉碎机构12根据粉碎输送信号启动将积水引导的垃圾粉碎排放至下水道内。

实施例二

参考图1-2,图6-11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防护装置3还包括内涝激光发射器37,所述内涝激光发射器37设置于防护站立平台32上表面位置并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4连接,且采用光柱发射设计。

其中,所述内涝激光发射器37环形均匀分布于防护站立平台32上表面位置,用于实时向周围的人体进行指引;当所述防护站立平台32站立有满载的人体,且防护站立平台32对应下水道绑定的漂浮式井盖10离开下水道所在街道区域后,所述内涝激光发射器37暂停运行,当所述防护站立平台32未有站立满载人体,或,对应的漂浮式井盖10返回后,所述内涝激光发射器37再次启动;所述防护站立平台32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漂浮式井盖10包括识别摄像头100以及水中推进器101,所述识别摄像头100设置于漂浮式井盖10外侧壁设置并采用运动摄像防抖设计,且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4连接;所述水中推进器101设置于漂浮式井盖10底端侧方位置并采用水中推进设计,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4连接。

其中,所述水中推进器101连接有蓄电池组,所述漂浮式井盖10上方内置有蓄电槽,所述蓄电槽内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蓄电槽通过防弹玻璃封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电池组连接;所述水中推进器101可采用伸缩式,即在漂浮式井盖10的充气气囊组充气时,水中推进器101伸出,当漂浮式井盖10的充气气囊组放气时,水中推进器101收回;当漂浮式井盖10复位时,伸缩放置机构11伸出与漂浮式井盖10底端抵触,然后再收缩将漂浮式井盖10收缩至下水道顶端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漂浮式井盖10还包括翻转槽102、翻转机构103以及固定防护板104,所述翻转槽102设置于漂浮式井盖10顶端位置并采用对称挖槽设计;所述翻转机构103设置于翻转槽102内壁位置并与固定防护板104连接,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4连接;所述固定防护板104通过翻转机构103与翻转槽102连接并采用抓取扶手设计。

其中,所述翻转槽102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漂浮式井盖10上方位置,用于提供固定防护板104放置,或,人体就坐固定;所述翻转机构103用于驱动固定防护板104旋转,且驱动的角度最大为90°;所述固定防护板104上方设置有凹槽,以提供人体抓取扶住;当固定防护板104旋转完成后,所述翻转槽102空置,以供人体就坐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防护板104内侧设置有安全带机构105,所述安全带机构105分别固定漂浮式井盖10上方物体前端以及后端位置。

其中,所述安全机构在两个固定防护板104内侧均设置有,一个与漂浮式井盖10上方人体的前方对应,一个与漂浮式井盖10上方人体的后方对应,从而将人体固定于漂浮式井盖10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充气元件13向分区控制器4反馈膨胀完成信号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若处理中心5接收到城市排水管理部门发送的积水升级信号则提取所述积水升级信号包含的城市街道编号信息并向与所述城市街道编号信息一致的分区控制器4发送内涝防护信号。

s31、所述分区控制器4根据内涝防护信号向连接的识别摄像头100发送影像摄取信号并向连接的内涝激光发射器37发送激光引导信号,所述识别摄像头100根据影像摄取信号启动实时摄取漂浮影像并实时将漂浮影像反馈给所述分区控制器4,所述内涝激光发射器37根据激光引导信号启动实时发射激光柱进行引导。

s32、所述分区控制器4根据漂浮影像向连接的水中推进器101发送漂浮救援信号以及向连接的翻转机构103发送人体固定信号,所述水中推进器101根据漂浮救援信号以及所在漂浮式井盖10识别摄像头100摄取的漂浮影像驱动所述漂浮式井盖10实时救援城市内涝中的人体,所述翻转机构103根据人体固定信号驱动连接的固定防护板104旋转形成人体就坐固定区域。

其中,当漂浮式井盖10通过充气气囊组浮起后,所述水中推进器101将所述漂浮式井盖10推送至下水道口侧方空置区域,并实时保持所述漂浮式井盖10在积水中悬浮于该空置区域,直至等待接收到漂浮救援信号。

实施例三

参考图1-2,图12-14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防护装置3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38,所述红外线传感器38设置于镂空金属罩21内部顶端位置并与下水道口对应,且采用生命体识别设计并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4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引导防护装置3还包括弹出机构39、阻断板40以及垂直翻转机构41,所述弹出机构39设置于防水粉碎机构12上方下水道内壁位置并与阻断板40连接,且采用快速弹出设计并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4连接;所述阻断板40与弹出机构39连接并在弹出后将防水粉碎机构12封闭,且采用流线型设计;所述垂直翻转机构41分别与防水粉碎机构12外壁以及下水道内壁连接,且采用快速垂直翻转设计并与所在街道区域的分区控制器4连接。

其中,所述弹出机构39采用弹簧式伸缩设计,以快速将阻隔板弹出;所述垂直翻转机构41最大旋转角度为9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防水粉碎机构12启动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所述分区控制器4向连接的红外线传感器38发送生命体识别信号,所述红外线传感器38根据生命体识别信号启动实时获取镂空金属罩21内部下端是否有生命体存在,即防止有镂空金属罩21出现破损后,将积水中的动物或人体卷入至下水道造成伤亡。

s51、若有则向所述分区控制器4反馈生命体信息,所述分区控制器4根据生命体信息向所述生命体信息对应的下水道的防水粉碎机构12发送停止信号、弹出机构39发送弹出阻隔信号以及垂直翻转机构41发送旋转垂直信号。

s52、所述防水粉碎机构12根据停止信号立即停止,所述弹出机构39根据阻隔信号驱动连接的组断板快速弹出将防水粉碎机构12封闭,所述垂直翻转机构41根据旋转垂直信号驱动连接的防水粉碎机构12快速垂直翻转。

其中,当组隔板弹出后,用于提供被积水卷入下水道的动物或人体踩踏,防止溺水。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