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土墙竖向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65551发布日期:2021-01-29 20:09阅读:1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挡土墙竖向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挡土墙竖向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主要是适用于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且地下室深度较大的竖向后浇带施工,属于建筑施工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来说,传统的竖向后浇带外侧的超前止水带与筏板底侧超前止水带施工一样,超前止水带紧贴着后浇带,超前止水带与后浇带之间没有空隙,使得后浇带与超前止水带间夹杂的钢丝网及止水钢板两侧的钢丝网无法拆除,形成夹渣,过程中如钢丝网的钢筋背楞刚度不够,还会造成超前止水带变形使后浇带的厚度受到影响,后浇带后期施工时由于后浇带外侧没有操作空间,很难保证施工质量。此传统施工方法施工的后浇带,只在超前止水带外侧做一层防水,基坑回填土后,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后浇带部位渗漏水的概率大大增加。后浇带部位一旦渗漏水,处理漏水难度和费用都很大。此传统施工方法在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区防水效果较不理想。
[0003]
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挡土墙竖向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发明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和地下室外墙结构同步施工,前期起到超前止水的作用,基坑外侧的水不会流入后浇带内,能让基坑回填土及时回填;后期为后浇带的施工提供工作面,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0005]
本发明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施工便捷,容易操作,在超前止水挡土墙与后浇带之间形成工作空间,可在后浇带外侧再做一层防水,为不使后浇带渗漏水提供双保险。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挡土墙竖向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
一种挡土墙竖向后浇带结构,它包括从内至外依序设置的内防水层(1)和外防水层(2)以及外挡土墙(3),其中,所述内防水层(1)与所述外防水层(2)之间形成浇筑空腔(4),浇筑空腔(4)内填充有填充层(5);所述挡土墙(3)为倒几字形构件,在该倒几字形构件的一端开口端设有后浇带(6),后浇带(6)两侧对称设有止水钢板(7),止水钢板(7)两侧对称设有预应力构件(8);在该倒几字形构件的另一端封闭端设有止水带(9),止水带(9)安装于浇筑空腔(4)内,并位于内防水层(1)与外防水层(2)之间,在内防水层(1)与外防水层(2)的顶部还覆盖有盖板(10)。
[0008]
优选的,所述内防水层(1)整体为内部中空、四周封闭的方形框体,该方形框体设置于外挡土墙(3)的内侧中部;所述外防水层(2)设置于内防水层(1)与外挡土墙(3)之间。
[0009]
优选的,所述外挡土墙(3)是由多块免烧砖相互拼搭砌筑而成;所述外挡土墙(3)
外部还设有防水层;所述浇筑空腔(4)呈倒几字形结构。
[0010]
优选的,所述填充层(5)包括加强配筋和砼以及混凝土,其中,加强配筋是由若干根横向钢筋和若干根纵向钢筋相互拼搭绑扎而成的加强支撑框架。
[0011]
优选的,所述后浇带(6)紧贴内防水层(1)的外侧,且该后浇带(6)位于挡土墙(3)的一端开口端中部端口处。
[0012]
优选的,所述止水钢板(7)整体为u形或c形或者是匚形的板状体构件,该板状体构件与预应力构件(8)之间为固定连接或者是活动可拆卸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预应力构件(8)为钢丝网。
[0014]
优选的,所述止水带(9)为橡胶止水带。
[0015]
优选的,所述盖板(10)为方形板状体构件,在该板状体构件上对称设有环状吊耳(101)。
[0016]
更优选的,一种挡土墙竖向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17]
步骤1,筏板施工时预插钢筋形成浇筑空腔(4),在浇筑空腔内后浇带(6)处按照后浇带的预留宽度设置安装止水钢板(7),在止水钢板(7)的两侧设置封堵构件即预应力构件(8)。
[0018]
步骤2,在浇筑空腔(4)几字形的顶部钢筋断开位置设置止水带(9)并安装牢固,在浇筑空腔(4)的临空面支设模板并加固,填筑浇筑空腔(4)内的填充层(5)并进行养护。
[0019]
步骤3,填充层(5)浇筑养护后,拆出模板并打磨处理,在填充层(5)的临空侧施做外防水层(2),紧贴着防水层(2)的外侧砌筑外挡土墙(3)。
[0020]
步骤4,待满足后浇带封堵条件时,操作人员进入倒几字形空间内,凿除止水钢板(7)两侧的封堵预应力构件(8),按照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处理好接缝,验收后支设后浇带(6)处的模板,并浇筑后浇带(6)的混凝土,养护后拆除模板,打磨后在几字形空间内施做内防水层(2)。
[0021]
步骤5,制作盖板(10),将吊耳(101)安装在盖板(10)上,养护合格后,将盖板(10)安装在倒几字形空间的上口进行封闭,并在盖板表面施做外防水层(2),形成封闭防水层,使得水不会进入倒几字形空间内。
[0022]
具体工作操作流程为:具体工作操作流程为:
[002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本发明通过在竖向后浇带挡土墙进行施工时,将挡土墙离外墙的距离加大,让挡土墙与后浇带之间形成可供人施工操作的空间,即工作井。
[0025]
2、本发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工人可沿后浇带与挡土墙间的空间进行后浇带夹
渣打凿、支模等操作;
[0026]
3、本发明在后浇带挡土墙外侧进行第一层防水层施工,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可进入操作空间在后浇带外侧再做一层防水层,这样两层防水都做在迎水面。防渗漏水效果较为明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027]
4、本发明解决了后期如后浇带有什么问题,只要打开密封的工作井盖板,人就可以下井操作,不用再去开挖回填土,维修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9]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0]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1]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0032]
图4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四;
[0033]
图5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0034]
图6是本发明的止水钢板(7)与预应力构件(8)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5]
图7是本发明的止水钢板(7)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8是本发明的止水带(9)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9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
[0038]
图10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
[0039]
其中,图中标号:1—内防水层;
[0040]
2—外防水层;
[0041]
3—外挡土墙;
[0042]
4—浇筑空腔;
[0043]
5—填充层;
[0044]
6—后浇带;
[0045]
7—止水钢板;
[0046]
8—预应力构件;
[0047]
9—止水带;
[0048]
10—盖板,101—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50]
如说明书附图1至说明书附图10所示的一种挡土墙竖向后浇带结构,它包括从内至外依序设置的内防水层1和外防水层2以及外挡土墙3,其中,所述内防水层1与所述外防水层2之间形成浇筑空腔4,浇筑空腔4内填充有填充层5;所述挡土墙3为倒几字形构件,在该倒几字形构件的一端开口端设有后浇带6,后浇带6两侧对称设有止水钢板7,止水钢板7
两侧对称设有预应力构件8;在该倒几字形构件的另一端封闭端设有止水带9,止水带9安装于浇筑空腔4内,并位于内防水层1与外防水层2之间,在内防水层1与外防水层2的顶部还覆盖有盖板10。
[0051]
进一步的,内防水层1整体为内部中空、四周封闭的方形框体,该方形框体设置于外挡土墙3的内侧中部;所述外防水层2设置于内防水层1与外挡土墙3之间。
[0052]
进一步的,外挡土墙3是由多块免烧砖相互拼搭砌筑而成;所述外挡土墙3外部还设有防水层;所述浇筑空腔4呈倒几字形结构。
[0053]
进一步的,填充层5包括加强配筋和砼以及混凝土,其中,加强配筋是由若干根横向钢筋和若干根纵向钢筋相互拼搭绑扎而成的加强支撑框架。
[0054]
具体的,后浇带6紧贴内防水层1的外侧,且该后浇带6位于挡土墙3的一端开口端中部端口处。
[0055]
进一步的,止水钢板7整体为u形或c形或者是匚形的板状体构件,该板状体构件与预应力构件8之间为固定连接或者是活动可拆卸连接。
[0056]
进一步的,预应力构件8为钢丝网。
[0057]
进一步的,止水带9为橡胶止水带。
[0058]
进一步的,盖板10为方形板状体构件,在该板状体构件上对称设有环状吊耳101。
[0059]
更具体的,一种挡土墙竖向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60]
步骤1,筏板施工时预插钢筋形成浇筑空腔4,在浇筑空腔内后浇带6处按照后浇带的预留宽度设置安装止水钢板7,在止水钢板7的两侧设置封堵构件即预应力构件8。
[0061]
步骤2,在浇筑空腔4几字形的顶部钢筋断开位置设置止水带9并安装牢固,在浇筑空腔4的临空面支设模板并加固,填筑浇筑空腔4内的填充层5并进行养护。
[0062]
步骤3,填充层5浇筑养护后,拆出模板并打磨处理,在填充层5的临空侧施做外防水层2,紧贴着防水层2的外侧砌筑外挡土墙3。
[0063]
步骤4,待满足后浇带封堵条件时,操作人员进入倒几字形空间内,凿除止水钢板7两侧的封堵预应力构件8,按照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处理好接缝,验收后支设后浇带6处的模板,并浇筑后浇带6的混凝土,养护后拆除模板,打磨后在几字形空间内施做内防水层2。
[0064]
步骤5,制作盖板10,将吊耳101安装在盖板10上,养护合格后,将盖板10安装在倒几字形空间的上口进行封闭,并在盖板表面施做外防水层2,形成封闭防水层,使得水不会进入倒几字形空间内。
[0065]
操作要点
[0066]
1、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时,防水材料延挡土墙外侧一起进行施工;
[0067]
2、挡土墙施工时,与地下室外墙一起浇筑,并预埋橡胶是止水条;。
[0068]
3、后浇带浇筑完成后,外侧加做防水层一道;
[0069]
4、后浇带施工完成后,根据现场尺寸制作后浇带盖板将其覆盖。
[0070]
质量控制
[0071]
质量要求:
[0072]
1、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无质量缺陷;
[0073]
2、混凝土浇筑时振动器插入分布均匀,间距不得大于振动半径;
[0074]
3、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0075]
4、止水条、止水钢板预埋符合规范要求;
[0076]
5、防水层施工搭接规范;
[0077]
6、模板架体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能支承砼浇筑的自重、侧压力、施工荷载。
[0078]
相关规范:
[0079]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0080]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0081]
安全措施
[0082]
1、执行的相关规范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0083]
2、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安全因素或者发生安全事故时必须及时向项目部领导或现场管理人员汇报,同时停止作业,撤离危险区域,严禁冒险作业;
[0084]
3、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0085]
4、由于此工法在基坑作业也距离基坑支护较近,作业时注意基坑变化,基坑边防护措施应该到位;
[0086]
5、施工时,注意安全带及自身安全措施;
[0087]
6、作业中出现不安全险情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离危险区域,报告安全员解决,严禁冒险作业;
[0088]
7、夜间施工必须有照明设施,光线充足;
[0089]
8、严禁违规操作及酒后施工等不安全行为。
[0090]
环保措施
[0091]
1、根据现场合理计划材料需用量,尽量减少材料使用量,保护环境,绿色施工;
[0092]
2、材料选用通过环保质量认证的厂商;
[0093]
3、必须控制扬尘对空气的污染,施工现场的车辆,筑路机械的运行和运转产生的扬尘,应采取洒水、遮盖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环境;
[0094]
4、若基坑地下水为较高,应做好降排水工作;
[0095]
5、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不随地丢弃烟头、饭盒、塑料瓶等杂物,设置垃圾桶集中垃圾,运至垃圾场处理;
[0096]
6、不得在未经批准的其它场区堆放材料、机具,或任意侵占道路;
[0097]
7、对于一些临时用地在工程结束后要及时复耕;
[0098]
8、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材料,做文明施工工作。
[0099]
效益分析
[0100]
1、经济效益
[0101]
竖向后浇带与挡土墙之间距离加大在本项目应用中,和传统工艺比较,一次性投入虽增加每个1000元左右,但竖向后浇带渗漏水概率降低至0,有效解决了后期因竖向后浇带渗漏水而导致的客户纠纷问题,及大量的维修费用、维修难度,从而给公司带来良好的信誉,节省大量的维修费用。
[0102]
2、社会效益
[0103]
通过改进竖向后浇带施工方法,较好的解决了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后浇带渗、漏水情况,经过一定使用年限后若发生渗、漏水情况可以从后浇带外侧进行处理,方便操作,避免了注胶方法带来的结构损坏,可以为业主提供较好的使用效果。
[0104]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