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整治用水体表面蓝藻的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9492发布日期:2021-02-23 12:5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整治用水体表面蓝藻的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整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整治用水体表面蓝藻的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天然河流中经常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容易发生水害,妨碍水利发展,为适应除患兴利要求,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包括治导、疏浚和护岸等工程,蓝藻就是河道重要污染之一,蓝藻在受氮、磷等元素污染后引起富营养化的湖泊的“水华”,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此外,还有少数水生种类如微囊蓝细菌属会产生可诱发人类肝癌的毒素,现如今,工作人员对蓝藻泛滥进行治理时,通常采用人工手持漏网打捞的方式,清除方式十分缓慢,劳动强度高,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整治用水体表面蓝藻的打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工作人员对蓝藻泛滥进行治理时,通常采用人工手持漏网打捞的方式,清除方式十分缓慢,劳动强度高,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整治用水体表面蓝藻的打捞装置,包括船体、吸污泵和控制面板,所述船体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过滤仓,且过滤仓的底端焊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底端通过螺栓与船体相连接,所述船体的顶部安装有吸污泵,且吸污泵的入水端与进水硬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硬管的左端套接有进水管软,所述进水管软底端的下方设置有头片,所述进水管软底端的边缘处均匀焊接有管口杆,且管口杆的底端皆与头片焊接固定,所述头片的外侧安装有气囊圈,所述过滤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管,所述吸污泵的出水端穿过过滤仓延伸至过滤仓内部,所述吸污泵的出水端与过滤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通有排污管,且排污管的底端穿过过滤仓内壁延伸至过滤仓外部,所述船体底端的中部与排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船体顶部的背面安装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中部安装有过滤网布,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框中部的上方,所述过滤仓的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
[0005]
优选的,所述进水硬管的中部焊接有支杆,且支杆的底端与过滤仓焊接固定,所述支杆呈倾斜状。
[0006]
优选的,所述进水硬管左端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进水管软顶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进水硬管与进水管软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气囊圈呈圆环状,所述气囊圈的四周皆套接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顶部皆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皆与进水管软底端焊接固定。
[0008]
优选的,所述过滤管呈螺旋状,所述过滤管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过滤孔。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气囊圈,气囊圈放置到水面上,在水中浮力大的气囊圈
通过固定环和连接杆对进水管软的底端进行支撑,使头片刚好浸入水中,吸污泵启动后,通过进水管软的底端对湖面上的蓝藻进行抽吸,气囊圈使得进水管软的底端不会沉入水中,避免了进水管软的底端对湖水进行抽吸,而抽吸不到悬浮在弧面的蓝藻的情况,蓝藻抽吸效率高;
[0011]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过滤管和过滤网布,湖水在过滤管内部流动的过程中,过滤管表面的过滤孔对湖水进行过滤,大量蓝藻被拦截在过滤管内部,而较为清洁的湖水则通过过滤管表面的过滤孔漏出,较为清洁的湖水落到船体底部,通过排水管流通至固定框中部,过滤网布对湖水进行二次过滤,该装置对湖水中的蓝藻进行二次过滤,清洁效果好,并且整体装置可不间断工作,净化效率高,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在清除蓝藻时的劳动强度,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4]
图3 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囊圈处结构正视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6]
图中:1、船体;2、过滤仓;3、支脚;4、吸污泵;5、进水硬管;6、支杆;7、进水管软;8、头片;9、管口杆;10、气囊圈; 11、固定环;12、连接杆;13、过滤管;14、排污管;15、排水管;16、固定框;17、过滤网布;18、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19]
一种河道整治用水体表面蓝藻的打捞装置,包括船体1、吸污泵 4和控制面板18,船体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过滤仓2,且过滤仓2 的底端焊接有支脚3,支脚3的底端通过螺栓与船体1相连接,船体 1的顶部安装有吸污泵4,且吸污泵4的入水端与进水硬管5相连通,进水硬管5的中部焊接有支杆6,且支杆6的底端与过滤仓2焊接固定,支杆6呈倾斜状,支杆6对进水硬管5进行支撑,保证进水硬管5安装在吸污泵4上的稳定性,进水硬管5的左端套接有进水管软7,进水硬管5左端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进水管软7顶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进水硬管5与进水管软7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用户将进水管软7安装在进水硬管5上时,将进水管软7的顶端对接到进水硬管5的左端,旋动进水管软7即可通过螺纹结构将进水管软7旋接到进水硬管5左端,操作简单方便,进水管软7底端的下方设置有头片8,进水管软7底端的边缘处均匀焊接有管口杆9,且管口杆9的底端皆与头片8焊接固定,头片8的外侧安装有气囊圈10,气囊圈10呈圆环状,气囊圈10的四周皆套接有固定环11,且固定环11的顶部皆焊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另一端皆与进水管软7底端焊接固定,气囊圈10放置到水面上,在水中浮力大的气囊圈10通过固定环11和连接杆12对进水管软7的底端进行支撑,使头片8
刚好浸入水中,吸污泵4启动后,通过进水管软7的底端对湖面上的蓝藻进行抽吸,气囊圈10使得进水管软7的底端不会沉入水中,避免了进水管软7的底端对湖水进行抽吸,而抽吸不到悬浮在弧面的蓝藻的情况,蓝藻抽吸效率高;
[0020]
过滤仓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管13,吸污泵4的出水端穿过过滤仓2延伸至过滤仓2内部,吸污泵4的出水端与过滤管13的一端相连通,过滤管13呈螺旋状,过滤管1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过滤孔,过滤管13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通有排污管14,且排污管14的底端穿过过滤仓2内壁延伸至过滤仓2外部,船体1底端的中部与排水管15的一端相连通,船体1顶部的背面安装有固定框16,且固定框 16的中部安装有过滤网布17,排水管15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框16 中部的上方,过滤仓2的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8,用户在使用该装置时,将该装置外接电源,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然后将气囊圈10 甩入水中,使气囊圈10漂浮在水面上,再操作控制面板18将吸污泵4开启,吸污泵4通过进水管软7和进水硬管5对含有大量蓝藻的湖面湖水进行抽吸,接着吸污泵4将湖水输送至过滤管13内部,湖水在过滤管13内部流动的过程中,过滤管13表面的过滤孔对湖水进行过滤,大量蓝藻被拦截在过滤管13内部,而较为清洁的湖水则通过过滤管13表面的过滤孔漏出,过滤出的蓝藻经过过滤管13 后通过排污管14排出,较为清洁的湖水落到船体1底部,通过排水管15流通至固定框16中部,过滤网布17对湖水进行二次过滤,将水中细小的蓝藻进行截留,穿过过滤网布17完成过滤的湖水则流回湖中。
[002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