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2698发布日期:2021-03-02 18:5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护坡结构一般是用于水利工程设施四周上的堤坝,且护坡结构一般是由水泥板制成,取代了土制堤坝,进一步的增加防洪和防决堤的效果;
[0003]
目前的护坡结构强度低,导致坝体的边缘处逐渐崩塌,降低了装置和坝体的使用寿命,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护坡结构强度低,导致坝体的边缘处逐渐崩塌,降低了装置和坝体的使用寿命,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护土层,所述护土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护边板,所述护边板的顶端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安装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护土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平坡,所述平坡的顶面部分设置为树木种植区,所述平坡中部远离护土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顺坡,所述下顺坡的表面设置为草被种植区;
[0006]
所述下顺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浇筑护脚墙,所述浇筑护脚墙的中部靠近护土层的一端等距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平坡的顶部靠近护土层的一端开设有渗水槽,所述平坡和下顺坡的中部均开设有蓄水槽。
[0007]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嵌入安装于凹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的顶端与护边板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高度。
[0008]
优选的,所述下顺坡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60度,所述草被种植区覆盖于下顺坡的表面,所述树木种植区和草被种植区的表面均开设有相应的种植槽。
[0009]
优选的,所述渗水槽的底部与蓄水槽相连接,所述树木种植区和草被种植区覆盖于蓄水槽的表面。
[0010]
优选的,所述护土层、平坡和下顺坡的内侧均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底端的两边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条板,所述固定条板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紧固螺栓。
[0011]
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栓依次贯穿于固定条板和防护网,所述紧固螺栓与护土层、平
坡和下顺坡均通过螺纹连接。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3]
1.设置有护边板、凹槽、通孔、固定销、限位块、浇筑护脚墙和固定杆,通过护边板的使用,便于对坝体顶部的边缘处进行固定,避免坝体边缘处逐渐崩塌导致坝体顶部的宽度减小,通过通孔和固定销的配合使用,便于对护边板进行固定,使得护边板始终与坝体相贴合,通过凹槽和限位块的配合使用,对固定销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固定销下沉至坝体内部导致护边板不稳定,通过浇筑护脚墙和固定杆的配合使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装置和坝体底部被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和护坡底部不稳定。
[0014]
2.设置有平坡、树木种植区、下顺坡、草被种植区、渗水槽和蓄水槽,通过树木种植区和草被种植区的配合使用,利用生态植物提高坝体的稳定性,避免坝体侧边崩塌导致水利工程损坏,且可以根据生物特性分区域种植植物,更好的改善了各植物的生存环境,同时通过渗水槽和蓄水槽的配合使用,便于将冲刷上护坡的水进行储存,以供植物生长使用。
[0015]
3.设置有防护网、固定条板和紧固螺栓,通过防护网的使用,对坝体进行覆盖,对坝体边部的土壤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减少坝体边部水土的流失,避免坝体崩塌,同时通过固定条板和紧固螺栓的配合使用,对防护网起到了固定的作用,避免防护网顺着护坡下滑导致坝体土壤滑动。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7]
在附图中: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网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蓄水槽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标号:1、护土层;2、护边板;3、凹槽;4、通孔;5、固定销;6、限位块;7、平坡;8、树木种植区;9、下顺坡;10、草被种植区;11、浇筑护脚墙;12、固定杆;13、渗水槽;14、蓄水槽;15、防护网;16、固定条板;17、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包括护土层1,护土层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护边板2,利用护边板2便于对坝体顶部的边缘处进行固定,避免坝体边缘处逐渐崩塌导致坝体顶部的宽度减小,提高了坝体的使用寿命,护边板2的顶端对称开设有凹槽3,凹槽3的底端开设有通孔4,通孔4的内部安装有固定销5,便于对护边板2进行固定,使得护边板2始终与坝体相贴合,固定销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限位块6嵌入安装于凹槽3的内部,通过凹槽3和限位块6的配合使
用,对固定销5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固定销5下沉至坝体内部导致护边板2不稳定,限位块6的顶端与护边板2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高度,保证限位块6不会凸出护边板2的顶部,避免将走在坝体上的人们绊倒导致人们摔倒,护土层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平坡7,平坡7的顶面部分设置为树木种植区8,平坡7中部远离护土层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顺坡9,下顺坡9的表面设置为草被种植区10,下顺坡9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60度,草被种植区10覆盖于下顺坡9的表面,树木种植区8和草被种植区10的表面均开设有相应的种植槽,便于种植不同的植物,且树木种植区8和草被种植区10保证植物根部的土壤不会被冲刷走,利用生态植物提高坝体的稳定性,避免坝体侧边崩塌导致水利工程损坏,且可以根据生物特性分区域种植植物,更好的改善了各植物的生存环境;
[0025]
下顺坡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浇筑护脚墙11,浇筑护脚墙11的中部靠近护土层1的一端等距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2,通过浇筑护脚墙11和固定杆12的配合使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装置和坝体底部被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和护坡底部不稳定,平坡7的顶部靠近护土层1的一端开设有渗水槽13,平坡7和下顺坡9的中部均开设有蓄水槽14,渗水槽13的底部与蓄水槽14相连接,树木种植区8和草被种植区10覆盖于蓄水槽14的表面,通过渗水槽13和蓄水槽14的配合使用,便于将冲刷上护坡的水进行储存,以供植物生长使用;
[0026]
护土层1、平坡7和下顺坡9的内侧均连接有防护网15,利用防护网15对坝体进行覆盖,对坝体边部的土壤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减少坝体边部水土的流失,避免坝体崩塌,防护网15底端的两边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条板16,固定条板16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紧固螺栓17,紧固螺栓17依次贯穿于固定条板16和防护网15,紧固螺栓17与护土层1、平坡7和下顺坡9均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固定条板16和紧固螺栓17的配合使用,对防护网15起到了固定的作用,避免防护网15顺着护坡下滑导致坝体土壤滑动。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使护边板2的底端与坝体顶部的边缘处相贴合,工作人员将固定销5放置于通孔4的内部,然后向下将固定销5钉入坝体内部,固定销5对护边板2起到固定作用,使得护边板2始终与坝体相贴合不会晃动,而护边板2对坝体顶部的边缘处进行防护和固定,避免坝体边缘处逐渐崩塌导致坝体顶部的宽度减小,且限位块6嵌入安装于凹槽3的内部,保证限位块6不会突出护边板2的表面影响人们的正常行走,同时浇筑护脚墙11和固定杆12提高了装置的结构强度,避免装置和坝体底部被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和护坡底部不稳定,提高了装置和坝体的使用寿命,保证装置不会受到土壤下沉的影响;
[0028]
在树木种植区8表面的种植槽内种植相应的树木,在草被种植区10表面的种植槽内种植相应的植被,根据生物特性分区域种植植物,且利用生态植物提高坝体的稳定性,避免坝体侧边崩塌导致水利工程损坏,冲刷上护坡的水一部分有渗水槽13向下渗入蓄水槽14的内部,以供植物生长使用,同时防护网15对坝体边部的土壤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减少坝体边部水土的流失,避免坝体崩塌,而固定条板16和紧固螺栓17对防护网15起到了固定的作用,避免防护网15顺着护坡下滑导致坝体土壤滑动。
[002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