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排水装置及隐形排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0471发布日期:2021-02-18 22:1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形排水装置及隐形排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形排水装置及隐形排水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一些铺装道路的排水系统因年久失修或堵塞造成路面出现大量积水,积水会掩盖道路上的障碍物,造成人们无法判断前方的路况,对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0003]
现有技术中采取在道路的两侧铺设排水沟,通过雨水井或阴水井将积水引流到排水沟。虽然现有技术中可以排除积水,但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个雨水井或阴水井,不但影响道路的美观,而且积水需要汇集到雨水井或阴水井才能流进排水沟,造成排水效率较差。此外,设有雨水井或阴水井四周的地势较低,当雨水井或阴水井堵塞时会造成局部积水过多,严重时会造成交通瘫痪。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形排水装置,在不影响道路美观的前提下提高排水效率。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形排水装置,安装道路两侧,用于将该道路上的积水引流至市政雨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件,具有开口朝上且连通雨水井的排水槽,该下水件嵌入安装在道路的两侧;盖板,安装在下水件上且位于排水槽上方;以及挡板,安装在下水件的边缘位置处;其中,盖板的上表面为用于安装道路中泥浆结合层的安装面;盖板与挡板相对的边缘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导流板,该导流板与挡板相对设置,并与挡板形成宽度为8mm-13mm过水通道,该过水通道的上端与外界连通,下端与排水槽连通,积水经过水通道进入排水槽。
[0006]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形排水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导流板包括:倾斜部,自盖板与挡板相对的边缘部倾斜向上延伸;竖直部,自倾斜部延伸末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与挡板相平行,倾斜部的内侧面、竖直部的内侧面以及挡板的内侧面围成过水通道。
[0007]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形排水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过滤块,安装在竖直部内侧面的底端,用于过滤积水中的杂物。
[0008]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形排水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支撑板,从挡板底端向盖板延伸,用于支撑挡板并将挡板安装在下水件的边缘部。
[0009]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形排水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栏栅,安装在下水件上且位于盖板下方,用于支撑盖板。
[0010]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形排水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排水槽底面的截面呈圆弧形。
[001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隐形排水设备,该设备包括:多个隐形排水装置,多个隐形排水装置中的各个下水件并排设置,使得各个下水件的排水槽相互连通形成一条排水通
道,该排水通道每各若干个隐形排水装置的排水槽连通雨水井。
[0012]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形排水装置,下水件嵌入安装在道路的两侧,盖板安装在下水件上且位于排水槽上方,挡板安装在下水件的边缘位置处,盖板与挡板相对的边缘部设有向上延伸且与挡板相对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与挡板形成宽度为8mm-13mm过水通道,所以当路面出现积水时,积水直接从路中央流到道路的两侧,然后积水通过宽度为8mm-13mm的过水通道进入排水槽,最后通过排水槽进入市政雨水井。此外,铺装有隐形排水装置的道路整体平坦,当某处出现堵塞时积水可从堵塞位置的较近处流进排水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隐形排水装置在不影响道路美观的前提下提高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隐形排水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盖板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隐形排水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以及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隐形排水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阐述。
[0019]
<实施例1>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隐形排水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盖板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隐形排水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2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隐形排水装置100安装道路两侧,用于将该道路上的积水引流至市政雨水井。隐形排水装置100包括下水件1、栏栅2、挡板3、支撑板4、盖板5、导流板6以及过滤块7。
[0022]
下水件1为长1500mm,宽340mm,高380mm的长方体。
[0023]
下水件1的顶面具有开口向上的排水槽,排水槽长1500mm,宽300mm,深360mm。为降低积水对下水件1的冲击,排水槽底面的截面设计成下凹的圆弧形。
[0024]
下水件1的前侧面具有一个与排水槽连通的贯通孔,雨水井的管道穿过贯通孔与排水槽连通。
[0025]
下水件1的顶面设有两个尺寸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前限位凸块和后限位凸块。前限位凸块为长1500mm,宽10mm,高20mm的长方体。前限位凸块的前侧面与下水件1的前侧面相平齐,后限位凸块的后侧面与下水件1的后侧面相平齐。
[0026]
栏栅2为长1500mm,宽320mm,厚20mm的长方体。栏栅2放置在下水件1的顶面且位于前限位凸块和后限位凸块之间。栏栅2上具有多个通孔,用于过滤积水中的杂质。
[0027]
挡板3为长500mm,高45mm,厚5mm的长方体。
[0028]
支撑板4自挡板3的底端向盖板延伸20mm,提高挡板3与后限位凸台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施工者将挡板3安装在下水件1的边缘位置。
[0029]
盖板5为长1500mm,宽298mm,厚5mm的长方体。盖板5放置在栏栅2的上方。
[0030]
导流板6包括倾斜部601以及竖直部602。倾斜部601自盖板的右边缘部倾斜向上延伸,竖直部602自倾斜部601延伸末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与挡板相平行,竖直部602的内侧面距离挡板的内侧面10mm。
[0031]
倾斜部601的内侧面、竖直部602的内侧面以及挡板的内侧面围成上小下大的喇叭状过水通道,在不影响道路美观的前提下提高排水效率。
[0032]
为防止盖板5磨损,提高盖板5的使用寿命,在盖板5的上表面铺设一层泥浆结合层,泥浆结合层的顶面与竖直部602的顶面平齐,泥浆结合层的上方铺设地砖。位于过水通道上方的地砖具有10mm的间隙,过水通道的上端通过该间隙与外界连通,下端与排水槽连通。
[0033]
过滤块7通过胶粘的方式安装在竖直部602内侧面的底端,且位于导流板6与挡板3围成的过水通道内,用于过滤积水中的杂质,防止杂质堵塞过水通道。
[0034]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0035]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隐形排水装置,下水件嵌入安装在道路的两侧,盖板安装在下水件上且位于排水槽上方,挡板安装在下水件的边缘位置处,盖板与挡板相对的边缘部设有向上延伸且与挡板相对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与挡板形成宽度为10mm过水通道,所以当路面出现积水时,积水直接从路中央流到道路的两侧,然后积水通过宽度为10mm的过水通道进入排水槽,最后积水通过排水槽进入市政雨水井。此外,铺装有隐形排水装置的道路整体平坦,当某处出现堵塞时积水可从堵塞位置的较近处流进排水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隐形排水装置在不影响道路美观的前提下提高排水效率。
[0036]
<实施例2>
[0037]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隐形排水设备的示意图。
[0038]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隐形排水设备200包括多个实施例1中的隐形排水装置100。
[0039]
多个隐形排水装置100中的各个下水件1并排设置,相邻下水件1接触的位置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使得各个下水件1的排水槽相互连通形成一条排水通道2001。
[0040]
为方便排水通道2001内的积水快速排出,组成排水通道2001的下水件1上均开设贯穿孔,雨水井2002的管道穿过贯穿孔进入排水通道2001。
[0041]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0042]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隐形排水设备,因为具有多个隐形排水装置,多个隐形排水装置中的各个下水件并排设置,使得各个下水件的排水槽相互连通形成一条排水通道,各个下水件均具有贯穿孔,雨水井通过多根管道穿过贯通孔与排水通道连通。当排水通道内的积水较多时,排水通道内的积水通过多根管道进入雨水井,使得排水通道能够接收更多的路面积水,从而提高排水效率、防止道路积水。
[0043]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