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式定量出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9331发布日期:2021-04-30 09:3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置式定量出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液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10528654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简易马桶清洁液加注器,在使用时需要将该装置置于马桶水箱中,使用不方便也不卫生。也有用于浴缸等清洁用的清洁液出液装置是外置式的,包括液体瓶、外壳、出液机构,外壳中设有用于放置液体瓶的瓶腔,瓶腔与所述的出液机构之间设有联通管道,最终通过出液机构达到出液的目的,但是在出液时无法达到定量出液,排液不精确的同时也较为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出液装置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更方便卫生的外置式定量出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置式定量出液装置,包括瓶腔、液体瓶、出液机构,所述的液体瓶置于所述的瓶腔中,所述的瓶腔与所述的出液机构之间设有联通管道;

所述的出液机构具有储液腔和按压机构,所述的液体瓶置入所述的瓶腔后该液体瓶与所述的储液腔之间通过所述的联通管道联通,所述的按压机构伸入所述的储液腔中,下压所述的按压机构,通过所述的按压机构压缩所述的储液腔,从而将储液腔中的液体排出;按压机构回升后,液体瓶中的液体通过所述的联通管道进入所述的储液腔中。

进一步,所述的出液机构中还设有弹性装置,下压所述的按压机构后在所述弹性装置的作用下,该按压机构自动回升。

进一步,所述储液腔具有进液口的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处设有进液单向阀,所述出液口处设有出液单向阀;

下压所述的按压机构时,所述的进液单向阀关闭、所述的出液单向阀打开;按压机构上升时,所述的进液单向阀打开、所述的出液单向阀关闭。

进一步,所述的进液单向阀为覆盖在所述进液口的柔性的进液膜片,所述的出液单向阀为覆盖在所述出液口上的柔性的出液膜片。

进一步,所述的进液口位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所述的进液膜片覆盖在进液口的上端面上,下压所述的按压机构时储液腔空间收缩,所述的进液膜片在气压和液压作用下贴合在所述的进液口上,从而将所述的进液口关闭;按压机构上升时储液腔空间增大,在气压吸力作用下所述的进液膜片上翘,从而将所述的进液口打开,液体瓶中的液体通过所述的联通管道进入所述的储液腔中。

进一步,所述的出液口位于所述进液口的上方,下压按压按压机构时气压和液压对出液口上出液膜片的作用方向,与气压和液压对进液口上进液膜片的作用方向相反;按压机构上升气压对对出液口上出液膜片的作用方向,与气压对进液口上进液膜片的作用方向相反。

进一步,所述的储液腔具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的延伸部位于所述进液口的上方,所述的出液口设于所述的延伸部上。

进一步,所述的出液口的贯通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的出液膜片覆盖在出液口的上端面上;

下压所述的按压机构时储液腔空间收缩,所述的出液膜片在气压和液压作用下向上翘起,从而将所述的出液口打开;按压机构上升时储液腔空间增大,在气压吸力作用下所述的出液膜片回位贴合在所述的出液口,从而将所述的出液口关闭。

进一步,所述储液腔的内壁设有进液嵌槽,所述的进液膜片嵌于所述的进液嵌槽内。

进一步,所述延伸部的内壁设有出液嵌槽,所述的出液膜片嵌于所述的出液嵌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出液机构包括出液壳体,所述的出液壳体内设有储液壳体,所述储液壳体的内腔形成储液腔,所述的按压机构从所述储液壳体的上端伸入所述的储液腔中。

进一步,所述的出液机构还包括出液管,所述的出液管位于所述出液单向阀的后方。

进一步,所述的按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出液壳体内的按钮,该按钮外露,所述的按钮具有阀杆,所述的阀杆从所述储液壳体的上端伸入所述的储液腔中且与储液腔之间密封。

进一步,所述的阀杆上设有密封圈,通过所述的密封圈实现储液腔的密封。

进一步,所述的弹性装置为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套于所述的储液壳体外。

进一步,所述储液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弹簧凸肩,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置于所述的弹簧凸肩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顶在所述的按钮上。

进一步,所述的按钮和所述的储液壳体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的按钮回升时由定位机构进行定位。

进一步,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储液壳体外侧壁上的定位凸肩、设于按钮上的位于所述定位凸肩下方的限位凸肩,所述的按钮回升后所述的限位凸肩与所述的定位凸肩相抵。

进一步,所述进液膜片的上方设定第一防脱顶件,所述的第一防脱顶件与所述的进液膜片相触从而防止进液膜片脱出;所述出液膜片的上方设定第二防脱顶件,所述的第二防脱顶件与所述的出液膜片相触从而防止出液膜片脱出。

进一步,所述液体瓶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上设有密封纸;

所述瓶腔的下端设有顶破机构,所述的液体瓶置入所述的瓶腔后该顶破机构将所述的密封纸破坏从而液体瓶内液体流入联通管道。

进一步,所述的瓶腔和所述的液体瓶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的液体瓶置入所述的瓶腔中后通过所述的定位结构进行定位。

进一步,所述瓶腔的底部设有弹性机构,所述的液体瓶和所述的瓶腔之间解除定位后该液体瓶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自动弹出。

进一步,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瓶腔侧壁上的弹片,所述的弹片上设有卡钩,所述的液体瓶置入所述的瓶腔中后所述的卡钩卡在所述的液体瓶上。

进一步,所述液体瓶的上端设有卡槽,所述的卡钩卡入所述的卡槽中。

进一步,所述的弹性机构为顶出弹簧,所述的顶出弹簧套于顶破机构上。

进一步,所述的顶破机构包括顶破尖头、限位底部,所述的顶破尖头和所述的限位底部之间为连接部;

所述顶出弹簧的上端顶在所述顶破尖头的下端面上,所述限位底部穿过所述瓶腔的底面,该限位底部设有限位卡钩。

进一步,所述的瓶腔上设有透视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外置,不浸在水中,通过按压机构即可实现将储液腔中的定量液体排出,操作方便卫生,且可达到定量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置于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置于外壳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液体瓶和外壳的爆炸图。

图4是液体瓶和出液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出液装置处的剖视图。

图6是按压机构下压时出液装置处的剖视图。

图7是按压机构回升时出液装置处的剖视图。

图8是液体瓶装配完毕后与瓶腔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取出液体瓶时液体瓶与瓶腔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9,一种外置式定量出液装置,包括瓶腔3、液体瓶1、出液机构,所述的液体瓶1置于所述的瓶腔3中,所述的瓶腔3与所述的出液机构之间设有联通管道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常置于一外壳2内,外观更美观,且更易于通过外壳2与使用场合(例如马桶水箱、鱼缸等)进行固定。当然不设置外壳2也可以。

所述的出液机构具有储液腔5和按压机构,所述的液体瓶1置入所述的瓶腔3后该液体瓶1与所述的储液腔5之间通过所述的联通管道4联通,所述的按压机构伸入所述的储液腔5中,下压所述的按压机构,通过所述的按压机构压缩所述的储液腔5,从而将储液腔5中的液体排出,当然储液腔5具有液体的排出口,即出液口;按压机构回升后,液体瓶1中的液体通过所述的联通管道4进入所述的储液腔5中。

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外置,通过按压所述的按压机构将储液腔5中的液体排出至目标环境,例如马桶水箱、鱼缸等。液体瓶1中装载的液体也以是清洁液(适用于马桶、鱼缸等),也可以是营养液等(适用于鱼缸等)。本实用新型中所称的“定量”,是指每次按压所述的按压机构后,将储液腔5中的液体排出,每次排出的量基本都是储液腔5中容纳的液体,每次排出的液体量基本相当。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液机构中还设有弹性装置,下压所述的按压机构后在所述弹性装置的作用下,该按压机构自动回升,这样就不用手动拉动按压机构回升了。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5具有进液口6的出液口7,所述进液口6处设有进液单向阀,所述出液口7处设有出液单向阀。下压所述的按压机构时,所述的进液单向阀关闭、所述的出液单向阀打开,从而储液腔5中的液体从出液口7排出;按压机构上升时,所述的进液单向阀打开、所述的出液单向阀关闭,从而液体瓶1中的液体补充进入到储液腔5中,为下次排液做准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液单向阀具体设置为覆盖在所述进液口6的柔性的进液膜片8,所述的出液单向阀具体设置为覆盖在所述出液口7上的柔性的出液膜片9。所述的进液口6位于所述储液腔5的底部,所述的进液膜片8覆盖在进液口6的上端面上,下压所述的按压机构时储液腔5空间收缩,所述的进液膜片8在气压和液压作用下贴合在所述的进液口6上,从而将所述的进液口6关闭;按压机构上升时储液腔5空间增大,在气压吸力作用下所述的进液膜片8上翘,从而将所述的进液口6打开,液体瓶1中的液体通过所述的联通管道4进入所述的储液腔5中。

所述的出液口7位于所述进液口6的上方,下压按压按压机构时气压和液压对出液口7上出液膜片9的作用方向,与气压和液压对进液口6上进液膜片8的作用方向相反;按压机构上升气压对出液口7上出液膜片9的作用方向,与气压对进液口6上进液膜片8的作用方向相反,即:下压所述的按压机构时储液腔5空间收缩,所述的出液膜片9在气压和液压作用下向上翘起,从而将所述的出液口7打开,储液腔5中的液体流出;按压机构上升时储液腔5空间增大,在气压吸力作用下所述的出液膜片9回位贴合在所述的出液口7,从而将所述的出液口7关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液口7的贯通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的出液膜片9覆盖在出液口7的上端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储液腔5具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10,所述的延伸部10位于所述进液口的上方,所述的出液口7设于所述的延伸部上。设置延伸部可更加方便的设置出液口7。当然也可不设置延伸部,出液口直接设置储液腔的侧壁上,此时出液膜片需要覆盖在出液口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的内壁设有进液嵌槽11,所述的进液膜片8嵌于所述的进液嵌槽11内,一方面进液嵌槽11可防止进液膜片8脱落,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进液膜片8的活动空间;所述延伸部的内壁设有出液嵌槽12,所述的出液膜片9嵌于所述的出液嵌槽12内,一方面出液嵌槽12可防止出液膜片9脱落,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出液膜片9的活动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膜片8的上方设定第一防脱顶件13,所述的第一防脱顶件13与所述的进液膜片8相触从而防止进液膜片8脱出,第一防脱顶件13的形式不受限制,只要能顶住进液膜片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一防脱顶件13为储液腔5内的顶块;所述出液膜片9的上方设定第二防脱顶件14,所述的第二防脱顶件14与所述的出液膜片9相触从而防止出液膜片9脱出,第二防脱顶件14的形式不受限制,只要能顶住进液膜片9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二防脱顶件14为延伸部10内的顶块。

本实施例中,出液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为:该出液机构包括出液壳体15,所述的出液壳体15内设有储液壳体16,所述储液壳体16的内腔形成储液腔5,所述的按压机构从所述储液壳体16的上端伸入所述的储液腔5中。所述的出液机构还包括出液管17,所述的出液管17位于所述出液单向阀的后方(前后的定义以液体流向作为参考,在液体流向上位于后方的本实用新型定位的“后方”),该出液管17伸出所述的外壳2。在使用时,可将该出液管17伸入到使用场合,例如马桶水箱或鱼缸等,由于是应用于马桶清洁时,出液管壳从马桶水箱的上端伸入水箱,然后在将水箱盖盖上,水箱盖压在出液管17上直接将本实用新型外挂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按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出液壳体15内的按钮18,该按钮18外露,所述的按钮18具有阀杆19,所述的阀杆19从所述储液壳体16的上端伸入所述的储液腔5中且与储液腔5之间密封,本实施例中密封的方式为:所述的阀杆19上设有密封圈20,通过所述的密封圈20实现储液腔的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装置为复位弹簧21,所述的复位弹簧21套于所述的储液壳体16外,当然弹性装置可以采用另外的结构形式,例如橡皮筋等。本实施例中复位弹簧的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储液壳体16的外侧壁上设有弹簧凸肩22,所述复位弹簧21的下端置于所述的弹簧凸肩22上,所述复位弹簧21的上端顶在所述的按钮18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按钮18和所述的储液壳体16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的按钮18回升时由定位机构进行定位,防止按钮18脱离。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为:包括设于所述储液壳体16外侧壁上的定位凸肩23、设于按钮18上的位于所述定位凸肩23下方的限位凸肩24,所述的按钮18回升后所述的限位凸肩24与所述的定位凸肩23相抵。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出液管伸出所述的面上设有挂板25,所述的挂板25与所述的出液管17基本齐平。挂板25的设置也是基于本实用新型安装的需要,可将挂板25挂在马桶水箱的上端或者鱼缸的上端等,完成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场合的外挂。当然在安装时,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和引用场合之间通过胶水或胶带或胶布进行粘接,以进一步固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体瓶1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上设有密封纸;所述瓶腔的下端设有顶破机构,所述的液体瓶1置入所述的瓶腔3后该顶破机构将所述的密封纸破坏从而液体瓶1内液体流入联通管道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瓶腔3和所述的液体瓶1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的液体瓶1置入所述的瓶腔3中后通过所述的定位结构进行定位。所述瓶腔3的底部设有弹性机构,所述的液体瓶1和所述的瓶腔3之间解除定位后该液体瓶1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自动弹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瓶腔3侧壁上的弹片26,所述的弹片26上设有卡钩27,所述的液体瓶1置入所述的瓶腔3中后所述的卡钩27卡在所述的液体瓶1上,推荐在所述液体瓶1的上端设有卡槽28,所述的卡钩27卡入所述的卡槽28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机构为顶出弹簧29,所述的顶出弹簧29套于顶破机构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破机构包括顶破尖头30、限位底部31,所述的顶破尖头30和所述的限位底部31之间为连接部32;所述顶出弹簧29的上端顶在所述顶破尖头30的下端面上,所述限位底部31穿过所述瓶腔3的底面,该限位底部31设有限位卡钩33,当顶出弹簧29回位后顶破机构回升这是限位卡钩33卡在瓶腔3的底面为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和瓶腔上设有对应的透视窗34,通过透视窗34可观察液体瓶1中液体的使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