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72812发布日期:2021-05-25 14:4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利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施工位置的淤泥进行清理掉需要通过抽泥设备进行辅助操作,在抽泥设备随着污泥道一并移动,对其进行大量的抽取。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当设备对污泥进行抽取时,污泥内部所混杂的塑料袋,将会根据抽取吸附力一同与污泥堵于输入口出,从而影响设备的清淤效果。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当设备对污泥进行抽取时,污泥内部所混杂的塑料袋,将会根据抽取吸附力一同与污泥堵于输入口出,从而影响设备的清淤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结构包括侧固体、托体、抽动箱、衔接管、抽口端,所述抽口端位于两个侧固体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托体与抽口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管衔接于抽口端与抽动箱之间相互贯通。

所述抽口端包括空槽、衔接口、内刀层,所述衔接口贯穿于内刀层内部,所述空槽位于内刀层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刀层包括隔面层、固层、切体,所述隔面层贴合于固层内壁,所述切体贯穿于隔面层内部与固层相连接,所述切体为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体包括侧硬边、芯块、外裹层,所述芯块外表面贴合有外裹层,所述外裹层与侧硬边相连接,所述芯块为梯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硬边包括展块、凹槽口、叠层、隔块,所述展块外侧与隔块相抵触,所述凹槽口与叠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凹槽口为空口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展块包括展条、硬块、外护层、胶体,所述胶体嵌入于硬块内部,所述硬块外表面贴合有外护层,所述外护层与展条相连接,所述胶体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展条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块包括整固块、外衔层、内压块,所述内压块位于外衔层内部,所述外衔层与整固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衔层为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拉扯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压块包括侧受板、内软层,所述内软层贴合于两个侧受板之间,所述侧受板为梯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受板包括内隔条、摆节块、导向块,所述内隔条贴合于两个摆节块之间,所述摆节块与导向块相连接,所述内隔条为字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其淤泥将会通过空槽往内部抽动,其淤泥内部存有塑料袋时,将会一并吸入,会与切体呈反推力进行移动,塑料袋将会顺着侧硬边的表面进行移动,对持续顺着表面移入的物体起到割动的作用,在塑料袋顺着展块的斜度进行移动,其将会有一部位卡入凹槽口内部,内部的胶体与展条将会辅助拉扯开,在淤泥混入塑料袋时,对其持续往内挤的力,呈反力切割作用,让其塑料袋被切割开分块活动。

2.其外衔层将会往内压块进行挤压,其侧受板主要承受外侧推动的力,将会在外部受力时,呈内压状态,其内隔条将会在摆节块受力时,匀分开整体部位,其内软层对其起到支撑反力的作用,能够在衔接部位承受外力时,起到缓冲的形变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抽口端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内刀层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切体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侧硬边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展块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芯块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内压块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侧受板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侧固体-11、托体-22、抽动箱-33、衔接管-44、抽口端-55、空槽-501、衔接口-502、内刀层-503、隔面层-e01、固层-e02、切体-e03、侧硬边-111、芯块-112、外裹层-113、展块-g01、凹槽口-g02、叠层-g03、隔块-g04、展条-m01、硬块-m02、外护层-m03、胶体-m04、整固块-s01、外衔层-s02、内压块-s03、侧受板-x01、内软层-x02、内隔条-k11、摆节块-k12、导向块-k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结构包括侧固体11、托体22、抽动箱33、衔接管44、抽口端55,所述抽口端55位于两个侧固体11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托体22与抽口端5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管44衔接于抽口端55与抽动箱33之间相互贯通。

所述抽口端55包括空槽501、衔接口502、内刀层503,所述衔接口502贯穿于内刀层503内部,所述空槽501位于内刀层503内部。

其中,所述内刀层503包括隔面层e01、固层e02、切体e03,所述隔面层e01贴合于固层e02内壁,所述切体e03贯穿于隔面层e01内部与固层e02相连接,所述切体e03为对称分布,所述固层e02固定整体衔接部位的安装位置,所述隔面层e01间隔开内部与外部的安装位置。

其中,所述切体e03包括侧硬边111、芯块112、外裹层113,所述芯块112外表面贴合有外裹层113,所述外裹层113与侧硬边111相连接,所述芯块112为梯形结构,所述外裹层113具有一定软度,在衔接部位受力时,将会呈拉扯状态,所述侧硬边111对持续顺着表面移入的物体起到割动的作用。

其中,所述侧硬边111包括展块g01、凹槽口g02、叠层g03、隔块g04,所述展块g01外侧与隔块g04相抵触,所述凹槽口g02与叠层g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凹槽口g02为空口结构,所述叠层g03为前后堆叠的状态,在衔接部位受力时,将会伸展开,所述展块g01主要承受外力,对持续抵触的外力起到伸展缓冲的作用,所述隔块g04间隔开受力部位与固定部位之间的范围。

其中,所述展块g01包括展条m01、硬块m02、外护层m03、胶体m04,所述胶体m04嵌入于硬块m02内部,所述硬块m02外表面贴合有外护层m03,所述外护层m03与展条m01相连接,所述胶体m04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展条m01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所述硬块m02保持自身的硬力范围,对外力进行兜附受力。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将侧固体11带动托体22与抽口端55拖动于水利工程所需清淤的位置上,通过抽动箱33控制抽口端55对其淤泥进行抽动,其淤泥将会通过抽口端55往内部抽动,其淤泥将会通过空槽501往内部抽动,其淤泥内部存有塑料袋时,将会一并吸入,其塑料袋与淤泥混为一体时,将会把空槽501抽入的端口给堵住,其在持续挤入的过程中,会与内刀层503相接触,其持续堵住往内部移动,会与切体e03呈反推力进行移动,塑料袋将会顺着侧硬边111的表面进行移动,内部的芯块112与外裹层113将会承受侧硬边111表面塑料袋的移动阻力,在塑料袋顺着展块g01的斜度进行移动,其将会有一部位卡入凹槽口g02内部,通过展块g01抵触的力将叠层g03伸展开,其硬块m02自身的硬力会随着塑料袋展开,内部的胶体m04与展条m01将会辅助拉扯开,其硬块m02摆开对塑料袋进行反向拉扯,让塑料袋在持续往内移动时,在侧硬边111的反扯力下被切割开。

实施例2:

如附图7至附图9所示:

其中,所述芯块112包括整固块s01、外衔层s02、内压块s03,所述内压块s03位于外衔层s02内部,所述外衔层s02与整固块s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衔层s02为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拉扯效果,所述外衔层s02在外力施展于内部时,将会起到限制包裹的作用,所述内压块s03将会在外部受力时,呈内压状态。

其中,所述内压块s03包括侧受板x01、内软层x02,所述内软层x02贴合于两个侧受板x01之间,所述侧受板x01为梯形结构,所述内软层x02在外层受力时,将会呈反力支撑的挤压状态。

其中,所述侧受板x01包括内隔条k11、摆节块k12、导向块k13,所述内隔条k11贴合于两个摆节块k12之间,所述摆节块k12与导向块k13相连接,所述内隔条k11为v字型结构,所述内隔条k11将整体部位匀分开,让其均匀受力,所述导向块k13引导衔接部位的活动方向。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当物体抵触在侧硬边111表面进行移动时,将会对内部的芯块112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挤压,其外衔层s02将会往内压块s03进行挤压,其侧受板x01主要承受外侧推动的力,中端衔接的内软层x02将会对其侧受板x01起到支撑缓冲的作用,其内隔条k11将会在摆节块k12受力时,匀分开整体部位,起到分节受力的作用,其摆节块k12受力的过程中,将会由衔接在一起的导向块k13引导整体的摆动方位,其内软层x02对其起到支撑反力的作用,让内压块s03能够随着外力产生变化,并且起到支撑的作用。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