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治理用垃圾打捞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9907发布日期:2021-07-23 21:0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流治理用垃圾打捞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流治理用垃圾打捞机构。



背景技术: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总能看到河流中有许多的垃圾,就算是隔段时间就进行清理,也一样的有特别多的新垃圾产生。河道中有很多漂浮垃圾,现有的大多是垃圾打捞装置需要额外的消耗电力,且不可以长时间进行打捞。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河流治理用垃圾打捞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河流治理用垃圾打捞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流治理用垃圾打捞机构,包括拦水堤和支撑柱,支撑柱安装在拦水堤的下游并与拦水堤平行设置,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蓄水箱,蓄水箱与拦水堤之间安装有用于将水导流到蓄水箱内部的连接板,蓄水箱远离拦水堤的一端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的表面安装有流量阀,蓄水箱的正面和背面均安装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凹型槽,凹型槽远离蓄水箱的一端与延伸至两侧河沿上,蓄水箱朝向拦水堤的一面开设有放水口和安装有控制管,蓄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横隔网,且横隔网位于放水口和排水管的上方,控制管位于凹型槽与蓄水箱连通处的上方。

蓄水箱朝向拦水堤的一侧通过限位环安装有可上下活动的竖活动杆,所述竖活动杆的顶部安装有兼做放水口封板的接水盒,接水盒为上开口设置,且位于控制管输出端的正下方,接水盒的侧面连接有小直径管,竖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推动接水盒上移的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拦水堤朝向蓄水箱的一面安装有辅助板,辅助板的表面安装有弧形引流块,支撑柱朝向拦水堤的一侧通过转轴架铰接有斜板,斜板的底端且朝向支撑柱的一侧铰接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贯穿支撑柱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杆,第一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带动斜板底端向拦水堤一侧移动的第一弹簧,斜板位于放水口的下方,第二活动杆贯穿支撑柱和拦水堤延伸至拦水堤上游蓄水区的内部且表面安装有橡胶条,所述拦水堤的内部设置有便于第二活动杆横向位移的pvc管。

优选地,所述蓄水箱的上沿口处安装有挡水板,且挡水板位于排水管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拦水堤上表面以及拦水堤上游蓄水区内部分别安装有两组竖杆,每组竖杆两个,每组两个竖杆的表面套设有一块浮杆,浮杆呈倾斜设置,用于将水面漂浮物导流到连接板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河流治理用垃圾打捞机构,通过设置连接板和浮杆,将河流水以及漂浮垃圾导流到蓄水箱的内部,通过设置排水管以及安装在排水管表面的流量阀,可以让蓄水箱内部缓慢蓄水,通过设置凹型槽,可以在水位升高一定高度后,将漂浮垃圾通过凹型槽导流到河沿上,水位继续上升后,通过小直径管,将水排到接水盒的内部,接水盒受重下移,此时放水口打开,从而将蓄水箱内部的水完全排除,从而具有自动化蓄放水并利用少量的水自动输送垃圾至河沿的效果。

2、该河流治理用垃圾打捞机构,通过设置位于拦水堤和支撑柱之间的斜板和弧形引流块,可以在放水口的每一次放水时,利用水的冲击力,带动斜板逆时针转动,推动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向右位移,从而可以利用橡胶条,对拦水堤蓄水区内底壁的垃圾进行搅动,使其表漂浮至水面,同时设置了第一弹簧,可以带动斜板进行复位,从而不消耗额外的能源,并辅助垃圾打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河流治理用垃圾打捞机构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拦水堤与蓄水箱连接处放大展示图;

图3为本发明中蓄水箱正剖放大展示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河流治理用垃圾打捞机构安装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凹型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拦水堤、2支撑柱、3蓄水箱、4连接板、5排水管、6凹型槽、7放水口、8控制管、9横隔网、10限位环、11竖活动杆、12接水盒、13小直径管、14复位弹簧、15辅助板、16弧形引流块、17转轴架、18斜板、19第一活动杆、20第二活动杆、21第一弹簧、22橡胶条、23pvc管、24挡水板、25竖杆、26浮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6,一种河流治理用垃圾打捞机构,包括拦水堤1和支撑柱2,支撑柱2安装在拦水堤1的下游并与拦水堤1平行设置,支撑柱2的顶部安装有蓄水箱3,蓄水箱3与拦水堤1之间安装有用于将水导流到蓄水箱3内部的连接板4,蓄水箱3远离拦水堤1的一端安装有排水管5,排水管5的表面安装有流量阀,蓄水箱3的正面和背面均安装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凹型槽6,凹型槽6远离蓄水箱3的一端与延伸至两侧河沿上,蓄水箱3朝向拦水堤1的一面开设有放水口7和安装有控制管8,蓄水箱3的内部安装有横隔网9,且横隔网9位于放水口7和排水管5的上方,控制管8位于凹型槽6与蓄水箱3连通处的上方。

蓄水箱3朝向拦水堤1的一侧通过限位环10安装有可上下活动的竖活动杆11,所述竖活动杆11的顶部安装有兼做放水口7封板的接水盒12,接水盒12为上开口设置,且位于控制管8输出端的正下方,接水盒12的侧面连接有小直径管13,竖活动杆11的表面套设有推动接水盒12上移的复位弹簧14。

所述拦水堤1上表面以及拦水堤1上游蓄水区内部分别安装有两组竖杆25,每组竖杆25两个,每组两个竖杆25的表面套设有一块浮杆26,浮杆26呈倾斜设置,用于将水面漂浮物导流到连接板4上,所述蓄水箱3的上沿口处安装有挡水板24,且挡水板24位于排水管5的正上方。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板4和浮杆26,将河流水以及漂浮垃圾导流到蓄水箱3的内部,通过设置排水管5以及安装在排水管5表面的流量阀,可以让蓄水箱3内部缓慢蓄水,通过设置凹型槽6,可以在水位升高一定高度后,将漂浮垃圾通过凹型槽6导流到河沿上,水位继续上升后,通过小直径管13,将水排到接水盒12的内部,接水盒12受重下移,此时放水口7打开,从而将蓄水箱3内部的水完全排除,从而具有自动化蓄放水并利用少量的水自动输送垃圾至河沿的效果。

实施例2

参照图1和图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拦水堤1朝向蓄水箱3的一面安装有辅助板15,辅助板15的表面安装有弧形引流块16,支撑柱2朝向拦水堤1的一侧通过转轴架17铰接有斜板18,斜板18的底端且朝向支撑柱2的一侧铰接有第一活动杆19,第一活动杆19贯穿支撑柱2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杆20,第一活动杆19的表面套设有带动斜板18底端向拦水堤1一侧移动的第一弹簧21,斜板18位于放水口7的下方,第二活动杆20贯穿支撑柱2和拦水堤1延伸至拦水堤1上游蓄水区的内部且表面安装有橡胶条22,所述拦水堤1的内部设置有便于第二活动杆20横向位移的pvc管23。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位于拦水堤1和支撑柱2之间的斜板18和弧形引流块16,可以在放水口7的每一次放水时,利用水的冲击力,带动斜板18逆时针转动,推动第一活动杆19和第二活动杆20向右位移,从而可以利用橡胶条22,对拦水堤1蓄水区内底壁的垃圾进行搅动,使其表漂浮至水面,同时设置了第一弹簧21,可以带动斜板18进行复位,从而不消耗额外的能源,并辅助垃圾打捞。

本发明提出的河流治理用垃圾打捞机构使用时,由于设置了浮杆26和连接板4,如说明书附图图1和图5所示,水面的漂浮物会在浮杆26的作用下跟随水流流动至蓄水箱3的内部,然后根据水流量的大小,调节排水管5的流量阀,保持排水管5的排水量小于蓄水箱3内部的进水量,此时蓄水箱3内部的水位缓慢上升,当内部水位上升至凹型槽6与蓄水箱3的连通处时,水流会带动漂浮垃圾通过凹型槽6流动至河沿上,同时进水量大于排水管5和两个凹型槽6的输出量时,持续进水导致水位上升后,水通过控制管8流动至接水盒12的内部,此时接水盒12受到重力影响下移,打开放水口7,此时放水口7快速放水,将蓄水箱3内部的水放掉,接水盒12内部的水通过小直径管13流光后,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接水盒12上移,封堵放水口7,从而蓄水箱3内部又可以继续盛水,随着每一次放水口7的放水,都会带动斜板18逆时针微微转动一下,放水完毕后,斜板18在第一弹簧21的作用下复位,推动第一活动杆19和第二活动杆20向右位移,从而可以利用橡胶条22,对拦水堤1蓄水区内底壁的垃圾进行搅动,使其表漂浮至水面,从而不消耗额外的能源,并辅助垃圾打捞。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