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站防汛抢险打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2869发布日期:2021-12-15 13:2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动力站防汛抢险打桩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汛抢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站防汛抢险打桩机。


背景技术:

2.打桩机是一种利用冲击力将桩体贯入地层的桩工机械,在防汛抢险作业时,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3.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打桩机在移动时具有一定的不便性,尤其是在防汛抢险作业过程中,需要人力驱动打桩机自不同位置进行整体移动,十分浪费人力、影响防汛抢险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站防汛抢险打桩机,旨在解决防汛抢险作业过程中,人力驱动打桩机移动时对人力消耗过大且影响防汛抢险作业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提供一种动力站防汛抢险打桩机,包括:
7.打桩机体,具有用于使用者手持的抓取部;所述打桩机体的底部具有用于与桩体相连的固定部,所述打桩机体还具有用于带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的桩体向下移动的蓄能驱动部;
8.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底部连接有适于在防汛抢险处地面移动的轮体机构;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还具有适于排出具压力能的液压油的出油端口;以及
9.管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油端口可拆卸连接相连,用于吸入液压油;所述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蓄能驱动部相连,以排出所述管体内的液压油至所述蓄能驱动部,从而带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的桩体向下移动。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蓄能驱动部包括:
11.蓄能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打桩机体的顶部,适于与所述管体的第二端连通;以及
12.活塞杆,沿所述打桩机体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打桩机体上,并且与所述蓄能器相连;所述活塞杆处于所述固定部上方;
13.其中,所述蓄能器能够提供带动所述活塞杆向下移动的动力,所述活塞杆能够向下移动至与桩体的顶面相接,以推动桩体移动至与所述固定部分离并插入地面。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为液压动力站;
15.所述液压动力站用于形成足够流量和压力的液压油,并通过所述管体传输至所述蓄能器内,以使液压油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并通过所述蓄能器向所述活塞杆提供动力。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体包括:
17.第一管节,其中一端为用于与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可拆卸相连的所述第一端,另一端的外周壁具有外螺纹;
18.第二管节,其中一端为用于与所述蓄能驱动部相连的所述第二端,另一端的内周
壁具有内螺纹;以及
19.可更替式管节,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节和所述第二管节之间,其中一端适于与所述内螺纹螺纹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以使所述第一管节和所述第二管节螺纹连接。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油端口采用横截面为矩形的孔状结构;
22.所述第一管节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管节脱离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23.限位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节上,适于通过所述出油端口,用于与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的内壁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管节和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分离;以及
24.限位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节的外周壁上,适于沿所述第一管节的轴向旋进;所述限位螺母处于所述限位凸起上方,用于与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的外壁抵接,以配合所述限位凸起而夹紧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为设置在所述打桩机体底面、适于桩体插入的环形套,所述环形套的轴向与所述打桩机体的轴向平行。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抓取部为沿所述打桩机体的周向间隔分布的两根杆体,并且每根所述杆体的轴向均与所述打桩机体的轴向平行,每个所述杆体的两端均与所述打桩机体相连。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轮体机构包括:
28.转动轴,贯穿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设置,且两端伸出至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外;所述转动轴适于绕自身周向相对于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转动;以及
29.两个转动轮,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两个伸出端。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打桩机体上还连接有适于排出液压油的回油管,所述回油管适于与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相连,以使所述蓄能驱动部内的液压油重新排出至所述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内。
31.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者手持抓取部移动打桩机体,以使固定部朝向打桩位置;同时,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固定于打桩位置的外侧,或者随同打桩机体移动(移动过程中,由于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连接有轮体机构,因此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的移动较节约人力),以通过管体向蓄能驱动部提供液压油,从而使蓄能驱动部带动桩体向下移动以打入地下。
32.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站防汛抢险打桩机,与现有技术相比,仅需移动打桩机体便可以实现打桩位置的变更,免除对整体结构的搬运,保证防汛抢险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站防汛抢险打桩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图1上圆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管体和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打桩机体;11、抓取部;12、固定部;13、蓄能驱动部;131、蓄能器;132、活塞杆;2、
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1、轮体机构;211、转动轴;212、转动轮;22、出油端口;3、管体;31、第一管节;311、外螺纹;32、第二管节;321、内螺纹;33、可更替式管节;4、限位结构;41、限位凸起;42、限位螺母;5、回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9.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站防汛抢险打桩机进行说明。所述动力站防汛抢险打桩机,包括打桩机体1、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和管体3。
40.打桩机体1具有用于使用者手持的抓取部11,使用者能够通过手持抓取部11而移动打桩机体1。
41.打桩机体1的底部具有用于与桩体相连的固定部12,使用时,将桩体与固定部12相连,以使移动打桩机体1时,桩体的位置发生相应的变化。
42.打桩机体1还具有用于带动与固定部12相连的桩体向下移动的蓄能驱动部13,需说明的是,蓄能驱动部13能够在输入液压油后进行能量暂蓄,还能够朝向固定部12移动,以使与固定部12相连的桩体向下移动,从而脱离固定部12并且插入地下。
43.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的底部连接有适于在防汛抢险处地面移动的轮体机构21;通过该轮体机构21能够在移动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的过程中有效节约人力。
44.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还具有适于排出液压油的出油端口22。
45.管体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46.具体地,管体3的第一端与出油端口22可拆卸连接相连,用于吸入液压油;管体3的第二端与蓄能驱动部13相连,以排出管体3内的液压油至蓄能驱动部13,从而带动与固定部12相连的桩体向下移动。
47.在需要通过本装置将桩体打入地下时,使用者手持抓取部11移动打桩机体1,以使固定部12朝向打桩位置;同时,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固定于打桩位置的外侧,或者随同打桩机体1移动(移动过程中,由于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连接有轮体机构21,因此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的移动较节约人力),以通过管体3向蓄能驱动部13提供液压油,从而使蓄能驱动部13带动桩体向下移动以打入地下。
4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站防汛抢险打桩机,仅需移动打桩机体1便可以实现打桩位置的变更,免除对整体结构的搬运,保证防汛抢险作业效率。
4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蓄能驱动部13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蓄能驱动部13包括蓄能器131和活塞杆132。
50.蓄能器131固定设置在打桩机体1的顶部,适于与管体3的第二端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蓄能器131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以液压油为载体)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
51.活塞杆132沿打桩机体1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打桩机体1上,并且处于固定部12上方。
52.该活塞杆132与蓄能器131相连,也就是说,在蓄能器131将压缩能释放出来时,活
塞杆132能够沿打桩机体1的轴向升降,从而实现收入打桩机体1内或者伸出打桩机体1以使桩体被打入地下的技术效果。
53.其中,蓄能器131能够提供带动活塞杆132向下移动的动力,活塞杆132能够向下移动至与桩体的顶面相接,以推动桩体移动至与固定部12分离并插入地面。
5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能器131提供能量,活塞杆132将该能量转化为带动桩体移动的推动力,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5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为液压动力站;需要说明的是,液压动力站为蓄能器131中提供液压动力的泵站,它采用符合液压系统要求的液压油作媒质,由原动力(电机或其他动力)经泵(叶片泵、齿轮泵、回转泵、柱塞泵等)送出符合要求流量与压力的媒质供蓄能器131使用。
56.该液压动力站为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五个部分:能源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辅助装置,以及液体介质。
57.液压动力站中的执行元件的作用是形成足够流量和压力的液压油,并通过管体3传输至蓄能器131内,以使液压油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并通过蓄能器131向活塞杆132提供动力。
5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管体3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3所示结构。请一并参见图1和图3,管体3包括第一管节31、第二管节32和可更替式管节33。
59.第一管节31其中一端为用于与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可拆卸相连的前述第一端,另一端的外周壁具有外螺纹311。
60.第二管节32其中一端为用于与蓄能驱动部13相连的前述第二端,另一端的内周壁具有内螺纹321。
61.可更替式管节33设置在第一管节31和第二管节32之间,其中一端适于与内螺纹321螺纹连接,另一端适于与外螺纹311螺纹连接。
6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不同长度的可更替式管节33便可实现管体3整体的长度变化,以保证打桩机体1的移动路径,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实用性。
6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内螺纹321与外螺纹311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内螺纹321与外螺纹311相适配,以使第一管节31和第二管节32螺纹连接。
6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管节31和第二管节32能够直接相连,以免除可更替式管节33在无法使用时装置无法继续使用的技术问题出现,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6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出油端口22可以采用如图2和图3所示结构。请一并参见图2和图3,出油端口22采用横截面为矩形的孔状结构。
66.第一管节31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管节31脱离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的限位结构4,限位结构4包括限位凸起41和限位螺母42。
67.限位凸起41固定设置在第一管节31上,适于通过出油端口22,用于与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的内壁抵接,以限制第一管节31和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分离。
68.具体地,在限位凸起41的凸起方向处于出油端口22的长向时,限位凸起41可随同第一管节31通过出油端口22;在第一管节31插入出油端口22后,绕自身周向转动第一管节
31,使得限位凸起41的延伸方向与出油端口22的长向形成夹角,以使第一管节31向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外部移动时,限位凸起41与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的内壁抵接,从而避免第一管节31脱离出油端口22。
69.限位螺母42螺纹连接在第一管节31的外周壁上,适于沿第一管节31的轴向旋进;限位螺母42处于限位凸起41上方,用于与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的外壁抵接,以配合限位凸起41而夹紧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
7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螺母42和限位凸起41夹紧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时,第一管节31与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相连,从而保证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通过管体3输出液压油,保证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7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固定部12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固定部12为设置在打桩机体1底面、适于桩体插入的环形套,环形套的轴向与打桩机体1的轴向平行。
7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桩体的固定,并且能够在蓄能驱动部13使用时将桩体打入地下,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7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抓取部11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抓取部11为沿打桩机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的两根杆体,并且每根杆体的轴向均与打桩机体1的轴向平行,每个杆体的两端均与打桩机体1相连。
7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抓持两个杆体,能够对打桩机体1进行限位,还能够保证打桩机体1内部结构在运作时能够保持稳定,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75.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了加强住持杆体时的稳定性,杆体上还可以设置沿自身径向向外凸起的环体,以避免手部沿杆体轴向移动。
7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轮体机构21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轮体机构21包括转动轴211和两个转动轮212。
77.转动轴211贯穿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设置,且两端伸出至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外。该转动轴211适于绕自身周向相对于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转动。
78.两个转动轮212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轴211的两个伸出端,适于与地面接触,以支撑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
7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时,两个转动轮212同步滚动,以免除人力搬运,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效率。
8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打桩机体1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打桩机体1上还连接有适于排出液压油的回油管5,回油管5适于与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相连,以使蓄能驱动部13内的液压油重新排出至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内。
81.经过蓄能驱动部13使用的液压油能够通过回油管5而重新输入液压驱动动力站机体2内,以使液压油能够再次被使用。
8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本装置使用过程中液压油的使用率,免除资源浪费,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8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