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轻便的排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2484发布日期:2021-12-15 13:1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操作轻便的排水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操作轻便的排水阀。


背景技术:

2.抽水马桶已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马桶水箱中安装有用于 排水冲洗的排水阀。传统的排水阀大多采用机械杠杆式结构,该结构在使用时需要按下按钮或转动把手,使杠杆机构动作提起拉杆,通过拉杆调动浮筒上移,进而实现排水效果。
3.但是此种结构,虽然采用了杠杆原理,但是浮筒在水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水压,当提拉行程变大,或浮筒本身的体积较大,使得整体的提拉更为不方便,使用者使用时会感到按压或拨动费力,操作感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轻便的排水阀。
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操作轻便的排水阀,其中,包括阀体、第一浮筒、第二浮筒、联动件以及动力元件,阀体内设有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为连通设置,且第二出水口的尺寸大于第一出水口的尺寸;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浮筒的运动轨迹上,第一浮筒与联动件的下端连接;第二出水口位于第二浮筒的运动轨迹上,联动件带动第二浮筒运动;动力元件带动联动件轴向垂直运动。
6.采用此种结构设置,首先,在正常状态下,第一浮筒封闭第一出水口,第二浮筒封闭第二出水口,即实现了封堵的效果,当动力元件工作时,动力元件带动联动件轴向垂直运动,此时联动件先带动第一浮筒运动,此时阀体内的水通过第一出水口排出,使得第一浮筒上浮,随着第一浮筒与联动件的共同配合,当阀体内的水大部分排出后,第二浮筒依靠浮力进行上浮,此时,第二浮筒受到的水压很小,故可以轻松运动,联动件带动第二浮筒运动,进一步加快第二浮筒上浮的速度,此时阀体内外的水,通过第二出水口快速排出。此处动力元件为具备一定的动力,通过外部信号控制或外部动作,即可实现工作,例如气杆、液压装置等等。此种结构,操作简单、轻便。
7.其中,联动件上设有联动柱,第一浮筒套设在联动柱上。
8.通过联动柱的设置,使得第一浮筒与联动件之间的联动更为稳定。
9.其中,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将第一浮筒固定在联动柱上。
10.采用固定件的设置,进一步提高第一浮筒的固定强度,使得第一浮筒固定在固定件与联动柱之间。
11.其中,固定件上设有第一凸起,联动柱上设有通孔,第一凸起与通孔配合。
12.第一凸起与通孔的配合,使得固定件与联动柱形成连接固定的效果,加强固定件与联动柱的连接强度,此处联动柱优选为空心设置。
13.其中,第一浮筒内设有朝向联动柱一侧的凹腔。
14.采用凹腔的方式,使得在进水过程中,第一浮筒的重力增加,使得第一浮筒快速下
降,实现封闭第一出水口的效果,同时,第一浮筒带动联动件动作,且第二浮筒也随之下降,从而实现快速封闭的效果。
15.其中,联动件上设有第一挂钩,第二浮筒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位于第一挂钩的运动轨迹上。
16.通过第一挂钩的设置,使得联动件在运动过程中,与连接杆相抵,联动件继续运动,同时带动第二浮筒上移,从而实现排水效果。
17.其中,联动件上设有浮球部,第一挂钩位于浮球部内。
18.通过浮球部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整体的运动效果,通过浮球部的浮力、动力元件的垂直向上力、以及第一浮筒的浮力,三者共同动作,从而实现第二浮筒的运动效果,相对于现有操作机构复杂、费力,此种结构更为省力。
19.其中,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一端与动力元件连接,另一端伸出至阀体外。
20.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形成了有线控制的操作效果,使得操作更为简单,此处连接件可以为气管。
21.其中,阀体内设有固定腔,动力元件位于固定腔内。
22.通过固定腔的设置,使得动力元件在阀体内固定更为稳定,且动力元件为气杆时,会发生一定的形变,通过固定腔使得更好的起到一个导向效果。
23.其中,动力元件为气动元件或液压元件。
24.动力元件可以为气动元件或液压元件,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25.还包括第三浮筒、转轴以及转动件,转动件套设在转轴上,转动件一端与第三浮筒连接,另一端为重力部,重力部上设有第一卡接凸起,联动件上设有与第一卡接凸起配合的第二卡接凸起,重力部的运动轨迹与联动件的运动轨迹存在交集。
26.通过第三浮筒的设置,当联动件垂直上升时,由于阀体内的水排出,第二卡接凸起的高度超过了第一卡接凸起的高度,继续运动,第三浮筒的重量降低,此时重力部为朝向联动件一侧翻转,此时,第一卡接凸起与第二卡接凸起配合实现锁定限位的效果防止联动件运动,当阀体内重新注水,第三浮筒的重量大于重力部的重量时,解除锁定效果,采用此种锁定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复位件形成复位效果,此种结构无须复位件,安装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排水后的剖视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联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联动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二浮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实施例1:
35.参照附图1

7所示,一种操作轻便的排水阀,包括阀体1、第一浮筒2、第二浮筒3、联动件4以及动力元件5。
36.阀体1内设有第一出水口11以及第二出水口12,第一出水口11与第二出水口12为连通设置,且第二出水口12的尺寸大于第一出水口11的尺寸,两者均位于阀体1的下端上,且第二出水口12的位置低于第一出水口11的位置。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水口11与第二出水口12为同心轴设置。
37.第一浮筒2、第二浮筒3、联动件4以及动力元件5均位于阀体1内。
38.第一浮筒2与联动件4上的联动柱连接固定,从而实现联动件4与第一浮筒2之间的联动效果。第一出水口11位于第一浮筒2的运动轨迹上,即通过第一浮筒2的运动,可以封闭第一出水口11起到封闭效果,也可以打开第一出水口11实现排水效果。进一步,第一浮筒2与第一出水口1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21,采用第一密封件21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密封效果。第一浮筒2朝向联动件4一侧上设有凹腔22,此侧具体是指第一浮筒2朝向轴向垂直向上的方向上设有凹腔22。采用凹腔22的方式,使得在进水过程中,第一浮筒2的重力增加,使得第一浮筒2快速下降,实现封闭第一出水口11的效果,同时,第一浮筒2带动联动件4动作,且第二浮筒3也随之下降,从而实现快速封闭的效果。
39.第二浮筒3上设有两个支架部31以及主体部32,主体部32位于下方,两个支架部31分设在主体部32的两侧上,且支架部31为朝向联动件4延伸,两个支架部31为对称设置,两者的结构一致。支架部31的顶端上设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位于第一挂钩421的运动轨迹上。第一出水口11位于主体部32上,通过第一浮筒2运动,实现第一出水口11的开启与关闭,故此处可以得知第一浮筒2的尺寸小于第二浮筒3的尺寸,即第一浮筒2需要的浮力小于第二浮筒3需要的浮力。第二浮筒3主要用于与第二出水口12配合,通过第二浮筒3的轴向垂直方向上的上下运动,实现第二出水口12的开启与关闭效果。第二浮筒3与阀体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34,通过第二密封件34的设置,使得第二浮筒3更好的实现开启与关闭第二出水口12的效果。
40.联动件4下端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联动柱41,此处联动柱41为空心设置,第一浮筒2与联动柱41的底面相抵。联动柱41上设有通孔412。固定件6上设有伸入部61,伸入部61上设有第一凸起611,伸入部61伸入至联动柱41内,且第一凸起611与通孔412配合,实现两者的固定效果,第一浮筒2套设在伸入部61上,且与联动柱41的底面相抵。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固定件6与联动柱41固定后,第一浮筒2牢牢的固定在联动件4与固定件6之间,从而实现了第一浮筒2与联动件4之间的联动效果,通过联动件4运动,即可带动第一浮筒2运动。
41.联动件4上端上设有两个浮球部42,两个浮球部42均为朝向下方开口设置,浮球部42内设有第一挂钩421,连接杆33位于第一挂钩421的运动轨迹上,通过联动件4的轴向垂直运动,即实现第一挂钩421与连接杆33相抵,进一步运动,实现了第一挂钩421带动连接杆33运动,从而使得第二浮筒3整体与联动件4联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正常状态下,即阀体1内填充满水的时候,第一挂钩421与连接杆33之间存在距离,此距离是通过联动件4先与第一浮筒2联动,带上第一浮筒2朝向上运动,从而实现第一挂钩421与连接杆33的配合,再继续运动,带动了第二浮筒3的运动效果。通过浮球部42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整体的运动效果,通过动力元件5的垂直向上力、浮球部42的浮力、以及第一浮筒2的浮力,三者共同动作,从而实现第二浮筒3的运动效果,相对于现有操作机构复杂、费力,此种结构更为省力。
42.联动件4上端还设有与动力元件5联动的配合部43,配合部43位于动力元件5的上方,通过动力元件5运动,实现了配合部43的运动,使得联动件4整体运动。
43.动力元件5为气动元件或液压元件。动力元件5可以为气动元件或液压元件,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动力元件5以气动元件为例进行描述,气动元件即为气杆,当外部驱动时,气杆即为发生轴向上的形变,从而带动联动件4运动。此处气动元件通过连接件7的一端连接,连接件7的另一端伸出至阀体1外与开关连接,通过按压开关,实现气动元件的工作效果,通过连接件7的设置,形成了有线控制的操作效果,使得操作更为简单,此处连接件7可以为气管。进一步,此处也可以通过无线控制,实现按压效果。此外,针对不同的冲水程度,本实施例中的气动元件设有两组,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冲水量,也可以为对应两组开关,例如手动按压开关以及气动开关分别对应连接一个气动元件,从而实现手动或电动两种按压方式。
44.进一步,阀体1内设有固定腔14,动力元件5位于固定腔14内。通过固定腔14的设置,使得动力元件5在阀体1内固定更为稳定,且动力元件5为气杆时,会发生一定的形变,通过固定腔14使得更好的起到一个导向效果。
45.转动件8套设在转轴81上,形成转动件8相对与转轴81形成转动效果,转动件8一端与第三浮筒9连接,其具体结构为第三浮筒9上设有第二挂钩91,转动件8与第二挂钩91连接,形成联动固定的效果。转动件8的另一端为朝向联动件设置,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转动件8的另一端为勾型设置,且其重量大于与第三浮筒9连接端的重量,故此端为重力部82,且重力部82的重心偏向靠近联动件一侧。重力部82上设有第一卡接凸起821,联动件4上设有与第一卡接凸起821配合的第二卡接凸起44,重力部82的运动轨迹与联动件4的运动轨迹存在交集。通过第三浮筒9的设置,当联动件4垂直上升时,由于阀体内的水排出,第二卡接凸起44的高度超过了第一卡接凸起821的高度,继续运动,第三浮筒9的重量降低,此时重力部82为朝向联动件4一侧翻转,此时,第一卡接凸起821与第二卡接凸起44配合实现锁定限位的效果防止联动件4运动,当阀体内重新排水,第三浮筒9的重量大于重力部82的重量时,解除锁定效果,采用此种锁定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复位件形成复位效果,此种结构无须复位件,安装极为方便。
46.除此之外,联动件4、第三浮筒9朝向阀体顶端一侧上均设有储水腔101,正常状态下,阀体1整体沉浸在水中,储水腔101基本没什么作用,当阀体1排水后,整体上浮后,形成锁定固定,重新进行注水的时候,储水腔101内设有水,增加了联动件4、第三浮筒9的重量,使得整体快速解锁,实现封闭效果,不会造成漏水。
47.采用此种结构设置,首先,在正常状态下,第一浮筒2封闭第一出水口11,第二浮筒3封闭第二出水口12,即实现了封堵的效果,当动力元件5工作时,动力元件5带动联动件4轴向垂直运动,此时联动件4先带动第一浮筒2运动,此时阀体1内的水通过第一出水口11排出,使得第一浮筒2上浮,随着第一浮筒2与联动件4的共同配合,当阀体1内的水大部分排出后,第二浮筒3依靠浮力进行上浮,此时,第二浮筒3受到的水压很小,故可以轻松运动,联动件4也可以带动第二浮筒4运动,进一步加快第二浮筒4上浮的速度,此时阀体内外的水,通过第二出水口12快速排出。此种结构,操作简单、轻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